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修养

2016-03-19陈玲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高教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职业道德

陈玲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修养

陈玲霞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38)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在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为幼儿的成长之路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并为他们保驾护航。学前教育教师是一个极其关键的角色,因此,他们必须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两个大方面都加强修养,这样才无愧于自己“人民教师”的身份,才能更好地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儿童。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职业道德

Abstract: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basic education. It's also a foundation period of schooling and lifelong education. The preschool teach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each stage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ey provide the correct way for children's growing. Preschool teachers play ex原tremely important roles, therefore, they must strengthen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so that they won't shamed of the identity of "people's teacher", and help children form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the aspects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nd art.

Keywords:pre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fessional ethics

一、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必定需要应用于这五个领域,如若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坚实,那么必然会对幼儿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下面文章将就这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

(一)健康

无论是身体发展角度,还是心智发展水平,幼儿都是发展很不完善的一类群体,很容易受到外界伤害。学前教育教师的身份之一,便是幼儿的保育员,教师必须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没有受到威胁,然后才有可能去发展幼儿的身心。幼儿是不成熟的个体,环境中的任何不安全因素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随时都有可能伤害他们。

学前教育教师应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教室环境。这里的“健康”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生理上的健康主要指维护幼儿的生命健康不受到伤害,随时关注幼儿的异常行为,遇到紧急情况能够随机应变。这就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能够搜寻到教室以及活动场地的危险因素,及时做出处理。除此之外,各种教玩具的安全性也需要考量,比如一些尖锐的、体积巨大的玩具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必须在旁指导观察。教师应能够识别生病儿童的不适行为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如果自身无法解决的话,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以防病情扩大。

学前儿童时期正是身体各个器官、组织都急剧发展的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安排活动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来促进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跑、跳、投掷、搬运,可以通过游戏来强化,这样可以使幼儿乐于其中。同时,教师也需要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反应速度、灵敏度等。

心理上的健康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幼儿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局限的,稚嫩的,需要幼儿教师的正确引导。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不怕辛苦、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乐于帮助同伴的良好心理,让他们在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语言

众所周知的是,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交流方式。在集体生活中,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人际交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来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的心声。所以,让幼儿正确、熟练地掌握语用技能,逐步学会词、简单句、复合句,用更丰富的修饰词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大使命。

首先,教师应当创设一个自由、开放的交流环境和氛围,鼓励儿童多讲。其次,教师应教给幼儿一些常用词句,并结合语境,让幼儿知道在某些特殊情境下的用语。幼儿正像海绵一样,总是能出乎我们意料地学习很多,吸收很快。他们就像一页白纸,世界对于他们,就如同斑斓的画笔,在这张纸上,描绘出的,将是怎样的图画,就需要幼儿教师的指导了。最后,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交谈中去,成为孩子们交流圈的一份子,这样可以实时了解幼儿的思想变化和他们脑海里稀奇古怪的但是却极其珍贵的想法。教师的身份不应该是一个训导者,而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地对待那些正在成长的生命们。

此外,为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幼儿多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儿童诗、儿歌、儿童文学、儿童绘本等。这些作品能够让幼儿方便快捷地学习到一些词句,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幼儿对于文字的兴趣,为今后的书面语言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社会

幼儿的成长是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定是漫长且艰难的,需要每一个学前教师不断地探索、发现。所谓社会,是指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联合起来对的集体。幼儿发育发展的不完整性使得他们不能完全曝露在社会强烈的阳光下,因此,在幼儿园这样的小环境里,教师应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了解到当他们身处社会时,有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即人际交往是社会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作用则在于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热爱自己身处的集体,热爱集体中的每个人,使他们形成初步的归属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与他们合作的意识和技能,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帮助别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教师应教给幼儿们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以及简单的待人接物的注意事项。在活动时,要注意教育幼儿学会爱护公共用品和公共环境。教师也可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份、了解社会上各个职业以及每个职业该做些什么,以此来培养幼儿对于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教师还应引导幼儿,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祖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促进他们养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要适当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他们能够立足本土文化,放眼世界文化。

(四)科学

科学,并不单指那些冰冷的数据和不近人情的实验研究。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小时候,很多孩子在被大人问到以后想做什么时,十有八九的孩子会说:“我想做一个科学家!”可见,科学家在孩子眼中是有着强烈吸引力的。其实,孩子是非常有好奇心的一类个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孩子的好奇心和幻想的天性被过早地扼杀,所有孩子变成了循规蹈矩的“乖宝宝”,这实际上才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直接参与一些探索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通过亲身感知,可以让幼儿加深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认知。教师的教育重点在于教给幼儿主动探索求知的技能,激起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而不应该单方面的灌输一些生硬的知识,让幼儿死记硬背。

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选择一些易操作的、安全系数高的、能够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玩具材料等,让幼儿们爱上它们,爱上动手操作,爱上科学。

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数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一板一眼地教给孩子算术或是乘法口诀。数学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应用,我们应该让幼儿初步认识阿拉伯数字,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同样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温度的数字表示气温的冷热,而手表上的数字则表示时间的早晚等。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形状。年龄越小的幼儿更容易被圆形的事物吸引,接着他们开始逐步认识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当幼儿处在某个环境中时,应让幼儿观察四周,让他们指出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如此,经过强化,幼儿便会记得各个形状的定义了。

(五)艺术

艺术是人类特有的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每个人对于艺术的美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态度。艺术有多种表现形式,绘画、雕塑、建筑、书法、摄影等,都能以它们独特的魅力展示着创造者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而幼儿对艺术的理解是和常人不一样的,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既是不成熟的但同时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教师的任务之一在于引导幼儿感知美。山川湖海、亭台楼榭、春花秋月、飞禽走兽都是美,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内心感受,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美感,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师应支持幼儿收集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并选择一个时间段把幼儿集中起来,向其他孩子展示自己的“心爱之物”,并介绍它们,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该幼儿对美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其他幼儿领略到其他的美,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除了静态的美,教师也应创造机会让幼儿接触动态的美,如:音乐、舞蹈、皮影戏等。如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剧院、美术馆等去欣赏艺术作品和文艺表演。

任务之二在于鼓励幼儿对艺术进行表现和创造。教师应鼓励幼儿进行自主的唱歌、表演、绘画等,以绘画为例,幼儿3岁左右的绘画表现形式是涂鸦,教师见到幼儿在纸上乱涂乱画时不应该制止,而是鼓励幼儿。4岁左右可以画一些形状了,于是,教师就可以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5岁左右可以画简单的“人”和花草树木了,那么,此时的孩子就可以独立创作了。幼儿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教师应能根据年龄的不同,指导幼儿进行表现和创造。

二、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师说》对于教师的定义,然而,对于教师而言,掌握好专业知识,为学生解答疑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却是衡量教师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试金石。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包含:教师对职业的理解和认知、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个人修养与行为。

幼儿教师是什么,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当孩子有了疑惑时,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也可化身成为孩子们的“大朋友”,和孩子们玩耍。

幼儿教师是什么,是幼小生命的呵护者。每个孩子都是脆弱的个体,这就需要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甚者将那些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含辛茹苦地照顾着他们。

幼儿教师是什么,是孩子们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教师接受了系统的科学的学习,必然对孩子的发展有较为准确的把握,能够引导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2001.

[2]教育部.3-6岁儿童发展指南[M].2012.

[3(]美)贝蒂.学前教师技能[M].嵇珺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4]卢新予,崔培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210-02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议国开教师专业素养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