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6-03-19沈健

江苏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

沈健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06-06

2015年,全省教育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部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全省教育总投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达1700亿元,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实现新突破,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取得新成绩,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教育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教育改革和开放形成新局面,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贡献力不断增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全省教育相对于省定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达成度为71.6%,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

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标志着“十二五”顺利收官。“十二五”时期,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各类教育质量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十二五”期间的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一、务实奋进,“十二五”全省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教育史上发展环境最好、改革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教育成果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万所,在校生13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137所,在校大学生187万人,均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截至目前,全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6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末1.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末1.0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末3.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高于“十一五”末10.3个百分点。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0年,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3年。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省市优质幼儿园比例达65%以上,66个县(市、区)创成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优秀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三星级以上优质普通高中占比达83.2%。建成基础教育课程基地等项目894个。职业教育主要质量指标继续列全国第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七连冠”,信息化教学大赛实现“五连冠”。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核心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在2014年首次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省特等奖、一等奖及获奖总数均居全国第一。

教育公平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学校、群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建成17个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10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江苏成为全国率先启动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和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省份。义务教育教师定期交流比例达15.3%。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87.0%,异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基本实现。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扎实有效。扶困助学体系覆盖所有学段,“十二五”期间累计发放资助经费198.6亿元,是“十一五”总量的140%。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教育部把江苏列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实行部省共建。江苏承担了24个国家教改试点项目,一些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中高职、本专科衔接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改革稳妥有效。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育人扎实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不断加快,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设立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资金,民办教育发展逐步规范,活力继续增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全省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333个,列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的16%。实施留学江苏行动计划,在苏外国留学生达2.6万人。

服务发展成效显著。高校区域布局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有省辖市均有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国家或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均有布点。“十二五”以来,全省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取得新突破。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地“双语”“双师”培训、挂职学习近7万人次。教育援疆资金占我省援疆总投入的22%,是全国教育援疆投入占比最大的五省之一。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2014年,省统计局面向全省100个县(市、区)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5000份。调查显示,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为80.6%,人民群众对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习生活条件、学生管理和服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都比较高。2015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日报》联合腾讯新闻推出大型全媒体策划“2015,为中国点赞”活动,邀请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4579万网民参与对2014年江苏民生最满意行业投票,结果显示教育列15个民生领域第一位。

经过“十二五”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即始终坚持以教育现代化为引领,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永恒主题,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在“十三五”发展中予以坚持和发扬。

二、强化五大理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人口政策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对教育资源配置带来新挑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发展还不均衡。这些都迫切需要深入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当前最根本、最集中、最迫切的,是要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我们要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强化新理念,谋求新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强化创新理念,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增强教育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过去,江苏教育之所以领跑全国,主要得益于改革创新。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未来事业发展,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唯有通过创新,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央精神、适应江苏实际、遵循教育规律、推进改革发展、值得推广借鉴的发展之路。要创新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创新教育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强化协调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提高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要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需求的对接与互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高教育对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的支撑能力。要加大对农村和苏北苏中教育的倾斜与扶持,健全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稳定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做大做强优势,补齐补强短板,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同步协调发展。

强化绿色理念,加强绿色教育,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活家园更加美好的目标要求。在绿色发展中,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系统,既要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校园,更要培养具有良好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要加快完善绿色指标体系,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纳入教育标准,加快建设绿色校园。要增强青少年学生绿色观念和环境意识,使生态教育落到实处。

强化开放理念,加快教育开放,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水平,创新开放举措,努力办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教育。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继续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具备实力的教育机构加快走出去,不断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同时,不断扩大教育对内开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强化共享理念,保障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必须做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让人民群众在教育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提高满意度。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规律,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健全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解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诉求。要完善政策体系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依法平等接受教育并快乐学习、成长成才。

三、立足新起点,推进“十三五”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率先实现省域总体教育现代化的决胜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着力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公平普惠、优质多样、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一流教育,确保到2020年,全省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实现省域教育总体现代化,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

“十三五”时期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必须认真抓好五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高水平发展十五年基础教育。加快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坚持公益普惠、政府主导、内涵发展、创新推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战略转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破解瓶颈性制约因素和突出难题,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和“改薄”工程,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推动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坚持高位普及、多样特色、内涵发展、人民满意,切实加强高品质高中建设,提升高中整体水平。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快实施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多元立交的桥梁。建立健全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贯通培养体系,全力打造中高等职业教育及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实施职业院校现代化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扩大社会教育资源,以江苏开放大学为载体,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深化个人终身学习账户试点,建设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学分银行高校联盟,将学分成果认证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

三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严控增量、做优存量,引导高校分类发展,实行分类管理,促进高校合理定位、转型提高、特色办学。积极推进新建本科、独立学院等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坚持“存量结构优化为主”的原则,整合资源,控制总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扩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将存量本科资源配置优先向苏北、苏中倾斜。试行民办高校分类管理,鼓励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引导高校强化协同创新,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四是深化教育改革开放。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选拔制度体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管办评分离,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健全各级各类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强化省级政府统筹,加大省市共建力度。全面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着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深入实施留学江苏行动计划,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教育境外服务,努力使江苏成为留学中国首选省份之一和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省份。

五是提升办学要素水平。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体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性大学参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薄弱学科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打造高水平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四、再接再厉,扎实做好2016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顺利开启“十三五”、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至关重要。全省教育系统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改革创新、乘势而上,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坚持立德树人,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思想品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继续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切实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大力实施青少年足球“百千万”工程。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竞赛活动。强化美育教育,组队参加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认真开展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扎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教材和基地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劳动教育,对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实践形式提出明确要求,让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加强社会实践,做好实习实训,推进志愿服务,开展研学旅行,让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协同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坚持协调发展,提升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继续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监测评估,准确评判全省及各地教育现代化的“达成度”,实时反映各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努力程度,引导和促进各地各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和创建成效。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试行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创建和评估一批省优质园。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监测复查,深化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改薄项目建设,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加强教育装备示范县(市、区)建设,提高中小学教育装备整体水平。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健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开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强中职、高职专业衔接工作,强化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快社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坚持质量为重,持之以恒抓好内涵建设。要建设好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以课程游戏化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继续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通过“以一帮一、以强带弱”,加快全省小学教育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实施初中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提升以农村薄弱初中为重点的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发挥课程基地在深化教学改革和转变育人模式中的作用,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继续执行“五严”要求,严禁违规补课,严禁有偿家教,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遴选建设一批现代化示范职业学校和特色职业学校,制订中职、五年制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启动建设若干个现代化专业群,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完善职业教育竞赛制度。继续实施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协同创新计划,推进本科院校评估工作,启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工作,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健全教育督导制度体系,建好建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履行教育职责,强化教育内涵建设情况督导和教育质量监测。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评选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坚持教育惠民,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强化监护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关于加大对流动人口流入地教育工作支持的意见》,切实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继续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教育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贵州、三峡库区等地工作,支持受援地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和双语教育,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切实加强内地民族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智慧就业新业态,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完善扶困助学体系,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

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力争有关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试点地区、试点单位、试点项目的指导。紧紧抓住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个枢纽环节,积极稳慎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研究推进高校综合评价录取、高职院校提前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选拔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章程建设,指导民办高校修订完善章程。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方便群众办事,方便学校办学,最大限度地释放教育活力。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分类发展。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入实施留学江苏行动计划,扩大外国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拓展教育国际交流平台。大力推进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创新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和模式,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加强教师海外培训基地建设,扩大大学生海外学习规模。加快优质教育资源海外服务,提升江苏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服务发展,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支持协同创新中心优先改革发展。继续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加快中国特色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管理。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深入推进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

坚持强化保障,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积极选树优秀教师典型,表彰全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实施“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继续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组织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青蓝工程”、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继续依法提高各类教育投入保障水平。努力实现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和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渠道的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将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落实情况纳入教育督导重要事项,和转移支付、招生计划等工作紧密挂钩。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强化统筹推进,继续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重点实施教育信息化四项工程,即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提升工程、优质资源建设共享工程、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工程,大力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研究制订依法治教实施意见,将依法治校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强化服务意识,回应学校需求,提供优质服务,让学校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办学治校上。继续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坚持从严治党,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推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强化党的观念、党性观念和政治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巩固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牢牢掌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为主”的要求,坚持把纪律放在前面,强化纪律审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继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规范教育收费,严肃查处乱收费行为。强化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县(市、区)”和“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创建活动,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的指导支持下,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务实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教育质量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战略管理视角下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分析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