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2016-03-19刘春玲

求知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践语文教学改革

刘春玲

摘 要: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教育体制改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而语文作为我国的基本学科,最应该得到重视。所以,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理想化预习” 的问题,就有人提出了“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这一教学改革思路。简单来说,就是把所谓的课前预习取消,在课上进行自学—提出问题—找到答案—再提出问题—找到答案,然后逐步加深学习,以此来达到丰富与创新教育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语文课程既是基础也是根本,尤其是初中语文,承接小学时的初步识字,也关系到高中的语文基础,所以找到好方法至关重要。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要求。

1.基于“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起因

不仅是在语文教学上,基本所有的教学中都会出现一种课堂教学是为少数学生所用的状态,大多数学生因为课堂上被冷落而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这一状态是跟传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作业”模式分不开的。这样就忽略了学科中存在的差异性。这种教学模式要想取得效果,必须要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得到好的效果。而现在的学生状况复杂,在学生繁杂的课业种类中,预习很难保证,加之学生自觉性较差,造成任务难以完成。

2.“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1)立足课堂。课堂是语文学习中的主场,教师是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在上课时,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从而调动课堂氛围,教师进行拆分讲解,得到对语文理解的深化。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氛围很重要,老师要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比如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进行讲解;老师给予补充或者鼓励,提高学习的效率。

(2)先学致疑。学生的意识问题是先学致疑的关键部分,只有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深刻认识。培养学生的意识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提问能力。主要就是在老师讲解阅读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老师再用写议论文和读后感的方式去督促学生练习写作;提问能力就是要在阅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培养能力。

(3)因材施教。对于困扰老师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到底怎样实行,如是根据学生还是根据教材来实行。这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在这一方面,应该注意的就是初中的教学中还是要以学生为主,教学的目的就是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形而上学,赶进度。还有就是老师对于课程要把握好节奏,学生的学习是要缓慢进行的,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于之前的知识就可能会忘记。掌握好节奏,可能效率会更好,记得会更牢固。最后就是要减少课堂小考,不要过于频繁,把时间尽量花在语文知识点讲解上,给学生们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和消化。

3.“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教学实例

采用该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有想要创造的欲望。我们举一个实例,用初中课文《吹短笛的男孩》为例。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对骑兵们的服装进行分析”,带着问题研读课文,让学生们对皇家卫队吹短笛的骑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怎样能让这个欧洲风格明显的画面上带有中式的乡土气息?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进行回答。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作用。这样设计,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使学生们化被动为主动,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是语文,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也具有一定意义。

对于本文讨论的“立足于课堂,先学后致疑,因学而施教”也只是教育模式的一种,希望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在改革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可以改变成绩至上的观念,那么效果可能会更好。希望这种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笔者也会一直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而一直努力。

参考文献:

[1]方关军.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 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 49-54.

[2]吕晓莅.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3):199.

[3]李勇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展示作用[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5):84-84.

猜你喜欢

实践语文教学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