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时代萌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

2016-03-21刘萌

档案与建设 2016年10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大学生教育

刘萌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北京,10010100101)

众创时代萌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

刘萌

(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北京,10010100101)

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应运而生。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实现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档案建设,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是众创时代的必然产物

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适应众创时代的人才成长、创业教育、档案发展的需要而兴起。

1.大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

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1]国家政府层面越来越强调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实践,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是其重要的人生经历,应作为档案保存,这就形成了创新创业档案。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是自身活动的直接产物,记录个人创新创业的成长历程,是高校培养受教育者的第一手材料,是社会了解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实现价值的有力证明,为大学生的个体成长提供信息支持。

2.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通过基本课程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而提升其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必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业能力等的素质教育。[2]国家战略的实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群体,高校是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创新创业档案记录大学生从事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真实轨迹与发展过程,以其内容丰富性和形成的原始性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核心组成,是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和教育方式改革的主要依据,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档案发展思路,挖掘档案资源以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是众创时代档案管理的新趋势。

3.档案管理自身发展的需要

档案是社会活动的产物,高等教育的变革必然带来档案管理实质性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是高校档案改革的新起点。

多年来,高校档案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尚未建立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战略相接轨的新模式。大学生档案材料不完整,信息量不足,时代感不强。学生档案的归档范围主要为招生录取、入学、毕业、学籍、专业学习、党团组织方面的文件材料,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经历,符合众创时代需要的新内容未记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反映。这必然导致大学生档案的现实应用价值不高,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不能与时俱进地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学生档案工作提出了挑战,要求档案部门与时俱进。所以,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改进和丰富档案内容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的作用

档案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素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

创新创业档案客观记录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保证,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支撑。大学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积累的丰富档案资源,经过全面收集、系统分类之后,利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丰富教育资源,便于了解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创新,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教育,培养竞争意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学分与学籍管理的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3],高校应为学生量身定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详细计划,给创业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档案。

创新创业档案是学分管理的依据。高校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同时,强化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管理,推行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修订学分管理办法。大学生取得的各项创新成果、创业成果,经认定计入学分;进行的创业活动经学分认定,可抵公共选修课、实践课学分。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完整记录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定性、定量反映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技术研发、发表论文、竞赛成绩、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状况,为这些活动折算成创新创业学分提供依据,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及研发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是学生进行学分转换、抵学分的客观凭据。

创新创业档案是学籍管理的依据。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渐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休学、修业年限,学生修业年限可以放宽为基本修业年限的2倍;允许调整学业进程,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与学校协商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对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学校支持其跨学科专业修读课程或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创新创业档案记录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学生的客观情况,是学校对创业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和学生复学完成学业的重要凭证。

3.选人用人的必备信息

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比2015年增加16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所产生的真实历史记录,能够反映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创业能力,为用人单位提供科学、准确的择优录用的依据,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充分保证。用人单位借助档案,了解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选聘符合岗位需求、具备职业能力的人才,使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发挥,未来的职业发展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

4.支持与奖励创业的凭证

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注册、税收、收费、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的高校专门设立创业资金,成立创业园。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档案记录的情况,将作为评优评先、创业资金扶持、推荐就业以及确定能否享受大学生创业有关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创业大学生在争取资金支持和融资担保、税费减免、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时,创新创业档案利于提高学生的信誉。评定创新创业奖学金,表彰创新创业优秀学生,同样离不开档案的作用。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的建立与完善,是众创时代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针对创新创业档案的特点,做好档案工作,开创档案管理的新局面。

1.内容以人才素质为主体

创新创业档案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综合、客观的记录,是创新创业素质的真实体现,是记录创业人才个人学习、创新能力、创业过程的完整记载。

创新创业档案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以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记录下来,突破传统的学生档案管理和教育部27号令中要求的高校学生档案所涵盖的范围,内容凸显人才素质。

档案管理部门应站在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主动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收集档案,努力做到三个方面:一是重点记录大学生创业素质信息,如创业竞争力、职业规划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创业教育培训等,充实创业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信息和诚信信息,丰富个人特征和个人鉴定材料;二是全面记录大学生的创业历程信息,包括创业规划、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场地、创业事迹等,收集创业类型、特点、所属行业、经营情况及带动就业人数、创业过程信息;三是客观记录创业评价信息,包括创业期间组织作出的考核鉴定、宣传报道、创新成果、奖励记录。

2.管理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

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是高校档案的新成员,其管理处于摸索阶段,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针对创新创业档案特点,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和办法,改变忽视创新创业档案收集、整理与归档的状况。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对现有学生档案的归档范围、鉴定标准、保管期限表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完善,以发挥档案的真正价值。对大学期间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形成的档案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科学分类保存,建立大学生创业基本信息、创业诚信、创业贷款、创业评价分析、创业跟踪、创业后社会评价档案,在档案中记录和展现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经历和取得的优秀创业成果,体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众创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档案管理的目标是: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构建反映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创业潜质、创业情况的档案体系,高品质服务于高校教育和学生创业,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赢。

3.服务以需求为导向

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履历,将伴随其终生。档案的真正价值应随大学生主体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内容收集和管理形式进行改革,才能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有鉴于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强化服务理念,与时俱进,完善学生档案内容,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全程所形成的宝贵档案资源充实到学生档案。在科学分类整理档案的基础上,主动、及时、准确服务于需求者,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需求,满足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需求。

4.开发以育人为目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记载高校在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成果结晶,是大学生创业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把档案的潜在价值显现出来,是档案工作为高校育人服务的重要途径,是档案管理自我完善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的开发以育人为目标,对档案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汇集,整合档案知识资源,满足高校育人的实际需要。因此,高校档案部门应当在创业教育中,大力开发档案资源,做好档案编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积极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业档案开发的成果类型主要有大事记、专题汇编、档案分析报告、现行文件汇编、正式出版物。应该编制创业政策汇编、创业教育文集、创业学生风采名录、大学生创业经历汇集、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集,将大学生创业档案信息编入校史。可以举办大学生创业专题展览,举行以创业为主题的档案馆日、档案开放日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历程”档案宣讲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开发档案方式,为学校的育人提供准确、系统、生动的档案信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档案知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的历程、方法和经验,彰显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的文化内涵和特殊价值。

5.利用以网络为载体

网络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其价值观、交流方式和个性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中对网络更加依赖,这给创新创业档案的收集、整理、加工、利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档案管理者应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特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网络为载体的利用。

电子档案管理以其检索速度快、查找便捷、查准率和查全率高、存储量大、使用寿命长、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在现代学生档案管理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4]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应电子化,实时更新,及时发布,计算机登记,网络查询,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借助网络向大学生传播创新创业档案内容,更易于大学生接受,达到理想的效果。档案部门可以利用校园网平台,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专页,创建档案信息传递与反馈专栏,充分利用学校局域网的功能,方便人们高效快捷地利用档案,了解创新创业信息。

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是众创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高校档案管理与时俱进,不断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必将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1]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EB/ 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 1020/c1024-27720490.htm l

[2]杨茂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OL].现代商贸工业,2016(10):90-91.http://www.cnki.net/kcms/ detail/42.1687.T.20160526.1810.043.htm l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 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 2015-05/13/content_9740.htm

[4]徐益,周剑辉,申彦舒.基于就业需求导向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体系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6):28-31.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