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活动述略(1922—1938年)

2016-03-21曲利杰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团纱厂青岛市

曲利杰

摘 要:本文就青岛日本居留民团1922年到1938年间在青岛的主要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活动进行论述,并探讨青岛日本居留民团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青岛近代化的影响。

关键字: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活动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是根据1905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居留民团法》建立的青岛日侨“自治行政”机关。其前身是“青岛日本市民会”,始建于1914年。1923年正式改组为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成为青岛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日本侨民组织。本人希望利用中日两国关于此方面的相关史料和研究成果,对从1922到1938年间,青岛日本居留民团从事的主要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及其影响进行初步探析,以期有助于开拓和丰富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弥补青岛地方史研究中的不足。

1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的主要政治活动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经常组织日侨寻衅滋事、制造事端。企图让日军卷土重来,为再次占领青岛制造借口。

(一)干扰北伐

1928年4月日本帝国主义出兵青岛。驻扎在青岛日本居留民团、四方日本纱厂等处,受到青岛日侨的热烈欢迎。6月7日青岛日本居留民团召开了关于国民革命军北伐问题的日本侨民大会,“以山东一带虽经日军警备,表面上虽保平安,然南方革命军不断增进,日侨深感不安”为借口,要求日本为山东日侨将来的安全多加考虑,组织青岛日军撤离。并针对此事件再次召开山东日侨代表大会,确保随时对济南日军和日侨的后援与支持。

(二)“一一二”暴动

1932年1月9日,青岛《民国日报》报道了朝鲜青年谋刺日本天皇未中的新闻,因刊载的文章中有“不幸而未中”一语,被青岛日人找到口实,掀起轩然大波。1月12日上千名暴徒从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总部出发,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晚上八点数百名日侨冲向《民国日报》社,向其扔掷汽油瓶,并纵火焚烧了国名党青岛市党部。“一一二”暴动事件对当时的青岛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该暴动后青岛市党部被迫关闭、《民国日报》也停止刊用。

(三)德县路事件

1937年8月14日,日寇水兵五六名行至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门前,遭到两名不明身份人袭击,造成2名士兵重伤,1名士兵死亡。这就是所谓的“德县路事件”。事后日本海军以保护日侨为借口,准备武装登陆占领青岛。并由敌寇特务机关,指挥居留民团与在乡军人准备出动。15日,日本第二舰队司令吉田即命令第二舰队及第十战队处于特别警戒状态,“准备作战”。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下令自16日起开始撤退日籍侨民,仅留以日本青岛居留民团为首的4500名日侨组成义勇队,配合日军登陆作战。尽管该事件当时并未引发战机,但“德县路事件”是日本又企图侵占青岛的前奏,为日军1938年第二次占领青岛提供了契机。

2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的主要经济活动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以维护青岛日侨的经济利益为主旨,并负责办理青岛日本侨民经营进出口商的存款、放款、投资设厂等业务。

(一)借贷业务

1922年日军撤出青岛后,为了继续维护日本侨民的经济利益,由日本政府借给低利基金300万元,由青岛日侨居留民团组织统一管理,并成立青岛日本居留民团金融部。除以其中的200万元经营房地产不动产、寄存货物和有价证券等方面的抵押贷款外,其余资金用以扶助日本侨民建立金融组合、信用组合。1931年8月,青岛日侨以原信用组合(1923年成立)为基础,从日本青岛居留民团借入低利资金16.7万元,募集股本10万元,成立青岛金融组合,办理组员的金融借贷事务。这些金融组合在青岛吸收存款,发行巨额货币;以大量贷款和优惠利率支持日本商民在青岛开店设厂等经济事业。

(二)投资建厂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通过投资建厂、开办企业等对青岛经济进行垄断。以大康纱厂为例:大康纱厂全称为日本纺绩株式会礼青岛大康纱厂。1921年大康纱厂建成正式投产。作为青岛居留民团维护下的日侨实业经济,有工人3500多人。纱锭5.8万枚,织布机150台,年产棉纱6.55万件、棉布8.25万,是当时青岛规模最大的纱厂。到1936年,青岛日资纱厂已达9个,而中国纱厂仅有华新纱厂一家。日资纱厂的纱锭数量占青岛全市纱锭总数量的89.4%;织布机数量占全市织布机总数的100%。日资控制了青岛经济的命脉。。

(三)走私贩毒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日侨在青岛的毒品走私进口仍然猖獗。在日本领事馆庇护下,青岛日本居留民团与贩毒分子相勾结,有恃无恐的进行贩卖鸦片和制造毒品活动。据统计自1930年4月24日至1932年6月29日,青岛共查获日侨运售吗啡海洛因白丸鸦片烟泡等毒品案件59余起。1936年6月29日,日本货船“大荣丸”在天津被查,与中国海关发生冲突,造成4名日本船员受伤。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组织青岛三百名日侨包围青岛海关,试图挑起事端。因青岛海关由英国人出任关长,驻青日本领事馆基于外交考虑,出面劝阻日侨“勿要有过激行为,日侨方才离去。

3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的主要社会活动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经营的社会活动包括学校教育事业以及传染病的预防等医疗卫生事业等。

(一)设立学校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经营的学校既有幼儿园、小学、初中,也有各类实业学校。以1927年为例,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经营的有青岛第一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青岛日本中学校、青岛学院等7所学校。1938年又建立了青岛第三普通高等小学校学生133名。9月,青岛日本第一寻常普通小学校四方分校独立为四方普通高等小学校,有学生177名,均由日本驻青岛居留民团管理。这些学校都作为日本文部省在外“指定学校”,从日本国内招聘教员。

(二)卫生医疗活动

1.经营医院

同仁会青岛医院前身为“德国医院”,一战后由日军接管。922年后,改由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经办。同仁会青岛医院设内、外、小儿、妇产、泌尿、皮肤、眼耳鼻咽喉、牙等科。中国人和在青外籍人都可前往就诊。据民国十二年份数据统计,就诊病人86450名,内中住院者21648名;迨民十七则增为135943名。内中住院者41206名。该院经费,除每年收入诊治各费约达日金20万元外,并由日本本政府津贴日金14万元,以为挹注,洵青岛医院中之翘楚也。”

2.卫生活动

(1)传染病的预防对于传染病患者将收容在青岛医院,并进行隔离治疗。关于青岛医院收容传染病患者的入院费用等按照条例规定统一由居留民团支付。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发配相关书籍,提高市民对传染病预防的警惕性。

(2)种痘定期于八月中旬种痘,将种痘结果通报本籍地,并对种痘法的掌握进行宣传。以下是1937年种痘结果成绩表:

4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活动影响

政治方面:从1922年到1938年间,随着日侨在青岛从事的肇事活动的日益猖獗,更多的日本浪人和暴力分子来到青岛并参加到青岛日本居留民团等日侨组织,使得1937年后的肇事活动更加频繁,破坏性也更大。有力的配合了日军侵华活动,为1938年日军第二次占领青岛奠定了基础。

经济方面:青岛日本居留民团在此期间所投资建立的工厂、企业以及掠夺资源为主的经济活动等严重打击和排挤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其所从事的大规模毒品走私活动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山东及其附近地区毒品泛滥成灾,对青岛的经济及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社会方面: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加剧,青岛日侨教育事业逐渐与日本的扩张政策紧密联系。日军为使学生成为日本侵华的后备力量,对学生灌输军国主义教育并进行军事训练。另一方面日本领事馆和青岛日本居留民团在青岛从事的教育、日常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理等活动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5 结语

青岛日本居留民团作为青岛日侨的特殊自治团体,从本质上来讲是在日本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他们的利益主张与日本政府的政策指向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加剧,不自觉的成为日本对华侵略政策的实施工具和帮凶。1922-1938年间青岛日本居留民团从事的政治等活动对当时政局和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从事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活动也相对促进了中国的教育,医疗事业

注释

1.日本对鲁派遣军前日完全在青登陆[N].晨报,1928-4-29

2.日人永占鲁省野心[N].申报,1926-6-12

3.青岛日人暴动[N]。申报。1932-1-12

4.李先良著,李先良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06,第19页

5.(日)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中国方面海军作战》》380页

6.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金融志,新华出版社,1999年04月第1版,第60页

7.庄维民刘大可著,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427页

8.张树枫,郑培昕编,青岛导游,青岛出版社,2005.07,第34页

9.顾维钧编。参与国际联合会调查委员会中国代表处说贴,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401-410

10.日又拟提抗议[N],申报,1936-6-27

11.程广顺编著,《半个世纪风雨:1891-1949青岛教育大事记述,青岛出版社,2009.06,第99页

12.(日]外务省:《在外我国学校关系杂件·关于在外指定学校职员各种规章之件》

13.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1986年,第236-237页。

14.青岛市档案馆藏:《青岛居留民团事务报告书》(全宗号B41,目录号:2,案卷号:81)

参考资料

(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外事志/侨务志》,新华出版社,1995年。

(2)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外事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

(3)前田七郎、小岛平八《靑島案内》青岛:日华社出版,1933年

(4)[日]青岛日本商工会议所:《在青邦人の概要》,青岛:青岛日本商工会议所,1931年。

(5)《呈:为汇报日人烧毁市党部房屋,打毁民国日报暨海军武装登陆各情形,请鉴核由》(1932年1月15日),青档档案,B0022-001-0165。

(6)胶海关监督公署公函,字第2573号,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海关资料,B47全宗1目录858号卷。

(7)青岛市档案馆藏:《青岛居留民团事务报告书》(全宗号B41,目录号:2,案卷号:81)

(8)《日兵在青登陆》,申报,1927-6-01。

(9)日本对鲁派遣军前日完全在青登陆[N].晨报,1928-4-29

(10)日人永占鲁省野心[N].申报,1926-6-12

(11)青岛日人暴动[N],申报,1932-1-12

(12)《青日居留民团举行会议》,申报,1937-7-19。

(13)《青日纱厂储备枪械》,申报,1936-7-27。

猜你喜欢

民团纱厂青岛市
华商纱厂经营困境及对策——以大生纺织公司为例(1922—1925)
五四时期劳动问题的双重面向——以厚生纱厂招工事件为例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图解美国海军RA-5C“民团团员”舰载侦查攻击机
宛西自治中“官”与“匪”
——试述别廷芳的内乡民团建设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常识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