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趋势
2016-03-19冯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100080
冯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100080)
国际化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趋势
冯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北京100080)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领导者面临新挑战,国际领导人才培训在战略定位、培训理念、体制机制、内容方式和师资建设方面,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在此过程中,中国干部教育培训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资源整合、开门开放办学、方式方法创新、国际性建设等方面,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握国际化背景下领导人才培训的新趋势和新变化,以及中国干部教育的创新实践,对于做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国际化;领导人才;干部教育培训
随着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领导者面临的新挑战,国际上领导者培训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准确把握这些新趋势和新变化,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趋势
趋势一:在战略定位上,将领导者培训作为国际化背景下提升国家软实力、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把领导者培训作为人力资源战略来投资和筹划。通过加大领导人才的国际化培训,传播自身的发展理念、治理经验与价值观念,发挥本国的国际影响力。一是设立培训机构。2004年8月成立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旨在培养和启迪当今世界与未来的领导者,以提升亚洲治理水平,促进亚洲转型,为亚洲各国培养一流人才。联合国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人才培训,在加强联合国内部领导人才培训的同时,加大世界范围内选拔培训领导人才的力度,联合国大学国际领导学院每年举办若干期面向全球的领导人才培训班。二是输出培训模式。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在为本国培养大批优秀干部人才的同时,输出培训模式,非洲不少原法属殖民地国家的行政学院几乎是它的翻版。哈佛大学商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形成的MBA教育模式和案例教学方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广泛输出,在教育培训理念、商业管理经验、领导人员思维方式上渗透着美国的影响。三是加强领导人才培训的国际化程度。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培训机构除了为本国培训各领域领导干部外,不断加大国际招生的力度,重新进行定位,提高国际影响力,组织学员到其他国家参加培训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如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在成立不久,就与哈佛大学商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哈佛大学为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在亚洲竞争力研究方面提供专家意见和智力支持。
趋势二:在培训理念上,重视价值观养成和能力培养,注重通过培训来加强团队建设,强化培训与工作的联系。一是重视价值观的形成和能力培养。在国外领导者培训中,价值观教育被摆在重要位置。加拿大干部培训强调,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具备民主、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忠诚于国家并保持政党中立、为公共利益服务等四大价值观。联合国大学国际领导学院将价值观置于所有培训的首位,其他培训内容围绕价值观来展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在关注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倡导能力,使领导者具备应对突发事态的领导能力,在处于流动和不稳定的领导生涯以及周围变幻莫测的环境中,能够很快适应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二是将培训与团队建设、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团队学习法,以团队为基本单位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加强团队建设,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团队学习,激发团队智慧、推动团队融合、提升团队能力、塑造团队文化。三是注重顾客导向、需求导向。注重适应岗位要求的综合能力和领导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注重贴近领导者的个性特征,真实、具体的领导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关注,领导者可以获得一种个性化的帮助,培训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他们明确发展需求,得到更好的发展。四是持续培训、终身培训受到重视。2007年,法国政府出台《国家公务员终身职业培训法》,对培训权利和实施办法等作出详细规定。美国人事部领导力培训中心以不同职位领导者为对象,分为层层递进的培训班次,形成领导力开发的学制体系,为各级各类政府官员提供延续整个职业生涯的培训支持,帮助领导者为胜任更高阶段的岗位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慕课”(MOOC)作为在线课程开发的一种模式,其所提供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无疑为持续培训、终身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课程支持,也将给领导者培训带来深远影响。
趋势三:在体制机制上,宏观统筹与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呈现出培训机构多元化、项目运行社会化、培训管理规范化的趋势。一是分级负责、分类管理。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政府人事管理机构或干部培训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干部通用能力培训,具体的业务部门负责管理业务培训。英国撤销原政府文官学院,2012年成立英国内政部公务员学习组织,归口管理英国干部队伍的通用能力培训,业务培训由各部委自行承担。美国联邦人事管理总署及其下设的联邦行政学院直接负责最核心的联邦政府GS15级以上高级官员通用能力培训,人事管理总署同时负责监管政府各部门的培训工作。二是培训主体多元化。各国普遍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培训机构和由市场力量构成的社会培训机构相结合的培训机构网络,既有政府主办的培训机构,也有普通高校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公务员培训。美国联邦干部培训机构既包括联邦行政学院,也包括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维尔学院等。新加坡的干部培训,不仅由作为政府法定机构的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承担,也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甚至私人培训机构也可以承担政府公务员培训任务。三是项目运行社会化。俄罗斯的干部培训实行在培训机构中进行公开招标,俄罗斯联邦所有教育机构,只要具有承担相应培训任务的国家专业资格认证,都有权参与投标,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确定由哪家培训机构来承担。
趋势四:在内容方式上,注重加强教育培训与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贴近领导者的实际需求,模块化设置课程,开展个性化、体验式、案例式培训。从培训内容来看,国外干部培训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根据领导力标准或胜任力模型确定培训目标,然后将培训目标分解为不同的课程领域,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开发具体的课程,以保证课程设计与培训目标的一致性。肯尼迪政府学院在把领导力分解为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倡导能力的基础上,设置了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政治倡导和领导能力等课程模块,然后设计具体的课程。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设置了治理、领导学、公共行政、21世纪公共服务及管理优化与创新、个人发展与绩效等课程领域,并提供其他各类适应领导者需要的大量课程模块。从培训方式来看,个性化培训日益受到重视。为参训者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重视参训者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加大选修课比例,供参训者自由选择。从培训方法来看,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培训方法在培训中日益得到普遍应用,这些培训方法有助于缩短培训情景与工作情景之间的差距,强化培训与领导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从而增强培训实效。
趋势五:在师资建设上,教师角色定位开始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练和辅导者,师资队伍“专兼结合,以兼为主”仍然是主流趋势。从教师角色定位来看,在领导者培训中,参训者大多具有丰富的领导经验,而且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很多领导者都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有的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而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不具备领导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可能在某些专业领域还不如参训的学员。国外干部培训中,对于教师的角色定位逐渐从传递知识的教师向教练、辅导者角色转变。领导者培训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递现成的知识和观点,而是引领参训者掌握增进才干的方式与方法,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式学习,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从师资队伍构成来看,国外干部培训中,教师队伍“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特点日益明显。英国公务员学习组织和加拿大公务员学院都没有自己的专职师资,全都是在社会各界聘请。一些承担领导者培训任务的著名高校在发挥专职教师优势的同时,积极邀请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承担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在一些以兼职教师为主或者完全依靠兼职教师的培训机构中,也开始招收专职教师,或者扩大专职教师的数量,注意培养一支少而精的专职教师队伍。
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实践及其启示
1.坚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凸显办学特色
着力在“特、新、实”3个方面下功夫:“特”就是形成特色培训专题,建设特色课程,打造特色师资,培育特有校风;“新”就是以最新执政能力培训为重点,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实践的培训;“实”就是要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以实用为导向,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突出政治性,构建“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教学布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高度重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培训班次,把党史、党性、党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二是突出实践性,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专题、短期、小班、分层分类设置班次等方式,将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三是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建设开放的师资队伍。按照“干部教、教干部”、“让实践者培训实践者”的原则,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选聘兼职师资,整合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用于干部教育,形成相对稳定、不断优化的兼职教师队伍。以“双师型”、“双语型”为导向,培养一支少而精、对于干部教育事业“安、专、迷”的专职教师队伍。
2.坚持多元一体、集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一是优化专题讲授式教学。根据不同主题,遴选适合的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来做专题讲座。采用“组合式教学”,由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协同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授课,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讲授和答疑解惑,实现专业互补、促进交流。二是拓展情景模拟式教学。开创情景模拟式教学,如创建媒体沟通实验室、危机管理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领导干部心理测评与心理调适实验室、党性修养主题教室等。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扮演—总结点评—知识重构”的教学流程,对学员进行“实战训练”,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三是深化现场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建设开放课堂。把改革开放的现场变课堂、实践者变教员、实践经验变教材。现场教学有的“一题多点”、有的“一点多题”。内容涵盖忠诚教育、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法治政府、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区建设等主题。四是创新案例式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案例教学,自主开发案例、学员自带案例、向社会公开征集案例。开展访谈式案例教学,视频案例教学。五是开展论坛式教学。围绕培训专题设计举办“教学论坛”,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实务部门领导干部,与学员进行交流研讨,吸引主流媒体参加。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头脑风暴”,了解前沿,分析现状,凝聚智慧,寻找对策。六是扎实开展实践式教学。在中青班等学制相对较长的班次,组织学员分组赴各地围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做法和成效开展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
3.大力整合国际资源,加强国际性建设
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合作培训基地。一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帮助国内干部拓宽国际视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先后邀请了英国前首相布朗、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南非总统祖马、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等十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的400余名政要、跨国公司高管、著名专家学者来学院演讲、授课或参与教学活动,主体班次中由外国专家学者讲授的国际课程占10%以上。二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开展国际合作培训。学院先后为123个国家、50多个外国政党举办中高级官员培训,他们三分之一以上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既有外国政党重要领袖,也有政府高级官员,例如澳大利亚高级公务员“全球领导力实践”培训班、欧盟商会“理解中国”培训班和“一带一路”国家培训班等。培训主题鲜明,形式生动鲜活,在对外培训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外国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有亲身的感受,增进对中国的感情。三是加强对外学术合作,构筑国际交流对话平台。学院与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签订了57份交流与合作协议,成立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牛津大学联合城市研究中心,举办“中国-新加坡领导人才培养与选拔”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成为党际交流和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之一。
(责任编辑朱玉成)
New Trends in Cadre Training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Feng Jun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university leaders now face new challenges. There are some new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training in such aspects as strategic positioning, training ideas, systems and mechanisms,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faculty-building. During the training process, by carrying out useful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s, China's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as created many effective measures in resource integration, open education, innovative training and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To further improve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re need to be beneficial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s to be learned by recognizing the new trends and changes of leadership training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innovative practices of China cadre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leader talents; cad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作者简介:冯俊,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和干部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5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6)01-0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