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妆”“浓抹”促高效

2016-03-18顾梅华

考试周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淡妆教学资源高效课堂

顾梅华

摘 要: 本文探究现代化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实践中研究如何筛选并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 教学资源 高效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化教学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否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类教学资源,创造以生为本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促进课堂教学实效,还有待我们不断探寻。笔者以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为例,谈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一、良好的开端——导入环节设计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架设在师生间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入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精选教学资源为教学创设情境的导入,可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感性平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围绕情境资源设计问题,推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灵感。

如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笔者执教了《杠杆的科学》一课,采用“桌面跷跷板游戏”结合视频动画的形式导入新课。“桌面跷跷板游戏”要求两名学生利用铁棒和支点进行桌面角力。这个游戏的设计一是为了活跃紧张的气氛,二是呈现本课的主角——杠杆。事先刻意将支点靠近女生,让小女生轻松战胜大男生,学生由惊讶迅速转入思考:女生为什么会胜?此时播放《海尔兄弟》中海尔兄弟用木棍撬动大石头战胜大力士的视频片段,将本课主角引入学生视线,学生的注意点很快被吸引到这根“撬棒”上,激起了学生对杠杆进行探究的热情。因此,新课导入时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既活跃气氛,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新课教学。

二、扎实的学习——重难点突破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很有道理。“须教有疑”,老师应巧妙地用好教学资源设计具有梯度、逐步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探究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达到教学目的构建有效课堂。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笔者试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寻找丰富的资源,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突破。如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先提出问题:“空气能不能像石子一样把水挤上来?”学生想当然地说:空气较轻肯定不能把水挤出来。出示装置:借助橡皮泥把两根不同长短的吸管固定在装水的瓶子中,让学生通过一根吸管把空气吹入瓶中。当学生吹入空气喷出水时,学生立刻对课前的结论产生疑惑,接着亲身经历“纸团入水不湿”的魔术实验,讨论纸团不湿的秘密,证实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然后试运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设计魔术“听话的乒乓球”。本课笔者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才能保证让学生经历看清现象—验证原理—实践运用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明确空气能占据空间解决本课重点。

二是寻找典型资源设计体现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逐步深入探讨建立完善的科学概念。平时教师会收集各类资源,但课中运用资源并非越多越好。有时给的资源太多,反而会影响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寻找典型资源结合教师的引导用好用足,同样能达到促进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若我们充分挖掘资源的内隐和外显信息,对呈现的问题多追问几个问题,则也会提升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如在《杠杆的科学》一课中,笔者充分利用导入部分出示的视频资料,借助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交替呈现海尔兄弟使用翘棍的图片并提出疑问:在海尔兄弟用撬棍撬起石头的过程中,哪几个位置比较重要,让学生观察由图片变换展示的运动过程找出杠杆三要素,明确什么是杠杆类工具。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并验证三要素的位置与杠杆省力与否的关系,最后讨论课初小女生战胜大男生游戏的真正原因。让学生围绕杠杆这一主体,逐步探寻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三、调整抓创生——课堂生成探究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不一定会依照我们设计的过程进行下去,有时会因学生的认识水平实践经验等因素影响,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把握好课堂中的生成,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往往会有预料之外的收获。

如在市评优课《土壤中有什么》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认识了土壤的主要成分后,进入交流讨论土壤与生物的关系环节,笔者考虑到土壤与生物息息相关,若用图片则引导会限制学生的思路,因此在课件中舍弃了图像等资源提示。但当笔者提问“你觉得土壤与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时,教室里一片寂静,现场气氛很尴尬。此时笔者请学生看窗外景象后再交流,这一活动打开学生思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四、拓展的艺术——课堂结尾的延伸

课堂结尾是指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的教学活动。理想的课堂结尾应该到达“课虽终,趣不尽;言已尽,意无穷”的境界。好的课堂结尾,应该不仅是一堂课的结束,更应该是下一课,甚至是接下来一阶段学生思考行为活动的启示。

如在《土壤中有什么》一课,原先设计的拓展环节是交流讨论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土壤的重要性。对于这个交流活动,学生习惯性的泛泛而谈,热情度不够。反思后,笔者对课进行了扩充和延伸。在小结环节,笔者用课件展示了一组被各种物质污染的土地图片,震撼了学生的眼球和心灵。笔者趁机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交流得出结论:我们要珍惜如此宝贵的土地。接着倡议不能浪费实验用到的土壤,请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我们杯中的土壤“播种希望,收获未来”,进行用实验用的土壤种植盆栽种活动。最后提出要求,请学生用爱心浇灌,等待它带给我们惊喜。这一活动的增设,土壤的作用与珍惜土壤意义不言而喻,让学生深受启迪。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尝试用教学资来达到震撼的效果,也试图选择经典的资源启发引导学生。不论选择哪一种呈现方式,我们都应摈弃虚假的热闹理性筛选教学资源,以学生为本,以学习内容为纲,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必助我们创设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淡妆教学资源高效课堂
青花瓷瓶
咏茉莉
淡妆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浅谈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的“淡妆”与“浓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