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抗挫能力的研究

2016-03-21孙峰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殊性,期望建立完整的心理抗挫教育体系,以课程加活动的形式培养民办医科大学生心理抗挫能力。

关键词:民办医科;大学生;心理抗挫能力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领域人才的摇篮,作为未来的生命卫士和白衣天使,更要有一颗“勇敢的心”。但是,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学生由于其繁重的学习压力,其心理抗挫水平低于其它院校学生。另外,在对三类高校(一本、二本、民办)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民办学生心理问题更为严重[1]。民办医科大学生的心理抗挫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发挥,而且还影响到未来医学工作质量和全社会的健康促进。本文通过分析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殊性,期望建立完整的心理抗挫教育体系,以课程加活动的形式培养民办医科大学生心理抗挫能力。

1 民办医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殊性

民办医科大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及自身因素的作用。民办医学院在培养学生成才方面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但其办学力量还比较薄弱。三本的定位,学生入校门槛较低,生源较普通医学院还有一定差距,文凭含金量还未得到广泛认同,加之来自各方面的期待与现实差距之间的矛盾,民办医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受社会用人观念偏见的影响,民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普遍感到比较迷茫;同时医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 医科大学生又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学习任务重,学习期限长,就业压力大,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单调的学习环境,极大限制了医学生自由发展和自主活动的时间,特别是90后的医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能力。经济不独立、不成熟的恋爱、毕业后的工作去向及紧张的医患关系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民办医学院学生心理疾病多发和心理压力剧增。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王贺胜(1999)以SCL-90一项及以上因子分值≥1作为划界标准,筛查出医科大学生心理卫生阳性率为23.5%-37.6%Ⅲ[2]。再加上民办医学院限于自身的资源配置状况和教育水平,没有能够建立起健全的学校心理辅导机制,导致民办医学大学生的心理抗挫水平普遍偏低。

2 建立完整的心理抗挫教育体系

1.民办医学院心理抗挫教育体系主要采取课程加活动的方式。对于高校来说,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即为课堂授课。因此,在心理抗挫教育体系中,课堂授课内容仍然是最为重要的。在心理抗挫教育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讲授法对挫折理论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何为挫折、挫折的理论及成因和挫折的表现及防御机制等抗挫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医科学生学科特点,加强心理抗挫干预方法训练。由于专业需要,医科大学生所学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精神病学》等课程及其他临床课程所涉及的疾病的病因、治疗中的心理因素,对开展心理抗挫教育非常有利。从医科大学生职业要求和从业需要出发,加强医科大学生心理抗挫干预的方法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抗挫水平,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心理干预的能力。同时,授课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授课规划,对于学生不同阶段的授课内容也应当详细设计。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开设适应性挫折和人际交往挫折锻炼,二、三年级开设学习挫折、恋爱挫折锻炼,四、五年级开设就业、升学挫折锻炼。课程中还需要强化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文理科生与医学生在大学中的主要差异是课程体系的差异,可以发现人文教育内容更多,是文科学生抗挫能力显著高于理科和医学生的重要原因[3]。发散性的人文学科的教育帮助学生塑造了心灵结构的灵活性,当其遇到挫折事件时,更有可能从多个不同角度、结合自身的特点来灵活处理。

2.实践活动是心理抗挫教育体系实施的重要方式。目前在校的民办医科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改革开放之时,成长于经济发展之日,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基本上对社会知之甚少,因而在心理上非常脆弱,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磨炼可以说是其抗挫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医学院在校内外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具有院校特色的卫生应急演练,到孤寡老人、养老院、社区进行的义诊,健康宣教、医疗状况调查等实践活动[4]。学生积极地投身于丰富的社会实践实中,在这个磨炼意志品质的最生动的大课堂中,通过正反对比,自我感受才最为痛彻和深刻。因此,心理抗挫教育应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在体验式抗挫教育中引导学生正向发展,使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准确定位,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切身体验克服困难应对挫折后的成就感,从而提高挫折意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在民办医学院心理抗挫教育的课程实施中,教师是重要的实施者,他们的素质、人格魅力、专业水准、挫折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决定着抗挫教育的效果。学校应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学校的心理抗挫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学校应拿出政策鼓励校内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学科研人员积极从事学校的心理抗挫教育,并可酌情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心理抗挫教育,逐步充实师资队伍。学校还应重视合理开发心理抗挫教育课程资源,可根据民办医学院的自身特色开发校本教材,提高自我的课程理解、设计和实施能力。

4.建立挫折咨询指导中心。针对民办医科大学生中遭遇各种心理压力的时间段的不确定性,学校可建立挫折咨询指导中心。它与高校传统的心理咨询室相似而又有不同之处。挫折咨询指导中心主要由高年级学生组成,由学校专业的心理教师做顾问指导。这些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考察后,承担主要的咨询工作。挫折咨询指导中心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存在。除了日常的咨询指导之外,它还可以开办各种讲座、论坛或是举行各种活动等。以灵活机动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它能使学生卸下思想包袱,轻松地融入到环境中。挫折指导中心不仅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机构,更是医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不同背景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更加便捷,学校的老师也能通过这个平台收集到第一手的资料,更加方便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实现信息的对称。当然,挫折指导中心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此外挫折指导中心还应主动配合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积极宣传心理咨询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恐惧感和误解,使学生在遭遇挫折或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孤单寂寞时都能主动轻松地进行挫折指导或者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王玉清.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7)

[2] 张翔.浅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成才的负性情绪及其心理调适[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8(6)

[3] 李冬.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

[4] 杨红艳.浅析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加强.贵州师范学院学报[J].2011.27(2)

作者简介

孙峰,女,29岁,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现为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