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视角下韩国无产阶级文学“混杂性”问题研究
——论赵明熙的《洛东江》
2016-03-19邓美玲
邓美玲
(韩国西江大学 韩国语国文系,韩国 首尔 04107)
赵明熙1927年发表在《朝鲜之光》上的短篇小说《洛东江》①被评为殖民地时期阶级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作品②。《洛东江》被视为向无产阶级文学(KAPF)③“第一次方向转变”(천천천,2008:160)的象征性作品。进入20世纪,韩国社会被日本侵占,日本在1905年以后,为建立殖民地体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又于1910年~1918年实施了土地调查项目,以此实现了“殖民地原始积累”(천천천,1991:288)。当然,原始积累并不是依靠内在发展而是被日本资本强制推进的,未能与其内部积累连接在一起,但这为此后韩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条件。20世纪20年代,日本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资本移植等方式逐渐被移植到韩国并在此获得发展。在这里,韩国经济带有受日本资本主义要求被强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圈的性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日本轻工业垄断资本和重工业垄断资本逐渐移植到韩国,而此时韩国社会在内部尚未能完成产业革命,之后被迫转变成为垄断资本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20世纪20年代,韩国农村社会在政策运营层面上经历了“土地调查→土地掠夺→剥削农民→说服满洲移民”的过程,在农民层面则是呈现出“大地主→小地主(中农)→自耕农(小农)→佃农→离农·移民”的发展趋势,此时农村迅速凋零、衰败,贫民人数急剧增长,租佃纠纷也逐渐变得频繁④。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殖民地贫困化现象非常严重,农民的生活难以为继,再也无法忍受贫困的人只能背井离乡。当时农民受高利债所累,耕地也集中到少数地主手中,每年都会有很多自耕农沦为佃农,农民辛苦一年,所剩无几。而且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很多农户粮食见底,只能用草根木皮来填饱肚子。1919年“三一运动”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政策使得韩国文学在某些方面获得些许自由,然而“自1925年左联成立以来,韩国文坛积极倡导无产阶级文学,文学作品开始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比较活跃,日本总督府加强了文化殖民统治”(苑英奕,2015:45)。20年代是在韩国思想史或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殖民统治下,此时虽不算活跃,但可以主张比较多样的思想和文学理论。20年代中期,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成为主要的争论焦点。韩国初期无产阶级文学论的特色是以对文学和现实循环联系性的认识为基础,将改造现实以及追求文学新面貌作为目标。由于当时韩国所处时代的特征,包括赵明熙的短篇小说《洛东江》在内的韩国无产阶级作品,一般除了无产阶级理论,还杂糅着后殖民主义等思想。
就研究现状来看,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分别从无产阶级理论或后殖民主义思想方面来研究《洛东江》,而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还尚欠缺。本文试图将无产阶级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结合起来,通过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的混杂性(hybridity)理论来研究《洛东江》中本土文化和殖民地文化混杂的现象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民族意识凸显和阶级斗争问题。霍米·巴巴(천천천 천천천, 2012:868)认为,被殖民者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像殖民者,会通过“模仿”实现混杂化,而殖民地统治者则认为殖民地的各领域都尚未进化,一直野蛮推进,激化了殖民地的矛盾。这样就导致想要摆脱殖民地统治的很多人认为:要通过反抗侵入自己土地的殖民文化并恢复自我,摆脱他者公认的自民族的固有形象来拥护殖民化以前的土著文化。在赵明熙的《洛东江》等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时期韩国无产阶级作品中,同时存在着民族解放与阶级斗争两大课题。随着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占据资产阶级核心的日本人强力压迫韩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根据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可以判断,仅限于表面的民族问题最终指向处于深层的根本原因——阶级问题。
一、韩国土著文化和日本殖民文化混合的后殖民主义“混杂性”
当出现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时,民族问题将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形成问题在质上变成殖民地民族问题”(천천천천,1989:73),在这种状况下,民族问题将会被放在反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殖民主义(colonialism)是一种侵略政策,是指帝国主义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侵占他国或地区并将其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行为。而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是一种带有政治性和文化批判性质的学术思潮,主要关注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以及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精神殖民状况,反映了殖民地受殖民统治的人想要探索殖民主义的根性并克服被殖民困境的意图。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代表霍米·巴巴把在殖民地中对殖民文化和土著文化双方任何一方都很难感受到的归属感、对故乡也会产生陌生感并感到不便的现象定义为“疑非故乡的陌生(unhmeliness)”(천천천 천천천,2012:868)。文化正体性的危机会产生精神上的难民,因此在殖民统治下,人们可以通过拒绝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找回殖民地以前他们的过去来进行对抗,在此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混杂性”问题。《文化批评用语词典》在介绍“混杂性”一词时对霍米·巴巴提到的“混杂性”理论整理如下:
巴巴表示,殖民者要求被殖民者“像我,但又不能一样”。由于这种允许和禁止的双重政策,被殖民者只能部分接受殖民者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被殖民者就是这样通过部分“模仿”实现“混杂化”。但巴巴又表示,“模仿”一面是学习殖民者的“模仿”,另一面也可能是嘲弄殖民文化的“荒唐模仿”。混杂性意味着“以认知、模仿和嘲弄的方式威胁殖民者的权威性”,这使得殖民者企图构建的“自我/他者、内部/外部的二元对立”法则解体。“荒唐模仿”既在殖民和被殖民文化间撒播了混乱的种子,同时又消解了两种文化的隔阂。通过这种方式,殖民者的语言在统治实践中逐渐变成了“混杂性”的,即既不完全属于殖民文化,也不完全属于被殖民文化。
(천천천 천천천,2012:910)
通过上面引用文可以看出,被殖民者通过部分“模仿(mimicry)”实现混杂化,这将会打破统治者构建的二元对立法则并令其解体。即,被殖民者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像殖民者,在这种统治对立项中引入混杂性,将统治者的语言变成混杂状态。对于在“优秀”文化面前没有持续下去的价值的土著文化,殖民地统治者认为“在进行殖民化之前的殖民地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惯例等领域没有像样的体系,一直在野蛮地推进”(천천천 천천천,2012:870)。正因如此,很多想要摆脱殖民统治的人认为,要反抗殖民统治,首先要反抗殖民者的文化入侵,恢复固有的民族文化与形象。这种“推崇土著文化、消灭殖民影响的企图”就是“民族主义”。(천천천 천천천,2012:871)。
若对霍米·巴巴模糊的混杂性重新进行解释并将其作为文化创造和变革力量的根据,可以认为“混合性的力量在变革运动的层面上也会出现,作为对殖民主义否认的逆转的混合性最终将转变为文化变革的力量”(천천천,2004:144)。《洛东江》中的“民众”不仅是渴望解放的一个阶级,而且也可被视为想要摆脱殖民主义并找回民族正体性的一个群体,韩国民众借由残存的民族文化表象——“民谣”表达自己想要摆脱阶级压迫的渴望。在这里,民谣并不单纯是旧时代的遗物,而是将想要找回民族共同体的渴望投射到未来将解放的共同体上,并否认作为统治权力的殖民主义新文明的机制,可以说与追求阶级解放的社会主义叙事相结合。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叙事中,渴望民族主体解放的民众进行了无意识的抵抗。具有混杂性(hybridity)的土著文化和殖民地文化,即,只能彼此混杂(hybrid)的后殖民主义正体性,并不是停留在彼此敌对的两个文化交错的状态中,而是逐渐缩小距离。
所谓阶级,就是依靠在历史上规定的社会生产体制中所占的位置,依靠对生产手段的关系,依靠在社会性劳动组织里的作用,依靠最终可以自由处理的社会性财富份额的获得方式及其规模,彼此进行区分的巨大的人类集体。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将阶级结构简单地分成拥有生产手段的人和未能拥有的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大部分殖民主体都想要尽可能地模仿殖民统治者的服装、口吻、行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后殖民主义评论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模仿”(mimicry)。据他们认为,模仿反映了被殖民者想要得到殖民主义文化承认的欲望,以及在面对被自己认为是劣等文化的自我文化时所感到的某种羞耻感。模仿中包括个人尝试摆脱自己出生的文化并进入其他文化的艰难尝试,同时还包括想要从自身排除一切判断,认为不属于自己想进入的文化的因素。从这一点上来看,模仿可以说是同时伴随着对自我的他者化。虽然夹在两个文化中间,但对任何一方都感觉不到归属感,最终不仅出现各种精神障碍,还因生活中所经历的“文化位移(cultural displacement)”出现精神外伤,最终总是出现心理不确定性(洪承禮,1989:234)。
《洛东江》的作者赵明熙到日本东洋大学人道哲学伦理系留学并学习先进文化也可以说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种模仿。但模仿是源于确认自身劣等感之后的尝试,因此让个人在认为比自己所属文化更优越的文化里发现和追求故乡,必然会导致失败。结果就导致赵明熙在自己的意识里失去了故乡,他在哪里都感受不到归属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在自己长大的文化共同体和自己想要归属的文化共同体之间不断彷徨。《洛东江》中在殖民地韩国和殖民者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失去自己“故乡”的朴成运和罗莎最终逃往苏联,也可窥见一斑。《洛东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人士的传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将殖民地民族问题和社会革命的展望结合的意图。这一方面,从朴英熙“并不单是想要表现阶级意识,还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层面上透露出阶级意识”(천천천,1959:196)的评价也可看出。从该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以“民族感情的实体”作为基础,通过民族共享的具体场所来唤起民族的同质感和共鸣的意图。从对贫困的民族认识、阶级认识以及组织性反抗和未来展望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洛东江》对殖民地现实具有清楚的认识。朴成运等战士为恢复荒废的洛东江展开不懈斗争,将殖民地韩国的痛苦现实凝结到作为祖国化身的“洛东江”这个具体空间。
二、 韩日民族矛盾最终指向阶级矛盾
在韩国被日本帝国主义强占的时期,农田的丧失和破碎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困难、失去稳定性,一部分没落农民由此而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往伪满洲国地区或日本,这种现象因日本帝国主义将韩国人移居到伪满洲国的“鲜满化政策”而变得更加严重。没落的韩国人民在异国他乡沦为佃农或劳务者,而日本人则迁移到韩国,夺走韩国人民的土地,成为当地的地主或资本家,在韩国殖民地摇身变成统治阶级。《洛东江》的主人公朴成运对民族的爱恋在目睹农村的荒废和穷困现实时凸显了出来。当运动被日本帝国主义镇压时,朴成运想要离开韩国,他当时对朋友说了如下这番话:
不是的,即使如此也要留在这里。我们为了做我们阶级的事情,去中国也好,去印度也好,去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但对于我们来说,在这里做事最方便。而且拥有即使死也要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一起死的责任感和爱恋。
(천천천,1927:23)
就朴成运的话来看,阶级斗争去哪里都可以进行,但在自己的祖国——韩国进行则可视为是直面殖民地黑暗现实的方法。最终,朴成运决定以“即使死也要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一起死的责任感和爱恋”投入到大众当中去。继殖民地原始积累之后,代表日本垄断资本利益的总督府在韩国城市中主导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移植和发展也对农业产生了影响。日本以垄断资本为首的资本为调配日本资本主义所需的粮食,依仗总督府权力进行产米增殖计划,并且在该过程中以地主为媒介间接统治或直接统治韩国以佃农为首的农民。在该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被移植到韩国并得到发展,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尚未处于统治地位的状态下,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亲自推进地主制度来压榨韩国农民。这样一来,韩国的地主佃农矛盾急速扩大,由此带来了“反封建”的各种关系。
我在海外飘荡了五年,在这期间只要想到‘江’这个词就每每会想起洛东江。(中略)每当想起洛东江,我就不会忘记我是这洛东江渔夫的孙子,是农民的儿子。
(천천천,1927:19)
上述引文鲜明地体现出了朴成运对象征着地区共同体的洛东江的爱恋,洛东江一直被认为是韩国民族的根,是韩国民族正体性的象征。《洛东江》作品开端处是一首歌唱洛东江的民谣,内容为“水波荡漾的江水/如若蔓延到山野/这是生命的乳汁啊,是生命的乳汁”(천천천,1927:13-14),由此可以看出,洛东江对该地区的居民来说,既是母亲河也是生活的根基。从“即使走到天涯海角/还是会魂牵梦绕—/魂牵梦绕—啊—哈—呀(천천천,1927:14)”这一部分可推测出洛东江已不仅是一条河,意义还将扩大到“祖国”或“民族”的意义。而且作品中还表示“现在即使是一口乳汁也很难喝到(천천천,1927:13-14)”,以比喻手法描绘了因阶级分化和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导致生活的物质基础丧失的现实状况。
这苇塘最终还是落入他人手中。此处因村民的无知,十年前被编入“国有地”,之后被日本人以出售国有未开垦地的名义夺走。从这个秋天开始就没有芦苇了。虽已向道当局几次陈情,但还是没有任何效果。村民们甚至想要割破手指写血书并组织血书同盟来进行反抗。最终所有行动都只是遭到失败。
(천천천,1927:15)
正如从引文里所看到的那样,在成为朴成运被拘留契机的“芦苇地事件”中,洛东江山脚的芦苇地因“村民的无知”而被编入国有土地,此后又被日本人夺走,因此此处“靠卖芦苇养家糊口”的农民就面临失去活路的困境。在此过程中,将芦苇“视为生命”的农民在跟芦苇守军理论时被打伤。自洛东江边数万坪芦苇地被日本人夺走后,朴成运组织血书同盟并进行集体抗日,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日本和韩国之间严重的民族对立。叙述者在此借洛东江的情况来诉说韩国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的变化,在反映主人公朴成运心理活动的同时还展现了“民族”的形象。
每到春天
水波荡漾的江水
田野开阔
再过千年,再过万年
流下来的洛东江水
如若蔓延到山野
江水流动
洛东江!洛东江!
流到田野
这是生命的
从那时开始
即使走到天涯海角
溢出来了
乳汁啊
就喝着这乳汁逐渐长大
还是会魂牵梦绕
溢出来—哎—嗨—呀
是生命的乳汁—哎—嗨—呀
逐渐长大—哎—嗨—呀
魂牵梦绕—啊—哈—呀
(천천천,1927:13)
歌声停了。成运像疯子一样乱跳,卷起右胳膊袖子插到江水里,用手玩着水。旁边的人看到有些不忍心“你这人,真是不懂事。病人现在这样将胳膊插到凉水里怎么行。”
“即使我就这样死去也很好,你不要太担心。”
“你疯了啊……”
(천천천, 1927:18-19)
这里将朴成运对这条江的本能感情形象化。如果在民众层面上将民族感情的实体称为“感情的信仰”(천천천,1984:125),那么该作品就是将洛东江这个具体场所进行了形象化。现在通过依靠时态的场景(scene)和表现式(showing)的叙述方式描绘了病重到甚至不知是否能挺过江的朴成运,跟着洛东江渔歌吟唱并将手插在江水里的情景。通过朴成运所说的“去了西间岛(中国东北地区)一看,那里也不是能令人安心生活的地方。该国官厅的压迫和暴行不是一般的严重”(천천천, 1927:20),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对立情况也比较严重,同时也可以说,这里借由中国的情况来反映当时韩国的情况。在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期间,生存受到威胁的殖民地韩国的农民离开祖国,前往中国东北或日本,这也表现出韩国国内严重的阶级和民族对立。因此,朴成运开展的运动一开始是针对民族对立,但最终可以说也延伸到阶级对立的层面上。朴成运是一个非常热爱祖国的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和独立运动家,从农业学校毕业后担任郡厅的助手,此后爆发“三一”运动后又参与独立运动。他出狱后无法在韩国生存,就跟着父亲移居到中国东北地区,但在异国他乡又失去了父亲,此后辗转伪满洲国、露领(即“海参崴”)、北京和上海等地,投入了独立运动。此外,在崔曙海等作家20世纪30年代以中国东北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作为被统治阶级的韩国移民和作为统治阶级的中国地主之间的矛盾,反映出了带有“新倾向性”的不明确的斗争意识。
在《洛东江》中,朴成运从事的社会运动在进行阶级斗争的同时,还意图进行民族解放,其中暴露出日本帝国主义残酷掠夺压榨的真相。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殖民地资本主义的急速发展,殖民地产生资本主义阶级分化,即,朝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阶级分化,“占据资产阶级核心的本来是日本人”(천천천,1991:293),韩国资本家则相对地逐渐萎缩了。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视为,作为统治阶级和民族对抗的对象的日本位于问题的核心。在这里,根据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可以判断,仅限于表面的民族问题最终将指向深层的、作为根本原因的阶级问题。笔者认为,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韩国时期,韩国无产阶级作品中,阶级解放运动比民族解放运动优先,民族解放的本质也是阶级解放。由此,可以将日本帝国主义时期民族对立和阶级对立放在同一层面上来考察。
三、结论
20世纪20年代后期,韩国文学逐渐发展到了政治斗争层面,1927年7月赵明熙在《朝鲜之光》上发表的《洛东江》为其转变发展方向提供了契机。赵明熙1928年逃往苏联,1938年在苏联被处决。与一般无产阶级文学有些不同,《洛东江》是赵明熙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故乡韩国创作的作品,当时他夹在日本帝国主义文化和韩国土著文化两个文化之间,对任何一方都感觉不到归属感,这使得他在除社会主义思想以外还产生了其他思想,例如对恢复韩国民族正体性的思考。该作品以抗日运动为基础,将阶级解放意识形象化,而且其中表现出的民族和阶级思想对韩国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封闭的社会现实产生了重要启示。该作品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期殖民地韩国的残酷现实,反映出只有通过对强占和剥夺韩国的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阶级进行不懈的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所谓无产阶级文学,要想作为“文学运动”具有存在意义,就要在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自然发展的基础上体现出目的意识。小说主人公朴成运曾试图去模仿殖民者“日本”的文化,然而终究还是未能找到归属感,一直在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之间不断彷徨,最终决定通过拒绝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找回殖民地以前他们的韩国土著文化来进行对抗。由此,朴成运通过洛东江这一民族空间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并看到其中深层的阶级问题。从阶级论来看,可以通过对阶级矛盾的分析找出韩国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由此《洛东江》成为向无产阶级文学转变方向的代表性作品。笔者认为,由于当时韩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对韩国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和压榨,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以霍米·巴巴关于混杂性的理论,结合阶级中心目的论社会主义叙事对此时的韩国无产阶级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最终可通过这种方式来研究各种混杂思想如何在已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韩国土地上最终导向无产阶级思想的。
注释:
① 《洛东江》的故事梗概如下:朴成运曾做过郡厅的农业助手,己未年参加独立运动后移居中国东北,之后成长为一名社会主义运动家,时隔五年之后返回祖国韩国。朴成运不仅动员大众反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开农村夜校教育农民。朴成运看到洛东江边数万坪苇塘被日本人抢走后组织进行对抗。之后,以煽动者的嫌疑被逮捕最终死去。罗莎继承朴成运的遗志,为成长为一名社会主义女革命家而前往俄罗斯。
② 赵明熙的小说中比较透彻地反映了阶级意识,在出版物受制约的条件下,仍体现出了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决意识。不仅如此,他的作品还反映出了对搞垮初期韩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派系斗争的尖锐批判意识。这是只在该时期赵明熙作品中能看到的特征。
③ 日本帝国主义时期在韩国活动的文学艺术家组织,是韩国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的简称。
④ 农民的贫困原因如下:1.农村人口过剩;2.自然条件恶劣以及农业设施和农业资源的荒废;3.因农业技术和农业经济技术的不发达导致的农业生产力的水平低下乃至农户收入过低;4.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随着交换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各种压力的增大;5.租佃制度带来的压力;6.高利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