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与完善*
2016-03-19冯团辉王武高燕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冯团辉 王武 高燕(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与完善*
冯团辉王武高燕
(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立足转型发展,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一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应用型人才;转型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mplemented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oint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and enable the supervisors for undergraduate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som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undergraduate supervisor system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undergraduate supervisor system; applied talents;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自教育部号召进行转型发展以来,目前众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在积极地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对于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是各项工作的核心。作者认为本世纪初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出的,目前已在各地方本科院校盛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也应该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那就是本科生导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和项目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据作者了解,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现状都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有待改革与完善。
一、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立足转型发展,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作者发现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少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要求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只要求本科生导师每学期和所负责的学生见几次面,主要对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和就业方面的事情进行指导,而根本不要求导师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科研和项目当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目前很多老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在学校没有强制性要求的情况下,很少有老师愿意主动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付出时间和精力。
(二)缺乏考核激励措施
转型发展大背景下,也有一些工作有余力、有条件的老师愿意主动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和项目当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下一些功夫。然而学校又缺乏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导致他们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种“做与不做、做好做坏一个样”的情况,使得即使有一定意愿的老师们也是积极性不强、热情度不高。
(三)班导师制制度给操作带来困难
目前很多学校实行的主要是班导师制,即一个导师负责一个行政班的学生,30人左右或更多。这种班导师制制度如果仅要求导师每个学期和学生见几次面,在思想、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指导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让一个班的学生都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当中,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由于人数太多且大家起点相同水平相近,操作起来则极其困难,甚至无法操作。
总之,由于缺少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硬性制度要求及相应的考核激励措施,再加上班导师制所带来的操作上的困难,致使能够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导师少之又少。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几乎没有发挥作用,有待改革与完善。
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
为了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作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改进与完善。
(一)提出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要求
如前所述,由于老师们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在学校没有硬性要求下,很少有老师愿意在学生科研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上付出时间和精力。因此,为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校层面必须从制度上明确规定,所有导师都有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都必须让负责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和项目当中,对他们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健全考核和激励体制
学校和院系应把导师制工作考核作为老师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院系可以组建导师考核工作组,通过检查导师的指导成果、指导材料及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对指导老师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价,在给出考核结果时,除了考虑导师对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外,要重点考虑导师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和实践能力培养。学校方面可以考虑开通网上评导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和打分,其中打分时也要考虑加大科研指导所占的比重。
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要建立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与评先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挂钩。并且,对学生获得的每一项标志成果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是现金或奖品,也可以以划拨研究经费的形式。
总之,学校和院系要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导师和学生考核及激励体系,才能为调动广大导师的工作热情及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供动力,为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保障。
(三)打破班导师制、考虑部分参与
前面谈到,目前很多学校实行的都是班导师制,而这种班导师制在操作上给让学生参与科研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打破班导师制,不要让一个导师指导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也不要指导同一个年级的学生,而是让一个导师同时带不同年级的学生。另一方面可以考虑部分参与,即当生师比太高,导师无法满足需求时,可不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科研当中,只选一些优秀的且有意愿的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培养,其余学生只需对他们进行思想、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即可。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大众教育的情况下,同时也考虑精英教育,我们无法对所有人都进行精英式培养,但我们可以考虑把一少部分人培养成精英,从而发挥本科生导师制进行精英教育的最根本优势。
(四)建立企业导师制度
在转型发展背景下,为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让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目前一些学校实施了从企业聘任兼职老师,让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的制度。作者认为也可以让从企业聘任的兼职老师加入到本科生导师队伍,建立企业导师制度。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跟随企业导师到公司进行实践锻炼或参与企业导师的研发工作,这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多导师少的困境,而且更有利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五)建立导师培训和交流制度
为了增强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提升本科生导师队伍质量,建立导师培训和交流制度也是有益的、必要的。例如对本科生导师开展岗前培训,工作技巧培训、责任心增强培训等,从而将有助于导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另外,可以以院系为单位,定期召开本科生导师交流会,让导师们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工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也将有益于本科生导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六)建立“学生自选导师”制度和“学生流动”制度
所谓“学生自选导师”制度,就是在给学生分配导师时,不再由院系带有强制性地随机分配,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学生自选导师过程可以在网上进行,选导师前,院系可以把所有导师包括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在内的个人介绍提供在网上,学生对所有导师有所了解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导师。由于导师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的,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合作。当然在学生选择导师时,可能会有一些“热门”导师选择的学生比较多,这时可以让导师根据学习成绩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挑选,剩余的学生再在其他导师当中选择。
另外,由于选导师时学生没有直接和导师接触,没有亲自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当中,会出现学生跟随导师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对导师的课题并不感兴趣的现象。此时,可以再配套“学生流动”制度。所谓“学生流动”制度就是当学生跟随某导师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对导师的课题并不感兴趣,或者跟随导师长时间做某一课题后感到厌倦、想尝试其他导师的课题时,可以向院系申请,在征得原来导师和新导师都同意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由原来导师转到新导师的名下。这样将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避免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动参与。
三、结束语
自本世纪初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悄然盛行以来,众多教育界人士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我国教育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方案,在目前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关于本科生导师制则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探讨、研究和实践。不过作者相信,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1):76-80.
[2]李国仓.应然与实然的距离:牛津大学导师制在我国的发展与困境[J].中国高教研究,2013(8):55-59.
[3]蒋喜锋,刘小强.矛盾与出路: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64-67.
[4]李喜成.高校实行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17):173-174.
作者简介:冯团辉(1979-),男,河南周口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素质教育,微波通信。王武(1978-),男,河南许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素质教育,电气工程。高燕(1982-),女,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素质教育,通信与信息处理。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0201505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