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修之死》一文为例探讨教学主问题设计
2016-03-19邱峰
邱峰
摘 要:阅读教学存在提问过多、过碎的问题。这样的提问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主问题教学”指的是课文阅读教学中发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以具体的文本为例,打开突破口,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层次思考,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文本解读;阅读教学;主问题
叶圣陶先生在《读〈语文教学二 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解读文本时,教师有必要顺着作者的思路,进入作者的意境,才能大浪淘沙始见金。教师在不疑处生疑,多问自己为什么,以此来确定教学主题。《杨修之死》一文的教学中,我归纳杨修被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杨修恃才放旷,多次冒犯曹操;二是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1.恃才放旷,终酿杀身之祸
明代的李贽点评《三国演义》就杨修破解“鸡肋”口令这件事时曾说: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杨修锋芒毕露,放浪形骸,在魏晋时代这种风度本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主簿,杨修本应该为曹操分忧,维护领导形象。他不仅没有尽到职分,而且处处让曹操颜面尽失。“阔修园门”这件事,曹操原打算在人前表现一下才学,不料被杨修一语道破,内心非常扫兴。塞北进贡一盒酥饼,曹操还没有尝一口,就被杨修带领众人分食。曹操在那盒酥饼上写“一盒酥”,未必有分食的意思。杨修凭着才学牵强附会,曹操对此很恼火,又不便发作。杨修还自鸣得意,不知大祸临头。更为甚者,在曹操梦中杀人一事上,杨修不替曹操隐瞒粉饰,还四处宣扬曹操多疑虚伪的真面目,曹操怎么不对他恨之入骨呢?
杨修的才能不为曹操所用,他也就不能被曹操容得下了。曹操招揽人才,手下谋士众多,猛将如云。对待人才,曹操有自己的用人之道。徐庶原先在刘备一方,曹操得知徐庶谋略非比寻常,以其母相威胁,最孝顺的徐庶只能委身曹营。虽然徐庶未给曹操出一个计策,但是对于急需谋士的刘备无疑是釜底抽薪。
在《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载: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继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两国交锋尚且不斩来使,何况是前来拜见自己的匈奴使者!曹操何以痛下杀手呢?匈奴使者眼光锐利,察言观色,看透人心。在曹操看来,这样的人才如果放走,将来必定后患无穷,派人追杀,也就不足为奇了。
2.有才无智,缺乏斗争经验
杨修支持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才华横溢,指点曹植应对自如。这也难以掩盖其政治斗争的经验不足和缺少谋略的事实,最终导致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当初曹操对曹植宠爱有加,想要确立曹植为接班人。为扭转不利形势,曹丕决定秘密会见朝中重臣朝歌长吴质。不料此事被杨修得知,他就直接去向曹操告发曹丕打算图谋不轨。曹丕和吴质商量后,将计就计,仍用大簏装绢入府。结果杨修不仅没有揭发成功,而且让曹操怀疑自己居心叵测,诬陷曹丕。在此事中,杨修犯了两点错误:一是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他贸然去告发曹丕,很难令曹操信服;二是曹操从来没有把杨修当作心腹,“疏不间亲”的道理杨修不会不懂,曹操怎么会听信他的片面之辞呢?
政治斗争异常残酷,危机四伏,充满谎言和背叛。杨修一旦进入其中,不是位极人臣,有拥立之功;就是不得善终,成为剪除的目标。
曹操与众人商议欲立曹植为世子的事情,曹丕很快就得到消息。在兄弟俩智力大比拼中,曹植表面占有优势,曹丕往往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最终深得曹操的信任。在杨修教曹植斩杀门吏一事中,有人向曹操告密说杨修为曹植作弊,欺瞒曹操。到最后曹植的左右亲信竟然都被曹丕暗中收买,偷出答教。这让曹操对曹植彻底失望,心中涌起了杀死杨修的想法。杨修的一步步失误让曹植逐渐远离了权力中心,也注定了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
学生从杨修之死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感叹人物命运多舛,唏嘘不已。
主问题的设计仍然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不局限于烦琐问题,从大语文观的角度,以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立足点,是教师对文本深入思索的智慧结晶。合理有序的主问题设计,表现出一种高层建瓴的设计风格,展现出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情感的细腻。
参考文献:
[1]余映潮.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之三) [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3,(8):23-28.
[2]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20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