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项目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6-03-19宋美颖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363
宋美颖(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项目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宋美颖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363)
摘要:现有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编排大多刻板枯燥,学生兴趣欠缺,教师的授课创造空间小。文章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在教材编排上,以“班级野外烧烤活动”作为整体项目,根据事态发展和工作需要逐步套入工作情境需要的应用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混合式教学法,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整体项目设计;混合式教学;应用文
应用文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举足轻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现有教材繁多,教师教法多样。但较多学生认为课程枯燥沉闷,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作者试图从教材设置和教法方面进行探索。
一、应用文写作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现有教材
现有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编排,结构大多是相同类型的文种组成单元,单元下设“节”,一个文种独立成一“节”。单元与单元的逻辑关系松散,第三和第六单元位置完全可以调换。节与节之间,也无必然的先后顺序,仅仅是把同类型的文种罗列出来。以“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职应用写作》(杨文丰编著)为例,在结构上基本以类型进行章节划分,第一篇是“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或“应用文的基本知识”,随后是“大学生通用文书”、“公文”“会务文书”“事务文书”“经济文书”“规章文书”等,章与章之间,独立、无联系;在每章内,以文种进行划分,如第三章“公文”中,分六节,即六类公文,分别是:决定、纪要、通告、通知、通报、报告。每个文种之间,无直接因果联系。这样编排教材的优点是,理论知识清晰明了,应用文的所有文种全部囊括,有利于知识的分类、编排;缺点是,这样罗列式的教材稍显枯燥,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具体在每类文种的内容编排上,基本套路是“例文+基础知识+模板撰写+技能训练”。以“通知”为例,第一部分是“例文借鉴”,其中有七篇例文:《某市人民政府批转市科委关于加快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具等部门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意见的通知》等。第二部分是“必备知识”,包括通知含义和用途、特点、类型。第三部分是“通知的结构写法和写作模板”。第四部分是“技能训练”,包括病文改错、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等。这种中规中矩的编排,知识点完备,条理清晰,但例文年代久远,信息相对陈旧,而且大多例文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觉得艰难晦涩,味同嚼蜡。
(二)教师讲授的方式方法
大多教师上课,基本按照教材设置的顺序,按以下脉络开展教学:例文讲解、基础知识讲授、提供素材引导学生按照模板进行摹写练习、最后点评学生作文,有时间的话,再进行几个知识点提问或讨论。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过程,紧紧依赖教材设置的脉络,并无错处但却了然无趣,学生看教材即可预测教师下节课会怎么讲,三节课后便能知晓老师整个学期将如何授课。学生感觉来与不来课堂无所谓,仅仅看完教材即可获得与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毫无期待与惊喜可言。这样的教材设置与讲授方法,无法引起学生兴趣,更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出思路和实际探索
(一)在大项目背景下根据事态发展调整教材章节顺序设置
在选择项目时,一般采用递进、包容、平行三种原则。递进原则指前后项目之间在知识容量、学习难度、学生工作量等方面形成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递进关系;包容原则指后一个项目包含前一个项目的知识点,后一个项目是前一个项目的拓展,前一个项目是后一个项目的组成部分;平行原则指前后项目具有同等的知识容量、学习难度和工作量。但不管是依据什么原则,课程选择的项目组合在一起应能包含课程所需要传授的全部知识和技能①。
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应用文写作》的篇章设置、内容编排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放弃以往按单元分类的模式教学,设置一个大项目“班级野外烧烤活动”,把应用文放到情景中,以工作过程为时间轴,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引擎,根据事态的发展来逐步套入工作情境需要的应用文,让学生能真实感到实际需要,驱动学生练习,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情境下最大程度的开展技能训练,并及时检验训练效果。让学生乐于参与,充满期待。具体实践如下:
1.第一节,放弃传统的应用文基本知识讲授,直接布置班级自由讨论野外烧烤的事项,并要求学生撰写会议纪要。学生不知格式、写法、无从下笔,从而由内在产生需要,迫切学习会议纪要的基础理论、格式,学习如何提炼中心思想,并将口语化的表达转换为有公文语感的表述。
2.第二节,承接上一节内容,由教师提供思考方向,要求班级讨论时,决定野外烧烤的时间、地点、负责人、分工、完成时间和进度等,最后撰写班级野外烧烤的计划书。
3.第三节,延续班级烧烤项目,因计划书已撰写完毕,按照事态发展的顺序,由学生撰写请示,代表班级向所在系提交,希望能得到上级批准外出。在此节讲授中,除了请示的基础知识、格式外,应穿插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相关知识点,布置学生课后预习《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4.第四节,让学生以系主任的身份撰写批复,一系列的学习和练习结束后,由教师较系统地讲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公文处理条例。
5.第五节,假设班级得到系里批复同意外出,安排学生写作邀请函,邀请外班进行联谊。
6.第六节,学生着手筹备野外烧烤活动:借专业相机需写借条、收到家长赞助烧烤的帽子需写收条、联系景区要求写介绍信、联系好了景区回来汇报恰逢老师外出,学生需写留言条等。
7.第七节,万事俱备,终于准备出行,学生练写班级野外烧烤通知。
8.第八节,撰写欢迎词欢迎被邀请的班级同学。
9.第九节,假设在野外烧烤的过程中,不同班的两个男生发生冲突,幸好没演变成打架事件,学生将此过程撰写报告向系里汇报。
10.第十节,烧烤后第二天,撰写感谢信,感谢外班同学的热情参与。
11.第十一节,要求学生代表班级撰写烧烤活动总结。
12.第十二~十四节,假设在烧烤过程中,曾自由爬山,有一名同学看到路边卖手工帽子,考虑到父母是电商,遂取样回家,父母安排该同学写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前景良好,父母继续安排该同学撰写意向书;合作顺利,进而撰写经济合同。
13.第十五节,最后假设学生临近毕业,撰写论文格式。
(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需要应用混合式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方法包括项目驱动法、情景设置法、角色扮演法、词语替代法、主题词和主旨句提炼法、结构搭建法、范文摹写法。
1.讲授“会议纪要”时,导入主题词和主旨句的提炼练习,在学生熟练把握主题词和主旨句的提炼后,再引导他们对整篇文章进行主题提炼,归纳出鲜明简练又符合主旨的题目。此法对学生归纳中心思想大有助益。
2.讲授“计划书”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工作思路,重点使用结构搭建法。要求其熟练搭建分工表格,包括分组、组长组员、负责内容、完成时间、工作地点、完成效果等,在日后的工作中,养成运用5W方法和检查清单的习惯。在分组讨论时使用角色扮演法,分演总指挥、物料组、安全组、医疗组组长等。
3.在讲授“请示”时,着重练习公文语感,多使用词语替代法。从最基本的词语开始,如“因为”改为“因”或“因此”,“很好”改为“优秀”等;进而将一句口语化的表述转换为公文文种味浓的表述,逐渐扩展到整段地替换,习得公文语感。
4.全程运用项目驱动法和情景设置法。在整条主线和各节点的设置上,都属于情景设置;每个应用文的产生,都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一个个项目去推动学生产生内需,进而产生学习欲望。
5.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时,较大频率地使用范文摹写法。教师给出素材,请学生模仿范文的结构模板,按通常程式拟写,必须对素材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方案步骤清晰、思路严密。
三、实际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
整个学期的学生到课率达到98.6%以上,课堂氛围活跃,活动与项目参与率很高。作业上交率达到100%。学生开学初写作的应用文格式错乱、表达口语化、条理混乱,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期末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写出符合规范,格式正确,语言基本简洁、准确、严谨、庄重的各类应用文,教学效果确实达到教师预期。
(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全班50名学生参与匿名评教,从能力目标、能力训练项目(任务)设计、能力训练过程、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在满分为100分的教学评价打分中,作者得分94.46。
在全班学生匿名评教问卷中,有问题设置是“您对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备课、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实践环节、课程设计、考试等)有何意见和建议”,学生评价高频率出现以下表达:“教学过程多姿多彩,课程设计能激发同学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象条理,课堂气氛活跃”“课程教学思路清晰,以烧烤活动作为主导线是很好的设计”。
由此得出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项目设计与混合式学习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取得良好成效。
四、以后努力方向
(一)因该方法为初探,在项目的包容性方面不够,应该拓展更大项目,以增加事态发展的多种可能,以便有更大的灵活度进行小项目的调整,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可以考虑大项目为“举办学校大型晚会”或“举办校企合作论坛”等。
(二)教材例文的选用既要契合时代特色,又涵盖各行业。必须是近一两年的案例或文章,贴近时事的;又涵盖党政机关系统、企事业单位;层面既有国家性公告类,又有个人SOHO族的发文。
注释
①卜锡滨.以项目化教学整合课程内容[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参考文献
[1]卜锡滨.以项目化教学整合课程内容[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146-02
作者简介:宋美颖(1982-),女,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Abstract:Nowadays most of the textbooks of Practical Writing are rigid and boring.Students may lack of interest and teachers'creative teaching space is very narrow.In this paper,the author explores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arrangement,she takes the“class outdoor barbecue”project as a whole project,introduces the needed practical writings in the real working situations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development and work;At the same time,she uses the hybrid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effect in practice.
Keywords:overall project design;hybrid method in teaching;practical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