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践研究

2016-03-19杨景林

高中数理化 2016年6期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质点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践研究

◇山东杨景林

1“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概念教学中的落实

物理教师若想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融入“过程与方法”目标,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为学生创设物理概念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取物理感性知识; 2) 对学生思维进行加工,根据物理学研究方法逐步让学生形成概念; 3) 应用物理概念知识,加深理解深度; 4) 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整合学习内容.

案例分析教师在讲解“物体和质点”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运动进行描述,点明实际物体运动的复杂性特点.

问题1:在物理教学中,运动不是简单的描写,必须要用科学的、准确的词语来描述,那么要如何进行准确描述呢?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教师继续提问.

问题2:描述物体运动时,存在哪些困难?

有学生认为,所有物体都具有形状和大小,物体各部分的运动都存在区别.教师此时进行指导,把物体当作一个只有质量的“点”,就能用来描述物体运动了.

问题3: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作一个“点”?

物理教师此时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直线跑步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是跑步者的运动轨迹,可以将手臂与腿的运动忽略,将注意力集中在运动者身体中心点即可.忽略物体大小、形状,将其当作一个点的方法就是质点模型.

问题4:什么物体能够看作质点?

部分学生认为可以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看作质点;部分学生认为可以将平动物体看作质点;还有学生认为小物体能够看作质点,但是大物体不能看作质点.此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例子来为学生解惑:在研究乒乓球旋转时,能否将乒乓球看作一个点吗?明显不能.在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问题时,地球虽然在自传,但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远,而且地球半径相较于太阳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将地球视为质点.

2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

物理规律指的是用语言逻辑表示概念间的关系,物理规律教学需要经历以下过程: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应用规律.教师在物理规律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2.1在发现规律过程中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

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及过程,并结合上节课“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内容来设计问题.问题1:苹果为什么总会落回地面?问题2:如果将苹果放到和月球一样的高度,那么苹果还会落回地面吗?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地球对苹果的引力是否是一种力?问题3:如果有一个小星球比较靠近地球,那么此星球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问题4:若小星球停止轨道运动,那么它会如何运动?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逐步发现小星球所受的向心力与重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2.2在明确规律适用范围过程中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

物理规律通常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推导出来的,所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容易忽略这点,进而出现错误.比如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的使用条件就是惯性参考系中低速运动的物体.

2.3在理解规律物理意义过程中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物理教学中,规律通常都是用文字来表述的,也有用公式或者图象来描述的.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类型较多,具体可以分为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物理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中融入“过程与方法”目标.比如在“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教学中,学生创建出“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 模仿小车运动的研究方法,对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进行测量.

方案2: 用数码相机以及多媒体播放器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研究.

方案3: 用频闪摄影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研究.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规律探究中,在方案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因为学生自身付出了劳动,参与探究过程,所以会感到自然亲切,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渗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过程与方法质点规律
巧用“搬运法”解决连续质点模型的做功问题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质点的直线运动
质点的直线运动
准确理解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
农村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与方法之我见
巧解规律
关于全班同读一本课外书的阅读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