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2016-03-21河北省怀来县存瑞中心校范争艳
河北省怀来县存瑞中心校 范争艳
信息技术让英语课堂灵动起来
河北省怀来县存瑞中心校 范争艳
摘 要: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强调用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英语学习环境,以实现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课堂 活跃灵动
一、活灵活现的教学呈现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英语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传统英语教学偏重语法和语言知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练,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把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乃至多媒体计算机等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
常见的教学方式有:交际法、活动法、情景法、游戏法。这种环境中教英语,既利用了网络资源,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五六年级对写作有了一定要求,但学生对在作业本上写作文的积极性并不高。教师可以使用E-mail加强交流,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方式,给学生一点新鲜感,而E-mail为我们提供了条件。学生普遍喜欢这种提高写作能力的新形式,面对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应用所学用语。
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学习时会遇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农村学生的困难就更大一些,因此语言环境对于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让教学内容得到拓展,而且能挖掘许多教学内容以外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让他们体会不出门却能在全英语氛围下的学习环境,体会中西方国家的语言背景和文化差异。
三、动感十足的小组活动
笔者安排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若干人一组合作设计英文画报。笔者教学生用百度搜索关键词,学生上网搜索需要的卡通图画、装饰纹样、英语诗歌、英语短文、英语小幽默、英语锦句名言、英语小知识、名人简介等。学生把网上找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筛选出需要的图案或文本,制成一张张生趣盎然的英文画报,并给各自的画报命名,如《快乐ABC》《小小英语报》《My Paper》……学生之间还互发QQ,传递自己小组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创造画报过程中主动获取所需知识,根据主题共同探讨所需内容、材料和相应的图案,提出如排版设计、颜色搭配、题材筛选等问题,共同探讨如何处理各个问题,努力尝试把画报制作得美观、大方,内容充实、有特色,充分体现自主探究、主动体验的精神。
游戏是学生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
例如,根据网络课件交互性较强的优点,在《What’s in the room?》一课中,书上的几幅简单图片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看到的事物进行描述的需要。笔者通过网络让学生自己找出想要形容的场所,以小组为单位,分为超市水果区、商场服装区、动物园、教室等,然后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多、说得多。这个扩展游戏中,学生不断说单词、句子,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和满足。学生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文单词的学习成效。
四、形散神聚的媒体演示
多媒体呈现的内容眼花缭乱,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但不是毫无章法的,每一次展示都围绕主题、场景创设。教师通过音频、视频多媒体播放英语国家的新闻,把学生带进真实生动的场面和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文风光、历史地理。那些丰富地道的语言把学生“带”到英语国家去,边“旅游”,边学英语。场景的创设都是为语言服务的,教师应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且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多媒体演示的形式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但体现的主题是聚敛的、鲜明的。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借助多媒体提供的生动直观形象和视野效果 更能刺激小学生的感官,教学情景更加逼真。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适度作用”,以多种方式整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将学习、实践、学科进行整合,要有别于双语教学,不能顾此失彼,要比翼双飞。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融合的教学落到实处,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多媒体教学常态化,有效化。
参考文献:
龚亚夫.如何教儿童学习英语——语言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11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