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兴衰与治世关系探究
2016-03-19罗奥
罗 奥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儒学兴衰与治世关系探究
罗 奥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两千多年来,儒学在中国一直占据独特地位,长期被官方奉为正统思想。儒学自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次突破性的发展和四次严重破坏。文章通过对历史上儒学兴衰的分析得出每当治世儒学便趋于复兴的结论,提出了如何对待儒学乃至如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结合的问题。
治世;儒学;儒家思想;传统文化
儒学,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学由孔子创立,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其思想体系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1],两千多年来,儒学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治世即儒家的政治概念,意为太平清明之世,政通人和、社会安定,与政治昏暗、社会动乱的“乱世”对应。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处于治世与乱世的不同时代,社会对于儒学的态度大为不同。探究治世与儒学的关系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社会发展,积极发扬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 儒学的兴起与辉煌
儒学的初兴与发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末期,我国奴隶制社会开始走向瓦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争霸[2],社会动荡不安,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于是乎,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普遍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儒家便是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在政治上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关系,兼重“礼”和德治,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思想,后经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儒家思想渐趋丰富。
儒学第一次走向辉煌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即位之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和“表彰六经”的学说,受到汉武帝的重视,董仲舒建立新儒学思想体系,提出君权神授,“道之大原出于天”的思想[3]。汉武帝初年,罢斥诸子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禁止其他各家思想传播,儒学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第一次走向了辉煌。
儒学发展的顶峰是在南宋初期。朱熹是宋朝正统派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北“二程”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新儒学。其宗旨在“主敬”在“道问学”,教人平时言语行动从小事做起,必须格物穷理求得知,反躬实践见诸行。朱熹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为了完善自己必须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4]新儒学也就应运而生了,至此,儒家思想也发展到顶峰。
2 儒学的衰微
回顾中国历史,儒学大致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衰微,基本都发生在社会动荡不安之时。其中古代社会两次,近代以来两次。
儒学在秦朝第一次遭受严重损毁。秦始皇为了压制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以巩固秦政权,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儒学第二次遭破坏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确立了儒学至高地位的汉朝灭亡后,使儒学走下了神坛,受到道学、佛学思想的激烈冲击,三教纷争,儒学渐失正统的思想垄断地位。
近代儒学第一次遭重创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步壮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武器,提出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等口号,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严重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儒学最后一次遭受破坏和打击是在“文革”时期。“文革”时期开展“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等闹剧,儒学文化遭受全民规模的、彻底性的破坏,反传统文化的运动被推向了高潮,儒学受到抨击破坏,影响力严重减弱。
3 治世盛行,儒学兴盛
儒学兴起于春秋战国,孔子之后,历经孟子、荀子等人的丰富和发展,建树颇丰。但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儒学的思想主张对于实现国家安定统一并无显著作用,法家思想更加实用,风靡一时。儒学因其距离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过遥远,遭受统治者的冷落。
汉武帝时期,儒学得到发展。汉武帝继位的时候,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国家出现空前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物质基础雄厚。《史记·平准书》中记载:“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可见,文景时期的汉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有序,社会上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空前繁荣,是名副其实的治世时期。
儒学鼎盛发展是在南宋初期。这一鼎盛发展是在宋朝经历动荡之后,即经历了金人入侵,“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朝只剩下半壁江山。南迁之后的统治者不得不对外称臣、割地、赔款等,忍受巨大屈辱,统治者渴望收复失地,大力推行利国利民举措,注重兴修水利,鼓励流民复业和荒地开垦,出现了“田野加辟”的繁荣景象,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唐代提高了两三倍,[5]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等许多方面成绩斐然。虽然南宋只据有江山一隅,但客观而论,南宋仍可以称之为治世之时。
当下中国正在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国家稳中求进,人民安居乐业,可谓太平盛世。与此同时,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公正”和“三严三实”中的“修身、律己”等许多带有儒学印记的概念不断被提出,并迅速被广大社会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儒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要进一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治国理念,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有益结合点,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积极作用。
[1] 邢丽芳.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先秦至西汉时期[D].天津:南开大学,2014:19.
[2] 景红艳.论春秋初期周王室对诸侯国的赏赐政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9—103.
[3] 花琦.董仲舒治道思想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7:29.
[4]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3.
[5] 王国平.以杭州为例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J].浙江学刊,2008(4):95—106.
(责任编辑:吴之)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Confucianism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 orthodox thought in Chinese society for it's unique state. Since the birth of Confucianism, it has experienced three developments and four serious damages. A conclusion has been drawn that Confucianism will be prosperous when the country is in peace and order. Lastly, the paper raises questions about how to treat Confucianism and how to combin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modernity.
the statecraft; Confucianism; Confucian though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2015—11—10
罗奥(1994—),男,河南唐河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222;K203
A
1672—9536(2016)01—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