APP下载

以经济学为内容依托的迁移式英语词汇教学

2016-03-21胡素情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迁移词汇

摘 要:本文以经济学课程为内容依托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对照研究,探讨以专业为内容依托的外语教学能否实现从专业词汇向通用词汇的正向迁移,并提升学生对词汇的深入产出。实验表明,选择合适的专业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能形成有益的词汇触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同时也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效率,促进词汇深度产出。

关键词:内容依托;迁移;词汇;触发

本文为湖南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以英美文化为内容依托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词汇对于英语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词汇是语言理解的基础。(Anderson 1981)其次,有限的词汇量导致语言学习无法进一步深入;而在Diller(1978)看来,一万词汇量是理解中等难度文章的必备词汇。这一数目不仅符合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水平考试的词汇量,而且也为学生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提供了额外的词汇储备。但综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和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学生英语词汇量,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当今大学生英语教材涉猎广泛,内容丰富,注重词汇量的分级分层,但鉴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时有限,缺乏浸入式外语习得环境,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大多止于课堂,词汇量小,重复率低,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核心词汇在原文语境中的运用,词汇深度认知和运用能力十分薄弱。(刘绍龙,2001)

就词汇的运用而言,人们一般将习得词汇分为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接受性词汇指在被动暴露于语言环境中所能理解的词汇,而产出性词汇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运用和交际中能正确使用的词汇。产出性词汇对外语学习至关重要,包括词汇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广度主要指词汇量的大小,而深度则指对词汇的运用能力,如词形、词义、词汇使用等。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在词汇深度产出方面十分欠缺,对词汇的掌握多处于消极认知水平,无法准确地在特定语境中使用英语词汇。基于以上现状,笔者试图以内容依托为教学方式,以专业词汇为基础,实现从专业词汇到通用词汇的触发式词汇习得,以期改变当前大学英语词汇学习的低效现状。

1 理论依据

本实验采用内容依托式教学,内容依托教学简称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或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来自加拿大的教学理念,主要方式为语言与内容结合,在内容摄入的同时也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其特点为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在真实的语言材料和环境中获取新信息。(Stryker & Leaver,1997)该教学理念不拘泥于传统的语言技能训练,也不以语言习得为直接目的,而是有机地将外语学习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能产生较为自然的二语习得环境,既使学生获得了特定的学科内容学习,也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学科和主题的教学内容能避免传统语言训练的枯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符合当代素质教育的宗旨。但该教学理念在中国近十年来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尚处于探索阶段。(俞理明,韩建侠2003)就依托内容而言,国内的依托教学内容多以人文学科为主,如文学、历史、地理,与科学及特定专业结合的较少。本文实验以经济学为内容依托,在大一、大二学生课程中设置经济学课程,以西方经济学英文原版教材为教授内容,英语为授课语言。本实验的经济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的,向学生教授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常见的普通的经济规律和现象,而不是经济专业学生的高级经济原理课程。这不仅符合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且尤其弥补了我国学生在经济常识方面普遍欠缺的不足。

本文实验的另一个理论设想是专业英语词汇与通用英语词汇之间的迁移习得可能。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英语教材试图覆盖日常生活和常见社会现象及话题中的各种词汇,这种教材设计符合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原理,但也存在词汇在内在内容之间并无高度一致性等问题,导致在低重复率情形下,这些词汇量并未得到有效的巩固,更无法灵活运用。而以某一个专业为内容的学习中,必然会出现为数不少的专业高频词,这些词汇不仅反复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出现,而且与语境有着高度而统一的内容匹配,使学生能在内容习得过程中自然而有效地习得,并获得长久的记忆。而专业英语词汇与普通英语词汇并无严格界限,二者往往是同源、派生或多义关系,在词形上共享意义相通的词根和词缀。虽然在很多情形下,专业词汇与通用词汇在语义上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语义之间仍然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专业词汇和通用词汇之间可以形成正面迁移。而采用专业背景的英语教材对英语词汇的优势在于,以特定专业为内容的外语学习能提供有利于词汇触发的良好环境。触发(priming)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指由一个概念引发对另一概念的迁移。词汇触发是Hoey(2005:11)提出的关于词汇的学习理论,他认为词汇在其使用的语境中具有与其它词共现于特定语境的功能,在使用词汇时,会在潜意识中期待或产生相同的语境。这些语境包括语义或词汇搭配,语法搭配、特定结构等。触发之所以发生,是在与语言环境频繁接触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积累效应。专业英语教材资源相比通用英语教材有着更好的语境触发文本,在同等量材料中有更多的专业高频词,而且,相比题材内容多样的通用英语教材,专业教材在内容有更多的一致性和内在逻辑性,更利于以内容为依托的词汇内容摄入和巩固。

2 研究设计及过程

2.1 研究内容

1. 考察以经济学为内容依托的外语词汇学习是否有更好的词汇触发。

2. 考察以经济学为内容依托的外语学习能否达到专业词汇向通用词汇的正迁移。

3. 考察以经济学为内容依托的外语学习能否促进词汇的深入产出。

2.2 研究设计

对照组进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为《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学习教材;实验组则采用经济学为主要学习内容,采用教材主要为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辅以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经典读物和网络资源。试验对两组的词汇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分析。

2.3 研究对象

对照组为湖南大学大学大一新生3个班共90人,实验组也为湖大大学大一新生3个班共90人。入学之初该校新生都参加了湖南大学外语分级测试测试,两组水平在词汇、听力、语法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

2.4 研究过程

本研究实验阶段从2015年9月开始至2016年1月结束,为期一个学期共5个月。对照组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主要学习内容,周学时2课时,辅以视听说教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主要教材,周学时1课时;实验组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为主要学习内容,辅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其它相关的经济学方面材料。周学时2课时,视听说方面则与对照组相同。两组采用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类似,在以教材为学习内容的前提下辅以任务型、自主计算机网络学习等学习方式。

2.5 研究数据收集

研究者在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习者分别进行了测试。通过文本分析软件提取两种教材的语料库及高频词和主题词,在高频主题词中选取符合大学英语一年级学生生词词汇作为考察内容。测试内容以选择题、填空、翻译、作文等题型考察学生在拼写、词义、搭配以及翻译写作等方面的习得及运用能力。而实验组也从所学经济学教材中抽取高频主题词,但将这些词汇置于非经济学语境中对学生进行测试,题型及测试方式与对照组相同。获得学习者测试成绩后,运用SPSS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其次,实验也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3 讨论

统计结果表明,在词汇深度产出方面,实验组成绩(85.54)明显优于对照组(76.39),这说明经济学为内容依托的英语学习实现了从经济学词汇向通用词汇的成功迁移,但这一迁移是否主要由于词汇触发之后实现则无法在统计数据中体现,而只能作为对这一假设过程的间接参考。而之所以经济学词汇能成功向普通词汇的深度产出迁移,也与所选经济学教材及难易程度有关。经济学作为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本身就由科学地组织家庭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大获取和配给这一主旨衍生而来,因而在教学中虽然出现了许多具有专业特点和理论高度的词汇,但同时这些词汇也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它们能比较容易地实现专业词汇向普通词汇的迁移。其次,本实验所选的经济学教程通俗易懂,不涉及数学模型和公式,而是将经济学作为一门人文和社会学科进行普及性的讲解,这也无形中降低了难度,能更多地兼顾语言学习和训练。其次,在词汇意义使用错误方面,实验组(19.6%)远远小于对照组(30.4%),这说明内容依托学习对于增强学习者对词汇语义的识别帮助最大,这一方面固然是词汇意义相对比形式和使用更为容易掌握,有更为明显的标志性地位,但这与内容依托的教学方式更是密切相关的。这些高频主题词所蕴含的内容在专业教学中得到反复的强调和重复,并有良好的触发语境,故能不断刺激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词汇习得水平。

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数据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两个对照组之间,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比对照组有更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本实验中引入的经济学课程并非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因而受众没有强烈的初始动机,但在学习中有学生对所学内容逐渐发生了兴趣,学习动机进一步加强。而就兴趣而言,因经济学与日常经济现象有紧密联系,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都可成为课堂讨论和思考的内容,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传统的外语教学更能吸引学生。

参考文献

[1]Anderson,R.C.,& Freebody,P.1981.Vocabulary knowledge in J.Guthrie(Ed.), Comprehension and Teaching:Research Reviews(pp.77-117).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2]Diller, K. 1978. The Language Teaching Controversy[M] Rowley,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3]Hoey, M. 2005. Lexical Priming: A New Theory of Words and Language [M]. London: Routledge.

[4]Stryker,S.B.&B.L.Leaver.1997.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5]俞理明,韩剑侠,2012,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 》第 4 期

[6]刘绍龙,论二语词汇深度习得及发展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436-441.

作者简介

胡素情,女,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迁移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策略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