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课型

2016-03-21张宏梅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型竞赛语文

张宏梅

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那是白讲,是无效劳动。”学生个个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行语文课型的弊端,既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原来的旧形式,势必出现新的更适合语文教学的课型,笔者推荐以下几种课型,以供尝试。

1 表演课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对话富有个性,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可以让学生排练表演。如《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情节曲折,让学生改编成剧本然后再排练表演。编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文的过程,扮演角色演出实际上就是深入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就不是停留在浅层面上了。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欣赏课

欣赏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课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慢吟以玩其味”,直接把握课文的主旨、情境和艺术手法等,领悟课文的神韵;第二种是教师富有表情地朗诵,对文章加以评点和讲析,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第三种是借助幻灯、录像机、电视机、多媒体课件、音响等现代化科学手段,这类媒体可以同时给学生视听两个方面的综合信息,能够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以多彩动感的画面,把学生带到诗情画意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3 书评课

学生读一本好书或看一篇文章,或为人物的精神所感化,或被文章的情节所吸引、或对文章的开头结尾赞不绝口,或为作者的遣词造句拍案叫绝——指导学生把阅读后的这些点滴体会和收获写成文章进行交流,这便是书评课。开设书评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课型既为作文命题开辟了广阔的途径,又为学生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讨论课

讨论课不同于现在有些教师惯用的“问答课”,它是以研讨式为主,要求教师和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有理有据、有因有果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课型还包括质疑课和辩论课。许多国家都采用了讨论课型,例如法国,课堂讨论就多有全班讨论、有小组讨论。教师要善于组织各种不同意见进行讨论或辩论,如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特点的讨论、对某些作品的局限性和瑕点的讨论。讨论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每讲一课,都让学生对本课的一些疑点、难点展开质疑讨论,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大有裨益。

5 演讲课

所谓演讲课型,就是让学生走上讲台,就某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说明事理、发表见解,或教师命题,或自由命题,或有所准备,或即兴演讲,或看稿,或脱稿。这种课型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作文教学开辟新天地,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大有好处。又因为演讲不同于一般的发言,它要借助于表情,动用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所以经常让学生登台演讲,又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讲台的局面,培养学生的表演技能。

6 阅读写作课

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独立地去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每个人课桌上都放着字典、词典、笔和笔记本,遇到不会的字词自己查,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就圈点勾画,觉得用得好的词、写得精彩的句子就摘录下来,认为写得好的章节、段落,就反复阅读、口味、体会其中的奥妙,吸取其中的营养,这样的课堂就像开放的阅览室。

1、技术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老师。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信息于一体,以网络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这种形式不是线形的,而是一种接近人的联想思维的方式,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2、资源巨大,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最快捷的服务。它的内容丰富,在网络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的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正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审美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3、网络的写作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主权,便于学生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写作教学的目的之一。创造是需要自由的,在网络写作的课堂上,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写作时有时有可选择性。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次写作,老师都可提前在网上征集文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然后讨论。教师在网上看了后做一些补充或提高,每个学生就可以到网上创作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可以自由创造。同时,每个学生在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文题,不但能从自己的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知识,而且可以从同学的观点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同时在讨论中还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4、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注重实用。美国一位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生活又是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在传统的写作训练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单一、缓慢、刺激度弱,导致学生生活空间狭小,使学生写作内容陈旧、千篇一律。网络环境下的写作则不同。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上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各类专门的网络特别是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网络越来越多。这使得网络信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能够让学生在捕获最新信息的同时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网络写作时刻关注社会发生的事,学生在网上看到后,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评论,也可即时交流看法,这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关心国家大事高尚道德情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通俗的说法却形象直观地告诉了人们阅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没有大量的阅读,即使一个人天赋再好,也不可能有厚实的语文知识,便无从谈及学习方法的养成和生存技巧的掌握,无从谈及语文素质的提高。

7 竞赛课

当今的时代是竞争性很强的时代,未来社会竞争中的强手,就必须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其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竞赛本来就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竞赛课灵活多变,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适用范围最广、适用性最强。单竞赛内容而言,就有以下多项:拼音竞赛、查字典竞赛、普通话竞赛、朗读竞赛,速读竞赛、背诵竞赛、成语竞赛、文学常识竞赛、益智抢答赛、口头作文竞赛等。竞赛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口头竞赛、书面竞赛、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生擂台赛等。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不但学习兴趣浓,而且能够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

当然,语文课型绝不止上述几种,但不管什么样课型,都必须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型竞赛语文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我看竞赛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