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抽彩》国内研究综述
2016-03-19张青杨采霏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张掖734000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00
张青杨采霏(、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00)
短篇小说《抽彩》国内研究综述
张青1杨采霏2
(1、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2、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通过对小说《抽彩》的国内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笔者发现:我国学术界对该作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对小说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的研究过于集中、对小说神话原型与叙事手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小说间的比较研究较少、研究视角不广且研究深度不够等,说明小说《抽彩》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雪莉·杰克逊;《抽彩》;研究综述
Abstract:By retrospecting and reviewing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novel The Lottery, we find that this work is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by many researchers in all aspects. However,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have such limitations as mainly focusing on the novel's theme and features, lacking thorough studies of the novel's myth archetype and narrative technique, limited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this novel and other ones, and less research perspectives. Thus, the novel still needs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Shirley Jackson; "the lottery"; research review
一、概述
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是一位美国现代小说家,一生共创作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一本诗集、五十五部短篇小说。其中,《抽彩》是她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描述的是美国新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全体居民参加一年一度的抽彩活动,最后中彩者被村民用石头活活砸死的故事。《抽彩》于1948年6月26日首次刊登在《纽约人》杂志上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部分读者斥责小说情节过于荒诞,描述的事件暴力血腥,有悖于美国的民主精神。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愤怒斥责逐渐被肯定褒扬替代。该小说不断被选集和教材收录,甚至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本文拟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对具体研究内容的梳理,对小说《抽彩》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便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进一步拓宽该作品的研究空间。
二、小说《抽彩》国内研究概述
作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的结果显示,1989-2015年的27年中,以小说《抽彩》或《摸彩》或《彩票》为题、公开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共计36篇,年均1. 3篇。其中,以2007-2015年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分别是3,2,5,4,2,2,3,2,2篇,共25篇,占已发表的期刊论文总数的69%。期刊论文话题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解读小说主题思想的文章共7篇,占19.44%;研究小说艺术特色的论文共9篇,占25%;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文章有2篇,占5.56%;研究小说神话原型的论文3篇,占8.33%;研究小说叙事手法的论文3篇,占8.33%;将《抽彩》与其他小说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有2篇,占5.56%;基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的论文有4篇,占11.11%;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从新批评主义、文体学、精神分析理论、权力话语理论、存在主义思想、文学伦理学等视角对小说进行分析与解读,发表相关论文共计6篇,占16.67%。从全部36篇论文所发表的期刊上看,1989年至2015年期间,CSSCI来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共刊登4篇,占论文总数的11.11%。其中,张燕燕、郑亚南的文章《人性、女性、民主——<抽彩>的三重主题》载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林书舟、凌海衡的论文《重演的未来——<彩票>中的儿童人物分析》与贺权宁、黄宗贤的文章《<摸彩>中的叙事陷阱》分别刊登在《名作欣赏》2009年第8期、2011年第3期上;刘胡英则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上发表了《从对人性的揭示来看小说<摸彩>的艺术风格》一文。
三、小说《抽彩》研究内容回顾
如前所述,国内研究者对小说《抽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读小说主题思想、研究小说艺术特色、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研究小说神话原型、探讨小说叙事手法、进行小说比较研究、多维视角分析小说等七个方面,现梳理、讨论如下。
(一)《抽彩》主题思想解读
研究者们对小说《抽彩》的主题思想进行了多方位的挖掘和剖析,主要包括人性的扭曲和凶残、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地位和悲剧命运等。具体来说,周平(1989)[1]提出了小说《抽彩》的主题思想:人由于否定了自我生存价值,从而失去了自我,导致了人性的扭曲或泯灭。胡敏(2004)[2]认为这篇作品构思精巧,主题深邃,人物情节简单却发人深省,如同一篇现代寓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肖美清(2005)[3]指出,小说《抽彩》通过村民们的言行和苔西·赫金逊的中彩对资本主义标榜的男女平等作了最辛辣的讽刺。董薇、周萍(2008)[4]认为该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潜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凶残本性。董于萨(2010)[5]独辟蹊径,分析了《摸彩》中人际关系的变化,表明了该小说的主旨,即二战后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同时人性中仍有善的光辉,虽然在群体的压迫下非常微弱,但仍具有改变旧传统的希望。杨莉、周楠(2014)[6]通过对小说文本中九处“笑”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该小说中的恐怖来源之一。张燕燕、郑亚南(2015)[7]指出,小说《抽彩》对于人性的主题进行了深邃的洞察和发掘,对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和悲剧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所谓的民主制度给予了独特的影射和反思。小说通过理性地审视人类灵魂深处的污浊,冷峻地揭露了人性的残酷,呼唤人性的回归和民主文明社会的重塑。
(二)《抽彩》艺术特色研究
对小说《抽彩》艺术特色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雪莉·杰克逊高超的象征与反讽艺术手法的运用技巧上。例如,范栩(2004)[8]撰文指出《抽彩》作者巧妙运用了象征手法,探讨了人对传统的顺从,揭示了女性做出牺牲和受歧视的社会现实。肖美清(2004)[9]探讨了反讽艺术手法在小说《抽彩》中的运用。她认为,作者从篇名、场景、人物、姓名等入手,巧妙运用反讽手法,探索了人性深处的丑陋,揭露了人性凶残的一面。王群、余海琳(2005)[10]也探讨了《抽彩》中象征手法的艺术运用,认为雪莉·杰克逊无论在实物意象的具体描写,还是在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情节构建等方面的艺术表现,都独具匠心地使用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主题。刘胡英(2010)[11]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摸彩》的写作风格:鲜明对比的场景设置、海明威式的叙述风格、无处不在的象征主义、大量使用的讽刺反语和哥特式风格的寓言。张秋彤(2010)[12]以五个“V”开头的单词所代表的意义对小说《摸彩》进行了分析,指出雪莉·杰克逊的哥特式恐怖故事具有现代风格:从表面上正常且平淡乏味的情节中引起读者的惊骇。王春妮(2012)[13]分析了小说中体现的象征和反语手法,指出作家运用这两种手法表达了小说的主题,揭露了人类固有的愚昧无知以及村民之间的冷漠无情。朱禹函、蒋坚松(2013)[14]通过分析小说中意象意义的虚与实,揭示了作家雪莉·杰克逊对沉默大众、资本主义的批判。包薇(2014)[15]分析了该小说哥特式风格带给读者的震撼,认为作品的悲剧韵味和艺术张力完全来自作者不同凡响的创作手法。李章华(2015)[16]在细读《彩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作品的荒诞艺术特性,找出了其隐喻象征意义。
(三)《抽彩》人物形象分析
由于小说篇幅所限,加之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刻意“陌生化”,故作品中出现的均为扁形人物。据此,作者推断,这可能是该作品人物形象分析类文章较少的原因之一。截至目前,只有王群(2006)[17]对小说《抽彩》从人物群像图、人物抽象图、人物变化图进行了解读,认为作家对愚昧盲从、自私残忍的人物群像的刻画,具有高度抽象的象征寓意,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性的扭曲与民主的假象。人物变化图是作家关于传统、未来、理想与信念等方面的哲理性思考,反映了作家对人性的迷茫与希望。此外,林书舟、凌海衡(2009)[18]对比分析了小说中的儿童和成人,指出两者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儿童在小说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作家对儿童的行为与态度的描写预示着小村庄抽彩活动的未来:作为其父母的继任者,这些孩子会将抽彩的传统持续下去。
(四)《抽彩》神话原型研究
也有研究者对《抽彩》的神话原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小说表达的主题。例如,陈玉涓(2007)[19]、吴海霞(2009)[20]分析了《抽彩》的神话原型框架,认为抽彩实质上是一种选择“替罪羊”的祭祀仪式,是牺牲一个生命从而延长其他生命的模式。小说作者描绘了处死“替罪羊”的情景,恐怖、令人震惊,折射出了人性的异化和扭曲,但仍希望通过这个原型唤醒人们的良知,避免在现代社会中造成“替罪羊”型的悲剧。龚心愿(2007)[21]围绕“替罪羊”这一原型,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分析了小说的三类人物,得出如下结论:资产阶级挑选替罪羊是要不露声色地压迫村民,为其赚取利益;村民把替罪羊当作对抽彩的恐惧和对资产阶级不满的出气筒;特丝沦为替罪羊,揭示了男权社会中传统不可动摇、男人统治一切的局面。
(五)《抽彩》叙事手法研究
截至目前,关于《抽彩》的叙事学研究类文章不多,且大多聚焦于对该小说叙事手法、叙事策略的研究。胡开杰(2008)[22]通过对《摸彩》文本的研究,重点讨论了该作品叙事手法产生的种种悬念及其对故事主题的揭示作用。袁卫民(2010)[23]基于电影镜头视角,剖析了《抽彩》中外聚焦手法与电影化语言的运用对揭示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贺权宁、黄宗贤(2011)[24]通过对该小说独特的叙事策略及读者的心理预期进行分析,旨在洞悉雪莉·杰克逊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精湛的短篇小说技法。
(六)《抽彩》与其他小说比较研究
国内亦有研究者将《抽彩》与其他小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它们在对人性的刻画上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上均非常相似。具体来说,张晓旭(2009)[25]通过对鲁迅的《药》与雪莉·杰克逊的《彩票》进行比较,指出两部作品在对人性的刻画上非常相似,均揭示了人性的盲从性和冷漠性。小说《药》描写了华老栓用蘸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但终究未能治好的悲剧,揭示了群众的愚昧落后和精神上的麻木;小说《彩票》描述了村民们用抽取彩票的方式进行祭祀活动,最终将自己的邻居乱石砸死的恐怖结局,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贺岚(2007)[26]对比分析了霍桑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和雪莉·杰克逊的《彩票》,认为两部作品在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部作品打破了浪漫主义惯用的直抒胸臆的手法,通过象征暗示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七)《抽彩》多维视角解读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新批评主义、文体学、精神分析理论、权力话语理论、存在主义思想、文学伦理学等视角对小说进行分析与解读,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基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来分析小说主题的文章有4篇。其中,吴海霞(2009)[27]指出:小说揭示了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从属地位;雪莉·杰克逊选择一名女性作为祭祀仪式的牺牲品绝非偶然,而是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悲剧命运。刘胡英(2010)[28]则分析了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从属地位和女性反抗意识。段美婷(2012)[29]对女性主义思想、女性角色、女性的悲惨命运及女性的抗争进行了总结,认为该作品反映了雪莉·杰克逊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对妇女在男权社会中弱势命运的抗议。王佩雪、吴晓梅(2014)[30]分析了小说女主人公特斯·哈钦森在父权制社会中的悲剧命运和反抗意识。
基于其他研究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的文章共计6篇。其中,陈幸子(2000)[31]采用本世纪风行于欧美的新批评主义方法,从《彩票》文本出发,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探讨作者如何反映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激发读者对人类道德和文明的反思。潘文晗(2007)[32]基于文体学视角,分析了小说中情景反讽、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刻画的手法。在此基础上,解读了战后假民主、真暴力的社会现状及愚昧盲从的扭曲人性。黄妮(2009)[33]从精神分析批判角度对《彩票》进行了解析,揭示了人性原始的邪恶,谴责了盲从社会习俗的人们。史元辉(2011)[34]以福柯的权力话语为理据对小说《彩票》进行了解读,认为抽彩仪式有效地维护了萨默斯与格里弗斯对小村庄的辖制,也体现了他们与其他村民之间的权力关系。王容宁、林玉鹏(2013)[35]认为《摸彩》貌似荒诞的情节体现了存在主义思想:人类的道德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村民残忍的行为是符合逻辑的;人如果无法正确对待他人,他人就是自我的地狱;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获得幸福。周敏(2013)[36]对小说《摸彩》进行了文学伦理学解读,指出雪莉·杰克逊将一个在伦理混沌的古代社会可能发生的故事移植到现代美国社会,旨在揭示“平等的自由精神”对美国社会伦理构建的负面影响,表达对美国社会伦理现实的担忧并抒发了自己的社会伦理观。
四、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学术界对小说《抽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现有研究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如,对小说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的研究过于集中、对小说神话原型与叙事手法的研究不够深入、小说间的比较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视角不够广泛且研究深度不够等。也就是说,《抽彩》丰富的内涵和诱人的魅力远未被全部揭示出来,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周平.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评短篇小说《抽彩》[J].内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88-91.
[2]胡敏.重读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彩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10.
[3]肖美清.论谢莉·杰克逊短篇小说《彩票》中的女性地位[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5(1):126-128.
[4]董薇,周萍.谈雪莉·杰克逊《抽彩》里对人性的展示[J].世纪桥,2008(8):88-89.
[5]董于萨.简析《摸彩》中人际关系的变化[J].社科纵横,2010(6):140.
[6]杨莉,周楠.从《摸彩》中的“笑”解读小说的恐怖来源之一[J].安徽文学,2014(9):45.
[7]张燕燕,郑亚南.人性、女性、民主——《抽彩》的三重主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38-141.
[8]范栩.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评雪莉·杰克逊的《彩票》[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3):51-53.
[9]肖美清.无人想要的彩票——论谢莉·杰克逊短篇小说《彩票》中反讽的运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0-162.
[10]王群,余海琳.论象征在小说《抽彩》中的艺术运用[J].外语教育,2005:195-199.
[11]刘胡英.从对人性的揭示来看小说《摸彩》的艺术风格[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93-96.
[12]张秋彤.文明的进程——解析谢莉·杰克逊的《摸彩》[J].时代文学,2010(8):164-165.
[13]王春妮.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彩票》的象征与反语手法探析[J].安徽文学,2012(9):96-97.
[14]朱禹函,蒋坚松.《摸彩》中意象的虚实[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40-141.
[15]包薇.哥特小说《抽彩》中的艺术特色研究[J].安徽文学,2014 (4):43-46.
[16]李章华.荒诞艺术与人性的黑暗——评短篇小说《彩票》的隐喻象征[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6-18.
[17]王群.畸形的抽彩人:人性的沦丧与希望的渺茫——小说《抽彩》人物解读[J].中州大学学报,2006(4):43-45.
[18]林书舟,凌海衡.重演的未来——《彩票》中的儿童人物分析[J].名作欣赏,2009(8):83-85.
[19]陈玉涓.论“替罪羊”原型在《抽彩》中的意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2):30-32.
[20]吴海霞.《抽彩》的神话原型解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2):165-166.
[21]龚心愿.集体无意识下的替罪羊——析雪莉·杰克逊的《彩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131-133.
[22]胡开杰.《摸彩》的叙事手法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3-26.
[23]袁卫民.镜头化的《抽彩》[J].科教文汇,2010(4):80-81.
[24]贺权宁,黄宗贤.《摸彩》中的叙事陷阱[J].名作欣赏,2011(3):33-36.
[25]张晓旭.《药》与《摸彩》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2009(11):49.
[26]贺岚.异曲同工——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与《彩票》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电影文学,2007(3):47-48.
[27]吴海霞.乱石下的女性悲剧——解读雪莉·杰克逊短篇小说
《抽彩》[J].科技信息,2009(4):92.
[28]刘胡英.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摸彩》[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152.
[29]段美婷.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抽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54-56.
[30]王佩雪,吴晓梅.夹缝中的女性命运——小说《摸彩》中特斯·哈钦森的悲剧命运解析[J].名作欣赏,2014(3):48-50.
[31]陈幸子.探索人性深处——谢莉·杰克逊短篇小说《彩票》赏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43-46.
[32]潘文晗.盲从下的人性悲剧——从文体学角度分析小说《彩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0-121.
[33]黄妮.从精神分析批评看《彩票》[J].科教文汇,2009(3):222.
[34]史元辉.有效的权力辖制——《彩票》[J].时代文学,2011(2):132-133.
[35]王容宁,林玉鹏.从存在主义角度读雪莉·杰克森的《摸彩》[J].海外英语,2013(10):215-216.
[36]周敏.重建现代社会伦理的呐喊——雪莉·杰克逊小说《摸彩》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95-97.
[37]Shirley Jackson. The Lottery[A].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Fiction,Poetry,and Drama. Ed. X.J. Kennedy and Dana G ioia[C].New York: Longman,2002: 254-261.
作者简介:张青(1975-),男,副教授、文学硕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演讲学、英汉文化对比。杨采霏(1992-),女,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2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