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文本的核 看懂作者的心——结合教材文本谈教师解读文本能力的培养
2016-03-21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梅 晴
读懂文本的核看懂作者的心——结合教材文本谈教师解读文本能力的培养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梅晴
文本: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
解读:①阅读解释。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文本”和“解读”的解释,我们不难想象,“文本解读”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静心的事情。这个行为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经验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可是,日常教学在繁重的考试压力下,在盲目追求分数的现状下,老师和学生都很难静下心来读懂文本。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教师而言,文本解读能力既是教学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做到正确科学的教学重要保证。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应该有两个层面:解读文本价值和解读教学价值。这里先就如何解读文本价值谈谈教师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需要细细品读。但到底应该读些什么?用怎样的方式去读?读出怎样的境界?读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这些方面又与学生去读大不相同。我们和学生一样从低的入口进去,但又要在比学生高一些的地方出来,我们才能起到引领作用。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类来谈谈:丢得开、进得去、出得来、看得透。
一、丢得开
简单地说,“丢得开”就是摆脱对教师用书的依赖,学习独立解读陌生文本。
1.保存独立解读文本的实力
学习独立解读陌生的文本——这项要求其实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坐在考场上,独立面对陌生文本的时候,有任何辅助资料吗?有的只是多年来的学习积淀,无论是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当我们要求学生在考场上能独立解读文本的时候,我们自己却缺乏这种能力,岂不是个笑话?
可是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太多的老师备课过程中非常依赖教师用书。往往课文还没看完,教师用书已经先看完了。然后对照教师用书在课文上做眉批,以方便讲课。如果有现成的教案则更好,连上课的程序都安排好了,更加节省时间。殊不知,长此以往,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就退化了,“用进废退”的道理就在其中。我们所教的孩子坐在考场上不可能有解读文本的辅助书籍,要培养他们独立面对陌生文本的能力,我们就必须先具备这样的能力。
教师用书只是参与我们阅读过程的第三方,第一方和第二方是我们和文本。先丢开教师用书,好好读读文本吧!在直接与作品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嗅到文字的芳香,可以直接聆听思想的声音。斟字酌句的阅读过程,我们会发现不是每一个部分我们都能读懂,不是每一句话我们都能理解,不是每一条脉络我们都能顺利把握,不是每一种主题我们都能归纳,不是每一种观点我们都能接受……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我们和作者的心灵会越来越近。这时候再与教师用书接触,我们有可能会发现自己思维的漏洞和理解能力的缺失,也有可能发现教师用书的局限性,也有可能我们在阅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在教师用书上找到的相应的辅助资料——总之,教师用书只是个助手。我们的独立阅读文本和思考文本的过程其实是一套脑力体操,长期做下来,能帮助我们保存解读文本的实力,能轻松面对拿到手上的任何文本。
2.理解学生阅读的需求
当我们细细解读文本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做学习的先行者。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会明白一个孩子读懂一篇陌生的文本有多艰难。
我们拿着教师用书备课,所有难于理解的东西都有明确的解说,我们先知道答案,然后上课的时候去提问,问那些还没有看过教师用书,不知道问题答案的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有意思吗?有时候我们可能还要责怪一下学生: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呢?你怎么不动脑子想想呢?这种学习过程有意思吗?有些学生有教材详解,可能还弄到一本教师用书,他和我们一样提前看了,于是上课的时候出现两种情况:A.学生积极参与,老师问什么他就在书上找到答案然后用成人化的语言轻松回答老师,以博得老师的“表扬”,高兴地坐下;B.学生不积极参与,老师在上面讲他就在下面对同座说:你听,老师肯定这样说“……”,果然,老师就说“……”,然后他和同座或前后左右的同学捂着嘴笑。这样的语文课,有什么价值?也难怪学生会用语文课去做数理化作业,或是看小说——语文课没意思,教师没有给他需要的思考和启迪。
我们试着给文本分分段落,就会知道学生有可能在哪个自然段儿有纠结;
我们试着给段落内部分分层次,就会知道学生阅读时会理不清哪些部分的逻辑关系;
我们试着动笔去勾画,就会知道学生会在哪里有理解的障碍;
我们试着去解说某个哲理性句子的含义,就会知道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我们试着将文本标题和文本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就会知道学生阅读时会忽略什么;
我们试着去探索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体会到学生解读文本的艰难;
我们把自己读不懂的内容清理出来,才能有意识地去寻找背景资料给学生帮助;
我们体验一下对文本的思考过程,才知道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哪些障碍……
做阅读的先行者——其实就是尊重学生,尊重一个人正常的阅读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做科学的引领。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学生分享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分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让学生明白: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阅读的过程就是这么普通和简单,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老老实实读书,踏踏实实思考,坦坦诚诚交流。老师阅读时也会遇到难题,老师是这样解决的:可以看辅导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可以推敲文本前后内容的联系,可以揣摩作者富含深意的语言,可以与同学讨论……读清楚一篇文章,我做得到,我们都可以做得到。学生会更喜欢这样的老实的老师,学生并不喜欢自作聪明的老师。
二、进得去
关于如何进入一篇文本,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建议。我认为这和每个人解读文本的思维习惯有关,不必强求一致。但是要注意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的每一步或每一处解读都必须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者在文本中的表达,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一种表达角度、每一种语气、每一个情节的安排、每一个细节的描摹,都是围绕着他要表达的主题服务的。
以《海鸥乔那坦》为例: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很吸引人,故事的曲折也使文本篇幅比其它课文长一些,初读之后,每个孩子都会为乔纳坦的遭遇而激动,但是要准确说出这篇文章的主题还是很难的。此时的阅读体会是乱糟糟的,一会儿是乔纳坦的命运,一会儿是乔纳坦的心情,一会儿是乔纳坦生活的恶劣环境,一会儿是乔纳坦的抗争。所以需要细细读文本,理出几个需要关注的方面。我们并不需要现成的结论,而是需要走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结论是空洞的,体验过程却是丰满的。
1.细读文本内容,梳理文本结构
故事的主人公是海鸥乔那坦,如果将此文看作是写乔纳坦的经历,那么文本情节可以作如下清理:孤独的乔纳坦——幸福的乔纳坦——震惊的乔纳坦——新一代的“乔纳坦”。
乔纳坦不甘于那种为觅食而生存却失去快乐的生活,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营造一个为爱自由飞翔的世界。但它的梦想不为人所理解,甚至最亲的父亲或者是梦中情人,也不理解。
乔纳坦在小乔伊斯那里发现,他可以从孩子们身上开始,彻底改变为生存而厮杀的愚昧的海鸥世界。他教孩子们飞翔,还叫他们不要将觅食作为生活的唯一目的,去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
乔纳坦的追求和努力不仅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而且他还遭到了海鸥世界的驱逐。
乔纳坦虽被驱逐,但他对自由的追逐、对生活的理解影响着海鸥孩子们。新一代的“乔纳坦”仍在天空翱翔。
2.细读人物的言行,体会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随着情节去关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的特点刻画中蕴含的感情。
乔纳坦是一个孤独而执着的战斗者。
“乔那坦极不情愿地拍拍翅膀,飞回群落中。”
“为了食物而失去乐趣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乔那坦悲哀地想着。
“为什么我总是显得如此的不合群?”
“为什么大家都会满足于现在这种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生活呢?”
“为什么没有人和我一样,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呢?”
……
——他不甘于那种为觅食而失去快乐的生活,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为了这个理想,他孤军奋战。他的梦想不为人理解,爸爸妈妈劝他学生存本领,不要不务正业;海伦安于“富足而安逸”的生活,不愿与他远走高飞。他很孤独。
乔那坦兴奋得无以复加,他终于发现了实现自己真正价值的所在:他不要做一个孤独的出世者、可耻的逃兵,而是要以自己的力量,从孩子们开始,彻底地改变这愚昧的海鸥世界!
乔那坦不仅教小海鸥们飞翔的技巧,还教他们从中体会自由的感觉。他也教他们捕鱼,当然,这是生存所必需的;但他同时告诉他们,这并不是生命全部的意义,如果将觅食视为唯一的目的,那只能叫做“生存”而不是“生活”。
——他教小海鸥们飞翔的技巧,还教他们改变观念,去追求更加自由美好的新生活。他很快乐。这段话是乔纳坦说的,其实也是作者要说的主要意思。作者借乔纳坦之口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他很赞赏乔纳坦。
难道,是长老们看到我做出了如此之大的成绩,在海鸥中间有着如此高的威信,决定选举我为群落之首吗?不,我决不能接受!我还太年轻,还需要更多的磨炼,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来造福我们的群落,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担当这个责任……对,我就这么说!
——海鸥族群笑他“不切实际”,指责他教坏了孩子们,“对群落的团结、安宁、稳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他单纯热情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在海鸥群落召开大会时,他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将要成为新的盟主,去实现美好的梦想。然而最终遭到驱逐,没有人为他鸣不平。他很震惊,他孤独的背影无限凄怆。
在飞过海鸥们的头顶时,他大喊道:“我不相信这是你们的意见!你们是知道我做了什么的,你们为什么不说话呢!”——回答他的,只有沉默,可怕的沉默。
作者对这个人物倾注了深情——赞美、同情隐藏字里行间,需要细细揣摩。
我们怎样得出关于人物特点的归纳总结,全依赖于细细读这些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状态的描写,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感受乔纳坦的天真、善良、诚实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为远大抱负奋战却又无限孤独的形象。
3.细读语言,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
以作者描绘的人物的生存环境为例:
第一部分开头:“清晨的海面波光粼粼,一艘早航的渔船撒向海面的网,引来了成群的海鸥。诱人的食物引起了混乱,貌似温文尔雅的海鸥此时都无比凶悍起来,为争夺一条小鱼不惜扑落许多翎毛。”
第一部分中间:“吱——”尖厉的叫声打破了乔那坦的美梦。原来,一只海鸥为了抢夺另一只海鸥嘴里的鱼,竟把对方脸上的毛啄了一撮,而鱼却掉进了海里。
第二部分开头:无际的大海上,乔那坦独自奋力地扇动着翅膀,想挣脱无边无际的牢笼,却找不到方向。向下一看,群落中的海鸥又在争食了,尖叫声响成一片。海鸥、鱼鳞、羽毛,分不清是鱼骨,还是自己同类的骨头在海面上闪着白惨惨的光……
细读这些描写,我们会发现作者通过乔纳坦的眼睛和心灵表达着对这种生存状态的鄙弃。这些描写是很惨烈的,也是很凶残的。乔纳坦能够思考“生存”和“生活”的意义,也正是生活中这些现象引发了他的思考,他的价值观和普通的海鸥不一样,正是因为他有着更高远的追求,也正是因为有着高远的追求,他眼前的夺食场面才会如此不堪。作者的这些描写,字字句句都表明了明确的立场。
4.细读前后内容的联系,体会作者的用意
还以作者描绘的人物的生存环境为例,描写海鸥们为争夺食物的厮杀的场面出现了数次(例子见上文)。我们看完每一段具体的描写,再看这些描写之间的联系。
这种描写每出现一次,乔纳坦的决心就更坚定一次。作者的意图很明显。把这些描写的段落联系起来看,读者可以一次次感受到文本中表现出的对这种生存状态的厌弃一阵高过一阵!
当然,关于恶劣环境的描写还包括:爸爸对乔纳坦的忠告、海伦对乔纳坦的拒绝、海鸥族群对乔纳坦的议论、长老院对乔纳坦的宣判、海鸥们面对乔纳坦被驱逐的沉默……这些共同构成了文本中人物的生存环境,每一处描写,作者都通过文字传达着对这种环境的厌恶、无奈。这些内容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大的牢笼,乔纳坦在这种环境中感到窒息,举步维艰。
5.细读情节,揣摩作者的意图
文本的情节安排,作者是有深意的。比如以乔伊斯为代表的小海鸥们对乔纳坦的追随,这就是一种光明的暗示。
渐渐地,他们的快乐吸引了许多和乔伊斯一样不用去捕鱼的小海鸥加入阵营。这里成了海鸥们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方天地。和渔船周围的混乱嘈杂比起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快乐而平和。
这简直就是对只以觅食为目的的生活的嘲讽!美好的追求让人变得优雅,让社会变得更有秩序!这可能也是作者对人类社会的一种企盼。
再看,故事的结尾,翱翔在天空的小海鸥的形象:
几十米外的海面上,一只小海鸥正从空中向下疾飞。接近海面的时候,他突然转身,扬起头又冲上了天空。在高速的眩晕感中,他仿佛看到了乔那坦哥哥在最高、最远的天空,像一只雄鹰一样自由地盘旋。
这点“亮色”暗示着乔纳坦的理想真有新的一代在努力实现,生活在继续,生活更需要向上的发展。
这篇文本不像同一个单元的其他两篇课文《捅马蜂窝》和《走一步,再走一步》都有一个画龙点睛的段落,可以参看作总结。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捅马蜂窝》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样文本更需要我们沉进去,细细揣摩每一个细节与主旨之间的关系。没有所谓的点明中心的段落,却给了我们解读文本最好的体验,走在过程中,推敲文本的每一处和主旨之间的联系,我们的解读所得是实在的、丰满的。
虽然细读文本都需要从文本的语言入手,但是文体不同,我们所关注的对象也会有不同。有时候,我们细读文本时还要关注文本的个性。
6.细读标题和文本的关系,确定文本主旨
比如文章的标题有特点的,我们还需关注标题和文本之间的联系。
如冯骥才的《捅马蜂窝》就有两层含义:
A.实指:捅了窗前的马蜂的窝。
B.虚指:冒冒失失闯了祸,惹了不好惹的人。
第二层含义也就暗合了文本结束语中的“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如郭枫的《空山鸟语》——文本写的是“鸟语”,为何冠之以“空山”?文本的标题恰恰就是作者的心意之所向——空山,就是作者向往的那个大自然,一个心灵自由、心情愉悦、能与万物和谐相处、精神互通的美好世界!作者借用标题中对文本的主题作了这样的阐释。
7.细读语句,推敲文本的逻辑关系
有时候,文章看起来比较散,实际上前后文有密切的逻辑联系的文本。比如郭枫的《空山鸟语》的文本看起来内容多而散,作者写了好多种鸟的叫声,每种叫声带来的感受又不一样,但是作者很巧妙地用一句话串起了所有内容。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两只鸟的对唱——作者听出了自然界中鸟儿与山林相处的欢愉。
群鸟的合唱——作者听出了鸟儿世界自由的欢愉,人类自制桎梏的悲哀。
一只鸟的独唱——作者陷入海角孤岛的奇幻梦境,听出了思乡之情。
这一切,恰恰是作者所说的“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联系文章的首尾内容,作者从开始听鸟叫——“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到结尾“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这前后的变化表明了作者敞开自己心灵渴望融入大自然,变为大自然一部分的强烈的愿望,这也正是文本的主旨。
8.细读背景,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再比如,有些作品短小精悍,还需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辅助理解。
如:冰心的《纸船》,每个读者都知道诗歌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思念,但是为什么用纸船来表达?女儿此时为什么这么想念母亲?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对女儿的影响是怎样的?这些内容都要靠阅读背景知识、作者经历来了解,而这些,恰恰又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冰心在远洋轮上,远离故土远离母亲时那份千回百转的思念。与母亲分离,孩子都会思念母亲,泛泛而谈的思念是空洞的。但是这位女儿思念母亲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这才是准确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出得来
当我们沉到文本中钻研文本的细节时,我们是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看法主张。但是阅读并不止于此,我们还需要跳出文本,站到高处,看清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体会到作品的社会价值,从更高的层面认识一部作品的意义。
1.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作意图和文本主旨是有区别的。文本主旨探究的是作者说了什么,写作意图怎是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而这个是作者创作的由头。
《海鸥乔那坦》这个作品的产生,一定源于作者对生活现象的感悟,至于具体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讲故事的理由。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试图引导读者去思考:什么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生存”和“生活”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并希望读者向乔纳坦那样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改变生活。作者希望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不要停留在简单的低头觅食的状态,而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昂着头生活,才能像人而不是像动物一样活着。
作者期望通过这个故事拯救更多迷失的灵魂。
2.读懂作品的社会价值
一旦将作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我们会获得更丰富的理解和启迪。
《海鸥乔那坦》讲的是一只海鸥的故事,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人的影子。我们在好声音、好歌曲的舞台上看到了好多飞翔的“乔纳坦”;我们在生活中看到那些为了利益而泯灭良知的商人,也会想到那些在海滩上夺食的海鸥们;我们的理想和追求被所谓的“爱”终结的时候,也就想到乔纳坦的爸爸妈妈和海鸥族群的长老们。这个故事里承载了许多社会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生活?
关于“生存”和“生活”的讨论,什么时候停止过?在这个物质高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奔命,匆匆行走在街头的人多半是紧蹙眉头,似乎在思考生活的意义到底什么?可又有多少人敢于踏出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一步?还有多少人仅仅为了生存而变得鲜廉寡耻,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有的追求?
从乔纳坦的经历,我们也能读出一点:想要改变陈旧模式、打破思想桎梏是很艰难的,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变“生存”为“生活”,需要忍受那种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守得住孤独,忍得了寂寞。还得相信未来肯定是光明的,无论怎样也不可放弃。
通过这个作品,作者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话题。
3.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可是真正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沉淀生活的人却不多。好的文本,常常能给我们一个好的示范。像作者那样去看世界,那样去思考生活,那样去挖掘普通生活中不普通的意义,我们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和方式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解读文本到这一步,分享给学生,也能给他们的阅读和写作以启发。
以《你一定会听见的》为例:
这是一篇小品文,介绍的是有关“声音”的知识,但同时又是一篇充满人生感悟的哲理散文。在鄂教版教材中是编写在科技单元的,课程标准对科技作品的解读定位是“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解读这篇文本,我们还应该获得这样的认识:
A.文本写了一个用“耳朵”可以“观察”到的另一个世界,提醒着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受这个世界,培养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思维习惯。
B.聪明人对来自外界的声音,学会了选择和思考,就充实了生活,获得了乐趣。如果内心世界过于封闭,对外界无动于衷,就会成为一个麻木的人。我们的人生有没有乐趣,有没有探索与发现,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
这些思想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文本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就自然彰显了。
四、看得透
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性等特性,因此我们进行文本解读,还需要看得通透,才能根据人性的本质、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做合理的诠释,获得真实的体验,感受作品动人的力量。这就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合乎人性
文学就是人学。解读文本其实也是一个解读人性的过程。如果解读过程中有太多政治色彩,解读结论势必空洞苍白。如果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做人看,放在他所处的特殊情境中去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则会更加真实可感,也能更加动人。
《变色龙》是一篇传统课文。初读文本时,我们都会被精彩情节吸引,会被奥楚蔑洛夫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可是当我们为了将课文讲清楚将故事情节拆分之后去研究“有几次变化,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时候,黑板上留下了清晰的折线图和这样的结论——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谄媚权责、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教师用书上那么多年都是同一种说法。本来有趣的小说就读得寡然无味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是沙皇警察,可首先他是一个人,这个人的人性发生扭曲和变异,其实也是那个社会的氛围扭曲而成。奥楚蔑洛夫对达官贵人的谄媚和对底层人的蛮横,其嘴脸确实可恶,但与达官贵人相比,他所属的阶层也是小人物,为了生存他选取了他认为恰当的方式。
沙皇专制时代,社会每个阶层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求生存的表现:叶尔德林永远只是逆来顺受的奴才和不会抗辩的听差,也正是他的几句话促成了奥楚蔑洛夫的“变色”,他身上也有着底层“小人物”在那个时代的窘迫境遇;赫留金被狗咬了,周围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他们在高压下的枯燥生活终于有了乐趣,当赫留金的诉讼最终被判定为失败时,他们“哈哈大笑”,毫无同情心。从本质上看,这些表现也是小人物在那个社会环境下追求生存的手段。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写讽刺小说,但他并不要针对奥楚蔑洛夫召开阶级批判会,他只希望通过描绘社会众生相,告诉我们那个时代有多么可怕,那个时代下生存的人有多么可悲,作者的心中涌动的是无奈和悲哀。这样读才算是读懂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解读作品和人物,对作品的认识会更客观,对人的认识会更真实,对社会的认识也会更深刻。
2.合乎时代
喜欢阅读的老师一定读过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阅读状态的更新带来阅读效果的更新,应该说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不然为什么一部《红楼梦》从十几岁读到六十多岁,都会不断地有新发现呢?每篇文章的价值在不同的时代就会有不同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阅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文章撞击读者的心灵,是因阅读主体的变化而有变化。
《项链》作为传统篇目,对其主题的归纳、对人物形象的定位也有定格的说法,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小说通过这样一个十分巧合而又真实自然的故事,尖锐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这种虚荣心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当成玩物的要求造成的,它预示了路瓦栽夫人悲剧的必然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说到底是人性,与人属于哪个阶层无关,属于哪个主义也无关。从人性的角度看,马蒂尔德是个对生活有较高追求的女人;从时代的角度看,她的要求比如今那些“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的女孩子还是低一些。再看今天的世界,在欧洲街头血拼奢侈品的中国游客俨然成了一道风景,这又如何解释呢?历来的评论,过多地关注了马蒂尔德对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幻想,却很少关注她的“英雄气概”:
路瓦栽太太尝到了穷人的困窘生活了。此外,突然一下用英雄气概打定了主意,那笔骇人的债是必须偿还的。她预备偿还它。他们辞退了女佣;搬了家;租了某处屋顶底下的一间阁楼下。她开始做种种家务上的粗硬工作了,厨房里可厌的日常任务了……
今天这个时代,面对利益,许多人的精神家园瓦解,道德观念沦丧,坑蒙拐骗、欠账不还者比比皆是。与之相比,马蒂尔德还真的算得上是个“英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作者的意图并不在于赞美或者批判马蒂尔德,他在思考女性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
因为妇女们本没有阶级,没有门第之分,她们的美,她们的丰韵和她们的诱惑力,就是供她们做出身和家世用的。她们的天生的机警、出众的本能、柔顺的心灵,构成了她们唯一的等级,而且可以把民间的女子提得和贵妇人一样。
读到这里,我们会惊叹: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备穿透时空的魅力。这段话穿越时空来到今天,用来评价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同样适用。作者引导我们思考的话题,今天仍在继续。只是我们对作品的解读,需要站在时代的立场,告诉孩子们:作为一个人,该怎么在自尊自爱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能说谁读懂了作者的心意。
这个时代的孩子有可能对马蒂尔德人性中的优点和弱点有新的认识,作为老师我们能拒绝吗?教师的作用便是通过阅读的过程,让文本撞击孩子的心灵,从而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是深层阅读必须达到的境界。任何人的思想都不可能脱离时代孤立存在,我们的新发现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新视野,孩子的新发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新视听,在交流中阅读的深度不知不知觉地被师生共同完成了。
3.合乎需要
这里说的需要,指的是学生的需要。不同人解读同一个文本,心灵的撞击点肯定会有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思想、情感需求都会有不同,所以文本的解读肯定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对于学生的意义需要比旁人看得透一些,学生的精神需求在阅读文本中得到满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才会觉得有意思。
《丑小鸭》是安徒生的童话,作为教材用的是安徒生的原文,而作为给幼儿阅读的图画故事有好多版本,学生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时就接触过了,但不是全貌,只有大概内容,所以很多人很早就留下一个印象:丑小鸭变为天鹅,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不怕苦不怕累,为目标而奋斗——励志故事。有些老师上《丑小鸭》给学生提的要求就不太合适:“我们已预习过这篇文章,现在两分钟内浏览课文,说说这篇童话的主题思想。”这项要求犯了几个错:A.两分钟不可能读完安徒生原文。B.即使读完了也不可能说出主题。C.如果能说出来,一定是小时候的阅读印象,而不是此时阅读安徒生原文的结论。果然,老师和孩子都按照儿时的模糊记忆,经过了一堂课的“热烈讨论”,最后对此文主题的解读是:不论你的先天条件有多差,只要后天努力你一定能成功。这堂课上得群情激奋,可惜主题的解读错位了,也没有唤起这个时代孩子的共鸣。
丑小鸭的先天条件是天鹅,它最终一定会成为天鹅的。只是这个发现的过程很艰难,他不是小鸭、不是小鸡、不是猫咪、不是大雁、不是……是因为它就是天鹅,哪怕他降生在鸭群里也不会妨碍它成为天鹅,这不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真正难以做到的是找到真实的自己!在寻找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他遭遇很多不幸:鸭群的遗弃、鸡群的排挤、农妇的脚踢、母鸡的蔑视、狩猎的惊恐、饥饿的折磨、冰冻的伤害……如同作者所说:“这只可怜的小鸭的确没有一个舒服的时候”。但是他从未鄙弃自己,它心里很清楚,他和老太太家的母鸡对话时说:“你们不了解我”“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他看见那群越冬飞行的天鹅是心生向往,虽然还不具备飞行的能力。当他忍受苦难,走过人生的严冬迎来春天的时候,他投向了他向往已久的天鹅群落。他感慨:“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存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这对于今天没有认清自己,也无法发展自己个性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有意义的话题。我们的教育在不断地盲目的补短的过程中消耗了孩子学习的热情和智慧,只有扬长的教育才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在一刀切的教育、一条线的考试体制下,许多孩子的天分被埋没。
——“认识你自己”是神留给人类的思考题,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在今天这个追求短期效益的时代,我们很少给机会让孩子去慢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这个故事给孩子们最大的启发就在这里。读了安徒生传记的老师应该知道,丑小鸭就是安徒生,他的每一段经历都幻化成了丑小鸭的遭遇,他也曾经呼喊过“你们不了解我”,他心中涌动的那些渴望正是丑小鸭对天鹅群落的那份向往。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用儿童的语言传达着成人的思考。这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营养。这也才算是读懂了作者创作的理由。
读懂文本的核心内容,看懂作者的良苦用心——才能真正做好解读文本这件事。丢得开、进得去、出得来、看得透,才能拾级而上,真正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我们谈的内容也只能是针对具体文本而言,而要真正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还需要教师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广泛阅读、深入解读,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才能让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心里是踏实的,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是有智慧的。在阅读中慢慢认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作为语文教育工作的禀赋和责任,真正为学生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在阅读教学中也教会学生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责任编辑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