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有效措施

2016-03-20罗继宗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112

低碳世界 2016年17期
关键词:吊具支腿生产线

罗继宗(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112)



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有效措施

罗继宗(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112)

本文主要讲述了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首先介绍了柔性化生产的概念以及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意义,然后对原有的汽车生产线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本文着重讲述了汽车生产柔性化改造的措施以及注意的问题。汽车生产柔性化改造是对原有的汽车生产线进行改进以使其适应不同车型的生产,对汽车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柔性化;吊具;支撑方式;支撑腿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汽车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伴随着越来越大的汽车市场,各种汽车制造厂商也是层出不穷。现在汽车生产已经不同于原先的汽车生产流程,在整个汽车制造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规模化,相比较于传统的汽车生产其效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化汽车总装生产线的规模一般都很庞大,科技含量比较高以及各种制造设备的种类复杂。汽车生产线主要包含车身存储分配区、底盘线、内饰线、最终的装配线和相应的配套设备,在车辆制造完成后还有检测环节。随着现代汽车总装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逐渐增高,投入的成本也是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汽车生产线的成本,进行汽车生产柔性化改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汽车的柔性化生产是当前国内外的汽车制造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生产模式。它以其高效、灵活的特点不仅满足了汽车生产要求的规模效益,而且还保证了用户对产品多元化的需求。当下这种先进的生产理念,由于其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以及时效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2 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意义

最近几年以来,中国的汽车工业经历的大致阶段首先是飞速式的发展,汽车数量供不应求,于是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产量造成产能过剩,库存大量增加,导致供大于求、价格降低和市场低迷。各大汽车生产厂家销量下降,利润大幅度降低,众多的厂家出现了大量的亏损,于是乎各大汽车行业纷纷开始探索各种方法来降低生产成本,于是从原有的单一品种的刚性生产模式向着多品种的柔性化生产模式进行转变。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来生产不同规格的车型,于是多品种柔性化生产模式是现在也是未来汽车厂家的研究目标和方向。从狭义上讲,柔性化生产线通常是指几种不同的车型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共线生产,在保证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各个车型的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对生产比例进行任意调整。比如:对于一条年产能为30万辆的传统生产线,可以生产5种车型。假如对该生产线进行柔性化改造后,它可以在保证年产能30万辆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灵活地调整这5种车型的产量,市场需求大的车型产量就相应的提高,需求低的产量就相应的减少。从广义上讲,柔性化生产线可以说成是永久性的生产线,在引入新的车型时,只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用最小的投入和最短的时间生产出新的车型,从而使投入的设备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因为具备以上几点,柔性化生产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汽车生产中。

3 原有汽车生产线的简述

原有的汽车生产线使用的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工作还是靠人工去完成,而且对于有些设备不具有使用的普遍性,只针对某一种或几种车型而设计,无法适应现在生产的高效性的特点。比如对于原有生产线中的吊具支撑方式来说,原先的汽车其吊具支撑的方式使用了支腿结构,这种方式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每种车型都必须设计一种配套的支撑腿。原先生产的车型有三种。对于普通型以及旧款MPV来说底盘支撑是同一种,轴距都是2505mm,因此这两种使用一种支腿结构就可以。但是微轿轴距为2360mm,与前两种不同支撑腿就需要重新设以一种结构。对于轴距增加的加长车型,就需要增加另一种支撑结构,这就会使吊具的设计变得复杂起来,而且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对加长车型来说轴距变化比较大,所以支腿结构的变化就会比较大,支腿的可靠性也会降低。除此之外,原有的支腿还会与试装的新型发动机产生干涉,因此对原有的三种车型的支腿结构要进行改造。对支腿结构进行改造会造成停线问题,这无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企业的效益,因此这是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有的汽车生产线生产的车型比较单一,生产线智能化程度不高,在生产线的大部分工作区都是由人工进行完成,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工人技术水平的原因其制造的精度会有所差别,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汽车吊具部分,由于传统生产线使用的支腿结构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对不同的车型无法统一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4 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

根据对以前的吊具支撑方式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进行分析,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将吊具的支撑方式进行改进以使其能够适应当下所有的车型。同时对以后新研发的车型的支撑也要简单可行,对新上线车型不需要对吊具支撑方式进行大幅度的改造,这就是对吊具改造的目标。

4.1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调查研究

根据依支腿作为车身支撑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缺点,我们需要研究一种更好的车身支撑方式。从目前各大汽车公司的相关技术资料分析,目前主要有三种吊具车身支撑方式。

第一种是可拆卸的定制支腿的方式。在解决汽车装配的时候,一种汽车的固定支撑会对另一种汽车的装配产生影响,这种支撑方式可以将汽车车身的前后左右位置进行定位,而且技术比较成熟可靠。但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对不同车型的适应性能比较差,定位的精度不够高。

第二种是摆动支撑块车身支撑或者是滑动可移动的支撑块结构,这两种方式在汽车装配时一种汽车可能会对另一种汽车的装配造成影响。

第三种是使用定位销或者是定位孔支撑的方式,车身是通过定位销或孔来实现定位或支撑的。对于这种支撑方式要保证从汽车的设计环节到设备的制造有着统一的规划保证兼容性,实现比较困难。

4.2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实施

(1)首先是针对吊具的改造。因为原先已经有了两种吊具支撑腿,而且由于加长车的轴距变化较大,所以说增加支撑腿的可行性不是很大,并且原有的支撑腿回会和现在试装的发动机产生干涉,改造原支撑腿就更不可能实现。从另一方面而言,人为对原有的支撑腿进行更换会造成很大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停线风险。经过技术人员长期的进行研究以及实验得出,我们可以不考虑使用支撑腿,可以通过对支腿底座进行改造来支撑车身的裙边,从而能够适应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现的车型。

(2)由于传统生产线使用的吊具不具有普遍性,无法统一使用,因此,在改造之前,需要充分研究不同车型的车身各部位与吊具支撑点是否产生干涉,支撑的空间是否足够,如果出现干涉或空间不足,则应制定完整的解决方案,消除存在的问题。

(3)对于由本公司设计人员设计的吊具改造方案和相应的施工图纸,均采用招标的方式通过供应商进行供应和安装。

4.3汽车生产线柔性化的改造的使用情况

通过我们对设备的改造及运行调试,改造的结果大致符合设计的要求,经过改造汽车生产线在满足加长型加长车生产要求的同时,还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故障发生率,设备运行正常无误。通过对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原来的人工更换支腿的方式,使用了裙边支撑的方式。

4.4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的优点以及效益

生产线柔性化改造的最大优点就是低成本高效能,在改造整个生产线的过程中耗费较低,可以节约成本。庞大的改造项目在改造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停产,而且还能够保证按时、保质的完成。在应用新的生产线之后,新车型可以快速的上线生产,为企业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吊具车身支撑方式由支撑腿改变为平面支撑车身裙边,体现了企业思想的创新以及技术的进步。支撑方式改变后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支撑方式的适用范围。

4.5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现在生产线的柔性化要求生产过程更为人性化。如果说10年生产一个产品的车,那么它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但对于柔性化生产线来说,无论是物料管理还是员工管理都要复杂许多。为了防止生产脱节造成质量问题,在每个工位都应设置按灯板系统。当一个工位发生问题,比如发生停机、系统满载、质量问题时,就可以立即拉动按灯线,这样就可以停下整个生产线,与此同时,按灯板系统将播放对应于那区域的特定音调,同时按灯板上的一个灯会提醒班组长和工段长有问题产生,请求班组长或维修人员的帮助,直到没有任何缺陷,生产线再继续运转起来。为了防止产品混淆,不同的车型应有不同颜色的标识。一看到某种颜色的识标,就知道是某种型号的汽车用件,顺手一抓,便告完成,省时又省力。多种不同车型的轿车从生产线上过来,需要安装某大型车部件。在柔性总装线上,这需要由同一个工位的工人来完成。按常理,来什么车型的车,工人就从线旁的料架上取不同的部件,这就需要安放三个不同的料架,但是由于是大宗零件,在物流配送中即可根据不同车型过来的顺序,对部件的配送进行排序,在适当的时间送来适当的部件,这不仅节省了线旁存料的空间,而且也能够使工人不需要花时问进行辨别,明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5 小结

在最近几年汽车行业的发展中,柔性化生产是大多说的汽车产业所极力推崇的一种生产形态。虽然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在极力的宣传自己企业的生产线是如何先进,在同一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各种不同的车型,归根到底都是在宣传自己企业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之高。从这一点上来说柔性化生产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蒋李军.动力总成生产线上的高效数字化测量技术[J].专家观点,2012(22):17.

[2]邓智良.汽车总装工艺评审方法研究[J].装各制造技术,2011(O9):12.

[3]曹 明.数控车床西门子802D系统的MasterCAM后处理修改[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95~97.

[4]黄云林.802D数控系统的MasterCAM后置处理程序开发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2):27~28.

[5]覃家仁,刘汉平.汽车生产线柔性化改造[J].装备制造技术,2013 (11):195.

罗继宗(1978-),男,广西金秀人,工程师,主要从事专用汽车产品研发工作。

U468.2

A

2095-2066(2016)17-0235-02

2016-4-18

猜你喜欢

吊具支腿生产线
方便小米粥亿级生产线投入运行
八绳防摇系统钢丝绳与吊具的连接方式研究
LG550t架桥机首跨50m及变跨过孔的介绍与研究
支腿油缸的伸缩控制系统、方法和机械设备
一种新型集装箱起重吊具设计
关于吊具连接环裂纹形成原因的研究分析
抛丸机吊具的通用性设计以及抛丸器的布置
生长在生产线上
高空作业车副车架及支腿结构分析
Hazelett生产线熔炼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