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拔穷根
2016-03-21邓万里谌贵璇
邓万里?谌贵璇
“十二五”期间,安顺市农村扶贫对象从2011年的74.65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4.4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8%下降到13.9%,先后有2个县、40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一场小雪过后,天空显得异常澄澈。薄雾中,白墙灰瓦新砖房,不见一间危木房。远处,火龙果树下白菜花,不复往日石旮旯。
这里是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莲花村,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全村石漠化土地约占十分之六,曾被当地人称为“被遗忘的死角”。
扶贫开发,刻不容缓。通过实施“生态治理﹢产业扶贫”,莲花村成功种植了6000余亩火龙果,走出了一条既“妆点”山坡又鼓起村民钱袋的路子,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
莲花巨变,是脱贫攻坚安顺实践的生动样本。
“十二五”以来,安顺市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全面启动“327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抓实抓透“五个一批”工程,脱贫攻坚成效亮点纷呈。
精准发力 构建大扶贫格局
和莲花村的自然环境一样,安顺市的绝大部分贫困村都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安顺全市9267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占32.04%,喀斯特面积就占71.52%。
而石漠化片区往往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贫困程度深、范围广,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扶贫的实质是发展,抓发展就是抓扶贫。”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说,贫困人口不脱贫,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
扶贫要见效,精准是关键。精准的第一步就是建档立卡,找准到底有多少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方能确定帮扶措施。
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安顺市把攻坚脱贫任务钉在具体的单位和人上,定时间、定目标,不脱贫不脱钩。
从2013年开始,安顺在全市实施农村同步小康“四千工程”,选派1007名市县机关、事业单位“一把手”联系全市1007个村,一对一挂钩开展同步小康帮扶。
2015年5月,安顺市委又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成员中重新调整1007名优秀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为精准脱贫铺设“管道”,让惠民政策精准“滴灌”。
如今,全市1007个村每个村不仅有了帮村书记,还有了驻村“第一书记”,“双书记”全覆盖安顺全市农村,形成特色党建扶贫品牌。
为构建大扶贫格局,安顺积极推动青岛对口帮扶、定点帮扶、企业帮扶、金融扶贫等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
同时,还全面推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财政扶贫项目管理机制、金融扶贫机制、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帮扶联动机制等六项机制改革创新,对普定、镇宁、关岭、紫云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扶贫导向考核。
政策升级,资金倾斜,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将扶贫政策、资源集中到以户为单位的贫困人口家中。
五年来,安顺高速公路、高铁、农村公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转变观念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过去的紫云自治县达帮乡关坪村,那就是“开门见山,山的那边还是山”。曾经的关坪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青年出走、土地荒芜。
与生活贫困相对应的是观念的落后。村支书韦吉云说:“由于长期以来交通闭塞,信息不通,有一段时间村民视野狭窄,一些人‘穷自在‘等靠要思想严重”。
韦吉云还记得当年的一件“尴尬事”:一家旅游公司原本计划在关坪村搞旅游开发,但群众漫天要价,最后该项目落户其他村。
镇村干部痛定思痛,沉到田间地头做村民思想工作,深入村民家中讲解扶贫和发展形势,并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
及时到位的教育与帮扶之下,“要钱要物不如要项目要发展”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
观念变天地宽,观念的转型升级很快催生了强大的发展力。
开启关坪村发展的第一步就是修路。通过“一事一议”补贴政策,关坪村人心团结,一锹一锄开山劈土,打通了宽4米、长4公里的通村路。如今,村民们发展起了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生活越发红火。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只有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真正使贫困人口、尤其是深度贫困人口走上致富之路。
“扶志就是要把贫困农民自己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脱贫的腰杆才会硬起来,脱贫的办法才会多起来。”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永涛说,要实现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进入普定县猴场乡,路边一块醒目路牌“猴场,核桃之乡”。乡长华蓉讲起最初动员农民种核桃树的往事依然意味深长,说那是一段相当艰苦的思想动员。“当时提倡种植核桃,群众看不到实际效果,认为这又是搞面子工程。”
农民所疑听来简单,却不容回避。群众存疑,有的基层干部更有难言之隐:没有显性的政绩,就无法向群众交代,工作就困难重重。
“这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农户的工作,还要做基层干部思想工作。”华蓉介绍说,猴场乡探索出1:1资金滚动补贴、自购补贴、分级分时补贴、小额贷款等扶贫措施,助力山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几年过去,猴场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512元增至2015年的6533元,探索出的整乡推进的“猴场模式”,被写入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全市推广。
刚上任的猴场乡水落洞村支书杨华富过去一直在广东打工。“过去很多年轻人对村里的发展没信心。”杨华富说,政府实施“1:1”扶持模式发展畜牧业,他回村发展起了养殖厂,目前已带动全村走上了致富路。
“上级对我们村干部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村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鼓起来。过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是一方精神富一方人。”杨华富说。
产业扶贫 念足念好“山字经”
贫困农村要致富,产业带动是关键。
沿着镇宁自治县至龙宫风景区方向一路前行,绕过几个山头,大约15分钟,便可到达大山镇大寨村,村外十几个用于培育中药材种苗的白色大棚极其醒目。
这里是镇宁自治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园区。整齐排列的育苗大棚绵延数百米,多功能苗展中心、拓展基地、办公区域、绿化树木等镶嵌其间,一应俱全。
园区负责人马世权介绍,园区辐射带动大寨村周边的西苗村、长脚村、院府村四个自然村寨,20个村民组4810人,直接受益贫困户达250户。
“从去年开始,公司统一发苗给合作社,合作社有统一的技术指导,种好了之后合作社来收购回去,技术有保障、市场也有了保障。”村民赵成琴说。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安顺市还着重强调生态保护和企业带动,形成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和“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企业带动产业,有机地把公司、合作社、农户连接在一起,形成牢固的利益联合体,使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与精准扶贫融为一体,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加快特色优势扶贫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至2015年,安顺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43亿元,集中打造核桃、中药材、蔬菜、草地生态畜牧业、精品水果、脱毒马铃薯、油茶、茶叶、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十大扶贫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创建18个省级、72个乡级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
特色产业的示范带动,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动发展,农民减贫增收取得实效。
数据显示,全市农村扶贫对象从2011年的74.65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4.4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8%下降到13.9%,先后有2个县、40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
而今站在新的起点上,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
安顺的目标明确:到2020年,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3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5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43.8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