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印度瑜伽思想
2016-03-21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李亚南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李亚南
荣格与印度瑜伽思想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李亚南
摘 要:《The Psychology of Kundalini Yoga》 收录了荣格论坛演讲中对印度瑜伽思想体系的看法。荣格的这几次演讲基于Wilhelm Hauer的瑜伽心理学启发,本文总结荣格这一系列演讲中阐述的瑜伽思想与荣格心理分析的关系,对利用西方心理学诠释瑜伽思想系统概念有一定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荣格 瑜伽 Klesa Cakras kundalini
荣格和他的朋友Richard wilhelm于1928年合作了《金花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这个著作可以说标志着荣格开始系统地研究中西心理学。荣格时代,心理学刚刚发展起来,行为心理学、精神分析是主流,基本上所有的心理研究都围绕人格分析展开,而印度瑜伽思想揭示的是西方心理研究主题以外的主题:“Indian philosophy is namely the interpretation given to the precise condition of the non-ego, which affects our personal psychology, however independent from us it remains. It sees the aim of human development as bringing about an approach to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he nonego and the conscious ego .Tantra yoga then give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d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al phases of this impersonality,as it itself in its own way produces the light of a higher suprapersonal consciousness.”(印度哲学是对非自我状态的解释,这种非自我的状态虽然好像是独立的,但是它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它认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明白非自我和意识自我之间的联系。密续瑜伽旨在描述这种非人格的发展,因为在非人格发展过程中一种超个人人格的意识也会被发展出来。)所以,非人格或者超越个人人格的心理研究系统为荣格提供了一个反思以及反观西方人格心理研究的参照点。
《The Psychology of Kundalini Yoga》收录了荣格在几次论坛演讲中对印度瑜伽思想体系的看法,荣格的这几次演讲是基于Wilhelm Hauer的瑜伽心理学演讲的启发,旨在解释整个瑜伽系统的心理学含义。瑜伽思想中,人类的身体与意识是一体的,身体的改变可以影响意识,意识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身体。瑜伽认为人类的身体和意识是由Cakras脉轮组成,荣格在一系列的演讲中就是要解释这些Cakras脉轮的心理学意义。荣格在治疗中发现很多病人的症状与kundalini(昆达里尼)瑜伽脉轮能量苏醒有关,了解瑜伽体系的象征对治疗有着直接的实用意义。荣格强调,他对瑜伽的意义的解释并非是探讨瑜伽真正的意义,因为他自己并不是一个瑜伽修行者,所以他没有资格评判,他在讲座中要探讨的是瑜伽对于西方心理学的意义:“Our lack of direction borders on psychic anarchy. Therefore any religious or philosophical practice amounts to a psychological discipline, and therefore a method of psychic hygiene.”(我们在心理研究方面是如此的没有方向,近似于完全混乱。所以任何宗教和哲学系统都可以成为心理研究的指导方向,可以成为促成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荣格看来,瑜伽是一个内化反思的过程:“Yoga was originally a natural process of introversion…Such introversions lead to characteristic inner processes of personality changes.”(瑜伽是一个反思的过程,这些反思会使人格发生改变。)荣格把瑜伽这个内在反思过程看作普遍存在的心理反思过程,只是在印度特有的文化体系里带上了文化特征。荣格看重的是瑜伽系统里的象征,是人类普遍集体意识里的象征,为研究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提供了材料。荣格旨在建立一个从西方心理学角度研究瑜伽的体系,这与印度本土的研究是迥然不同的。
Klesa(蕴)是印度瑜伽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Klesa(蕴)可以被翻译为染污,或者是制造染污的力量。Klesa(蕴)是潜意识里面的一种力量,Hauer把Klesa(蕴)定义为“the wish to be two,that is, putting one’s own being and personality up against another one.”(想要成为二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存在和人格相对于别人而独立存在。)与Klesa(蕴)相关的西方心理学观念有ego(自我)。自我是假设我们在想,在感觉,在经历的那个主体。印度瑜伽思想中有关于自性本来清净的假设,所以Klesa(蕴)这种染污可以障蔽本来清净的本性。Klesa(蕴)可以说是自我存在的核心基础。
对于荣格来说,Klesa(蕴)是构成人格的关键要素,Klesa(蕴)有分别的意思,它是一种原始冲动。所以,荣格把Klesa(蕴)和精神分析中的核心概念人格与力比多(libido)联系在一起,并认为Klesa(蕴)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能量,它的展现形式之一就是力比多(libido)。而Klesa(蕴)这种冲动对应了荣格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个体化。荣格对个体化的定义是:“它是个体得以形成和得以区分的过程;它尤其指心理个体的发展,使得个体从普遍的集体心理中分化出来,因此个性化是一个分化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个体人格的发展。”荣格认为,个体化的现象无处不在,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每个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在不断个体化,每个人都试图成为他们自己的独立个体。所以,荣格认为Klesa(蕴)含有人格的种子,它是一种分化,所以它是一种个体化的过程。同时,荣格认为Klesa(蕴)有“恨”的意思。“Hatred is the thing that divides, the force which discriminates.”(恨是一种分离的力量,导致分化。)荣格算是西方心理学界整合东西方心理体系的先驱。
参考文献:
[1]C.G.Jung.The psychology of kundalini yog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2]C.G.Jung.Collected Works.vol.11.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3]荣 格,吴 康译.心理类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