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6-03-19冯越秦淑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620
冯越 秦淑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62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冯越秦淑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卓越的品质,两者在价值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共通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在中历史演变过程中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的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相互融通实现中国化是在两者在多重方式上的共性的基础上而实现的。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涵养
优秀传统文化是扎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部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积聚,不断沉淀而形成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精神内核与宝贵财富,并且能够影响这个国家和民族蓬勃向上,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
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就要先知道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千百年的沉淀,在学界有一种影响力比较广的思想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人、历史以及精神文明的角度来观察并且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与发展中不断影响每一代中国人的,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又能划分两种形态,一种是物质文化,包括历史典籍、文物古迹、艺术作品等客观外化的文化形态;另一种是精神文化,包括文化内涵、风俗习惯、价值理念、思维境界等主观内化的文化形式。[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永远不会被被历史磨灭,时至今日依然适应当今中国发展需要和时代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运动和发展的,饱含着时代先进思想,至今依然能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能量与智慧,它在茫茫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中,由于所研究的起点与角度不同,导致研究的结果与观点也会略有差异。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需要长时间的转变和理论转化才能真正中国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将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找到解决方式,从而在实践上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种观点将其看作中西文化的碰撞,或是中国对西方优秀社会科学理论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中国这一东方国家,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能够适应中国文化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很快与中国文化碰撞,从而适应了中国实际。在此作者认为,共性与相通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等内容能够良好融通的基础,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是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在中国丰富的实践上升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这是一个与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国民族精神等方方面面融合的过程最终形成中国特有的,符合中国国情,并且能够在未来不断引导中国向前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通
在价值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扎根于中国土地形成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条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都重视分析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有关于集体主义的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注重整体主义的思想与其相似相通。个人与集体孰轻孰重,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有着清晰的分析,马克思强调集体主义的重要性,在分析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关问题时,个人应当服从集体,主张通过集体获得个人利益的满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伦理价值观在处理个人、集体关系时的整体主义思想即重视多数人的利益,期许一种整体的价值与大同与马克思集体主义思想在形式上具有相通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上存在相通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对“人”有着特殊的认识。虽然未提出类似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历史是有人民群众创造的观点,但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却内容丰富,如《古文尚书》中所提出的“民为君之本”,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古人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体现了古人对人民与社会的思考;另外在关于君民关系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给出了独到的见解,甚至利用自然事物比喻君民关系,如荀子将君民关系比喻成舟和水,指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还有关于如何处理君民关系的思想,如先秦时期的“敬德保民”思想,孔子“仁”的思想以及孟子“仁政”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和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观点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同时为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的观点提供了前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相通性。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存在着整体思维和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所谓整体思维就是注重整体,一切以整体利益为重、从整体出发的思维方式,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医,在治疗人的疾病时候,注重人体全身的整体疗法,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谓对立思维,强调“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主张矛盾双方之间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相互转化。这些传统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辩证法等等理论十分相似,也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进并在中国良好的传播提供了前提。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分为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文化理论、社会理论四个维度来研究,这四个维度共同形成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政治理论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长期就有着民本的思想,自从《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开启了民本思想的根源,之后的中国文化理念上都把人民群众看作是维护一个国家稳定富强的根本所在和见识基础,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对于国家政治与人民大众关系的清晰认识与理解。而马克思主义更是将人民群众在政治中的作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中国化,就必须抓住人民群众这个重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作为理论内核,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经济理论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并且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有着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认为人们应该靠自己的努力来致富,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一贯提倡勤劳致富、反对奢侈的工作生活作风。有学者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关系和人际关系依靠的力量不能仅仅是冰冷的金钱和利益之上,应当有温暖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敬老爱幼、义利之辩、推己及人、勤俭自恃、廉洁奉公等等内容正式当今社会所必须的,它们可以赋予经济社会新的内涵和文化底蕴。[3]这就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会变得更重要,值得发扬,将诚信和优秀的道德观发扬,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沐浴在道德的春风里,市场的经济才能起到在资源配置之中的作用。
文化理论的中国化。中国一直重视文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认为文化是兴国之基强国之本,随着文化热不断兴起,人们也渴望文化,追求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千年历史沧桑,中国文化资源不断沉淀变得极为丰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的思想,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文化与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交融,是中国文化不在有本国局限性,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不再具有异国性。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就需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中国光辉的文化理念结合,促使文化理论得以转化。
社会理论的中国化。社会发展与建设促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和谐相处,以礼相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家思想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就是很好的体现,表达了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理想社会氛围的认识与期望。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曾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了描绘,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分析并作出坚决的批判,他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为己任。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有这样的描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5]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的发展的趋势,它将是一个没有剥削,消除了阶级和等级的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这样的社会恰恰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理想型社会极为相似,正因如此,才使得马克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结合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姚秀雯,刘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
[3]张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新论[J].理论月刊,2014(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
Abstract: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rxism has excellent quality. Both of them has commonali原ty in values,view of history and way of thinking;conserv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原ces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has affected the Chinese economy,politics,culture,socie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tent. Marxism fuses with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nservation in multiple ways on the basis of their universality implemented.
Keyword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235-02
作者简介:秦淑娟(1963-),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