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找回逝去的记忆和创新未来
——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①
2016-03-19张蕴岭
张蕴岭
东吴讲堂
一带一路:找回逝去的记忆和创新未来
——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①
张蕴岭
摘 要:找回逝去的记忆,是为了从历史的发展中得到启迪,创新未来,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一带一路”是历史遗产的承继,更是面向未来的大作为,因此,认识“一带一路”要有历史的眼光,有前瞻的大视野。找回逝去的记忆并不是要回到,或者复制过去,而是为了创建新的未来,让未来比过去更辉煌。
关键词:古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百年复兴
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今天我们安排学校和学院两级中心组专题学习,学习的主题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今天的报告会也是《东吴学术》的“东吴讲堂”第五十五讲,我们十分高兴地邀请到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研究员为我们作专题报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和衷心感谢张先生到学校来作报告。二〇一三年九月、十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基于国际合作发展的新理念,旨在借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正在部署并积极推进的重大战略构想。是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世界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战略、国际战略。
下面我把张先生的情况跟各位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张蕴岭先生曾经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亚太研究所所长,兼任日本研究所所长。他是三所所长,这个在社科院可能是唯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亚太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名誉会长,曾经担任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专家组组长。张先生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一九七八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届招考的研究生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深造。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六年,到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高校做访问学者,被欧洲大学、丹麦奥尔胡思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亚太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聘为兼职教授。张先生是我们国内资深的、卓有成就的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研究专家,研究成果非常多,我这里面就不详细介绍了。下面我们有请张先生给大家作报告,大家欢迎。
本文是在“东吴讲堂”讲演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今天讲的题目是“一带一路:找回逝去的记忆和创新未来”。找回逝去的记忆,是为了从历史的发展中得到启迪,创新未来,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一带一路”是历史遗产的承继,更是面向未来的大作为,因此,认识“一带一路”要有历史的眼光,有前瞻的大视野。
找回什么记忆?
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与外部建立起了密切的和富有特色的关系。中国三面接陆,一面临海。陆上的交往之路是靠脚踩出来的,人们翻山越岭,暴走沙漠,历尽千辛万苦,百折不回;海上交往看是容易,实际更难,风大浪急,险象重生,前仆后继,不知有多少人葬身海底。
被称之为“古丝绸之路”的线路,主要是指从长安往西,过中亚、西亚,到欧洲。据有的学者研究,在对外贸易交往中,域外的人来得多,因为中国有吸引力,带来自己的“土特产产品”,换回中国的丝绸等。不管是经贸交往,思想、文化的交流也很丰富,外来的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也扩散到域外。如今,我们在敦煌可以看到当年文化交流的繁荣历史。
海上古丝绸之路从中国沿海,过南中国海,穿印度洋,到达非洲,除了贸易,也有政治与文化交流,郑和带领船队,七下西洋,浩浩荡荡,一路洒下友好交往的种子,洒播文明,留下至今传送的佳话。
至唐代到清朝中后期,中国与外部的陆海交往越来越发达,并且与各国建立起了以互利与和睦为理念的特殊关系,域外国家钦佩中国,中国与他们友好相处,甚至给予特殊的待遇,这些都是历史的美好记忆。
近代,中国衰落,与外部的交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中国自身变得贫穷了,不再是对外部有吸引力的繁华之地;二是西方殖民主义扩张,占领了中国周边国家,改变了中国与那些传统交往国家关系的性质;三是中国自身也成为被殖民和侵略的对象,自顾不暇。由此,那些历史的美好记忆就在国人的苦难中渐渐逝去了。
如今,找回逝去的记忆,重要的是找回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什么呢?不是路,因为当时的路已荡然无存,而是精神,因为精神可以永存。古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之路,因为它的开拓不用战争,不用征服;是一条互利之路,因为互通带来的是大家受益;是一条互鉴之路,因为内外文化、宗教的交流带来了文明的相互吸收和融通……事实上,我们重提丝绸之路,就是要弘扬这种精神,以这种精神创建未来。
在中国处于衰落的时期,多少志士仁人大声疾呼,奔走呼号,抛洒热血,“振兴中华”成为中国人的共识。从一八四〇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四九年,差不多一百年,中国经历了“百年衰落”。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才终止了中国衰落的下行线。新中国成立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国挺起了独立自主的脊梁,尽管国家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但大陆本土内乱终止,整体走向稳定与发展,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复兴的一个起点。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复兴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经历了冷战,西方的封锁,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外部冲突与战争。我们自己的发展探索也犯过很多错误,其中有些错误,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后果非常严重,甚至使国家“走向破产的边缘”,可以说,尽管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走过了很多弯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了复兴的快车道,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中国重新跃居世界前列,中国的GDP跃居世界第二,对外贸易,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国民收入提升到世界中高水平,令世界刮目相看。我们自己设定了“两个一百年目标”:一是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二〇五〇年建成为发达国家。据预测,到二〇二五年,至少到二〇三〇年,中国经济总量将重新跃居世界第一。一九四九年到二〇五〇年,又一个百年,这是“百年复兴”。
崛起的中国该做更多的事情,其中,重要的是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陆海地缘连接国家的关系,用历史积淀的“丝绸之路精神”创新未来,这就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动机。为此,二〇一三年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二〇一三年九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讲演时动情地说:“两千一百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他提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十月,他在印度尼西亚国会讲演时生动地回顾自汉代,人们如何克服浩瀚大海的阻隔,远洋航海,“留下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倡议“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显然,找回逝去的记忆并不是要回到,或者复制过去,而是为了创建新的未来,让未来比过去更辉煌。
“一带一路”干什么
中国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大洋提供了最便捷、最经济的运输通道。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利用海洋优势,发展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通过出口拉动,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建了十四个沿海经济开发区,它们都发展的很快,成为了全国经济的重心,与外部的经贸关系也得到很快的发展。不过,就经济关系而言,贸易关系主要只是外部连接,通过投资建立的产业链才是内在连接,同时,海上连接的深度融合还体现在物流网络的构建,便利化的交易体系等。为此,需要发展以深度融合为出发点的新海上丝绸之路。显然,建设新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对外交往发展的需要。
中国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东南部与域外的相连是大陆。尽管中国与路连国家的综合关系得到很快的发展,但是,连接的交通设施落后,多数国家的经济不够发达,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需要支持哪些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之成为互联互通的经济发展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建了十四个沿海经济开发区,它们虽然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外连接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拓展的空间。中国的发展需要东西南北平衡,为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鼓励东部的资源向西部转移。然而,资源转移只在国内转不行,还需要打开外部的大通道,创建与外部的广泛联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把东部的纺织厂移到新疆,那里产棉花,成本也低,但是,如果联通中亚的交通设施不发展起来,中亚国家经济不发达,产品还得运回来,走东部的大港口运出去。设想一下,如果连接中亚交通设施网建设起来,中亚国家也发展了,在新疆生产的东西就可以直接往西走,可以一直通到欧洲。这样的话,东部的资源往西部转移才有吸引力,由此,新疆也就不是西部了,成了中国和中亚、欧洲联系的中部地区了。这不是神话,比如广西,没有东盟自贸区、中国东盟博览会建设,它是中国的边缘省份,长期发展不起来,有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就不一样了,它就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中间地带了,地位变了,大量的资源就开始往那里转移,广西就借势快速发展起来。设想一下,有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的霍尔果斯有一天可能就成了一个中等,甚至大城市了。比如云南,如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起来,它就可以直通印度洋,贸易通道就不用绕道东部沿海港口,直接走印度洋,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西走,一直连接南亚、非洲和欧洲。这样,中国的大西南就可以实现发展的跨越。
“一带一路”是一个整体,两个框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相辅相成。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打开通向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陆上通道的大门,与沿线国家一起创建新的发展动力,有助于实现中国东西南北开放发展的均衡格局,同时,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规划与建设,拓展新的开放发展空间,以“创造性转移”的方式,拉动我国的设备、基础产业和技术出口,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提升提供新的空间。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要发挥中国的沿海先行发展的优势,提升与海上国家经贸关系的水平,同时,也推动与海路相关国家的广泛合作,构建基于开放、发展、合作与安全的新海洋秩序。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也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需要大家共同协商,共同设计,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大战略设计的支撑基础。实现互联互通,就是要构建全方位链接,发展起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网络(陆、海、空交通网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因此, 建设“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网建设是重点,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创建产业园区,构建产业链是亮点,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远不止经济领域,也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和安全,打造的是全面、深度融合,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一路一带”建设起步于现在,但是一个长期合作的进程。在共商与共建的过程中,中国与沿线国家会逐步发展起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新关系。建设“一带一路”,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也就是为什么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亚投行)的建设得到如此多国家支持的原因。亚投行既是对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补充,也是在新形势下融资机构的创新。
中国的周边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地区。周边地区不发达,周边形势也就不稳定,中国与各国的关系也难处,中国自己的边疆地区也发达不起来。中国与如此多的国家相邻而居,提出发展周边关系的“亲诚惠容”新理念,“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周边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依托区,要通过扩大合作,让周边国家发展起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建设体现的是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方式。以往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主要是在资源领域,要建设经济带,就要改变简单的能源关系,在中亚地区建设资源加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使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只有中亚国家的经济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彼此才可以从中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建设,会为中国的设备产品出口和产业转移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不能借机把落后产能,污染产业转移到合作伙伴国,要把教训留给自己,把经验传给别人,让当地人民得到实惠,尝到搭中国和平发展便车的甜头。
“一带一路”意味着什么
“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推动新时期的发展合作,为地区和世界提供一种创新型发展合作的新模式。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大的结构变化和发展方式的调整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一批新兴经济体崛起,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步入起飞门槛,这是大趋势。如何维护发展的大势,为发展中国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美国领衔TPP制定新规则,实际上是旨在提高自身的高位竞争优势,抬高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市场的门槛。开放发展是大趋势,但仅仅开放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瓶颈”。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从大势来说,一是维护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二是改善自身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基础环境。
“一带一路”基于合作共赢,为推动新形势下的发展合作提供大平台,把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中国的投入和带动,动员各方的积极性,打造新的发展空间,创建新的发展引擎。“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都可以参与,共商规划、共建项目,共享成果。“一带一路”的合作项目不是通过谈判,而是通过协商,是新型的发展合作方式。长期以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融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长项目工程建设融资,非常困难。现行的国际金融机构能力有限,私人金融机构投资意愿不强,因此,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发展的综合环境改善缓慢。通过“一带一路”,可以推动创建合作性融资机构和其他多种形式的金融机制,可以破解融资瓶颈,中国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中国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银行(新发展银行),筹备成立上合组织发展银行,中国自己出资成立丝路基金等等。“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指导思想超越了自贸区和多边贸易体制,旨在推进综合发展环境的改善,也突破了以我为主的利益观,强调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和共享利益。
“一带一路”是一个跨区域的开放性框架,作为一项大战略,有很大的延伸和拓展空间,从亚洲到欧洲、非洲,也可以延伸到更广的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带有世界意义的大战略倡议。 事实上,“一带一路”是一个大框架,由多样性、多层次的协议作为保证,由项目、工程、园区作为支撑,不能简单地把“一带一路”倡议归结为几条线路。
总起来说,“一带一路”体现的是新发展观(改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发展环境),新合作观(开放型,共商、共建和共享),新的秩序观(海上的开放合作以及合作安全),新秩序观(海上航行开放,安全合作和发展合作),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新贡献,更是中国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新努力。
如何应对挑战与风险
“一带一路”是一个新生事物,中国提出这个倡议以后,国际上,包括沿线国家存有不少怀疑,有的国家在观望,有的国家疑虑重重,也有不给予支持的。尽管目前许多工作已经开展,但真正做起来还会有许多障碍。一些国家对中国倡议的战略意图有怀疑,担心中国借此实施扩张,对于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存有疑虑,不太愿意让中国主导大通道的建设,甚至把经济发展的问题政治化。像美国,出于担心自己利益的考虑,不仅自己不予支持,还向盟友施加压力,对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美国就公开表示反对,日本也拒绝参加。对于公路、铁路网络建设,印度,缅甸也都表现出一些质疑,对于中国发展与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的海上与港口合作,也赋予政治,甚至军事含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大战略,对相关国家则是一项大倡议,具体建设涉及到沿途各个国家。因此,最重要的是让各方理解,得到各方的支持,形成真正的共识,进行认真的投入。同时,一带一路是“百年工程”,这样的大的建设,需要时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推进上不可操之过急,在项目建设上不可急功近利。
需要多做工作,减少与消除对中国倡议的疑虑。“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意图很清楚,就是实现合作发展,共同受益,但是,很多国家不这样看,有些国家即便口头表示支持,实际参与上也是非常谨慎,甚至采取平衡的策略。因此,中国在继续做工作的同时,重要的是搞成一些示范工程,让大家看到好处。
需要规避和化解争端与风险。“一带一路”上,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存在南海争端的障碍,南海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要找到超越的办法。沿线国家中,有些政局不太稳定,有些地方极端势力、恐怖主义势力严重。一方面要加强对沿线国家的政治深入了解,作深入的政治工作,对政局变动有预测,有对策,避免因政局变动而使建设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当地的安全合作,共建反恐、反极端势力的合作机制,对大通道、大项目的安全要有常设的安全保卫机制,信息收集和通报机制。
要算好经济账,减少投资风险和损失。“一带一路”是大工程,长期计划,建设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见大成效,要有长期的打算。大项目,比如,基础设施网建设,需要大投资,中国的投入多,这一方面要算大账,即战略账,发展账,同时也要算小账,即算投资回收,投资效益等。特别是企业参与,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要利用好已经建立起来的新融资机制,如亚投行,新发展银行等,也要加强与原有的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的合作。
既然是大谋略,就要看得远,坚持作下去。挑战也好,风险也好,都只能去面对,去化解,知难而进,不能遇难而退。中国的倡议,大家的事情,是“交响乐”,不是“独奏曲”。作为世界大国,中国肩负着实现中华复兴的梦和世界和平发展梦的双重责任,任重而道远。
丁晓原:这里的下午静悄悄。今天张老师讲的话题,像他刚才所说的,找回失去的记忆,开创美好的未来,是一个非常具有诗意的话题。听下来好像是在茶楼里说的,说话的口气也是很散文化的,听上去非常舒服,他讲的很多东西,又体现了许多作为决策资深者这种在场的真实的感觉。还有,我觉得他更重要的是一个资深的学者,给我们条分理析地讲了这样一个话题,一带一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对于一带一路,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些。知其名,不知其意,知其大概,不知其详,知其表,而不知道它根本的内涵和意义。张老师的这个报告基于一个大战略、一个宏大的背景,基于全球化的开阔思维,就我们中心组的学习,我们大家每一位同志,也包括我们来听讲的同学,在学习、工作之外应该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中心组的学习,不能太多的“唯物”主义,就事说事,应该有些“唯心”主义,要有理论思考,理论的品格。今天张老师的报告,我觉得为我们这种品格的提升,为我们开展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学习,都是很有指导作用的。基于种种的理由,我提议我们再一次感谢张老师。我也谢谢各位同志、同学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作者简介】张蕴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