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之比较

2016-03-19刘晓霞高杨帆

当代青年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风险投资大学生文化

刘晓霞 李 悦 高杨帆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美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之比较

刘晓霞 李 悦 高杨帆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生创业是新时期的世界潮流。相比较而言,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到20%,远高于中国的3%。除了一些客观条件的原因之外,更离不开社会整体的创业文化氛围。提高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可以借鉴美国的创业文化,在各大高校成立创业支援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实施创意“推销”,建立新型风险投资文化等。

创业文化;创业教育;风险投资文化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然而,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3%,与美国20%的成功率有七倍差距。[1]中国每年20万大学生创业,成功者凤毛麟角。[2]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会议上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大学生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国外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不断地发展,其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创业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状况、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存在的现实问题等,较少从创业文化视角进行研究。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一个重要的竞争力,基于文化的竞争优势也是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比较中美大学生的创业现状,缺乏创业文化的培育和氛围是中国大学生创业的软肋。为了适应来自全球的挑战,中国必须要营造一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文化。从中美两国大学生的创业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一、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文化氛围

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大学生扎克伯格建立了脸谱公司 (Facebook),书写了美国年轻大学生的传奇。到2014年,美国的大学生创业者中已有一批人创造出了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创业者年轻化成为一个趋势。普雷沃在大三时创建了Skida①一家专门给滑雪爱好者设计帽子和围脖的公司,在全美47家零售商店内售卖,产品采用彩色圆点、艺伎花饰和时髦的格子图案。,过去一年的销售额达十万美元;塞提在大学四年级时创建了Adapt.ly②一家能够自动处理社交媒体网站上的广告购买的公司,创立于2010年,客户群逐渐扩大到国际品牌。,2011年收入达1000万美元。这样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例子很多。为什么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很多?我们基于计划行为理论③计划行为理论是由IcekAjzen(1988,1991)和Fishbein(1975,1980)共同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从“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知觉行为控制”等方面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进行探讨。基于TPB模式,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观规范:规范化的创业素质培养文化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以往对创业行为的研究表明,特定的心理因素会激励创业行为。”[2]主观规范受规范信念和顺从动机影响。所谓“规范信念”是指个体预期到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某特定行为的期望;顺从动机是指个体顺从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所抱期望的意向。[3]

竞争式生存精神与美国式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培养具有健康精神气质和综合修养素质的世界公民,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家庭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4]“家庭是孩子学习技能与教育的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5]美国父母从小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求孩子能独立思考与完成任务。在大多数的美国家庭中,孩子成年后基本上都是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父母不会再允许孩子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要求他们搬出去,也不会给他们生活上的救济,而在求学这方面,父母只会给孩子出一部分的钱,其余的要由孩子自己出去打工赚钱填补。中国家庭教育总是忽视技能,像生活技能、工作技能、交流技巧等。美国人认真对待这些技能而非忽视它们。据他们的观点,这些技能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美国父母注重孩子们多种兴趣与创造意识的培养,大部分美国专家要理解性去学习知识。美国的这种教育理念从而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独立自主的创业者们。

(二)行为态度:实用主义的创业文化

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执行某种行为的喜爱程度,出于主观的愿望。美国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创业并坚持创业的这种行为,根植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创业文化。这种文化广义上来讲包括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实用主义在美国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影响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冒险精神源自最初美国人西进运动。在开拓疆土、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等冒险精神。实用主义来自美国的内在文化需要。实用主义贯穿18世纪本杰明·富兰克林一生的探索,“勤奋成为除遗传之外通往财富、地位和权力的主要途径,并因此成为幸运之母”。[6]受祖先遗留下来的冒险精神影响,大多数美国人都有创业的愿望,并且这种愿望因为从小接受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家庭教育,所以有了想法很多人都会去实践。苹果的乔布斯和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人的成功事例就是基于他们对于实用主义的认知。他们一旦发现了自己的技术所具有的创新特质和现实价值,他们甘愿放弃学业,冒险一试。创新精神的表现则是不畏惧权威,勇于创新。美国大学生敢于挑战,敢于突破,藐视权威,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心中的创业理想。即便在大学课堂上他们也敢于挑战学术权威,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课程也毫不留情地被批判。在创业中,很多大学生不惧怕领域内的权威,敢于尝试新想法。

(三)知觉行为控制:多元化的创投文化

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它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支持越大,个体感知到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越少。

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投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来自政府、社会和高校。影响创业的关键因素是资源的获取,这些资源包括资本、人力资本、原材料、基础设施等。“没有资本,创业不可能开始,资本的可得性允许创业者把其他有利因素更好地结合起来。”[7]美国是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资本市场运作成熟稳健,信息咨询行业发达,因此美国大学生的创业多数能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公司发展较快。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十分支持,根据美国小企业局促进办公室统计,“美国现在约有小企业2700万个,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9%。”[8]所以政府对于关乎国家命脉的小企业十分重视,为支持创业制定了许多法律,在资金上也有一定支持。社会也会给予创业大学生很大的支持,各大公司会根据创业方案及潜力决定是否给予投资,还会提供免费对创业者进行创业培训的机会等。美国的创业教育发展至今早已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贯穿个人教育各个阶段。除了这种支持体系,还有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美国各大高校都鼓励大学生创业,举办创业大赛,赢取学校或社会提供的创业基金,并允许休学两年,无论失败与否,都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正是有这种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个人创业阻力减小,感知自己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越少,个人越有可能去创业。

二、中国的创业文化氛围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是随着高校毕业人数与经济发展实际需要人数不对等的情况下日益发展起来的。在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比赛”,以此为载体,从校园走向市场的大学生创业活动也被带动起来,“这些也使大学生创业逐渐上升成为一个政策问题而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创业政策也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9]关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定的阶段:(1)1999—2002年:以高校自由探索为主,提倡大学生高科技创业;(2)2003—2006年:提供创业优惠政策,重视普遍的创业活动;(3)2007—2011年:更多部门参与,重视全面改进创业环境;(4)2012—2013年:鼓励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5)2014—2017年:全面实施“学生创业引领计划”①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公共服务,引导和帮扶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逐步提高创业比例。“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此情况下,教育部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大学生创业随即成为当前的社会热点话题。”[10]在国家的倡导和鼓励下,越来越多有梦想的年轻人,舍弃了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业,踏入了创业的征途。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一个较好的时代机遇。如今的大学生是网络主力人群,他们从小伴随互联网成长,接触到广泛的资讯,造就了他们追求不同、敢于创新的特质。尽管有来自政府、高校、社会的各方面有利条件,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很多障碍。

(一)主观规范:极端功利主义下的“成功学”

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学”进入中国。一时间,“成功”书、“成功”讲座层出不穷,由此催生出一大批“成功学”痴迷者。励志书籍、成功培训、教育培训以及传销,这些书籍的火爆无不是建立在渴求成功的欲望上。陈安之,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20世纪90年代初,受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影响,回国创立了“陈安之研究训练中心”。不到两年,他已身价过亿,仅靠“成功学”获得金钱上的成功。追随者视“成功学大师”为精神导师,“成功学”类图书则是心灵鸡汤。许多传销组织也是利用成功学能够精神控制这一点,对成员灌输自己的营销模式。然而,成功学在核心内容上只能输出廉价哲学,却难以提炼出具体的行动策略。而市场上的“成功学”图书作者则大多都是一些雇佣写手,利用网络上的文章,摘抄整合,形成各种书籍。极端功利主义之下,权利社会之下,一夜成名、暴富的例子鲜见不鲜,无数人开始幻想寻求一条“成功”的捷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疯狂地修炼成功学。然而,哪一个成功者不是经过淤泥的磨炼成长?成功学只能使贩卖成功学的人获得成功。在极端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之下,成功学的泛滥,大学生更容易被影响,让廉价的哲学带领他们逃避自由。

(二)行为态度: 封建思想下的“病态成功观”

从“学而优则仕”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再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中国社会中,成功和失败被放在两个对立的语境之中,形成了一种病态成功观,即在成功观问题上人们非理性、非健康的理解、认识和行为。其主要体现在: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画上等号,把高学历与成功画上等号,把权利、金钱与成功画上等号。很多年轻人不断积累自己,渴望有朝一日,一鸣惊人,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但是,他们过多地渴望成功,却无法忍受失败,也害怕失败,没有将劳动和艰辛看作是成长必要的经历,过多地注重结果,所以他们无法承受这样的一种成功。人生的经历就像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了。在这样的一种病态成功观下,也使得更多的年轻人选择按部就班的生活,忘了“真正的成功绝不意味着单一性的金钱的积累,它更可能是人的存在状况的改善以及生活意义的获得”。[11]

(三)知觉行为控制:义利观下的“儒商文化”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提倡中庸之道、重义轻利,在以稳定为追求目标的传统社会中,农业为其国家安定的根本,而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工商业处在劣势,无法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当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然后由于儒商文化中重要的一点是提倡万事以和为贵,不可冒尖,“枪打出头鸟”,而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商业中的竞争精神相悖。而在当今时代,儒家推崇的义、利对立已经深入人心,不利于工商逐利精神的培育。儒家的义利观使得以逐利为特色的工商业行为很难获得道德上的正义性和合理性。

三、美国大学生创业文化与中国的比较

创业文化的差异性会对一个社会创业的活跃程度和创业的成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美国,大学生创业并取得成功屡见不鲜。如微软的比尔·盖茨、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戴尔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戴尔等,都是在读书期间创业并收获成功的。然而,中国大学生创业却步履艰难,成就屈指可数。通过比较中美创业文化,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些原因。

(一)创业文化价值观差异:实用主义与儒家文化

众所周知,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美国人深层的价值观。美国社会崇尚和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创业在美国是极为普遍且引以为荣的事。美国人认为勤奋成为除遗传之外通往财富、地位、权力的主要途径,鼓励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在美国的实用主义的文化传统里,注重实效、敢于创新、奋发进取,追求的是一种为创新服务的价值观念。而我国传统文化总体上来说是辉煌灿烂、源远流长,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其中也不乏存在着一些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儒家”思想历来备受推崇,其中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是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社会心理。在这种缺乏鼓励个人创业冒尖的文化底蕴中,人们更多地选择循规蹈矩的生活。此外,教育长期以来忽视人的个性,而个性的核心内容则是创新性。而当前依旧属于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使得大学生更多的是沉淀在心灵深处的传统观念,对创业也只是浅尝辄止。

(二)创业教育差异:素质培养的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

文化理念的形成首先要来源于家庭,其次来源于教育。在美国文化中,人们从小就受到自立、大胆冒险的教育,鼓励去实践,自幼时起就埋下了独立意识和自主创业精神。美国从小学起就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服务,美国人并不把创业看作是一种赚钱的手段,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一生的成就。美国的教育体制极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学生敢想敢干的良好习惯奠定了基础。而中国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创业意识,动手能力较差。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应试教育逐渐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采用机械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存在着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学生们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书本上,这样就使得视野狭窄,知识单一。再者,中国的竞争多呈现一元化,用分数或论文来衡量一切,在单一化的竞争下导致大学生缺乏精神上和能力上的必要准备。

(三)创业风险文化的差异:风险投资资金及创业板市场

创业不仅仅需要创业者拥有极强的个人能力和过人的胆识,还在于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来启动和维持项目以及广阔的前景市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美国,拥有完善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融资的渠道多样,融资方式灵活、易得性高,不仅有政府提供的资金援助,还有一些分投集团对项目的投资。政府还通过政策引导,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种子投资等。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对创业者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这样就使得风险投资成为年轻人创业最为青睐的资金来源。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SUN微系统公司等,都是借助于创业风险投资的资金和管理迅速发展起来。同时,美国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积累企业的相关经验,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创业创办公司,实现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而在中国,创业的资金来源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一部分人资金来源于亲友资助,但是一旦创业失败,除了沉重的经济债务,也还要承担更多的情感负担。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日益支持和重视,也提供了相应的创业贷款,但是申请到贷款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低。“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截至2014年4月末,该市大学生获得创业贷款仅占创业贷款余额的2.83%。”[12]在大学生创业贷款上,手续繁琐,贷款额度小,并且申请门槛高。对于中国大学生创业者而言,相当多创业计划都是对服务业或者是传统行业的翻版或抄袭,创业项目层次低,并且科技含量不高,同时由于大学生创业者往往缺少实践经验,项目缺乏明显的优势和特点,实际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很难吸引风险投资人的关注。此外,我国风险投资初起,规模太小,创业板尚未开张,这些因素对我国大学生创业都是不利因素。

四、美国大学生创业文化对中国的启示

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也创造了大学生创业的神话。在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0%,而在中国却相对较低。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文化对中国大学生创业有四点启示:

(一)依靠大学“创业支援中心”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为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政府应该成立以大学为中心的“创业支援中心”,实施“严进宽出”政策。对大学生要求进入创业中心的申请,政府和学校要进行严格筛选,并且由大学教授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组成的评审团来对寻求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评价决定,并对其创业方向进行指导。通过筛选的大学生可以顺利地进入创业支援中心,在这里,大学生可以得到“一条龙”的服务。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人才、场地、资金在这里都能容易地找到。中心帮助大学生联系各专业的指导教授,协助进行可行性调查和分析,向大学生提供法律、税务等服务,并且帮助大学生进行筹资。为了使大学生的优秀创业想法和项目变成真正企业运作的公司,政府可以提供与企业同样的金融和政策支持,同时大学生创业企业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各种资本对高科技创新企业进行投资,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二)依靠大学与社会协作建立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一个背后的文化原因离不开教育,因此,提高创业成功率就要积极地开展创业教育。应努力建立一套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一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此外,中小学应该开发大量的创业教育课程和游戏,使学生们从小就对创新、竞争、成本及利润等重要概念产生兴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青少年,设计多项激发创造力的活动。大学不仅承担着为学校提供创业教育的任务,同时也应该开办许多社会创业培训项目。创业教育要注重实践性,建立高校创业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等,并且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有效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在教学环节中,高校应该经常邀请一些成功的创业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们进行分享,而创业课程的主讲教授也应该是正在或者曾经是创业家。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通过商业创意的形成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三)引入各类风险投资基金营造风险投资文化

美国风险投资文化的核心是愿意尝试失败。中国的风险投资文化则过于看重成功。前者导致美国风险投资基金风起云涌,许多大学也设立风险投资基金。GOOGLE等就享受了来自斯坦福大学的风险基金。后者导致中国风险投资基金少之又少,中国几乎没有大学有风险投资基金。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瓶颈,因为大学生创业必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需要社会机构的资金支持。社会的相关部分应该设立创业基金,向社会各界进行募捐,用来赞助创业竞赛、奖励创业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项目等,用这些创业基金来推动大学生创业走向一个新的局面。对于一些面临失败风险大、需要的资金较多的项目,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创业投资,比如说可以制定减税政策来鼓励创业投资,以此来鼓励资金流向大学生创业领域,推动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政府可以对创业者进行补贴,简化相关的补贴程序,省略一些繁琐的行政手续,缩短审批的时间,降低申请的门槛,对于创业失败的大学生也进行相应的补贴,以此来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强科研和产业联盟,更多地鼓励创业和成果的转化,并且将一些发明专利从学校转移到企业,而学校可以适当地从中提取收益,形成“财富—人才—科技成果”的循环机制。

(四) 建立开放的大学吸纳社会创业文化

开放的社会文化有利于建立宽容的文化氛围,奠定大学生创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大学应该鼓励开放的文化,不能拘泥于象牙塔文化。大学要融入社会需求,面向每一个有智慧有创新想法的大学生,鼓励他们打破创业者之间封闭的状态,互相交流,交换思想,不断地完善最初的创意构架,使其不断臻于完美。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校效应”去为年轻学子们创造创业机会。举办一系列的创业计划,可以邀请历届校友或者社会知名人士,对学弟学妹们提供创业帮助。利用学校的知名度来宣传自己的创业计划活动,主动去邀请政府官员、优秀的风险投资基金经理、银行家、律师等来校宣讲创业政策及法律,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创业。

[1]王波.从课外活动看中美大学生就业能力差距[N].光明日报,2012-10-08.

[2] Chatterjee.N&Das.N.Key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Volume , 21, No.(1), 2015:103.

[3]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 2008(02):315-320.

[4]艾琳.美国式家庭教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 Paul E.Barton, Richard J.coley. The Family:America’s Smallest School[J].Policy Information Report, 2007: 9.

[6]劳伦斯A·克雷明.美国教育史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2.

[7] N.Nayab.Factors Having an Impact on Starting and Operating a Business[N].Bright Hub.http://www.brighthub.com/office/ entrepreneurs/articles/73616.aspx.2011-11-19/2015-09-28.

[8]王忻.占企业总数的99%,2/3的就业者为其工作小企业养活了美国人[N].环球时报,2004-03-31.

[9]夏人青、罗志敏、严军.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1999-2011年)[J].高教探索,2012(1):123-127.

[10][12]赵丁琪.大学生创业,资金从哪里来?[N].人民政协报,2015-06-15(05).

[11] 郑安文.当代大学生成功观问题探析 [J].学理论,2013(09):184-186.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Liu Xiaoxia Li Yue Gao Yangfan
(College of Marxism,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ractUniversity students’ starting a business has become a world trend of the new era. However, the success rate of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is 20%,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which is only 3%. Despite of som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 low success rat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hole social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Chinese university’s students, American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should be referred to. For exam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pport center an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start business should be set up,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should be organized, and venture invest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perfected. What’s more, there should be set up new venture culture.

rdsEntrepreneurial Cultur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Venture Investment Culture

C913.2

A

1006-1789(2016)03-0080-06

责任编辑 杨 毅

2015-12-09

本文系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A类”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2015036。

刘晓霞,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创业;李悦,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创业;高杨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

猜你喜欢

风险投资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一类分数阶房地产风险投资系统的混沌同步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