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崇高文化理想做好广播文艺节目

2016-03-21王秀

卷宗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艺创作群众

王秀

伟大崇高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精神长城,中国文化理想的价值在于当下要用现代文明的尺度来提升全民族的国民素质、 审美鉴赏水平以及认知世界的能力。作为新闻宣传主阵地,广播电台有责任更好地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保持崇高的文化理想和艺术追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发扬“走转改”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生动描绘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心路历程,积极创作生产面向基层群众的文艺作品,生产更多的富有时代感、高扬主旋律,艺术水准高、质量好作品,让人民文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让先进文化更好地促使社会进步。

具体工作实践中应当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艺术创造。一切进步的文艺都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对崇高理想的深情礼赞。我国历来有“文以载道” 的优良传统,许多传世之作都传递着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都是心灵与生活的教科书。社会主义文艺作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时代前进的号角,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美的形式、美的力量,揭示社会进步的本质,传颂先进的思想文化,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理想,为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只有坚 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到文艺 创作生产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社会生活,把握历史发展 主流,讲述伟大时代的动人故事,描绘改革发展的光明前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好地凝聚共同理想、唱响奋进凯歌,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要坚持不懈地用优秀作品弘扬 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充分反映和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关爱的情怀和发现的眼光,刻画“最美人物”、颂扬“最美精神”,着力展现大情大义、传递温暖温馨,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成为人们的精神营养。越是闪光的思想、崇高的精神,越需要艺术化的描绘、形象化的表达。要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实现无形之魂与有形之体的统一,把深刻的思想内涵 融入艺术创造之中,寓理于情、寓教于乐,用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 来打动读者、感染受众,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二、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我们的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只有扎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与人民群众同心同行,文艺创作之源才永不干涸,文学艺术之树才能永葆常青。“人民”两个大 字写在社会主义文艺旗帜上,意义非同寻常、分量重于泰山。人民文艺就要服务人民,对人民的态度、对人民的情感,决定着文艺工作的立场、方向,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得失成败。那些有作为的作家艺术家,那些经久不衰的精品佳作,无不保持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怀,无不体现着为人民立言、为人民放歌的精神境界。“为 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始终是广播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必须回答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文艺创作的实践中,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贴近 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行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关注群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踏着各族人民的奋斗足迹,生动记录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心路历程,热忱歌颂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感人事迹,积极扶持面向基层群众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推出更多普通百姓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举措,是人民文艺更好服务人民的重要途径。“走转改”,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发扬好老一辈作家艺术家的光荣传统,多到基层学习采风,多到群众中感受生活,以人民为师、与群众为伴, 体察民生冷暖、万家忧乐,从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画意,在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中增长艺术才干,努力成为人民欢迎的作家艺术家。

三、立足当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牢固树立高标准高品位的艺术追求,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文化精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进步,民族文化进步的根本就是弘扬本民族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文艺作品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灵魂往往成为人们的生活伴侣、精神支撑,文艺创作必须重品位、讲格调。科尔沁草原、 神奇浑厚、水草丰美,历史文化传承底蕴丰厚,有许多大艺术家生于斯、长于斯,创作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享誉世界,是我们创作艺术新品的宝贵资源。今年通辽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要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着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推出一批具有科尔沁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为我们更好的创作艺术作品提出了具体方向。为此,我们更要坚持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精益求精、用心用功地打磨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群众、奉献给社会,共同实现“中国梦”。

猜你喜欢

文艺创作群众
1942,文艺之春
多让群众咧嘴笑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一墙之隔》创作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文艺范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