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阈下高校违纪学生教育管理浅析

2016-03-20

广东青年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教育

谭 迪

(湖北民族学院 理学院,湖 北 恩 施 445000)



“以人为本”视阈下高校违纪学生教育管理浅析

谭迪

(湖北民族学院 理学院,湖 北 恩 施 445000)

摘要:高校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难点。当前高校违纪学生呈现的新特点和新情况,凸显了“以人为本”视阈下加强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违纪学生的事前教育、事中跟进、事后帮扶工作之中,旨在切实尊重和保障违纪学生的正当权益,促进和推动违纪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违纪学生;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高校违纪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因为行为失范,受到学校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承受着外在的异样眼光和差别对待,容易诱发不良的心理问题,成为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入高校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之中,坚持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和正当利益,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 高校违纪学生的现状分析

高校违纪学生是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或校纪校规,而受到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的在校在籍的学生。常见的学生违纪行为主要包括:旷课、考试作弊、损坏公物、扰乱校园秩序、偷窃财物、赌博、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等[1]。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部分学生的违纪案例进行了追踪与分析,认为当前高校违纪学生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高校学生违纪行为呈现突发性的特点

当前高校学生大部分属于90后的新生代,他们成长在物质条件优越的新时期,而且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养尊处优,个性鲜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换位思考和宽容忍耐,缺乏理性和冷静思考问题的态度,容易冲动和意气用事,且自控能力较差,不去考虑行为后果,有时就因为生活琐事便发生打架斗殴的恶性事件。这表明当前高校学生的违纪行为常常带有突发性的色彩,让人难以预料。

(二) 高校学生违纪手段更加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这一类的学生违纪行为也主要体现在考试作弊之中。在对该校学生考试违纪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考试中使用了手机短讯、隐形耳机、电子手表等技术手段进行考试舞弊,可见,现代化的违纪手段较之传统的考试小抄、夹带而言,显得更加隐蔽化和多样化,这也为我们惩治和杜绝考试违纪行为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三) 高校学生违纪动机日益复杂化

在与部分违纪学生的谈话中,我们发现当前高校学生的违纪动机显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大部分考试违纪的学生是因为担心考试挂科,而采取作弊的行为企图顺利通过考试。然而,还有少数考试违纪者来自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他们为了奖先评优、入党求职等个人利益,也加入到考试违纪的学生队伍之中。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少数考试违纪者是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佼佼者,他们受到从众心理的趋势,看着他人平时学习不努力,但能因为考试作弊而轻松通过考试,便滋生了效仿他人的心理。

二、 “以人为本”视阈下高校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违纪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做好高校违纪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丰富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一)重塑高校违纪学生的道德品质

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活动。因此,加强对高校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任务的题中之意。高校违纪学生常常因为道德失范,误入歧途而成为高校的特殊青年群体,他们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正确分辨问题的能力,容易在道德价值观的选择中存在偏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坚持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立足于违纪学生的实际状况,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强化违纪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引导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源头上杜绝违纪行为的再发。

(二)增强高校违纪学生的法纪观念

高校违纪学生往往由于违反国家法律或学校纪律,而受到学籍处分。高校学生工作者对他们违纪处理不能视而不见,隐瞒包庇,但也不能片面强调维护校园秩序而漠视学生的合法权利的保护。对违纪学生的处分并不是教育管理的目的,而是为了起到教育学生本人及他人的作用,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以及警示他人的目的[2]。因此,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更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能够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他们的后续发展,能够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学生手册和法律知识的理论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从而真正达到救病治人的目的。

(三)引导高校违纪学生的精神状态

高校违纪学生因受到学校的违纪处分,往往被定义为有“污点”的特殊学生,他们遭受着来自同学、老师以及家人的舆论压力,表现出羞耻、自卑、压抑、痛苦等不良精神状态,这不仅没有真正的挽救学生,还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高校学生工作者不仅要采取制度手段来进行违纪行为的处理,更应该根据违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因人而异的心理疏导和转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校学籍处分,鼓励他们抛开思想包袱,激发自身潜能,树立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 “以人为本”视阈下高校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

当前,高校违纪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行为表现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对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不能以罚代教,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应秉承人本主义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渗透到违纪学生的事前教育、事中跟进、事后帮扶工作之中,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3]。

(一)重视违纪学生事前教育阶段的思想引导

高校违纪学生的事前教育阶段通常指的是高校学生在违纪行为发生之时至学校对其下达处分之前的时段。事前教育阶段是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前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违纪行为的调查取证、说服教育,让违纪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到自身错误和应当承担的行为后果。首先,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学生违纪行为发生之后,应该立即介入,并积极配合学校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做好违纪事实的证据搜集、资料保存工作。其次,通过调查走访,个别谈话的方式,全面深入的把握学生违纪的原因。在与违纪学生进行谈话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谈话的艺术和技巧,注重因材施教。在谈话教育中,学生工作者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耐心、细致、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心平气和的与违纪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到实事求是,开诚布公。此外,高校学生工作者还要注意倾听违纪学生的真实想法,征求他们的内心意见,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认清”,让违纪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一方面是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能够知晓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违纪学校教育管理的合力。

(二)强化违纪学生事中跟进阶段的心理疏导

违纪学生的事中跟进阶段指的是学校对违纪学生进行校纪处分的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违纪行为的认定和处分的告知。事中跟进阶段是高校违纪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阶段,也是违纪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不少违纪学生由于受到学校处分,不同程度的产生了后悔感、挫败感、失落感,进而影响到自信心的重塑、健康人格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许多违纪学生自暴自弃的症结之一。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之时,应该本着治病救人的人文关怀的理念,以维护违纪学生享受公平教育权利的视角,做好违纪学生的处分告知和心理疏导工作。高校学生工作者要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告知学生处分的原因、依据和结果,并告知学生应有的陈述和申辩权利,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让学生本人确认签字,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同时,在处分告知程序之中,还要特别重视违纪学生的心理疏导。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密切关注违纪学生的心理动向,耐心细致的做好处分解释工作,及时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工作。

(三)关注违纪学生事后关爱阶段的人文关怀

违纪学生的事后关爱阶段指的是学生受到学校处分之后及毕业离校之前的时段。不少高校在进行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处分告知和下达的程序之上,而处分的后续跟踪教育则往往相对薄弱。按照当前高校学生处分工作的相关规定,学生一旦受到违纪处分,则需要将处分材料放入学生个人档案之中,这将对违纪学生的后续发展带来较多不利影响,既有违“治病救人”的教育目的的初衷,也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宗旨。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为指导思想来进行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给予违纪学生挽救过失的机会,激发违纪学生改过自新的热情,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落到实处。如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约谈的方式,消除违纪学生的思想顾虑,鼓励他们重拾信心,重新做人。对于违纪学生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纪律观念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的积极转变,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根据学校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违纪学生污点清除和处分撤销机制,为违纪学生良性转化和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4.

[2] 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38.

[3] 王燕芳.浅谈高校违纪学生的教育模式与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9(6).

[4] 方平.健全违纪学生教育管理机制谫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

[责任编辑:何丽娟邵明众]

收稿日期:2016-02-01

作者简介:谭迪(1988-),女,土家族,湖北巴东人,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6)02-0030-03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the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Violating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People-oriented”

TAN Di

(School of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The problem of educating and managing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violated discipline is a difficult task in students' daily management work.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violation of disciplin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among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orient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into the pre-education, the following up stage and the post support for the students, aiming to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udents violating disciplines and to promot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people oriented; university and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