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道德·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构建
2016-03-19胡晶君朱海龙
胡晶君,朱海龙
(1.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6064;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论语》·道德·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构建
胡晶君1,朱海龙2
(1.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6064;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儒家经典《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首倡:于自我应有“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貌;于社会需秉持“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念;于家庭需要坚守“孝、友、悌、恭”的道德准则;探寻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德境界;通过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下,价值相对主义日渐盛行,新锐思潮前赴后继,《论语》的道德示范是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精神利器。道德责任由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和道德情绪等元素构成,需要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道德元素在转化、融合的过程中,学习与教育是必要的催化剂,也是道德责任培养直接而有效的现实途径。追溯《论语》的精神内涵,以价值认同为魂、以自我反省与榜样借鉴为首、以实践为本,展开积极的自我教育是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关键所在。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教育力量的汇聚则为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提供了相互策应的“能量场”,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助力中国梦的实现。《论语》、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以及中国梦之间的内部文化逻辑使它们融为一体:中国梦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论语》的道德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大学生秉之以践行中国梦则是自身的道德责任,也是对价值纷扰的多元化文化时代做出的积极回应,三者相互促动,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道德文化图景。
关键词:《论语》 ;中国梦;道德责任;价值认同;大学生德育
一、《论语》的道德价值与中国梦的实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论语》的诞生及时回应了古代中国需要何种道德价值,培养何种理想人格的深层精神问题,并且延绵千载,成为国人道德结构的历史范型。《论语》主张应该培养 “君子”理想人格,于自我应有“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貌,于社会需秉持“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念,于家庭则需要坚守“孝、友、弟、恭”的道德准则,探寻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1]36追求至善的道德境界,希冀通过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实现“内圣”,从而促成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完成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外王”境界,这对价值相对主义日渐盛行,新锐思潮前赴后继的当下现实有着莫大的道德示范意义。早在1989年包括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一批西方学者曾郑重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2]。《论语》实现了历史传承与现实诉求的合理交集,由此可知,依托《论语》的道德价值滋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也理应成为必然的文化路向。 就中国梦而言,其本质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民个人的全面发展,但凡实现一国之梦想,必须有主流的道德价值作为核心精神力量予以支撑,《论语》的道德气度雄厚深遂,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主流,也是托起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国学鸿儒辜鸿铭先生就曾忠告:“没有真正的精神拓展,也就不可能有进步。”[3]所以,大学生若没有道德的进步会成为垮掉的一代,而全体国民没有道德价值的普遍信仰,则国家毫无生机,中国梦的实现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论语》倡导治理国家要以人为本,“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3把人自身的价值放到了最高位置,表现出超越的人本主义思想,而这种思想在当下中国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已化作执政理念与惠民政策,比如说,免除农业税、修建保障房、免除农村学杂费、农民工子弟异地高考等等,这都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强大活力。《论语》还主张以道德教化民众,提升民众的道德修养,减少刑罚的使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0而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论语》提出培养“君子”理想人格,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面对物质财富,君子要能有“不义而福且贵,于我如浮云。”[1]69,39,73这种宝贵的君子人格,在个人至上、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意义。诸如此类,《论语》中均有关涉,无需一一列举,它们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社会道德基础,成为托起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二、大学生道德责任:秉持《论语》道德价值践行中国梦
对大学生而言,当下的道德责任,理应是秉持《论语》承载的道德价值,提升自我与全体社会的道德素养,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1.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与《论语》的价值滋养
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首先需要对道德价值形成普遍认同,而《论语》传递的道德价值,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道德观;在学理上也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提供了精神沃土。《论语》主张君子首先应该有崇高的道德追求,做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1]37而且要坚定道德追求的信念,“我欲仁,斯仁至矣。”[1]77最终通过个人道德完善实现社会“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时至当代,由于价值相对主义的盛行,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知日渐模糊,道德责任逐步式微,此时回溯《论语》对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意义不言而喻。比如说,《论语》对君子提出了“信”的要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18在生活中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1]171相比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是培养道德责任的最大障碍,考试作弊、欠贷不还、言而无信的事件不绝于耳。《论语》中对“信”的提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大学生明晰为人诚信的人伦价值和社会意义,从而优化自我的道德结构。同时,有道德责任感的大学生,不仅要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充满仁爱之心,有充分的道德担当,而且要对自己的家人予以关爱,尤其是对父母恭孝有佳,如《论语》所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1]40除了恭孝父母,还应该关心他们的安康,“父母唯其疾之忧。”[1]12“孝”的思想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实现中国梦的人伦道德基础,然而比照《论语》中所提“孝”的道德要求,大学生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有些大学生羞于父母来学校探视,有些不知道父母生日,有些很少定期给父母打电话,有些则很少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等等,正视差距,完善不足,以“孝”的道德精神凝练道德责任也正是大学生可以从《论语》中领悟到的精神旨趣。
《论语》还提出了以“礼”来规范外在行为,形成道德他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129再由道德他律逐步内化成为的道德良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最终实现道德超越的思想,这就为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提供了鲜活的思路。依照道德观念形成的规律,合理的外在行为规范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必要支持元素,从外化到内化则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按照学校及社会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行事,遵从人伦道德法则与人交往,而不是去考试作弊,破坏公物、歧视同学、辱没师长等等,久而久之,道德观念则会从心灵深处内化出来,形成道德责任。毋庸置疑,《论语》的道德价值熠熠生辉,是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的必备价值资源,也是践行中国梦必需的精神沃土,值得大学生细细品读。
2.大学生的道德责任:践行中国梦的文化自觉
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使道德失去了昔日的荣耀,价值丧失了绝对的崇高地位,文化生态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刻,斯维德勒就入木三分地指出:“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当代各种文化与教育的所有层面上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创造性的对待多元的世界观和视角彼此相撞而产生的强大影响。”[4]若无法在变动不居的多元文化时代找到支撑本民族精神发展的道德价值,非但实现中国梦会成为无本之木,还会给大学生造成精神戕害,“……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5]最终使全体社会丧失道德信念,“如此局势将我们带回到虚无。”[6]
为此,大学生坚守道德价值,建构自我的道德责任就是践行中国梦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根基于传统文化的觉醒意识,当代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道德责任作为一种文化自觉,它的基础是传统文化价值观,所以,这种文化自觉依靠拿来主义无法形成,凭借妄自菲薄、自我否定更无法形成,只能靠对自身文化的历史渊源,当下境遇及未来走向的全面分析才能形成。实现中国梦绝非一片坦途,更多的是荆棘丛生,其中大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模糊认知是前进路上的最大精神障碍,而背后的文化动因则是大学生对孕育道德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全面,对其文化功能知之甚少。实际上,“文化虽然永远在不断变化中,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一旦尽弃其文化传统而重新开始。”[7]如若没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也就没有了慰藉精神的道德价值,道德责任的培养则失去了价值理性的高度,也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践行中国梦只能变得弱不禁风。所以,只要大学生秉持传统道德的价值理性,践履自己的中国梦,道德责任便会在实践中由模糊变得清晰,进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定文化自觉。
三、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学与教的声音
道德责任由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元素构成,需要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道德元素在转化、融合的过程中,学习与教育是必要的催化剂,也是道德责任培养直接而有效的现实途径。
1.道德责任培养的关键:自学的途径
无可否认,自学是大学生习得道德观念,体验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转化道德行为,从而建构道德责任的关键途径,《论语》中就散发着鼓励自学的教育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追求道德真谛“可谓好学也已。”[1]7力争达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学习境界,足以见得自学的重要性[1]36。
其一,道德价值认同:自学之魂。道德价值认同是自学之魂,依照道德心理学的观点,道德责任的培养应该建立在对道德价值心理认同的基础上,没有对道德价值内涵、本质、文化功能的理解、悦纳和认同,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首先就湮没了不可忽略的前提条件。道德价值是人们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的标准,是规范社会人伦秩序的心理标准和行为准则[8]。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一种特殊的适应现实的功能,这就是:不管社会现实如何变,该道德的精华部分,总是能够为新时代所吸取、利用,因而它具有极大的渗透力、附着力,它总是能够在新道德的建设中,显示出自己的特有价值[9]。说明道德价值不仅解决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内在秩序问题,而且具备强大的道德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给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持。由此可见,认同道德价值并以此为精神根基应该是大学生培养道德责任的前提。然而,由于多元文化的全球延伸,大学生对伴随而来的新锐思潮缺乏入木三分的文化审视和价值判断,致使道德价值沦丧、精神颓废和行为失范等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价值认识不清造成了文化自信的丧失。为此,当代大学生更需以《论语》所言为鉴,以传统道德价值为魂,提升文化自信,突破多元文化的重重魅影,力促道德责任的建构与完善。
其二,自我反省与榜样借鉴:自学之首。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不仅需要道德价值的认同,更需要纵向的自我反省和横向的道德榜样借鉴,它们是自学的首要条件。自我反省是“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认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10]正是有了自我和他我两个维度的相互比较,才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可以直接参照的坐标,提升了道德责任培养的实效性。纵论古今,中外先贤都赋予自我反省以哲学的高度,古希腊哲人发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的呐喊,马克思则言:“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11]老子也提出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哲学论断[12]。作为儒学经典的《论语》同样十分注重自省的学习方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要求有志于凝练德行的君子时常反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187如果知错不改则是最令人担忧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1]68启示大学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中对自我进行不间断的体查和反省,例如,今天的学业是否进步,自己的言语是否符合大学生的道德风貌,个人的在校行为是否符合学校的制度要求等,通过反省可以使大学生在生活中体查到道德差距,为道德责任的培养提供有效参照。
同时,大学生在习得道德观念、培养道德行为的过程中,道德榜样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要求学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74,39因为道德榜样具有超越常人的道德责任感,能够转化为令人敬仰的道德行为,纯洁了社会的道德氛围。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此为鉴,当听到诸如洪战辉、徐本禹等优秀大学生的道德事迹或“托举哥”、“感动中国”的新疆阿里木等一大批道德模范的平凡故事时,积极反省自己哪些观念和行为可以升华,在与道德榜样的不断比较中校正自我,为道德责任的培养注入精神动力。
其三,交往实践:自学之本。“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13]多元文化时代,交往实践是大学生道德责任培养最鲜活、最直接、最根本的生活路径,也是砥砺道德责任的价值始点,因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所以,大学生应该秉持价值理性的坚定信念,勇敢地实践交往,“个人的生活虽然被抛入具体的环境中,却仍然通过与所有人的生活发生联系而获得活力。”[15]这也是生命的活力,“一个种的全部特殊性,种的类特性就是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6]大学生作为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个体,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必须在生活实践中才能实现诸如心理安全感、文化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等基本感情的满足,道德责任感的实现才有了客观条件和保证。所以,夸美纽斯强调说:“德行是由经常做正当事情学来的。”[17]大学生在变动不居的多元文化生活中去“做”,去“交往”,生成道德情感,辨析是非,养成道德责任。
《论语》鼓励实践交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1]66在日常生活中去践履德行,其本质也是交往实践,通过与人交往,比照自我道德差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感同身受地说:“修身伦理类的学问,最应该注意的,在乎实行;……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若想除去这种弊端,非给学生种种机会,学习道德的行为不可。”[18]只有通过交往实践,大学生才能砥砺道德品性,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发展一种交往行动理论将有助于重构理性。”[19]也只有自学之根本的交往实践才能为大学生开启一道探求精神世界本质、建构道德责任感的智慧之门。
2.道德责任培养的能量汇聚:联合教育的模式
毫无疑问,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体验道德情感,进行道德判断、逐步习得价值理性、进而培养道德责任感的方法极其重要,但这与外部的道德教育并不抵触,相反,它对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价值引导作用,“学校德育处于社会本位。”[20]
学校是国家传承民族精神,构建大学生道德责任的首要渠道,例如,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之首,积极加强对大学生的品格教育,通过学校《公民》、《民主问题》、《美国宪法》、《西方文明史》、《民主问题》、《时事》等教育课程培养有道德责任感的美国公民,同时,加强学校与家长,社区之间的教育合作,发挥后者独到的教育作用,形成合力,编织了一张道德教育的大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俄罗斯则通过学校德育的渠道,加强培养以俄罗斯民族精神为傲,具有集体主义道德价值观,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大学生。俄罗斯政府派遣大量留学生进行国际交流学习,实地考察观摩,深入别国社区研究学习,把道德教育的触角深入到了海外。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洲的韩、日、新加坡无一例外都在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并联合社区与家庭的宝贵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能量的多元汇聚,助力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培养。中国也努力通过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以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责任意识,并尝试以校园社团活动拓展教育平台,推动朋辈教育,并努力引领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社区,通过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丰富大学的道德教育路径,让大学生在火热的生活中形成道德认知,在社会实践中促成道德行为的形成。
当然,由于中国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力量的联合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加之长期过度倚重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缺乏与家庭和社会的内部互动,致使中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家庭和社会中被逐渐消耗,道德责任的培养差强人意,原本家庭和社会应该也是两个重要的道德教育领域,但却没有发生有效的联合支持作用。“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关系特见重要,尽人皆知;与西洋人对照,尤觉显然。”[21]大学生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道德教育如果与家庭教育脱节,也就失去了中国社会独特的伦理教育资源。学校道德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延伸,需要父母的配合与响应才能对大学生产生由表及里的深刻影响,学校和家庭双向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责任的培养具备必要条件。除学校和家庭的联合作用外,社会是一个更为广泛的道德教育场所,它提供的道德情境、道德资源、价值选择等教育因素是学校和家庭无法比拟的,列宁曾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22]这里言下的生活正是社会中生活,社会规定了大学生的存在,“规定了他们是谁;不只提供了他们在自由社区可以建立的关系,也提供了可以让他们憧憬去发现的相互关系;不只成为个体的一个特征,也成为了他们认同的构成部分。”[23]社会赋予了大学生砥砺道德责任、培养道德判断力、道德行为力的真实环境和现实素材。鉴于此,中国高校近年来也在不断尝试把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教育联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进入社区慰问空巢老人、探望弱势群体、参加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等等,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平台培养道德责任,努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联合的动态教育模式。
总而言之,《论语》、大学生的道德责任以及中国梦之间的内部文化逻辑使它们融为一体,中国梦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论语》的道德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大学生秉之以践行中国梦则是自身的道德责任,也是对价值纷扰的多元化文化时代做出的积极回应,三者相互促动,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道德文化图景。
参考文献
[1]论语[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2]王殿卿.东方道德研究(第三辑)[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171.
[3]辜鸿铭.清流传——中国牛津动力[M].语桥,译.东方出版社,1997:24.
[4][美]斯维德勒.全球对话的时代[M].刘利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30.
[5][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4.
[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74.
[7]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430.
[8]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95.
[9]黄钊.中国道德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6.
[10]教育大辞典(第5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8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12]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66.
[13][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6.
[15][德]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17.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17][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4.
[18]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34.
[1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65.
[20][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26.
[2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23]Michael Sam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150.
doi:10.3963/j.issn.1672-8742.2016.04.0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项目“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15JD710073)”;广东省2014年教育科研重大项目“高等教育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治理转型研究(2014JKZ014)”
作者简介:胡晶君(1979-),女,湖北枝江人,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朱海龙(1977-),男,新疆塔城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道德心理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6)04-0066-07
(收稿日期:2015-11-30;编辑:荣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