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2016-03-21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孔维善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孔维善
浅析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孔维善
摘 要: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情感目标的确立是对以往忽视学生情感因素的超越。然而,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成为高中政治教育的通病。本文针对高中政治教学特点和现状分析了高中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缺失 原因 对策
一幕幕惨剧折射出当今中学生感情缺失的现状。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育被忽视的原因
1.教学目标倒置,忽视课程特点。价值观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对人的终生发展发挥深远持久的影响,它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决定一个人对理想、信念的判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多年来,许多政治教师忽略了思想政治课首先应该是德育课的特点,片面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无视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基本情感需求,政治课堂有如冷冰冰的灌输车,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情感目标的达成。
2.教学过程单调,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教育和生活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独立意识增强,无论是对自己人生的安排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他们情感脆弱,意志薄弱,遇事缺乏理智,容易冲动,面对学习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等诸多矛盾时往往陷入无助的境地,处理师生、同学、异性关系方面又处于无助状态。升学压力下,政治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单方面的说教阵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忽略了学生的内心诉求,脱离了学生实际,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感冲突缺乏及时疏导。
3.课程评价单一,缺乏科学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终结性考试成为课程评价的唯一标准。学校将升学率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师将提高学生文化成绩作为全部工作中心,学生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身优劣的唯一标准。
单一化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近乎畸形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高学历犯罪变得越发频繁,一系列案件使人警醒。片面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的情感诉求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满足,学生情感淡薄,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不能直面自身感情冲突、道德冲突,审美情趣低下。若只将学生培养成学习机器,学生如何健康成长,社会如何进步?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策略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知识传播是教师的职责,情感教育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思想政治课传输的不应仅是空洞的理论,而应是做人的道理。情感教育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才能更好进行情感教育呢?
1.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做有爱心的教师。“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仅是文化传递的过程,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唤醒,这也是教育的核心。高中政治课堂不是空洞的理论灌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是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为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自觉做到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是净化教师灵魂的传统美德,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只有教师有爱心,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与学生交流、交心,从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给予教师信任,言传身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情感教育迫切要求。
2.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任务要求加强情感教育。学生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系统的理解,必须加强情感教育。
长期以来,知识和情感二者只能取其一,成为教师教学的思维定式。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并非不可调和,二者相互促进。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好地促进知识目标的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调节人知识学习的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具活力和感召力。
3.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创设情感教育情境。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压力加大,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对社会生活体验不足。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高中生的“生活”,注重选取现实生活的典型材料呈现问题,并要求学生对材料加以认识和分析。
例如,经济生活第三课小林的服饰,第五课关于乳制品安全事故的材料、李师傅找工作的事例;政治生活第一课关于对自由的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哲学生活第四课诡辩家欧布里德的事例、贝多芬的事例;第八课关于马拉松冠军的事例等。这些材料与生活联系密切、丰富、形象、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此为依托,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设置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情感教育。
4.健全学生评价机制,破除分数中心论。传统的评价方式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以学习为出发点,以成绩为归宿,重结果轻过程。这种量化的评价方式将复杂的教育简单化,将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违背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合理评价机制的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情感培养。因此,教学评价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既重过程又重结果,使评价机制能真正张扬学生个性,突显学生进步,真正地将情感领域纳入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优良品质成为学生自觉地价值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应提高自己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水平,做到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重,破除“以成绩论英雄”的唯分数主义。
学生获得高学历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塑造人的灵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应有的历史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学生,无愧于社会,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刘 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秋云.爱心成就好教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3]万艳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广西:新西部,2008
[4]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