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考试信息化体制改革

2016-03-21张秋慧陈朝阳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题库试卷考试

张秋慧 陈朝阳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也在快速的更新发展。现阶段,各大高校为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在竞争的社会环境,各大高校也加快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并且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各大高校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对于现在还不够完善的教学考试类管理系统。本文献针对高校的考试系统进行了思考,由于很多高校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给教师阅卷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繁琐,不能很好地公平地评价教师质量,为教师也带来很多困扰,针对一些不公平的评价结果,严重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为此提出了使该系统实现无纸化和题库组卷的考试,通过自动的填入本次考试成绩并且做一些分析统计,对评教数据和成绩进行挖掘分析,并能很快形成该相关文档的资料等,与此同时,本文献针对其中数学考核的评价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的考试系统;数学考核

1 研究背影和意义

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课程中,只有计算机和英语等少部分的课程或者是全部已经实现了无纸化和题库组卷的考试。对于很多高校的教师来说,就试卷出题、成绩录入、填写的各种材料、阅卷及成绩数据的分析和统计等大都是人工操作来完成的,特别是在期末考试时期,老师阅卷是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是非常大的,这样做的工作效率也并不理想。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这样做无法就大多数学生的成绩数据来次深入的挖掘分析,也无法对教学的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同时还无法对教学管理的科学决策形成数据支撑。所以,对于高校学生的成绩开发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当前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教育考试信息化强烈的需求下,全国各省,各市都在大力开展着教育考试的信息化建设,各省的自主招生考试院都建立起了自己门户网站并且向广大的考生服务,极大的方便了考生的查询,受到广大考生的好评。但目前中国很多省市的教育考试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的教育需求和经济建设,其中大体主要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2.1 教育考试的信息化建设存在思想认识的不足

教育考试的信息化建设是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方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所以,教育考试的信息化建设要在思想方法上要解放原本的思想。但是很多招生的管理部门对于教育考试的信息化建设仍持怀疑的态度,认为将钱花在无形的东西上是不值得的,在全面推动教育考试的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重要作用上认识做到不足,甚至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2.2 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1)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是不够的。正由于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怎么平衡,对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建设的投入就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对于教育考试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是不足的,很多的只是停留在最初级的应用阶段,考试信息化的工作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些地方甚至花费了大量额资金去购买更先进的硬件的设备而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开发主要的各种教育考试的应用平台,或者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购买现成的软件额平台,造成应用方面的某些问题。

(2)部分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建设成本实在过高。近年以来,教育考试信息化的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考试信息化项目的软件额平台反复的开发,各自将会独立的运行,不能实现考试资源的共享,浪费了有限的珍贵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从而导致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

(3)考试的试题库的资源不足。实现无纸化考试最根本的条件之一是要拥有大量的试题资源,试题库是支撑无纸化考试最关键的一环,拥有海量的试题是无纸化考试科学性、权威性的主要的依据。但是所存在的很多地方的无纸化考试的试题库重重复复都是在考一些相同的试题,考试的科学性大大降低,因此,不断丰富所存在的试题库,满足于无纸化考试的需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2.3 教育考试信息额资源开发能力十分薄弱,利用效率低下

虽然我国各省的自主招生管理的部门都有自己的招生考试的网站平台,这极大方便了广大考生进行考试报名、成绩查询等业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的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但是很多的网站平台和软件app

大部分都是采用外包装的方式来建设,缺乏了开发教育的考试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存在能力,一旦这些平台出现重大的问题与错误。处理相应故障的速度将会很慢,软件的升级也需要花费大量额资金。在另一方面,这些网站的考试资源大部分都比较匮乏,考试的资源数字化和资源共享的工作还需要提高。

2.4 教育考试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十分滞后

正因为各个省市的教育与考试项目都很多,大大小小的考试在不断的进行,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在忙于组织相应的考试、考试额管理、考试的评卷等工作,对于考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档案信息的资料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像资料收集的不完整性,整理工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没有进行存档备案的传统,这对于建立完整的考试档案也是极为不利的因素

3 整个系统的介绍

3.1 功能方面的介绍

登陆后,将系统分为五个模块,包括数据导入、试卷管理、题库管理、评价管理以及成绩管理。其中数据导入主要包括:课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题库管理包括:题型设计、题库更新;试卷管理包括:试卷设置、打印试卷、试卷评阅;成绩管理包括:成立比例、成绩更新、成绩分析。通过上述来管理整个系统。

3.2 关于数据导入的介绍

数据导入是这个系统五大模块中的一部分,其是有相应的管理信息的系统将学生的姓名。专业、年级、学号等信息进行导入;而教师模块通过将教师的专业、职称、系别、任教课程、学位等信息进行导入;课程信息这方面主要是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学期课程等进行导入。

3.3 关于题库管理的介绍

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智能终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为了使高校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高校课程改革已成了必然。为此针对高校的课程考核开启无纸化的考试及题库选题的信息化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献中设计了考试系统,其中含有题库管理,该模块可以让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得到减轻,从而在期末考核时可增加教师的工作效率。其功能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关于题型设计方面,它可以通过相应的权限用户来设置考试题型类型;第二关于题库管理方面,它是权限客户在登录系统之后,该题库管理对其题库数据来进行更新,这些更新包括对题目信息的修改、删除与增加。题目信息含有答案要点、题目内容以及该题目的章节、题目分值、题目重要系数、题目的难度系数等内容。

3.4 关于试卷管理方面的介绍

试卷管理的功能含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试卷设置。该模块主要用于对本次考试题型的设置,以及每个题型分值比例,还有所涉及章节的考核范围和难度等,再按照用户的需求通过相应算法进行选取题目从而组成相应的考试试卷。第二是试卷打印,在组卷成功后经用户审核成功,就可以将试卷打印出来用以学生考试,同时学生可通过直接使用计算机或者通过其他的智能终端级设备进行答题,然后再经教师批阅之后将试卷打印出来用以存档。第三是试卷评阅,针对客观题目,采用的是在线评阅方式,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评阅,然后将评阅的结果填入成绩,针对主观题目,这时教师可根据参考系统所提示的一些答案进行批阅,通过手动方式将成绩填入。

3.5 关于成绩管理方面介绍

关于成绩管理其功能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是成绩比例,这主要是按照高校考试的评价标准,针对教学考核中一些重要的环节如期中考试、实验成绩、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等进行设置来作为评价比例。第二是成绩更新,改模块主要是对成绩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和增加。若考试方式是无纸化的考试,则部分成绩可通过系统来进行自动填入。第三是成绩分析,本模块主要是依据所建立的一项评价指标,针对于学生主要的考核结果所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图表等方式来展示给自己的老师,从而有助于教师能很快的将自己在教学中薄弱的环节及时发现,来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计算和统计,并能够将统计的结果填入成绩栏中,并按照打印的规定格式在成绩册的封面、试卷的分析表上、成绩册上进行相应的填写,然后再将他们存档。

3.6 关于评价模型的介绍

第一,关于学生评价方面,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然后从科目、尸体、班级等各个方面来统计该学生的考试成绩,然后再将这些考试成绩转化成相关的图表,这样可以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从而对学生学习知识点的一些掌握程度有所了解。

第二,关于教师评价方面,学生通常依据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来对教师进行评教,这种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考核的重要量化依据。这种考核结果将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及职业的荣誉感产生印象。所以学生在对教师评价是需要慎重。为此本文献提出了K-means 聚类的算法,该算法所得到的结果将作为教师评价主要参考依据。K-means 聚类的算法是通过选取适当K值,然后再分析教师的授课效果,这样做虽然不能将传统意义教师讲课进行排序,但却能将评价诊断功能很好实现,这样就能很好的为评价指标与评价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更好的为该评价体系发挥激励作用,从而使教师在整体的教学水平及授课质量上的到更好的提高。该评分数据是通过二维矩阵构成的,设该二维矩阵为Xij,并定义其中Xj代表的是评价指标,Xi代表的是评教教师,而其中的Xij则代表的是第i个是教师和第j项指标所得到的得分,这里的分值限制在一到十之间。然而为了使偶然性得到降低,该评分是通过班作为单位来进行评教的,之后再按照每位教师的每项指标所得到的综合平均所得分作为样本来进行相应的聚类分析。再按照聚类算法,对各样本指标数据进行参考,在按照教学的效果把教师划分为较差。中等、良好、优秀者四个等级。

4 结论

本文献通过对高校的教学考试类系统的设计进行细致的思考,并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使教学的评价机制更为完善的算法,即聚类分析。通过这种算法,是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更为的完善,并能更好的激励教师在教学上和授课上面得到提高。上述系统还能帮助高校更有效的管理学生成绩,便于教师减轻因为期末和期中考试带来的繁重的审核成绩负担,另外该系统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更为公平以合理,使用起来更为的方便操作,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管理高校。与此同时,系统还能进行二次的开发应用,从而逐渐实现相关的部门系统和全院的教务系统进行授权访问或者无缝连接。所以,本文献对于一些高校教学的管理平台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很大意义上有助于高校的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邱岚.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南昌大学,2007.

[2]万稚奇.国内外教育考试信息化现状与发展[J]中国考试,2005(4).

[3]汪玉红. 考试信息化发展的趋势[J]. 中国教育学刊,2004(7)

猜你喜欢

题库试卷考试
“勾股定理”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