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2016-03-21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第五小学王建凤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第五小学 王建凤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第五小学王建凤
摘 要: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要求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 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
一、游戏化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电脑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很多学生一提起电脑游戏都非常兴奋。如果家长和教师一味阻止学生玩游戏而不积极引导,只能导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没有心思实践操作。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健康发展,把游戏贯穿于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乐趣。只要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他们在学习时才会感到轻松。学生刚练习鼠标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介绍鼠标如何用,学生不但不愿意听课而且也不愿意实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玩《纸牌游戏》,取得胜利的学生还可以与教师比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现了单击、双击、拖动功能,这种情况下,教师再简单地介绍鼠标操作知识,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指法对学生的学习终身有益,但是单纯的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安排“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认识到指法的重要性,为了取得好成绩积极练习。练习后,学生玩“青蛙过河”“吃苹果”等游戏,激发练习指法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掌握指法技能的基础上,教师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合作交流能促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
二、营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枯燥无味,师生关系紧张,教师高高在上,是课堂的权威者和指令的发布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器皿。学生和教师存在一定心理距离,他们惧于教师的权威,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难于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让学生充分激情地学习,教师必须构建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和蔼的态度,把师爱洒下每个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善于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变压力为动力,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使整个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其乐融融,课堂不再枯燥无味,有的是学生的欢声笑语和激烈比赛。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问题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求知。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获取的知识远比教师教给的知识更加牢固。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完成新知识的探究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画多边形”,教师不告诉学生如何画而是提出问题,让各个小组自主观察和实践,探究多边形的画法。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不断尝试。通过交流合作,学生掌握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这正是我们所不断追求的。
四、注重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师要加强实践操作,这样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练习,通过充分练习掌握技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荣誉感,进一步转化为学习动力。
例如,教师节时,学生利用Word文档的相关知识设计精美的卡片送给教师。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精心设计和创作,通过网络搜集大量资料,然后在文档中插入图片、艺术字等,一张张富有创意的卡片制成了。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汇集在一起,让学生展开充分交流,评价每个作品的优与劣,评选出优秀作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体验创造的信心,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课堂模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中培养自学能力,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 燕.从精心设计开始,推进有效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4
[2]陈雪云.浅谈如何提高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
[3]张瑞雪.把握课堂,提高效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
[4]王 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背景下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几点做法[J].课外阅读:中下,2013
[5]余 频.打造自己的“因特网”,实现有限资源的增值利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电教:上,2013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