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6-03-21李平芬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借鉴传统文化人力资源

李平芬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吸取传统文化在重人、选人、激励方面的合理因素,以此启发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创新中加以运用和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传统文化;借鉴

1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性因素

中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因素,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在重人方面。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才又称为“士”、“贤士”、“君子”、“智者”等,主要是指掌握文化知识,能分辨是非曲直的知识阶层。他们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商鞅、李斯、张良、韩信、魏征、房玄龄等。因此有为之君、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才问题作为治国、安邦、创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来对待。西周姜尚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李世民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政之要,惟在得人。管仲、苟子、朱元璋等也针对人才的重要做出精辟论述。历代的开明君主、有为帝王,都把尊贤重才作为治国之本,奋力躬行,有的甚至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汉高祖刘邦曾亲下《求贤诏》宣布“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重之,布告天下,使明朕意。”高明的领导者应甘心居于贤士之下,即所谓礼贤下土,对贤者要“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待之以礼”。这里所说的“仁、义、德、信、礼”主要是指对人才要关心、尊重和信任。老子说:“善用人者为之下”,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认为只有国君做到了以礼待臣,臣子才会忠心地辅佐君主。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以礼招才”思想,已被历史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礼遇、尊重比高官厚禄更能吸引人才。

2.在选人方面。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如管仲提出,君主选用人才一定要审查三个问题:“一日德不当其禄,二日功不当其禄,三日能不当其官”。汉代王符认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说明一个人的品德与职务不相称,或其能力与职务不适应,都会带来严重后果;只有德才兼备者,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同时,德与才之间并非并列的关系。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阐释了德与才之间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这个看法颇为深刻。中国传统社会是封建社会,重人治轻法治,从西周后礼崩乐坏,制度化一直没有得到遵从。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了极端利己主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现实,因此对人本身“德”的要求就十分必要。事实上,司马光很早就提出了重才不重德的危害性,比如“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3.在激励方面。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而且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组织特征和个体特点的部分之一。在不同文化影响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会带来激励的个性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激励的论述极为丰富,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即有“欲以激励应审”之说,意即激发使其振作。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激励文化,对建立现代的激励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情感激励上,儒家认识到对民“爱之如父母,则归之如流水”,主张把家庭伦理推广应用于社会管理,人人都“爱”,建立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中国成功的统治者、管理者非常注重情感投入,以赢得人心,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中国的老百姓也确实十分重交情。如果认为领导者、管理者对他好,他就会忠心耿耿为其效劳,不会去计较物质利益上的得失。

2 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

1.在招聘中的运用与借鉴。古代观人之术,实乃一种经验科学,是对历代看人经验的总结。结合此类经验,可以建立一套招聘模式。具体到在单位招聘的过程中,就可以如此的运用:按照五行的理论,先找出企业自己的属性,然后在应聘人员中找到相适应的人群,再进行专业理论的测评,同时在进行与应聘人员面对面的谈话中,分析和观察应聘人员的个性和能力,古人认为“夫人初甚难知,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知人。故以己观人,则以为可知也。观人之察人,则以为不识也。”一般的人很难真正地认识一个人,更何况是在招聘时的短短一段时间内,因此招聘单位的招聘组需要学习一定的与企业、单位要求相匹配的观人方法和经验,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个人的能力和品性。而中国古代的文化就提供了许多这样的典籍资料,如“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而“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就可以作为选择的甄别参考。

2.在配置中的运用与借鉴。因人而用,可以避免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各种资源损失和浪费。因为有了对单位内部人员的了解,那么在配置人员的过程中,就可以因人而异、因才而异进行人员安排。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上,对一名官员的考核,除了看个人的能力、政绩和民众关系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荐才。看你这个人在为官的过程中,给国家选拔和推荐了多少有识之士,而士风又是如何?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由此,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多少必须懂一些官人之术。中国的人才千万,而真正能因材致用的,却是少之又少。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和浪费,也就有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之说;所以也就产生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之类的街谣。

3.在组织文化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与借鉴。一个企业的组织文化不能建立一种言而有信的管理机制的话,那么要想建立“百年大计”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下到企业的领导、主管,处理事情“朝令夕改”,随意而动,使部下无所适从,那一样也不会给工作,给企业带来好的影响和绩效。同时,部下、员工要能尽心为企业服务、工作,领导自己就要首先从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如仁慈、关爱等)做起。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能力的培养和对人的管理,而人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是文化环境,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企业文化,至少包括两个层次:一个是企业层次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讲属于可控因素,可以自行决策;另一个是作为公司文化环境的民族文化,在中国表现为中国文化,对企业来说属于不可控因素,只能利用和适应。与此相应,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利用文化因素,实现人与文化的融合,必须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公司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做到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实现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需求的紧密结合;同时调整企业文化,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文化环境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黄俊杰.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0一18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21—29.

[3]赵曙明,武博.美、日、德、韩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模式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1):31—36.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0一36.

[5]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和借鉴[EB/0L].(2005一04—21).http://www.xici.net/Biz/HR/b398747/d26988159.htm.

猜你喜欢

借鉴传统文化人力资源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