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青少年问题及村落文化振兴策略

2016-03-18

当代青年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村落青少年农村

周 敏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

中国农村青少年问题及村落文化振兴策略

周 敏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

中国乡村文化绵延发展了几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近年来,传统观念中的“乡村文化共同体”几近坍塌,农村青少年问题不断爆发。我们的美好愿景是在延续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展当下村落的新型文化风貌。任何国家大政方针、农村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最后一公里”都在村庄,所以“村落”层面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乡村文化落实的关键。其中,乡村学校课堂、乡村图书馆、乡村电影院和社区网络四大平台的作用尤为重要。

农村;青少年;村落文化;振兴

几千年来,中国乡村根植于农业文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迅速崛起并逐渐渗透进中国农村,中国几千年建立并根深蒂固的乡村文化受到冲击,甚至有专家使用“拔根”“沦陷”“坍塌”等词直指工业化、城镇化对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而处于文化变迁中的青少年显然是最受影响的个体。

一、“失落”的中国乡村文化与“新生”的农村青少年问题

“村落”是“由古代先民在农耕文明进程中,在族群部落的基础模式上,进而因‘聚族而居’的生产生活需求而建造的,具有相当规模、相对稳定的基本社会单元”。[1]中国古代村落的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小农经济、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大传统文化等孕育了中国传统乡村的文化特征,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基础。由农业文明生发出的浓重的乡土特色是中国传统乡村的重要文化特征。农民对土地有着天然的崇拜和深厚的感情。第二,家族、族群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核心。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农民个体必须依赖家族力量,农民对于家族表现出极大的情感和精神依赖。第三,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之根。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讲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主张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与城市相比,中国农村因为族群部落的特征,其儒家文化更具生长、繁衍、传承的基础。第四,科举制度下士子文人“乡村—城市—乡村”的文化流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这大抵是弊端种种的科举制度于中国乡村发展的一大推动。

基于这些特征,中国传统乡村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其对于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知识积累、信仰获得、艺术修养、道德与价值观、法律意识、习俗等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对北京、河北、江西、甘肃、河南、内蒙等六地村庄青少年的深入调查发现,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消弭,传统观念中的“乡村文化共同体”几近坍塌。这一变动的乡村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农村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造成传统文化衰微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网络文化、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重要原因。

第一,城市化、城镇化将城市文化带入农村,改变农村青年生存方式与传统精神。城镇化一方面将个体从农村家庭中剥离,更多的农民尤其是青年开始了城市务工之旅。离家进城的农民与留守农村的农民被城镇化割裂为孤零零的个体。他们分别参与城市分工与农村生活的新模式,中国农村文化中传统的家庭文化被割裂并重新定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以及城市务工人群中的临时夫妻……这些农村家庭的新形态是城镇化、城市化的直接结果,也间接导致了中国农村传统文化中的“忠、孝”等文化内涵的逐渐消退。城镇化另一方面将工业、服务业带入农村。与农业文明中的协作文化、集体意识、无为主张不同,工业文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从而导致了农民金钱观念、物质观念、集体意识发生改变。更多的农民将物质获取作为至高追求而忽视家庭关注与内心的精神需求。

第二,网络文化用虚拟取代现实,用自由替代规范,用多元内容取代经典传播,农村青少年思想呈现多元化。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二十多年中,农村网民是积极的参与者。从最初的网吧上网到如今北京近郊农村户户通互联网,北京农村互联网硬件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从沟通交流到网络社交、电子商务、网络娱乐,中国农村网民、农村青少年的网络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却也滋生了系列潜在危机:网络社交引发青少年诚信危机,电子商务改变青少年消费习惯与物质观念,沟通交流带来亲情疏离、现实沟通之困,网络娱乐带来远离深度、远离经典之忧,网络舆论导致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模糊,民粹主义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等诸多青少年问题。

第三,外来文化用“自由、平等、个性、叛逆”对话“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获得农村青少年的青睐。好莱坞大片、美剧、韩剧、日本动漫等外来文化因为互联网的传播及内容的娱乐性在农村青少年中具有广泛号召力。外来文化对于活跃青少年思维,开阔青少年眼界等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外来文化往往裹挟着外国文化振兴、文化霸权战略。长期以来,受到封建文化的影响,国人“臣民”意识强烈,“公民”意识淡薄,而这种“臣民”意识往往会导致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外来文化不加判断,趋之若鹜,从而动摇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青少年中的地位。因此,更多的青少年开始崇尚外来节日,忽视中国传统节日,崇尚西方生活方式,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亲孝礼仪和社稷家国观念。

由此,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式微。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逐渐被个体化和个人主义所替代,城市化和城市信仰逐渐蚕食乡村信仰,网络参与制造了网民狂欢与众声喧哗,让多元思维与多元文化驻足乡村,共同维系农村文化的传统文化气韵和主流价值观念在农村人群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力日趋微弱。

二、美好愿景:继承与发展中形成中国特色的当下中国村落文化

健康的农村青少年群体有赖底蕴丰厚、充满魅力的中国乡村文化的建设。文化从来都不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重构与凝练,它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基于现实环境与国情的发展。所以我们对于中国农村青少年发展的乡村环境的美好愿景是:在延续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展当下村落的新型文化风貌。

延续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即对于乡土文化、族群文化、儒家文化等的延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中找到共鸣。而“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中国近代文明及当代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国当下村落文化枝繁叶茂,两者融合共通才能构建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下中国村落文化。另外,可以借用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表达中外文化共融共通的关系。

三、建设现状:中国农村三级治理模式下文化建设的问题

在中国农村治理模式下,不管是宏观的国家战略还是中观的农村文化振兴战略,计划落到实处都需走完区域、乡镇、村落三级管理机构。

第一,区域文化管理城乡失衡。打开北京某区官方网站,区文化委2015年计划包含十项工作:“一、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文化工作的讲话精神为主线,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开展首都市民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四、推动五彩浅山文化建设;五、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队伍建设;六、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七、加强文物和“非遗”保护工作;八、大力抓好文化执法工作;九、推动文联工作蓬勃发展;十、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该年度工作计划虽全面细致,但仍有可提升空间:第一,该文化规划中大多项目是自上而下的行为,缺乏自下而上的思路。即多是区政府主导的行为,缺乏对群众活动的自觉性激发,在地居民的主体意识没有凸显;第二,文化活动还停留在传统形式上,互联网时代的基于新媒体的活动策划缺乏;第三,文化活动多针对中年以上人群,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第四,过于强调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文化活动,对于农村文化传统的传承工作不够重视。

第二,乡镇文化建设重视度待提升。《某区某镇“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和“四项目标”。“四个更加注重”是:更加注重经济建设;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党的建设。“四项目标”是:经济基础更加坚实;社会发展更加和谐;镇域环境更加靓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从乡镇五年规划中我们发现: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发展主题,经济建设是首要任务,文化建设还未被高度重视。

第三,村落文化建设缺少在地人才。调研中我们发现,村委会委员大都由3-7人组成,设有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书记和主任分管支部全面工作和村委会全面工作,下设委员具体负责村里各项事宜。一般文教、宣传工作由一名委员负责。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村干部大多从当地村民中选举产生,文化程度不高,文化引导能力有限。同时,因村干部非国家干部序列,属村民自治组织,收入不靠国家财政,可以从村民上交的提留中解决,也可以从集体经济上交村委会的收益中解决。这种收入来源方式决定了村干部的两极化工作状态:一部分村干部热衷招商引资、土地转让,丰厚的收入既给村庄带来了快速发展,也给村财政带来了收入,解决了村干部的收入问题;另一部分村干部以“稳定”为工作标准,主抓国家、地区政策要求的重点工作,如新农合、新农保、民政、武装、信访、计划生育等工作,以“不出乱子,完成任务”为工作目标。两极化工作状态影响了中国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农村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尴尬地位,真正打造“农村魅力”,文化塑造是基础。文化塑造靠人才,村委会现有人员学历结构、地缘结构不改变,仅靠城镇化输送的外来企业、大学生村官政策输送的年轻村官,新农村建设无法实现“继承传统、守住根本、开创未来”的多维化、系统化发展战略。

四、路径选择:充分发挥新时期村落文化振兴的四大平台作用

中国农村文化的振兴主体是在地农民,只有振兴了农村文化,农民才可能在中国发展中享受更大的实惠,获得更多的平等。同时,任何国家大政方针、农村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最后一公里”都在村庄,所以“村落”层面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乡村文化落实的关键。在城市文明来势汹汹,互联网文化高度普及的农村,村落文化落脚点在哪里?笔者以为,可以抓住这四大平台,充分挖掘他们新时期的新作用。

(一)乡村学校课堂:中国乡村文明传承基地+城市文明传播平台

课题采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大中学生特别难忘中小学课堂上老师讲过的一篇课文、放过的一个影片、说过的一段话。毋庸置疑,即便是互联网+时代,课堂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环境,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往往会持续一生。那么,乡村学校课堂和城市学校课堂有差异吗?用现实来回答这个问题是:没有内容差异,只有质量差异。今天,城乡课堂使用的教材、开设的课程都是当地教育部门统一规划的,城乡学生接受的内容完全一致。城乡课堂在师资水平、硬件条件、实践机会、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为例,该大学面向北京城乡学生招生,小部分招收外地学生。从生源结构上看:城市学生聪明活跃,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强,接受知识能力强;农村学生淳朴厚道,对新事物不太敏感,接受知识能力稍弱;而外地农村学生有些进入大学前连电脑都没有接触过,一旦进入城市,极度不适应会带来较强的自卑感。但是,几年大学生涯后我们会发现:外地和农村学生凭借着勤奋与专注往往能在班级里出类拔萃,升学率与企业认可度高。而城市学生的优越感往往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案例证明,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农村教育体系完全趋同城市教育,内容以城市文明为主,城乡教育内容同质化情况下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农村教育有天然的优势,优势在于其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

从案例回到国民教育的战略规划,事实上,我们的城乡教育应有所区分,在注重青少年必备基础知识培养和城市文明传播的同时,加强“地域传统特色教育”。“地域传统特色教育”一是指区域传统文化的覆盖。城市应强化城市文明,如城市历史、新媒体发展、创客知识等,而乡村课堂则应根据学生们的生长环境专门设置中华传统文化课,植入《论语》《弟子规》等经典。让农村学生随着国民教育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认同,对农村认同,热爱并愿意为乡村付出,而不是一味羡慕城市文明,长大后逃避乡村文明。这是塑造青少年人格的重要教程。二是指地方特色文化的覆盖。各地应根据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如贵州农村的茶文化课程、苏州的苏绣课、湖南的湘绣课、陕西的剪纸课等加入常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中华地域文化,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课程。如此,我们的人才培养才能够突出差异化,培养出更多特色人才,而城乡人才走到一个平台上竞争时才具有竞争力。

(二)乡村图书馆:儒学讲堂+文化沙龙

课题走访了几个村落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均是在国家文化建设工程或区镇文化建设工程中落实的村落读书空间。图书都是上级经费支持购买的或者直接配备的,平时,图书馆大门紧闭,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钥匙掌管在一个负责若干项事务的村委会办事员的手里。平时没什么人借书,冷不丁有一两个到村委会借书的还是年龄大的不懂网络的村民。图书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在农村文化荒漠化趋势下有点形同虚设的感觉。如何让乡村图书馆发挥新作用?我们不妨看看孔孟之乡山东农村的做法。

山东济宁泗水县开设的“乡村儒学课堂” 三四百名村民去听课,不少青少年听完《论语》《弟子规》《孝经》等经典后加入书院义工团,身体力行儒家思想,内涵得到了提升。此外,山东省还探索“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准备在全省实现乡镇和村级乡村儒学讲堂的基本覆盖,并在公共图书馆里建成“尼山书院”。山东省文化厅2014年6月推出了《“尼山书院”建设与服务标准(试行)》,明确提出省、市、县图书馆分别至少设立“尼山书院”一处。在设施方面,“尼山书院”设施建设的总体布局是做到“六个一”,“即都有一个统一标牌,矗立或悬挂一尊孔子像,设立一个国学讲堂,一个道德展室或展区,一个国学经典阅览室或阅览区,一个文化体验活动室或活动区”。要求书院平时开展免费基本服务,组织公众特别是向青少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省级每周不少于1次;市级每月不少于2次;县级每年不少于15次”。[4]

山东“尼山书院”“儒学讲堂”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做法。其他省市没有山东浓厚的儒学文化氛围,想传承经典不妨借鉴“图书馆+书院”模式,将图书馆有效利用,多添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由省市县镇统一规划或村委会专门挑选与培养专职工作队伍,定期开办讲堂。家族式学习方式、故事化表达方式,不失为讲堂传统文化传承的好渠道。

(三)乡村电影院:成长反射镜+发展大讲堂

2000年12月,国家计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通知》。所谓“2131”目标,即在21世纪初,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这是一项满足农村居民文化精神需求的惠民工程,也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点文化工程。从露天移动电影院到固定电影院,不少村庄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相继建设了自己的电影院。调查中发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尤其是老年群体和儿童的文化需求,但是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大。很多青年表示从未到村电影院看过电影。一些去过影院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更喜欢商业大片,但是村影院多放映战争题材的“红色”电影,满足不了观影需求。

乡村电影院如何定位?是公益教育基地,大众娱乐场所,还是商业大片放映地?……与城市影院青少年观众为主体不同,乡村电影院是面向各年龄层全体村民的文化场地,而不同年龄层的观影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面向农村大众的乡村电影院更具公益属性。如何在公益中彰显魅力?乡村影院需要做两个放映机制上的转变:一是要针对不同人群开设专场。即安排老年专场、儿童专场、青年专场等,根据不同人群安排不同场次,如周五是青年专场,周六是儿童专场,周日是老年专场,作为长效机制确定下来。这样,在充分宣传的基础上,不同人群就能够有选择地进入村影院观赏。二是引入映前引导映后评价机制。当前,村庄电影放映员大多由稍懂技术、热爱电影的村委会工作人员兼任,他们平时工作任务繁重,电影放映纯属利用个人业余时间做的公益活动,既是兼职就无法全力投入,所以电影放映往往缺乏必要的宣传,电影放映结束后村民们毫无互动,缺乏评价机制。放映前如何宣传?有两个渠道,一是通过有效渠道将众多片目呈献给村民,由村民遴选放映影片,针对不同人群可以做不同群体的片目遴选。二是通过海报、广播或网络对近期放映影片内容、背景、演员及意义等进行简介,吸引村民前来观看。放映后评价机制如何建立?一是电影放映结束后随机通过有效途径如投票或口头表达等方式收集观众的总体评价。二是通过村图书馆组织青少年电影讨论沙龙。大学生村官可以利用年龄优势和大致相同的兴趣与当地青少年进行积极互动,必要时组织部分青少年撰写影评,在村镇区的媒体平台上发布,增加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基于社区网络、微博或微信建立电影讨论空间,形成即时性、碎片化、移动性的公共区域。

特定群体专场与宣传评价机制建立后,乡村影院要明确自己的两大功能并尽可能彰显其作用。首先,把乡村影院作为“成长反射镜”。从电影导演的角度来讲,电影是一种表达,是浓缩的人生与社会。优秀的电影总是能通过好故事把深刻的人生哲理或社会问题清晰明了地传递给观众。而从青少年角度来讲,电影电视往往是他们寻找社会认同与自我发展路径的重要参考。所以,面向青少年的电影专场要极大地彰显“成长反射镜”的作用,即让青少年在电影中体味别人的人生,反思自我的人生,促进个体的发展。青少年电影专场要选择青少年期发展的主题,如自我发展、亲密感、道德与价值观、性与性别化,并在这些主题下张扬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和谐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方刚亮执导的反映农村女孩为继续上学筹集学杂费的《上学路上》就是一部能够引导农村青少年独立、自强、向上的电影。其次,把乡村影院作为“发展大讲堂”。在城镇化建设中,包括农村青少年在内的农民面临着很多发展困惑:农业种植、农产品销售、网店微店开设、医疗保险、个体经营、土地转让、培训就业、子女教育、雨季防灾等。面向农村的纪录片应针对当下农民的这些需求进行选题策划,而乡村影院正是这些纪录片精准传播的良好传播渠道。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面向青少年的成长主题影片还是面向农村发展的实用纪录片,都需要形成体系,整体给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推介。在当下相对松散的农村治理机制下如何整体推介给青少年?这就涉及农村虚拟社区的建设及社区凝聚力的加强问题。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教育不仅仅在家庭和学校,乡村同样担负着村民教育功能,包括乡村影院在内的一系列媒体都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平台。

(四)社区网络:服务平台+社交平台+参与平台

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乡村网络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硬件建设上,停留在村村通网络的概念上。覆盖全村的旨在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交流、参与社区治理的社区网络平台应与时俱进地搭建起来。搭建这一平台,我们需要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谁来建?建什么?功能是什么?

谁来建设社区网络?村支书是村落文化的引航者,应积极支持并推动社区网络的建设。大学生村官是青年文化的引领者与感染者,具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应成为农村社区网络的主要推动者。当然更重要的建设者其实是村民本身,他们既有发布信息的需求,又有获取信息的需要,大到社保医保政策知晓,小到家里种植的桃子滞销想寻找买家、自家的房子出租寻找租户等。社区网络要充分发挥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积极性,把社区网络平台建成社区信息的重要分享平台。

社区网络包含哪些载体?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传播需要,建立不同的网络平台,包括村政务微博、村微信公众号、村委会官方网站以及村镇生活社区网站。

社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首先是服务功能。社区网络应成为村委会与村民畅通沟通的平台,成为为村民更加便捷服务的平台。其次是社交平台。当下的村庄因为家族制的淡化愈发成为一个个家庭个体生存的空间,人们之间缺乏沟通,包括家庭内部成员也缺乏必要的沟通。社区网络可以通过建设论坛,根据村民的关注热点设置不同的论坛版块,如育子、工厂就业、农产品销售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基于论坛进行充分的沟通。这样既满足了个体交流的需要,又逐渐建立了村落网络精神家园,增加了村落凝聚力。最后是参与平台。如北京望京网、通州八通网、回龙观社区网等,社区网络还可以成为村委会、镇政府、区政府问计于民、民意表达的空间。比如工厂进驻选址、村镇规划、地铁选址等,通过网络广泛征求民意是现代农村治理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培养青少年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社会的重要手段。

总之,不管是乡村课堂、乡村图书馆、乡村影院还是社区网络,所有的平台与手段都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村落文化,跟进城市化进程,振兴村落文化服务的。而最实用的目的是集中打造乡村社区凝聚力,制造居民归属感,增强农村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抓住这一目标,我们的四大平台才能够集中发力,避免主题偏离或弃用荒废。

[1]胡彬彬.小村落 大文化.[EB/OL].http://culture.gmw.cn/2013-05/06/content_7526409.htm.2013.

[2]顺义区文化委.顺义区文化委员会2015年度工作计划.[EB/OL].http://www.bjshy.gov.cn/Item/66194.aspx.2015.

[3]顺义区李桥镇.顺义区李桥镇“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EB/OL].http://www.bjshy.gov.cn/Item/56255.aspx.2015.

[4]山东省文化厅.“尼山书院”建设与服务标准(试行).[EB/OL].http://www.sdwht.gov.cn/html/2014/zywj_0716/15631.html.2014.

Problems of Adolescence in China's Rural Areas and Strategy of Reviving Village Culture

Zhou Min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Village cultures in China’s rural areas have been continuous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nd have formed typical styles and feature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munity in rural areas has almost collapse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mergence of teenager problems.Our vision is to foster new cultural styles and features in villages with a continu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as well as upholding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Any state and local policies will finally reach the last mile of the villages, so the key lies in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cultures, among which schools, libraries, cinemas and community network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Village; Adolescence; Village Culture; Revive

C913.5

A

1006-1789(2016)01-0091-06

责任编辑 曾燕波

2015-09-28

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农村青少年的媒介使用现状、影响及对策”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JDZHB009。

周敏,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青少年与媒介。

猜你喜欢

村落青少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青少年发明家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