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图解题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19陈杰
陈 杰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院校长论坛·
说图解题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陈 杰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说图解题法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以课件图文直观演示、通俗讲解并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既是一种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三合一”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介于原理性与操作性之间的技术性教学方法,包括备课环节的选题、制图以及讲课环节的说图、解题四个要素,通过讲课时的高频换片、海量信息、通俗讲解、深度分析,产生一定的听课紧张感,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说图解题法
说图解题法是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重要成果。说图解题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增加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说图解题法的内涵
(一)说图解题法的定义
说图解题法,即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以课件图文直观演示、通俗讲解并探究问题的教学方法。
(二)说图解题法的内涵
说图解题法由两环节四要素构成,即备课环节的选题、制图,上课环节的说图、解题。
说图解题法的备课,强调选题的探索性,强调提纲设计的逻辑性,强调搜图、制图的匹配性,强调图片的适量性,强调图题图注的精炼性。
说图解题法的上课,强调说图的故事性,强调故事的系列连贯性,强调解题结论的合理性,强调结论的共鸣性。
(三)从“图说”到“说图”
查百度百科条目,只有“图说”,并无“说图”。
所谓“图说”,是由图片及文字组成,是指由图形、图像、图文等构成的平面媒体。图说类的信息图是信息题材中的一种阅读类型。图是一种思路清晰的表达,图中蕴含的信息量较大。图说中需要从结构和设计上突出信息的思路和重点,这样才能够让观者看图知题意。“图说”是作者以图文信息让阅者自知。
本文之“说图”,即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图片信息。“说图”是说者以图文释义让听者明义。
(四)从“题解”到“解题”
查百度百科条目,只有“题解”,并无“解题”。
所谓“题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诗文典籍题旨的阐释;二是指数理化等学科中问题的推演、计算、解答。亦指汇集成册的此类专集。
本文之“解题”,即对题旨的阐释,“说者”通过通俗化的讲解和深度的分析让“听者”解惑。
二、说图解题法的归类
(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所谓教学方法,查百度百科条目:“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秉德(1912—2005)主编的《教学论》,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将教学方法分为五类:一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二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三是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如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四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如陶冶法等;五是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黄甫全(1957-)主编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提出了教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层次构成分类模式,即教学方法是由原理性教学方法(第一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第二层次)、操作性教学方法(第三层次)等三个层次构成的。
此外,不少国外学者对于教学方法的分类有诸多研究成果,如苏联的巴班斯基、美国的拉斯卡,以及威斯顿和格兰顿等。
(三)说图解题法的外形对应与层次对应
说图解题法如果对应李秉德教授的以“外部形态”(耳、眼、手、心、脑)划分的五类教学方法,则属于“三合一”教学方法:其基础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其手段为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其方向为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探究法。也就是说,属于“耳”“眼”“脑”并用型。
说图解题法如果对应黄甫全教授的从具体到抽象(操作、技术、原理)的层次构成教学方法分类模式,则属于介于操作层次与原理层次的中间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黄甫全教授提出的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技术性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按照培养对象的层次性,中间层次的技术性教学方法,应该更适合于居于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的高职教育。
三、说图解题法的运用
(一)说图解题法的备课
1.选题
选题是说图解题法的关键,是这一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和总纲,所谓“纲举目张”,选题决定着备课和上课,以及制图、说图、解题等要素。2013年12月28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陈占安会长在《全面深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和〈概论〉教材最新修订的情况》的专题报告中提出:“我们要认真研究教学工作,切实了解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到既是教材重点又是学生关注点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专题讲座,力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所以,选题应该关注两个点,第一是教材重点,第二是学生关注点,并且在教材重点与学生众多的关注点中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原则基础上,选题应尽量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冲击性。
2.制图
搜文与搜图。搜索相关的文章有两个作用,一是了解有关图片的事件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事件的前因后果,便于自己查找熟悉、深度分析、相互借鉴或者团队集中研讨等;二是便于归纳提炼“图题”和“图注”,即图片中的简短、确切的名字(图题),以及必要的图片文字注解和说明(图注),能让阅者通过“图题”“图注”即能明白图片的含义。
编制好课件提纲后,可以按照提纲上网搜图,检索查找合适的图片。目前网上的海量图片一般都可以满足课件制作的要求,也就是说,所有的课件图片都应该从网上浏览下载而不需要自行制作。如果网上没有提纲要求的相应图片,那就调整提纲要求。要注意图片的多角度取材,如人物图片、景物图片、漫画图片、地图示意图图片、指代图片等。图片下载后要按照提纲分门别类保存到文件夹,以便于应用。
总体上,每一个专题的图片下载量或关联量约1000张,文章下载量或关联量约100篇,即按照1事1文、1张(幻灯片)1事的标准,达到“一题百文千图”。
制图。有了适量的图片,就可以进行制图,即制作图文版课件。图文版课件的版式可以自行设定,但应包括图片、图号、图题、图注。一般的制图版式,图号、图题在幻灯片的上部,图片在幻灯片的中部,图注在幻灯片的下部。图片以每个幻灯片2张为宜;图号是图片的序号,用标题的分级序号区分即可;图题是图片的分级标题;图注对应一图一注,一注1-2行,每张幻灯片的图注一般不超过4行。
每个专题(或每次课)80-120张幻灯片/2-3学时,即课件的图片量应该达到每1分钟1个幻灯片,每个幻灯片平均2张图片,每个幻灯片图片的图题、图注都齐全,一级标题和单元小结应为单独幻灯片。课件的制图效果应该接近于老少皆宜、有趣易记的“小人书”,为“学术通俗化”的达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图解题法的上课
当前,学习疲劳是上课提高教学效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所谓学习疲劳,是由于长时间进行学习,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了怠倦,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到了不能或不愿继续学习的状况。疲劳现象有各种形态,主要可分为生理的(或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的疲劳。
学术水平与教学方法是解决学习疲劳、提高教学效果的两个因素。有研究认为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教学效果更重要,不仅起到算术级数的叠加作用,还会起到几何级数的乘数作用。
“说图解题法”试图从改进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艺术方面,探索“海量说图、深度解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一教学方法从“说图”的技术层面解决学习生理疲劳问题,从“解题”的学术层面解决学习心理兴趣问题。“说图”是手段,“解题”是目的。
1.说图
“说图”是本教学法最具特色的外在形式,以“叙述性讲授”,即“讲故事、做报告”的风格,围绕着“图”来讲内容、引结论。因此,这也要求上课教师应加强对课件的熟悉,尤其是要熟悉每一张幻灯片的图、题、注,及其相关背景文章,以便能流畅利用好课件图片幻灯这一重要的辅助手段。“说图”者要对“图”及其对应讲授的内容熟记于心,对形成的观点反复质疑,能够自圆其说,或者提出新的供大家思考的问题。
“说图”的形式,运用“图”的视觉冲击和“说”的听觉冲击,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说图”有点像“放幻灯、讲故事”,每分钟换1个幻灯片,每个幻灯片有2个图片,每个图片有图题、图注。要注意上课时间的总体把握,合理分配各个单元,内容服从时间,形式突出效果,原则上以80分钟为1个专题较为合适。
“说图解题”教学法,遵循“专题学术化”和“学术通俗化”的原则。“说图”注重通俗性,“解题”注重学术性。
“说图”的形式,不仅可以用于专题教学,也可以用于工作报告。单位的年度工作总结,可以利用图文辅助报告。就连比较严谨的政府工作报告现在也开始刊出图文版,cctv的新闻联播节目也开始采用图文动漫等较为灵活的表现形式。
2.解题
解题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针对教学对象,深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高职高专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形象思维相对较强。以广西高考为例,2015年广西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本科第二批文科为380分,理科为320分,高职高专文理统一为180分。广西高考满分为750分,以得分率计算,本科第二批文科最低380分、理科最低320的得分率分别为50.7%、42.7%,高职高专最低180分的得分率只有24%。由此看出,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的学生是在高考中得分相差达200分、得分率相差18.7%—26.7%的学生。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内部,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对知识探求的广度和深度、理解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说图”的形式,因为以短板为起点,所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而“解题”的形式,如果能设计成悬疑剧或者侦探片的“包袱”,则能够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兴趣需求,提高他们抵抗生理上视觉、听觉疲劳的能力,强化心理上的专心致志和课堂上的持续兴奋。
应该花力气加强“解题”的设计。在总体设计(专题)、单元设计(一级标题)上,可以设计为套娃型问题、串联型问题、因果型问题、联想型问题等等。有些问题可能只有一个解,有些问题可能有多个解,有些问题还可能没有解。
四、说图解题法的实践
(一)坚持不懈的教学改革
从2005年春开始,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的高校思政理论课“05方案”要求,启动了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电教化、互动式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着力点放在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上,“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2015年7月27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进一步明确提出创新计划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培育推广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多种教学方法”。10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进行了诸多的教学改革探索,“说图解题法”就是创新教学方法的成果之一。
“说图解题法”起步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专题化教学,开始“以图辅文”到“图文并茂”到“图茂文疏”,逐步形成了“说图解题”的基础模式。说图解题法还向其他形式发展,如从2012年开始的说图解题“十件大事”模式的学院年度工作报告,如师生党员党课教育模式等。2015年是说图解题法的集中总结期,5月26日,笔者给经管系教师和学生代表按照“说图解题法”上了《三严三实:从忠诚党的事业开始》的党课;7月7日,笔者给经管系、财信系三个班的学生按照“说图解题法”上了《中日历史结点的若干思考》的专题讲座;9月14日,笔者给经管系三个班的学生按照“说图解题法”上了《美日岛盟模式的警示》(简称“岛盟”)的专题讲座。现以“岛盟”专题为例作简要介绍。
(二)“说图解题法”教学实例:《美日岛盟模式的警示》
《美日岛盟模式的警示》的选题,是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15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主题展开和探究问题而成。笔者在今年的7月7日《中日历史节点的若干思考》的专题讲座之后,一边关注“9.3”大阅兵的信息,一边思考超级大国美国与“岛国”日本的“岛盟”问题。
课件提纲设计。世界五大洲的“岛国”共有45个,但1000万以上人口的纯岛国仅7个,有5个已经成为超级大国的“盟友”,如与美国结盟的亚洲的日本和菲律宾,欧洲的英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曾与苏联结盟的美洲的古巴等。亚洲的斯里兰卡和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是两个尚未“矛盾”化的“岛盟”备胎。今后印度的崛起、南非的发展等,如果令超级大国不爽,备胎将会启用。如果台湾独立,将马上陷入所谓美台“岛盟”,台海将成为战场!深入探讨美日“岛盟”关系及相关模式,或许可以成为解读当今许许多多国际地缘政治问题的钥匙。
2015年9月14日,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开学第一课”,笔者给三个班的新生上了题为《美日岛盟模式的警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专题讲座。
讲座结束后,教务部门分别召开了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听课的学生都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反映,听这样的课是第一次,感到很有新意,高频率的切换幻灯片,海量信息,深度的解剖和大胆的分析,给人以一种压迫感和强刺激,很有收获。
教师们则反映:第一,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以图片为基本素材,把理论融入事件中,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第二,语言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得以实现的基础,以说图的形式,能够把理论解释得通俗易懂,并引导学生思考与追索。第三,专题学术化,学术通俗化。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人文品格,使一堂课精彩纷呈。
值得注意的是,上课的完成并不是专题教学活动的终结。之后应该修订提纲和课件,整理教案(专题简介)和讲义(讲课实录),将之作为教学共享资源,提供给学生网络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教案(专题简介)进一步整理成论文发表,将系列讲义整理成著作或教材公开出版。
总之,说图解题法不仅仅创新教学方法,更在考验和改造着教师:比如“选题”考验教师创新功底,“制图”考验教师操作功底,“说图”考验教师师范功底,“解题”考验教师科研功底。说图解题法也在考验和改造着教学团队和教学组织体系,比如能否进行全课程“流水线”生产制作说图解题法的课件,能否大规模集群式进行课程团队按照说图解题法进行备课及教学等。
(责任编辑:时锦雯)
The Practice of Picture Description Problem-Solving Method in Vocational College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CHEN Jie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Nanning 530008,China)
Picture description problem-solving method is a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It is a combination of lecture, presentation and research, teeching metnod and also a kind of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operational technical method. There are four features in the picture description problem-solving method, namely picture selection during course preparation, picture drawing, picture present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The method aim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y the tension in class created by frequent PPT slide, massive information, simple explanation and in-depth analysis. It is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created by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picture description problem-solving method;vocational 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G641
A
1671-9719(2016)10-0004-04
陈杰(1959- ),广西贵港人,教授、研究员,院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6-07-05
2016-07-26
2010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2010LSZ052);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委托立项“高校诊断:专业结构与发展趋势研究”(YB201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