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自”理念 建构社团体系
2016-03-19诸华平
【摘 要】全面推进学生社团建设,既是教育优质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特色发展的必要体现。丹阳市实验学校确立个性化、系统化、序列化的社团工作发展思路,增强社团工作的自觉性。通过建构社团管理体系、项目体系、德育体系、活动体系、发展体系,增强社团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社团;社团活动;社团管理;社团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56-03
【作者简介】诸华平,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江苏丹阳,212300)校长。
近几年来,我们丹阳市实验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走势,以“自然、自主、自在”的“三自”理念建构社团运行体系,全面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招聘号称“百团会师”,学生选择能够“百里挑一”,社团活动展现“百家争鸣”,社团考核体现“百花齐放”,社团管理实现“我的社团我做主”。社团活动的全面持续开展,为学校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石。
一、理念先行,增强社团工作的坚定性
当前,初中教育面临着比较重的中考升学压力,如何在“五严”规定下的有限学习时间内全面有效地推进社团工作,是一项新的课题。
2015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英国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说:“中国孩子玩得太少,要让他们多玩一玩。”由此可见,社团活动的方向没错,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多玩一玩,自然自主地玩,玩得自在,玩出素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肯定没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肯定没错。
近年来,我校坚持“自然、自主、自在”的核心办学理念,努力为学生未来而教,为学生幸福奠基。所谓“自然”就是强调我们的教育要立足“三个合乎”——合乎规律、合乎规范、合乎趋势,以自觉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观。所谓“自主”,就是强调我们的教育要贯穿“三性”——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以着力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所谓“自在”就是强调我们的教育要浓厚“三个氛围”——积极向上的发展主流氛围、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氛围,以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的生态教育观。近几年来,在“自然、自主、自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办学思维正在由偏重分数、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优质均衡特色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社团建设,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呵护,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既是教育优质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特色发展的必要体现。
二、调整思路,增强社团工作的自觉性
我们确立了个性化的发展原则:培养每一位学生,不求同样标准;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求同步提高;造就每一位学生,不求同一规格。
我们明晰了系统化的发展思路:在项目设计上,分类分层、系统构建,以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的多元需求,体现自然性;在项目实施上,社团自主招聘,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体现自主性;在项目成果上,推行评比激励、展示激励,以促进广大学生自我个性价值的实现,体现自在性。
我们形成了序列化的发展特点——
一是菜单式选团。我校立足九年一贯制的特点,结合中小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特长,设计了103个社团,菜单式呈现给学生。每年新学年开学,全校社团招聘市场最受学生期待和欢迎,每个社团一个招聘广告,还伴有活动成果展示和现场表演,这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团招聘号称“百团会师”,让学生能够“百里挑一”,选择到感兴趣的满意社团。
二是自主性参与。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社团有本校教师做辅导员的,也有外聘人员做辅导员的,但社团活动的管理工作全部是学生自己完成的。社团活动中,学生比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建议权,学生感受到“我的社团我做主”,在社团中更有积极性。
三是分层次管理。我校将社团分为班级、年级、校级三个层次,班级社团由本班教师负责管理;同一年级跨班级组合成的社团为年级社团,由年管处负责管理;跨年级组合成的社团为校级社团,由社团管理处负责管理。分层次管理,既明确了责任,调动了积极性,又增强了灵活性,保证了社团的可持续性。在每年一度的社团考核和社团节活动中,社团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得到充分体现。
三、建构体系,增强社团工作的实效性
(一)夯实基点,建构管理体系
我校成立了社团管理处作为负责全校社团工作的职能部门,各学科组尤其是体艺学科组、校团委、年管处、课程管理处各方配合分级管理。
一是规范申报。社团辅导老师或学生社长填写书面申报表,确认成立社团。
二是规范考核。要求每个社团有完善的建制,每一个社团有社长、副社长、干事等骨干组成人员,社员人数要求与申报表核准的人数一致。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与人员要相对固定。要有扎实的过程,对每次社团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并对相关的出勤情况进行记载。要有翔实的材料,包括社团活动的计划、制度、校本教材、辅导员备课案和总结,以及图片、视频等各种过程资料。还要有鲜明的成果,包括学生思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取得的成绩。
三是规范队伍。采用校内挖掘与校外聘请相结合的方式。国家体育总局软式垒球教练、南京国际象棋大师以及足球协会、武术协会、作家协会、传统文化协会的相关人士都先后被我们聘请为社团指导老师。
(二)创造亮点,建构项目体系
一是注重社团项目的课程化。学校专门成立特色项目办公室,选择一些比较成熟的社团项目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组织教师编写社团校本教材。课程管理处和各年管处协调配合,把一些校级层面的特色社团活动排进课表,比如六年级的太极课、七年级的篆刻课等,同时充分利用中午时间和大课间时间安排各年级的社团活动课,保证社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社团活动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
二是注重社团项目的特色化。各年管处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形成各自的项目特色。三、四、五年级选择以传统文化项目作为特色,比如岳家拳社团(丹阳本土地方文化遗产)、《弟子规》社团;六年级选择以生活实践项目作为特色,比如包饺子社团;七、八年级选择以艺术类项目作为特色,比如剪纸社团、篆刻社团、绘画社团、书法社团;校团委选择以综合实践类项目作为特色,比如学生校长助理社团、青年文明志愿者社团、自在小记者社团;学校社团管理处则重点扶持校级品牌社团,比如自在文学社、民乐社团、科普剧社团。我们还注重以教工社团来带动学生社团,师生社团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各个条线的社团活动异彩纷呈,各显特色。
三是注重社团项目的精品化。我们坚持一手抓百团的普及,一手抓精品的提升,着力打造了一批校级精品社团。其中,民乐社团为我校参加市级以上文艺会演提供了大量音乐人才;科普剧社团作品获江苏省青年组比赛特等奖、镇江市科普剧展演第一名;书法社团成员获得了省市及国家级的相关比赛金奖并参加“中日书法文化交流”;篆刻社团被命名“丹阳市篆刻艺术推广基地”;剪纸社团为学校校园文化布置提供了大量学生优秀作品,还承担了为全国少代会提供大会纪念品的光荣任务;小记者社团成了丹阳日报社的合作伙伴;太极拳社团获得了江苏省太极拳比赛两个单项第一,一个集体项目第三,并被镇江市武术协会命名为太极拳分会;岳家拳社团传承了丹阳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聘请了岳飞第32代玄孙岳国须作为社团的校外辅导员;自在文学社获“镇江市双百优秀社团”荣誉,参与编写的校报校刊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校报校刊”;学生校长助理社团和青年文明志愿者社团活跃在校园内外,为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和社会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突出重点,建构德育体系
一是突出本地德育资源。八年级有5个“地方志”社团,共有成员100多人。我们请一些民俗专家、地方文化名人做他们的辅导员,在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之前,对他们集中进行活动辅导,指导他们掌握调查访问的技巧,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是突出本土教育家资源。我们以戴伯韬教育思想研究为主题,组织社团成员对戴伯韬先生的故居和戴伯韬陈列馆进行访问调查,对戴伯韬先生的史料进行学习研究,在访问调查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撰写有关戴伯韬先生的故事集。不仅让他们在活动中愉悦了身心、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突出公益活动资源。3年前由五年级学生自主成立的,以奉献爱心、帮助别人为主题的“蒲公英社团”,已经辐射到六、七年级,并且从一个社团发展到9个。他们乐于助人,从自己做起,号召同学们为一些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捐衣捐物。近年来又开展“一帮一”“二帮一”的帮扶活动,受到了一些公益组织和社会人士的好评。有的公益组织还为这些社团发了“小社团大作为”的微信,鼓励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真正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人、文明人、责任人、学习人、幸福人”。
(四)紧扣节点,建构活动体系
一是紧扣重要节日。抓住校运会开幕式、新生入学、六一节、五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让学生社团全面参与,让各个社团一展风采。同时,我们为社团成员走出校门创造机会,让他们走向更大的活动舞台。例如,我们抓住市运会开幕式、三月五号学雷锋日、“体艺2+1项目”推进会等重要节点,推荐优秀社团积极参与,不失时机展示我校学生社团的风采。
二是紧扣社团艺术节。从2013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举办学校社团艺术节。艺术节期间,各年级以展板形式展示社团活动成果,在报告厅举行社团节目展演,社团管理处组织现场评选年度十佳社团。2015年艺术节还专门增设了教工太极拳社团和教工广场舞社团展示,专门筹划了社团辅导员的专场演出和个人艺术作品展。
三是紧扣重大活动。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要求各学生社团围绕这一主题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从2015年的3月到9·3阅兵日这段时间里,围绕纪念这一主题,社团活动不断掀起高潮,如走访新丰火车站等抗日战场,采访当年发生在大泊一带的抗日斗争的亲历者,举办纪念抗战胜利的书画展、图片展、诗歌朗诵比赛等。
(五)强化热点,建构发展体系
一是强化“体艺2+1项目”。一方面让“体艺2+1项目”真正进课程、进课堂,另一方面充分拓展“体艺2+1项目”的实施空间,实现课外和课内的互为补充和互相促进。为了拓展“体艺2+1项目”的实施空间,我们开设了篮球、足球、乒乓、武术、象棋、跆拳道等体育类社团,以及古筝、竹笛、二胡、吉他、舞蹈、声乐、科普剧、绘画、素描、书法、剪纸等艺术类社团。2014年,我们承办了镇江市“体艺2+1项目”现场会。2014-2015学年,我校“体艺2+1项目”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可以说,“体艺2+1项目”的实施为体艺类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体艺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又为“体艺2+1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两者相得益彰,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变得触手可及。
二是强化社团宣传。我们在校园网站和微信平台上专门开辟了“社团专栏”宣传平台,及时传递社团活动的动态信息,积极宣传社团建设的活动成效,广泛辐射社团建设的影响力。我校的“社团专栏”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浏览量高,不仅为市局教育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素材,还通过腾讯网等主流媒体把一些优秀社团活动成果向外发布。“社团专栏”成了我校对外宣传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产生了扩大学校知名度、传播教育发展正能量、增强学校内在精神动力、促进社团建设对外开放的综合效应。
三是强化前瞻性社团。我们正在探索“模拟联合国辩论”和“丹阳本土方言”“本土文化传承”等社团,努力促进社团工作从常态化走向精品化,从优质化走向品牌化,力求使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的体系更完善、运行更规范、推进更有力、成效更显著,从而使我校的学生社团建设成为优质均衡特色发展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一张闪亮的名片、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我校打造“三自教育”品牌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