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19王庆镇尹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高教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

王庆镇 尹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王庆镇尹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着眼于研究人的美好品质的学科。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关乎社会未来的发展与稳定,大学生群体也是最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群体。在校期间的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都对大学生生理心理产生诸多影响,将积极心理学的技术应用到大学生群体中,可以使大学生心怀感恩之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挑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活;幸福感

Abstract: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discipline focused on the good qualities of human beings. College students, a very important group in society, influenc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They are also the quickest to accept new knowledge. Many factors, such as school work,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m. By applying the knowledg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daily life, college students can deal with the troubles and challenges actively and bravely with a grateful heart.

Key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college; happiness

一、积极心理学的界定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让人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心理学,它着眼于健康、希望、发展、幸福。[1]心理学门类众多、庞大复杂,积极心理学作为其中较为年轻的一个分支,从199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提出至今,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得到快速发展,目的在于以积极的力量帮助大众发现主观幸福感,让人们自我挖掘出自身有价值的一面,改变态度看问题,改变方式看问题,以积极的情绪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及对生活、工作的满意度,保持美好的生活品质,以此来建立持久的个体幸福感,这正是积极心理学一直追求的目标。

“一部人类文明史,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历史。”[2]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一样,面对着来自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的压力。大学生虽已成年但是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调适各方面压力的方法,这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影响着大学生幸福体验的建立。发现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解决大学生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体现方式。

二、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所选专业不满意,未来和生活的茫然,疲惫、枯燥的学习状态,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失败的人际交往,都制约着在校大学生的幸福体验的产生,影响着幸福感养成。帮助大学生在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增加这些积极的情感和积极的心态,解决好制约大学生幸福体验的因素,大学生的幸福感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和增强。这是积极心理学追求的目标,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重要应用。

(一)人际关系

大学生已经进入了小社会,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业压力,更多的是身处小社会与他人在人际交往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压力,在问题和压力下所萌生的的人际关系是不和谐的,它会使大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懈怠、进取心下降、生活变得懒散、心不在焉,并且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更多的是给予我们帮助,它会调节我们的情绪,减少消极情绪,从而大大提高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等各方面的质量。

(二)大学生活与学习

大学生是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国家建设的人才,是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焦点,他们的心理素质状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在生活学业中产生的不和谐因素都在时刻困扰着他们,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帮助大学生获得美好的积极品质。

1.生活中安乐舒适,迷失自我

大学生在经历高考的激流后进入高校后,没有正确的理性思维面对大学生活,反而逐渐懈怠,消磨光阴,失去自我奋斗的价值,浪费大学时期优秀的学习资源。有些人通过自身努力跻身名校,以为考入名校便达到了自己目标的顶峰,从此便大把挥霍光阴,不思进取。如果进入大学后没有摆正自己的姿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有部分学生甚至每天除过吃饭睡觉就是追剧、看小说、沉迷游戏。尽管他们不喜欢自己的生活状态,即使在朋友的善意提醒下,也无法坚定决心、鼓起勇气做出改变。

2.学习中消极怠惰,信念缺失

有不少青年学生在高中是同龄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发现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不仅要求专业成绩优秀,还要求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就导致注重书本知识的学生不再具备过多优势,他们出现谴责自己、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变得消极怠惰。大学是致力于创新,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由于大学生学习内容复杂,难度大,导致有些学生产生畏避情绪,失去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从而丧失理想与信念,也失去了体验成功后幸福感的机会。

(三)就业压力

学业的结束意味着大学生开始了择业与就业的开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产生。一方面社会上的工作岗位有限,由于求职的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工作岗位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没有正确的择业观,对就业的期望过高,比高嫌低以及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状不对称,这都增加了大学生就业择业等心理障碍的产生;还有的学生出现情绪障碍,因迟迟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如意而产生焦虑、急躁、抑郁、恐惧等消极情绪;也有的人会有人际交往障碍,由于自身性格因素或生活中社交锻炼较少而变得怯懦、冷漠,不善于人际交往甚至产生社交恐惧等情况。

(四)感情影响

恋爱在大学被认为必不可少的课程,然而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恋爱观。错误的恋爱观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幸福感养成。

1.盲目从众,相互炫耀

大学生群体风华正茂,有理想,有目标,享受着青春的美好,也渴望爱情,希望能遇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互相鼓励,共同前进。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出双入对,调节内心不平衡感,减少盲目跟风攀比,降低自己的虚荣心,在爱情路上走的更远,这是当下大环境应该着手引导的。大多数大学生的恋爱观是畸形的、错误的,他们在乎的只是外表,而忽视其性格的好坏、道德水平的高低。盲目地选择恋爱对象,不仅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而且对周围同学做出错误导向,间接地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2.恋爱观开放,承受能力较弱

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大学生的恋爱观也随之开放而来。由于大学生的恋爱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恋爱观念存在着不严肃、不负责的态度,把爱情当作一种消磨时间,排遣情绪的工具,整个人也因此变得颓唐不堪,迷失方向,不思进取,使大学生很难再担负起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责任。部分同学过分重视爱情,严重影响到自身学习与生活的安排,失去应有的追求,也因此迷失了自我。一旦失去爱情,便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一蹶不振,甚至选择轻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创伤。

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

如果影响幸福感的因素都转化为压力,那么大学生的幸福感自然会降低,这的确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也需要我们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用技能广泛应用于大学生群体中,去帮助他们妥善应对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使幸福感得到提升。

(一)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来自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痛苦和不幸福往往也离不开人际交往的影响。[3]帮助大学生获得良好的人际交流体验,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持续构建大学生交往中的积极情绪,缓解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消极言语动作的发生率,使双方在互相交流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归属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在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际交往方式后,遵循尊重、平等、关爱、帮助、交换、适度等原则,学会倾听、合理表达、学会寻找话题、察言观色等人际交往的艺术,坦诚地、积极地与他人交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自身幸福感。

(二)大学生活与学习的调适

大学校园中的生活与学习不同于中小学,大学生应当认清当前环境,改善自身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同时教育机构应当发展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帮助大学生确证自我价值。高校通过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传授相关理论和实用技能,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学业和生活水平。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缩小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与理想的生活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塑造出积极健康的人格与心态,也能够使自身幸福感得到提升。对于大学生在学习中消极怠惰,信念缺失的情况,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渐渐重树信心,激励其坚持美好的理想,帮助他们更勇敢地应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从而提高他们的坚强意志和抗压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持久的幸福体验。

(三)就业压力的缓解

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是帮助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重要方法。首先,学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学会调整就业策略,以自身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着眼未来,杜绝眼高手低,放低姿态,从底层开始,循序渐进,合理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确定切实可行的就业方式。其次,尽早对大学生就业群体进行积极心理学干预,通过积极暗示等方法,提高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就业群体释放压力,更好地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正确恋爱观的树立

追求盲目的爱情,不负责任的爱,把恋爱作为炫耀的筹码,伤害的不单单是一个人,较多的大学生难以从脆弱不堪的恋爱中解脱出来,使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备受考验,积极的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恋爱,发现对方的美好品质,摒弃不和谐的恋爱观念。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调适与引导,能够帮助大学生群体学会正确的去爱,帮助他们学会负责与尊重,建立正确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爱情,并使双方获得持久的幸福感。

大学生群体在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实用技能的帮助后,可以自我调整自身的情绪与压力,同时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持积极心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单方面,它所带来的积极后果如同蝴蝶效应,能够为整个校园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使得这个群体更加和谐,学习、生活的质量都会得到提高,从而幸福感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高校推广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使更多的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并将相关实用技能应用在自身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感,对自身和社会都将会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嫚.培养积极情绪,追求幸福人生[J].经营管理者,2014(30).

[2]陈瑛.人生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

[3]李海云.90后大学生幸福感及其提升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4:27.

作者简介:王庆镇(1992-),男,山东聊城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学生。尹健(1975-),女,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讲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220-02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研究”(20151338600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
别让孩子的幸福感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