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6-03-19杨忠国郭胜杰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庆市生态园林绿地

杨忠国,白 那,郭胜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大庆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杨忠国,白 那,郭胜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打造宜居城市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庆市作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分析当前大庆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利弊因素,提出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大庆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生态园林城市;问题;对策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减噪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推动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举措[1]。面对当前城市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世界各国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各国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大庆市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长期以来,“地上服从地下”的资源开采政策,使得石油石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加之当前生态法治体系不健全,城市生态网络系统尚未完善,引绿机制缺乏科学性等问题突出,阻碍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进程,对此,立足于大庆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利弊因素,提出现阶段推动大庆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对策建议,促进大庆市从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的转型,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美感与整体品位,为大庆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保障[2]。

一、大庆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

(一)大庆市概况

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为北纬44°40′至46°55′,东经123°35′至125°45′,区域总面积22,161平方千米。大庆气候兼具大陆性与季风性特点,冬长夏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4.2℃。大庆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大庆油田也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大庆市水资源、耕地资源、地热资源、湿地资源也极为丰富,其水域辽阔,100亩以上的湖泊284个,享有“百湖之城”之称;湿地广袤、类型齐全、景观丰富;草场优良,草场面积占据全市土地面积的40%。另外,大庆市良好的自然景观孕育了诸如湿地风光、石油文化、民俗风情、温泉疗养等人文性旅游资源。

(二)大庆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大庆经济的飞速发展,较之其他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有了越来越高的追求。对此,大庆市不断加大对城市整体环境的改良建设,以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为依托,大力投建城市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化、景观风貌,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四城”联创持续推进,“十项”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植树1000万株,绿化覆盖率45.3%,“三化草原”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已有20.3万亩“三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省级生态乡镇54个,生态县区6个。大庆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第三,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34个荣誉称号。

(三)大庆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庆市生态园林建设成绩斐然。但生态园林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朝夕而成,大庆市在现阶段的生态园林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石油石化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依然存在。一直以来,油田开采践行“地上服从地下”的方针,过度注重开发,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其一,油田开发中,修公路、铺管线、挖水渠等生产活动,改变了土壤结构,大量占用草原面积,毁坏草原植被,导致裸地连片、沟壑连绵,草原“三化”现象日趋严重。其二,油田生产过程中冒出、排放大量原油、废水、泥浆、垃圾严重污染了土壤、植物与水质。其三,大型燃煤锅炉没有配备烟气除硫装置,二氧化硫排放超标,严重污染城市空气,同时带来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其四,石油、石化产业用水量过大,超量使用地下水,同时其生产排泄物污染地下水资源,加之降水量少,导致湿地面积萎缩。

2.生态法治体系尚未健全。群众日常生活中,仍然不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乱扔垃圾、践踏草地、攀折花草树木的行为屡见不鲜;一次性饭盒、筷子使用量较大;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旧电池、塑料袋随意丢弃,这些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生态园林绿化属于长期性的公共事业,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多数环保部门不注重环保建设,资本投入力度不大,生态园林建设进程缓慢;市民环保理念不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得不到全面的保护。在建设配套绿地时,有些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将原本的绿化用地挪作他用,城市绿化严重缩水,建筑项目绿地建设率不合格。[3]这些既反映了市民生态环保意识的薄弱,又印证了当前生态法制体系的不健全。

3.生态网络系统还未完善。大庆市生态绿地建设过度集中于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而诸如居民区、各单位等与人们生活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却是生态绿色建设较少涉及的区域。没有充分引入地带性植物,没有显示出城市绿化特色,古迹或人文性建筑周围缺少高质量、高品位的城市绿地。[4]另外,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便是作为生态保护屏障的城郊防护林,然而当前大庆市周边只有一些零散分布的防护绿地,且其中的树木种类单一,结构不够合理。总体看来,当前,大庆市生态绿地建设多为城市绿地建设,对于城镇、农村投建力度薄弱,尚未形成涵盖土地、空气、水体、动植物等全面化的生态网络系统。

4.引种机制缺乏科学性。大庆市中盐碱土地较多,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大庆市为丰富城市苗木种类,引进多种不同的树木,但多数因“水土不服”病死或枯死,经林业部门专业诊断,这些苗木的死亡多是因为不科学的移植技术导致。比如,在苗木引进上,或选购外地苗木,或移植附近山区苗木,从外地选购的苗木根茎较细,在大庆盐碱土地中,难以吸收土壤水分,极易死亡;从附近山区移植的苗木,由于长期生长在空气好、养分足的山区之中,移植到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后,极不适应这种生长环境,成活率较低。这些皆由不科学的引种机制造成的。

5.文化品位有待提升。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种花植树,优化城市外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于城市文化的高度,凸显城市特色、凝聚城市风情、塑造城市品位,从生态园林的外部环境中映射城市文化内涵与内在品位。然而大庆在打造城市文化品位上有欠缺,没有充分利用大庆市的传统文化魅力和石油文化特色,没有巧妙的将这些文化内容引入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之中,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上缺乏应有的人文底蕴与文化风情。

二、大庆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利弊因素

(一)有利因素

1.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庆市在全省乃至全国是最先步入“小康社会”行列的城市。大庆市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稳定的物力支持与经济保障。

2.丰富的资源。大庆市自然与人文资源极为丰富,草原广袤、湿地环绕、湖泊众多,石油文化博物馆、石油开采遗址、历史纪念馆等文化旅游胜地较多,这些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景观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有利的社会环境。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大庆市政府及各大中直企业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共绿地建设,城市道路修缮、道路绿化带的拓展,同时重视对城市周边防护绿地的投建。因此,在大庆市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在有利的社会体制保障下,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如虎添翼”,发展势头良好。

(二)不利因素

1.自然条件恶劣。大庆市属于安达闭流区,自然江河较少,降水多流入低洼处形成泡沼,这些泡沼多呈现蝶形,且分布零散,其水质呈强碱性。

2.土壤污染加剧。近些年,全市土地沙化、盐碱化不断加剧,土壤的高盐碱性导致树木难以吸收水分,这种“生理干旱”极易导致苗木死亡。土壤污染、土质退化等问题严重,土壤肥力渐趋下降,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3.园林观赏类树种较少。大庆市冬季较长,且气候极为寒冷,日益盐碱化的土地,导致很多引进树木无法健康生长。城市中可观赏性的绿色树种较少,调查显示,大庆市长势较好、且种植面积较广的观赏性树种仅有40余种。

三、大庆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对策

(一)环境优先,推广“绿色油田”

大庆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便是油田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问题,因此,要做好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应改变大庆油田传统固化的生产经营理念,推广无损于环境的绿色油田工程。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分析由油田引发的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措施;以环境保护为中心,改进生产工艺,完善生产设备,杜绝损害环境的生产行为;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推广可再生能源,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第一,由“地上服从地下”的方针转变为“地上地下双向协调”的政策,确保“地下油源丰富,地上绿草丰茂”。第二,对油田改造、环境治理给予大力的资金政策支持。其一,大力实施油田生态修复,改造被石油石化污染的废弃土地,人工生态修复被损害污染的土地、草原、植被,并应用生物措施治理落地原油污染;其二,对油田地面环境加强管理与保护,制定规章制度,妥善处理油田生产带来的废水、废油、废泥浆,禁止排放有毒有害气体。通过上述对油田环境的改造、治理措施,为大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法律保障,健全生态道德法治体系

生态道德是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行为准则,生态道德建设如生态环境改善一样,不可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繁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常抓常管,着力提升全民生态道德水平,将现代生态道德观念融入民众心中,使民众在领悟中践行,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民众基础。另外,为保证生态道德理念在全民中的深入贯彻与切实执行,保障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实效性与连续性,必须将生态道德理念纳入法制化进程之中。[6]转变仅仅借助宣传教育手段传播生态道德观念的举措,将生态道德观念提升至生态道德法规建设之中,大力实施依法管理,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三)空间整合,优化生态绿化网络

针对当前城市绿地建设薄弱的状况,采取可行性措施,加强对城市居住区及各单位绿地的投建,街道建设生态公园或小型游园,对于旧城区改造或投建的新城区要在中心区域或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开辟中心公园。生态绿地不仅仅指城乡条带状绿被,更包含各类开放空间,水体、土地、动植物,因此,城市绿地在建设上不仅要建设好各类公园绿地,更要注重对汇聚大气、水体、土地、各类空间及动植物等综合生态网的建设,以此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有序性与稳定性。生态网络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对绿色植被的生态整合,对此,立足于景观生态学视角,大型植被斑块有着多样化的生态功能,小型植被斑块则是生物流动的暂住地,可强化景观的异质性。因而,在植被建设上,应将两种植被斑块相结合,以道路为载体构建绿色廊道,即在新旧城区建设中,在道路两旁建设以绿地斑块为主体的绿色廊道,在城市中形成依托于道路格局的生态绿地网络。另外,城市生态网络系统总会受到附近生物群的影响,因此,在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上,也应构建以保护城市为目的的城郊防护林,扩大城市生态系统。总之,在城市生态绿地建设上,既要整合城市绿地空间、植被布置,更要注重对城市绿地系统的保护,构筑城郊防护林,以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网络。

(四)因地制宜,完善引绿机制

每个城市因其自然环境的不同,植被的覆盖也会存在差异。为了使植被更好的在城市中生长,在引绿上必须遵循城市本身的自然规律,针对城市植物景观特点,引进适宜于在本城市生长的植被品种。立足于本土环境进行育苗管理和植被规划,开设育苗基地,组建专业化技术团队,对苗木花卉的生长给予全程化的关注与技术支持,提高植物成活率,避免“常引常毁”,防止“再引再毁”。本土植物抗逆性强,适宜于本土种植,因此,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植物栽培上应以本土植物为主体,搭配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植物种类。对于外来植物,不仅要根据城市环境特点,引进适宜本土环境生长的植物,更要加强对苗木花卉的后期养护。对此,应配设专业的植物养护员,加强对其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绿化部门加大对养护资金的投入,为外来树种的健康生长提供全方位保障。

(五)地方特色,凸显城市文化内涵

不同城市有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区位特点、植被特色、历史文化底蕴,自然与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每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上,只有以地方特色为基础,才能凸显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独特魅力。鉴于此,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上,可从植物配置入手,筛选地带性植物,形成具有城市乡土特色的植被景观。同时,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上,还要反映城市文化特色,明确文化定位,确定城市风格,这就要从景观规划设计上着手,依托城市人文精神,融入城市特有的民俗文化和人文风情,将城市文化贯穿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始终。例如,在园林绿地的规划上,可将市树、市花作为基础植被,外来引入的树木花卉穿插其中,在稳定植物基础结构的同时,展现城市个性。大庆市冰雪文化有着浓郁的寒地特色,利用冬季白雪,打造皑皑白雪下的植被景观,别具一格而又生动神秘。对此,可选择树形优美、树干丰茂的植物,以显现白雪的特殊地域景观。另外,大庆市还是石油文化名城,可以以石油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型、生态型主题公园,使大庆公园绿地充盈着丰富浓厚的本土文化内涵。

(六)结语

大庆市作为石油名城,黑龙江省副中心城市,是一座正在勃然兴盛的魅力城市。应借助石油产业带来的雄厚的经济基础优势,借助本土资源文化优势,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建设的中心,改善因石油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生态道德法治体系的建设,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立足于本土环境,因地制宜的引进外来植物,发展本土植物,丰富绿化植物的种类;借助大庆寒地特色和石油文化,全方位打造独具大庆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1]王丽丽.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庆可持续发展路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3,(02):68-72.

[2]廖婷婷.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浅析[J].福建建筑,2013,(04):59-61.

[3]梁彦兰,张云华.乡土植物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3,(13):3065-3067.

[4]刘焕婷,朱松岩.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2,(04):124-125.

[5]陈蔚镇,蔡文婷.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透视与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2,(02):91-96.

[6]周超,刘舰.试析大庆生态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136.

〔责任编辑:宋洪德〕

F287.7

A

1002-2341(2016)04-0045-04

2016-06-20

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大庆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SGB2016008

杨忠国(1979-),男,山东曹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庆市生态园林绿地
大庆市博物馆公众考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逐梦冰向未来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