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城市标准化制度体系的一点思考

2016-03-20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宋栋国

大众标准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慧建设发展

● 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宋栋国

智慧城市标准化制度体系的一点思考

● 山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宋栋国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遭遇了很多问题,未来要走更加绿色化的城市发展道路来破解当前面临的城市问题。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西医疗法,“互联网+”智慧城市发展思维相当于中医疗法,应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诊疗”城市病,建设生活更美好的城市。

互联网+ 智慧城市政府管理 云计算

立足五大理念发展智慧城市

建设智慧城市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必须符合中国现实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开发。建设智慧城市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对于它的认识问题,然后才能谈到如何解决的办法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必须搞清其定位、决策以及重点,将其置于国家综合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中进行统筹考虑。坚持以需求为主、效率优先、合理适用的原则,将群众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按照因势利导、实事求是的要求,秉承宏观上综合治理的效应以及微观上细致入微的服务,核心合理规划,确定相关优势项目和条件,使得智慧城市建设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满足广大民众的民生需求。

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任务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以人为中心的任务进行城镇化建设,立足国情,不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和做法,树立综合治理的管理理念,不应把眼界单一放在高科技设施上面。智慧城市建设要直面现实,要坦诚面对、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由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客观性,不能离开数字城市谈智慧城市,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任务,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建设智慧城市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遵循。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原则,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发展规划出光明的前景,也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下一步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进一步深入研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大数据等城市发展和管理带来的重大变革,以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抓手,大胆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进各领域智慧应用,助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公共服务。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顺畅,城市的管理更加科学,城市的未来更加光明,让制度的制定更加符合实际需求,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

智慧城市首先要解决思想思维上的创新问题,要根据当前的“互联网+”战略、大数据战略等国家战略背景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时,要解决好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等问题,否则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三多”——涉及部门多、各种元素多、利益冲突多,必须注重协调,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这里可以从两个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政府、企业、网民、市民等要定位好、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二是城市要做好产业协调、企业协调等,不能做一些这个城市根本不适合做的东西。当前智慧城市如果开放的情况下,首先要明确政府的边界,要破除既得利益的门坎、稀释既得利益的比重,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其次要明确大数据的边界,“如果我们什么行为都被人监控了,生活多恐怖”;另外还要选好开放的角度,要用市场角度把数据资源挖掘出来,用得更好。智慧城市是一个大概念,涵盖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等,需要“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张蓝图画到底”。有专家认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打破部门利益、实现数据共享,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让共享相关方共同看到共享之后能够达成什么样的好效果,推动问题一步一步解决。

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

当前的城市发展必须贯彻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理念,对其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关键问题进行综合考量,形成切实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顶层设计思路,按照详略适度、概括全面、搭配协调的总原则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学术界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还缺乏统一认识,可以看做是在多种复合条件下的多重因素交叉作用形成的终极体现。首先必须搞清智慧城市建设对于百姓生活和城市发展就有什么样的影响和能带来什么程度的变革,这样才能将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多个切实有效的具有很强操作可靠性的具体行为,然后将这些行为按照全面可持续的原则细化为多种资源的有效组织。换句话说,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必须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需要哪些配套资源”这样的发展总路线逐步推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选择切实有效的手段和组织形式来解决“谁去做”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和成果逐步显现成效后,对照发展总原则和规划总要求进行对比,并在全过程中实时动态监控和发展效用评估。

结合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可以综合规划为以下发展目标:首先是加强制度标准化建设。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于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逐步体现出来的缺乏有效管理设计和统筹规划的现状,政府必须结合发展实际抓紧一切条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将其与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二是要加大推进标准建设的力度。在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总需求基础上,按照标准使用条件的不同和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制定有差别化的体系标准。除了在前期发展中已经得到充分建设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能源管理等方面,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在各领域推进高校合理的规划设计、过程管理等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并在全过程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全面系统化推进。三是在实际发展中加强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体系建设为更大范围的标准体系建设积累经验和实行有效探索。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城市发展思路

智慧城市建设应在最大程度服务于民生,使得信息化建设更加贴近日常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加体现制度建设的优势。城市建设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公众的大力参与,一个理想化的设计最终能够被实践所接受关键还在于是否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对于智慧城市目前还没有统一合理的定义,但其建设标准首先要满足提高城市资源有效配置以及提升服务水平的总要求,满足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为城市中的公众服务提高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广泛认可的智慧城市建设手段大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需要。树立企业合理有效管理发展以及居民生存生活服务的核心管理原则,实现城市建设各方面的高效智能管理,体现精细化的管理、运行和服务,加强各方面的综合有效治理、实现城市运行的合理化和高效化。

首先,是加强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管理目标。在当前的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概念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应秉承创新、包容、开放、透明的发展总原则,利用开放包容的互联网资源,按照一体化建设的管理结构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优化,形成城市建设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维护者以及使用者共同参与的局面,最终实现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需求。

其次,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实现技术和商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新模式包含基于云计算的即付即用模式、大数据资源的信息挖掘以及城市化资源的智能化分配。利用创新思维的优势,将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良性、可持续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思路。

银川模式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该模式是智慧城市产业投资发展的典型模式,利用PPP以及资本发展进一步解决了建设周期投资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同时对于政府在运营期间的更新换代难以把握的现实状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为我国其他城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发展树立了优秀范例。银川市政府与中兴集团进行资源有效整合,成立了中兴(银川)智慧产业有限公司,引入更加符合创新思维的全新商业发展形式以及城乡综合体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高标准的智能城市综合管理体系以一云一网一图为骨架,建设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社区、智慧环保、市民一卡通、智慧旅游、企业云及智慧政务等八大应用,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三类用户提供服务,最终实现惠民惠企,带动银川市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银川市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退出了党务政务公开微博,形成了系统化与制度化的问政管理体系,构建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公共服务组织体系,同时形成了覆盖水、电、暖、燃气等关系民生服务的公共体系。市民一旦遇到问题,只需要利用微博进行问政咨询,即可以在限定时间内办理完结,办结率高达九成多。同时政务微博还可以利用私信实现对政务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对于办理不力的部门进行问责。

结语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缺乏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和制度建设,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着政策执行不到位、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网络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管理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应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1]钱振明.当代城市问题挑战传统城市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55-58.

[2]辜胜阻.论国家信息化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2(12):33-35.

猜你喜欢

智慧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