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03-19黄晓勇
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黄晓勇
(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214423)
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学习中通过师生共同阅读、探讨,可以达到掌握数学知识,寻找数学解题思路,并形成学习能力的目的.随着学科横向联系日益密切,把文科中的阅读引入数学教学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学阅读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数学阅读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各种知识的认知、理解、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直至发现、创新,都离不开阅读理解这一基本环节.
高中数学新授课中的许多概念与定理都有它的历史背景.法国数学家保罗·朗之万曾说过:“在科学的教学中加入历史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如果能通过翔实的数学史料和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这些定理或概念的来历,将有助于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对唤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宋仁宗皇祐五年狄青征讨侬智高时的“狄青制钱”,是“小概率事件”的真实上演;蒲丰投针游戏竟然能求出古老又神奇的圆周率!古埃及人民为克服尼罗河连年泛滥而造成的土地丈量困难而发展的“测地术”即几何起源等.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语言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的学习同样也不能离开阅读.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图形、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二、制约高中生数学阅读的因素
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方法、习惯和数量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学生目前的数学阅读现状. 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影响学生数学阅读的主要因素有:
1.各科教师理念不一
由于升学竞争日益激烈,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各学科之间竞争较激烈.语文老师在阅读课上不让学生读数学书籍,而数学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花费时间阅读,其效果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来得明显.对阅读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很多教师的态度仍然是怀疑与观望,没有摆脱“讲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2.数学阅读的认知偏差
学生往往更喜欢读人文类文章,偏好通过多练习、多解题来提升数学成绩,学生几乎都被永远做不完的教辅资料习题和试卷所淹没.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每天作业都来不及做,哪有时间去阅读,何况是阅读数学内容”. 这就造成课本上每一章节后面的阅读材料无人问津,更谈不上进行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数学书籍了.
3.缺乏科学的阅读指导
大多数学生阅读数学书籍时都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很难做到有效阅读.此外,在由手机、电视、网络、报刊、书籍等组成的全媒体信息源冲击下,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不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更多会选择轻松、休闲类的书籍阅读,喜欢看数学书籍的学生是凤毛麟角.
三、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数学阅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如何改变数学阅读的现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的能力呢?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的教学策略.
1.改变理念,以读导学,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受教师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数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引领学生阅读方面,教师的理念更新和实际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实际上只停留在“走马观花”的肤浅层面,只“看”不“做”,难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对重点、难点难以形成真正的突破.如果教师能形成“阅读是学习活动的形式之一,是思维的基础”的观念,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数学读物,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乐读,学生自然也会树立起“读书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数学呼唤阅读,数学需要阅读”的意识,数学阅读就再也不是水中花,镜中月,而是伴随着学习进程的实实在在的数学活动.
2. 夯实基础,提高阅读效率
要想读好数学材料,一要夯实数学语言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掌握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之间的互化,如立体几何中线面关系的三种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二要夯实知识网络基础.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概念时,明确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注意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所学的知识点网络化、系统化. 如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读懂统计图表,了解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及其信息作用,对图表中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推断及预测,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秘密.此时就需了解相关规则和特点:随机数表读取时,要根据题中给定的起始数,根据规则进行读数,编号是几位数,就几位一读.频率分布直方图比频率分布表更直观、更形象地反映样本的分布规律,具有随机性、规律性等特点;茎叶图保留原始资料的资讯,直方图则失去原始资料的讯息.将茎叶图中茎和叶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实际上就是一个直方图.
3.明确阅读要求,以读释疑,提升阅读质量
“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问题是最好的引领者,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根据阅读内容明确要求,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如立体几何中学习球的知识后,学生已经了解了球的表面积与体积都可以表示为半径R的函数,古代的数学家是如何发现这些公式的?这些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相关文献: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用穷竭法推出球的表面积为大圆面积的4倍;祖暅在计算牟合方盖体积时推导出球的体积公式;卡瓦列利通过比较两个立体图形的不可分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球的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阅读设计,引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生成,问题精辟具体、指向清晰、阅读目的明确,阅读质量自然水涨船高,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提升.
4. 适时阅读,手脑并用,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
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时间太长,影响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阅读时要“手脑并用”, 对于解题思路、方法总结、易错点等,要求学生以边注的形式写在页边上,对重点内容加以圈记,并适当进行摘抄.如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题,一则题干本身较长,叙述性文字较多;二则重要信息往往是隐含在文中,散见其间,读明题意,确定变量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尤为重要.阅读时划出关键词,找准多个量之间的联系,筛选出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比较、归类, 能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提高解答正确率.如有可能,在阅读前介绍知识的相关背景或关联性内容,将有助于对知识整体的理解.如阅读“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前,组织学生观看《悲伤的双曲线》MV,通过寻找歌词与双曲线的性质的关联,体验渐近线的逼近.在积极的氛围里,唤醒学生对双曲线性质相关知识的向往,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此颜回叹孔子之道莫测也.将此言移至数学,余以为亦无不可.在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渗透数学阅读,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当数学阅读成为共识之时,是否是一种“坐看云起时”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数学内容都适合开展阅读,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恰到好处地开展数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