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县域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6-03-19汪鹭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信贷金融服务县域

○汪鹭



湖北省县域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汪鹭

承载着“扩内需”重任的新一轮城镇化建设进程如火如荼,但城镇化绝无捷径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当是与信息化、工业化互相适应、互为促进的过程,也是与农业现代化互相支撑、协调推进的过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尤其是县域金融的支持,这也是我国城镇化进程能否健康可持续的关键环节。相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县域金融服务却未能同步加强导致出现相对“弱化”趋势。

一、湖北加快推进实施县域金融工程的成效

近年来,湖北省对于县域金融工作给予更多关注。省政府办公厅在2015年5月出台《湖北省县域金融工程试点实施方案》,在全省推进实施县域金融工程。首批27个试点县市区以提高县域存贷比为核心,以促进县域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为突破口,着力破解县域融资难问题。截至2015年年末,全省县域贷款余额9150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

(一)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顶层设计

湖北各地按照规划先行的要求,引进武汉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持,充分调研和论证,编制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的实施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考评体系。

采取县级政府职能部门主动挖掘培植与商业银行审批跟进培植相结合的办法培育有效信贷企业主体。加大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力度,探索保险增信、区域集优等多样化的外部信用增进方式,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三)健全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引导国有商业银行恢复县域网点,提升服务功能;推进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继续向县域下沉网点和服务,设立专营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内农合机构在县域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鼓励邮储银行大力发展小额贷款等涉农零售贷款业务;推动全省77家县市农合机构全部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了农村银行县域全覆盖。全省县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达到113家(含批筹),基本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1]。

(四)推进县域金融创新

积极开展信贷产品、担保模式、质押方式创新,在全国首创“助农贷”、“助贫贷”、“助商贷”等新型信贷产品,以及“商会+担保公司+银行”等模式和“五板”质押等融资方式。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在全国首创“县域板块”,2015年末挂牌企业覆盖全省103个县级行政区域中的101个,覆盖率达到98.1%,县域挂牌企业达到540家,占四板挂牌企业总数的67.3%,累积实现股权融资149.8亿元,占全部挂牌企业融资总额的79.2%[2]。

二、湖北省县域金融服务趋向弱化的现状

随着湖北在全省27个县市区推进县域金融工程试点工作的展开,县域信贷增速逐渐赶上并超过了县域经济增速,对县域发展的贡献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担任班主任的高校教师很多刚刚进入工作岗位,对近几年来的就业形势较为熟悉,观点新颖,具有时代性,能够更好的针对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不是仅仅将书本的知识教授给学生,造成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关注社会现状,影响就业效果。

(一)县域银行信贷投放结构不合理

目前,县域贷款大多流向政府背景项目、少数优势行业和大客户。这主要是由于县域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受到信贷准入、风险控制和宏观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广大中小企业大多感到贷款难度加大。从行业投向看,湖北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类的贷款,有一半以上投向了铁路、公路、城市建设等交通运输项目;从客户投向看,县域贷款投放集中在少数的大型企业,“贷大”问题突出。

(二)县域金融资源外流趋势明显,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差距持续拉大

当前各地对于银行机构“惜贷”、金融资源外流现象反映强烈,绝大多数县级政府认为本地银行吸储大部分未能用在本地,主要通过存放上级行和投资等渠道加速流出本地。

(三)县域金融机构类型和网点数量不足,金融服务缺乏效率和活力

湖北省县域金融服务中,很多乡镇和农村只有农信社与邮储银行两家金融机构,更不用提在经济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此外,县域的ATM网点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城繁华地区,很多乡镇无法使用银联卡,结算手段相对落后,金融产品的可选择范围小。

(四)县域金融产品创新滞后

县域金融机构仍然主要办理传统的房地产和设备抵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等信贷业务,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荒山、荒坡等抵质押贷款未开展或未大范围开展,金融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难以适应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

三、湖北省县域金融服务弱化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约束过度和激励不够的矛盾对基层金融机构的活力形成抑制。各类金融机构对于内控管理以及问责机制更加重视,但执行过程中约束和责任远多于正向激励,“无权贷”、“不敢贷”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削弱县域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此外,银行对授信业务风险的“零容忍”态度、信贷风险终身追责制等,极大影响了基层银行机构信贷营销的积极性,使基层金融机构变为单一吸存窗口。

2.客户信息和信贷决策在管理链条上的分离使得县域金融服务功能被削弱。在县域信贷需求审批过程中,贷款审批权上移,导致审批人只依靠规范文本作为县域企业“活情况”的判断依据,极大影响了县域信贷资金投放效率。这种信息决策的不对称既使不少规模小、效益好、前景优的县域企业失去通过贷款谋求发展的良机,也使县域银行流失部分成长性客户和业绩增长点。

3.多元化融资需求和僵化信贷体制的矛盾使县域金融供求矛盾加剧。当下的县域资金需求特点是“三个扩展”——信贷资金需求由传统种养业向种养加工一体化扩展、由分散农户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展、由短期周转性融资需求向扩大产能投资的中长期需求扩展,但县域信贷供给却相对僵化[3]。

(二)客观因素

1.高成本和低收益的矛盾使县域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难以保证。县域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其特点是分散范围广、规模相对小、单个企业资金需求少,与大企业相比较,金融机构在信贷营销上的人力成本较大,再加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但收益却低很多。作为商业机构,在市场化的取向下,必然对县域金融服务慎之又慎,不敢轻易大量投入。

2.担保条件硬要求和担保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对县域金融需求形成了压抑。尽管县域的很多财产能够作为抵押标的,但由于缺乏货币化、资本化机制而无法进行抵押,极大制约了企业或农户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此外,担保费率过高,县域企业难以承受融资成本的高企,再加上苛刻的担保条件也使得固定资产缺乏的中小企业难获信贷。

四、改善湖北省县域金融服务的途径

(一)加大正规金融面向县域的金融创新

1.转变观念理念,增强为县域服务的社会责任感、紧迫感,充分认识改善县域金融服务对当前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培植业绩新增长点的重要意义。县域大有可为。银行机构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的大好机遇,不断加大对县域的金融支持,促进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立足自身优势,加速布局县域金融市场,实现机构、业务、服务“三下乡”,激活和改善县域金融服务。政策性银行要向县域金融市场进行战略性、实质性渗透;国有大型银行要恢复或增设具有贷款功能的县域分支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要逐步向县域延伸机构、开办业务;邮储银行要加大邮储资金回流县域力度;农信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则要多途径增强支持县域发展的实力。

3.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县域金融产品、服务以及适合县域机构经营特点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量。在金融产品上,银行机构要研究县域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和趋势,开发引进多样化、有特点、适应县域需求的金融产品;在授信授权上,保证县域一级支行以上的机构都有一定额度信贷审批权并逐步扩大授权授信额度;在管理方式上,建立适合县域特点的信贷管理考评体系,分类管理,分账核算,单独考核;在信贷投入上,对县域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信贷扶持,帮助县域形成竞争力强的优势支柱产业。

(二)大力促进县域的民间金融发展

从民间金融的视角,“哪里有服务盲区,哪里就有民间金融”,民间金融要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为县域金融服务功能的完善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1.辩证看待、客观分析民间金融行为,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要充分认识民间金融在支持县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支持民间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2.促进民间金融合法化、阳光化,加强对民间金融监管工作。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从组织形式和体制上拓宽县域资金需求方的融资渠道,为民间资本提供正当出口。

[参考文献]

[1]孙文博.金融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5,(36).

[2]张月飞、张伦.县域金融支农效率的实证研究[J],浙江金融,2011,(11).

[3]陈曦.基于市场产权理论的市场安全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辑崔光胜)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绩效评价与规制政策研究》(批准号:14CJY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信贷金融服务县域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