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016-03-19邓润生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竞争力毕业生心理

邓润生(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浅谈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邓润生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各行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由于在工作经验方面较为欠缺,因此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前途满怀憧憬和希望,然而一次次失败的求职经历,无疑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并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社会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几个方面对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措施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玉林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YJYB19)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However,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still not optimistic to college graduates lack of work experience. The newly graduated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lot of expectation and hope for their future, but frequent failures in job interviews have brought a serious psychological burden to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mployment of local college graduates, and analyzes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college graduates from several aspects.

Keywords:local universities; graduate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一、当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在很多人才招聘会上,对于毕业生的要求非常高,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来自于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虽然所学专业相同,然而重点大学的学生明显要比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受欢迎的程度高。很多毕业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如招聘会和网络等,投了大量的简历,然而却很少得到反馈,获得的面试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即便获得机会参加面试,真正被录用的几率却很低。而能够就业的毕业生,也并非一帆风顺,需要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如繁重的工作、激烈的竞争、生活压力等等,毕业生刚就业后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不高,而生活支出则较大。以上种种,对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地区的学生选择了高考弃考,导致高考人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农村考生占较大比例的省份,这一现象尤为严重,在就业预期和高额的学费之间,这些较为贫困的学生选择了放弃高考。这种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必将阻碍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一概念诞生了,究其本质,就是指一种核心素质能力。通常来讲,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首先是来自于大学生本身的因素,其次就是负责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高等学校。学生的努力和奋斗是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属于内在因素,而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外在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体系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以优化和改进,具体的讲,目前的高等教育在实习实践、课程内容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更需要增加大学生的实习机会,多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提高,尽快实现就业。针对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即尽量避免专业重置带来的影响。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毕业生就业情况预警系统的建立,及时地对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就业状况不佳、就业竞争力较弱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和规模。同时,需要对课程机构做出调整,培养技能型的人才。

二、优化个性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以大学生的个性优化为切入点,科学设置就业心理干预课程

目前,很多毕业生在参加面试时,往往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于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作答,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都较差,回答不能让招聘单位满意,得不到聘用的机会就可想而知了。同时,毕业生由于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对于市场环境不够了解,在自我评估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时,评价过高,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因此,在进行就业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次次求职失败的经历,容易使毕业生逐渐产生负面的心理,如悲观沮丧、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更加不利于成功就业。

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优化,应把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工作的首位,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发展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开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平衡和优化人格的课程,如人际关系学、大学生就业指导、青年心理学等,使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自我调节,及时消除负面的不良情绪。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特征,即高科技化和信息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的优势,采用网络以及手机短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并对学生在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最终实现人格优化的目的。

(二)加强个性优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并不是相同的,而是存在差异的,同时个性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累积和变化的结果。基于以上的考虑,需要对大学生的个性进行分析,并采取人格因素问卷等工具,来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个性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并设置适合这一小组的活动内容,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也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而学校则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开展心理干预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关心和理解,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要及时对学生积极的一面进行表扬和肯定,同时督促学生主动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通过心理干预,使学生能够客观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不断自我提高,完善自我。

三、转变就业观念有助于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一)引导大学毕业生必须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

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然而仍然有一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对于工资水平以及职位的要求过高,而且并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对于较为贫困和偏远的地方唯恐避之不及,最终导致人才供需借位,以上种种都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不利因素。因此,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需要从转变就业观念入手,走出心理误区,解决好现实与期望之间的矛盾问题。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科学的就业理念,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理解和适应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并尽早适应这种模式,完成观念和行动上的转变。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营造良好的具有创业信念的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企业发展论坛、创业校友跟踪采访等,通过先进和典型的事例,激发和鼓舞师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热情。

(二)引导大学生量身订制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在大学校园里有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对于职业的选择方向,仍然不够明确,处于茫然的状态。一些大学生担心一旦选错了职业,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得不到回报,还会对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造成影响。在这里就体现出了职业咨询指导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职业咨询指导,有助于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对自我进行定位,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个人特点与职业特征的有机融合,从而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坚定就业的信心。利用专业的职业倾向测评,并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职业选择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结合社会实际,不能只是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最终使毕业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

四、逆商教育有助于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心理,就业期望值相对较高,在择业地域、单位、岗位的选择和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缺乏对社会实际与自身条件的客观考虑,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同时产生自卑、虚伪、偏执、幻想等心理问题,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最终难以顺利就业。究其原因,可以说与当代大学生在其人生过程中,较少经历逆境,抗挫能力低等关系密切。因此,在大学生就业逆商的培养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结合就业逆商培养的目标和内容,搭建就业心理危机干预教育的“挫折情景”,选择与设计就业逆商培养的“欣赏视角”和建立疏导宣泄不良情绪的“宣泄室”,“呐喊室”等。通过一系列而系统的挫折训练和“欣赏视角”活动,达到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实现就业理念及就业思维方式的转变。

针对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设置相关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勇于面对就业压力,尽快地摆脱就业困境,创建和营造能够深入学生内心的实战化情境。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应是以关怀和尊重学生为前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有效地沟通,教育和感染学生主动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通过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使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最终形成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的精神,营造校园新风尚。

总而言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这是一个大的环境,而来自于大学生自身的,则是其面对这些压力而产生的就业心理危机,这就需要大学生去自我客服。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更是有义务通过各种方式,做出不懈的努力,有效地干预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核心力,在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早日成功就业,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参考文献

[1]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49-52.

[2]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黎平,黄厚南.黎奇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

[4]刘恭辉,王云鹏.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4).

[5]梁九妹,张建国.徐粤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

[6]张东玲.基于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27(2).

[7]苟朝莉.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3).

[8]张宏标,尹宗毅.工科院校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7).

作者简介:邓润生(1977,8-),男,学位:硕士,民族:瑶族,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144-02

猜你喜欢

竞争力毕业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