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初探
2016-03-18李朝彬
李朝彬
(桂林旅游学院 基础部,广西 桂林 541006)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初探
李朝彬
(桂林旅游学院基础部,广西桂林541006)
基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提出教学学术发展的必要和可能。认为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发展教学学术有利于提升教学实效,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和促使教师自主自觉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要求当前教学管理应跨越体育教研制度化的边界,构建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和提倡高职体育教师在行动中反思教学的良好习惯。
高职教育;体育教师;教学学术;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提高了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故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研究的着力点和关注点。然而,较多的研究仍集中在高职各专业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上,较少关注体育课程及其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由于高职体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学生体育方面的专业技能要求不高,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关系并不密切。因此,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不大,体育教学甚至逐渐成为简单的谋生职业。缺失内在教学发展动力的体育教师,也不会主动寻求自身专业发展,缺少发自心底的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热爱之情。使得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培养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缺乏[1]。基于此,如何突破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困境和发展瓶颈,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是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责,也是高职体育教师的基本使命,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势必需要从教学本身入手,突破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的制度瓶颈和陈旧观念,开辟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野。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为突破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困境提供了独特的启示和清晰的思路。据此,本文试图就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探索新的出路。
一、教学学术思想的基本内涵
教学学术的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博耶提出。博耶认为,大学教学要成为学术,不应仅仅是指专业的科学研究,如探究、整合的学术,还应该包括应用的学术和传播的学术(教学学术)。如他所言,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通过知识的传播,才能确保学术之火不断燃烧,因此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之为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博耶认为“学术意味着通过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还意味着通过课程的发展来综合知识,还有一种应用知识的学术,即发现一定的方法去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术[2]。”他认为学术不应该专指“发现”或“基础”研究,不应只是一个只为“发现”服务的术语,还应包括四种相互联系的学术,分别是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2]。教学的学术,是一种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术,即传播知识的学术[3]。自博耶提出“教学学术”这一概念之后,许多学者对“教学学术”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赖斯(R·Rice)、舒尔曼、克博莱等。赖斯在谈到教学学术时认为,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概括的、综合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法知识,第三是学习的能力,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会学习[4]。”舒尔曼认为“教学学术具体指对教和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究,它拥有公开、能面对评论和评价、采用一种能够让他人进行建构的形式,并且能够对结果进行反思的突出特点[5]。”
克莱博(C·Kreber)归纳了关于教学学术的四种代表性观点[6]:其一,教学学术是教师生产研究性和创造性的可见成果,对教和学的研究被视为教学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二,教学学术等于优秀教学。这种观点背后的教学学术所指的教师是由学生和同行评价出的优秀教师,其拥有广泛的关于教和学的知识。其三,教学学术和学术性教学相似,是教师将教育理论和研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的学术性取向。意味着教师通过将对理论和研究的反思与以往来自教学经验的知识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实践智慧。其四,教学学术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从事教学学术的教师不仅应对关于教学和学习的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反思,而且还要对自己的实践或经验进行反思。
二、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的必要性
提倡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是基于现实需要而设想。由于高职院校是教学型而非科研型院校定位,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而非科研。然而,要促进教学的发展依然离不开科研。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困境和教学实效的欠缺与高职体育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研究分不开。因此,提倡高职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的初衷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终极追求在于促进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
(一)提高教学实际效果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公共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提倡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也一直是大学课程努力的方向。博耶提出教学学术思想的初衷也正是为了解决高校教学质量问题。教学学术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的学术研究,借助的是扎根理论的方法,因此,是一种完全契合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的研究方式。也正是因为教学学术提倡的是基于教学的研究,才是从根本上能够改变高职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教师扎根于教学实践,从教学中发现问题,针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进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即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学术写照。毋庸讳言,这样的研究是针对教学的研究,是有利于教学的研究。过去由于体育教师存在一种“教—研”二元对立的思维,认为科研是高端大气,望尘莫及的科学事业,不是一般的教师能够达到的,因而对科研避而远之。教学学术思想的初衷虽然不是为了打破这种思维方式,但其为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路向。它告诉我们,科研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物,它存在于教师的实践之中,“基于教学、为了教学、在教学中”的研究也是一种科学、规范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方式更能够直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
科研能力是评价教师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虽然高职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但科研能力也是推进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力。将教学视为学术,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并解决教学问题,是合理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行为,是有计划、有目的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一种研究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学学术的研究特点在于其是一个基于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履行科学研究的行为,无疑这个过程对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仅仅把教学看做教给学生几项运动技能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很难去反思自己的教学,也就难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发展的停滞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继续提高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
教师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提升专业知识的需要。从高职体育教师职业成长过程来看,多数体育教师属于技能型人才,具有丰富的技能型知识,或者称之为技术课程知识。据了解,多数体育教师曾经在某一运动技能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同时,学习过相关的运动技能理论课程。故而可以肯定的是,体育教师队伍在专业知识结构上都是比较完善的。然而,教师职业,具有一个职前与职后双重发展的过程,换言之,一名好的运动员,未必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因为,教师还需要具有一种特定的专业知识,我们称之为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或称之为如何教学的知识。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势必需要进行有益于教学的教学学术研究,通过教学学术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要真正提升高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准,就不能在常规体育教学中只注重少数具有天赋的学生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其余学生采取“自由放任式”的体育教学形式。而是要在兼顾各类型学生得到恰当发展的基础上,切实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与进步,让每一个学生有所收获。做到这一点务必需要教师践行教学学术的思想,即在教学中主动反思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理念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势必能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四)促使教师自主自觉发展
教学学术提倡的是最基础的研究,最接地气的研究,也是最容易产生效益的研究。高职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学术,在促进教学有效开展,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实现教师教学学术的自主与自觉。过去高职体育教师之所以将教学作为一项常规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责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因为,高职体育教师专业划分比较明晰,球类课程教师、田径课程教师岗位分明,有些课程由于其特殊性,教师岗位被划分得更加细致,例如垒球教师,棒球教师,高尔夫球教师等,这些教师长期、重复地开展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以致对教学不够重视,很难有认真反思、研究教学问题的心境,故而产生放羊式的教学情况。再加上体育课程多为室外课程,随意性比较大,学生单方面参与行为较多,不会过多依赖教师,进而加大了高职体育课程的随意性和教师管理教学的难度。这些都是影响高职体育教师自主自觉发展的因素。提倡高职体育教师践行教学学术,是呼吁高职体育教师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自觉发展。
三、教学学术促进高职体育教师教学业务发展的实践路径
提倡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区别于发现研究、应用研究和整合研究的教学学学术研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和基本的践行路径。
(一)跨越体育教研制度化边界
教学学术作为一种新的学术形态,首先需要在制度上得到肯定和保障。因此,要实现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的繁荣,就要跨越当前体育教研制度的边界,实现对体育学科科研的新认识,转变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改变教师职业评聘标准,改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方式,完善教学学术制度,实现教学学术的制度保障。结合当前实际,具体而言就应该在高职体育教师职称评聘制度上和体育教改项目上实现更加科学的管理。
1.在职称评聘上应视优秀教学为科研成果。职称评聘无疑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推动模式。课时数量、科研成果是教师职称评聘的两项重要指标,然而,这种笼统的规定并不利于教师职业发展,更多的沦为了教师追求工资提升的有效渠道。这两项指标实际上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均需要有突出成绩。然而,在实际上这两项评价指标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教学就是达到基本课时量和出勤率,科研就等于发表论文,缺乏实际、有效地增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因此,要实现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学术发展,应该在职称评聘制度上进行改革,相对于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的体育教师而言,应适当加重优秀教学成果作为科研成果的权重,以利于教师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也避免了为了评职称而做科研,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的尴尬局面。
2.转变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方式。实际上,教育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教学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的重要性,例如当前各个高校比较热衷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这种专门针对教学而提倡和规范管理的专项项目无疑对高校教学发展有积极作用,特别是以教学型作为定位的高校,如高职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等就更应该重视教学改革项目的监管与规范。然而,当前的教学改革项目在某些高校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实际效用,教师将教改项目与一般科研项目同等看待。当然,这与当前的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通过查阅相关教学项目管理办法发现,当前教改项目仍然与一般科研项目采用类似的管理方式,即在成果表达上也与其他科研项目一样以“专著、论文、报告、软件、数据库、专利等”方式呈现,项目结题也多以论文、报告等书面形式来完成,这种管理方式导致一些项目负责人对研究过程不够重视,草草完成项目,以能够结题为目标。因此,基于教学学术的视角,应转变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在成果呈现上,要实现多元化格局,应不拘泥于书面形式的结题材料。可提倡形成大量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改革经验视频或教学方式成果等呈现方式以改革项目成果的公开方式。这样才能对教改项目的实际成果做出正确的评估,也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
(二)构建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
1881年,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社会学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共同体”与“社会”作为一组相对应的概念被提出。滕尼斯认为,“共同体”建立在有关人员本能的倾向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共同的记忆之上,而社会则产生于众多个体思想和行为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与妥协,众多个体为了共同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产生的聚合。像共同体一样,社会也是一种人的群体,他们“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但是基本上不是结合在一起,而是基本上分离的”[7]。高职体育教师也是作为社会个体存在,但又存在相对分散的共同体。教学学术活动是教师个体可以完成的,但又与共同体密切相连。因为教学学术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使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走向公开,接受同行评议。因此,学术共同体就成为教学学术的基本需求。鉴于此,高职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以利于教学学术的有效开展。
构建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的首要目标是形成某一核心成员,这个核心成员对构建共同体意义重大,也是吸引其他成员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选择具有一定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发起人。其次就是发起人开展教学研究,以此为基础吸收边缘教师。这是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的中间环节,其主要特征就是以教学研究为推动力而扩大团体成员。再次是边缘教师的合法化过程,即被吸收进入共同体的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尝试,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研究步骤和方法,逐渐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观念得以慢慢改变,这就是边缘教师合法化的过程。最后就是边缘教师中心化,即作为新的核心成员,吸收新的边缘教师,使共同体不断扩大,直到形成稳定的教学学术研究队伍。这既是高职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也是教学学术研究推进的过程。这既是一个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发展保障体系建构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三)在行动中反思教学
20世纪80年以来,关于实践反思的研究在美国得以迅速扩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哲学教授唐纳德·舍恩在《反思性实践者——专家如何在行动中思考》中提出,实践并非理论的简单运用,而是实践者在特殊的情境中与实践开展对话,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中认识”,在反思中产生新的实践性知识的过程。教学学术正是受这一思想影响发展而来的。因此,高职体育教师教学学术发展需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行动中反思。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与其他课程相区别的特殊性,其教学形式多以活动为主,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学内容偏重于技能传授,关注学生竞技能力训练;教学目的以学生体质健康为宗旨,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要发展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需要从教师个体出发,从体育教学现场出发,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据此,教学学术的反思主体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在行动中反思自身。自我专业认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更是教学学术实施的必要条件。教师只有不断地自我认识和自我分析,才能发现教学技能的问题所在,才能发现职业发展的困境所在,才能发现发展方向的所在。因此,教师教学行动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反思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反思教学。体育课程本身就是活动性很强的课堂,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远远高于常规课堂,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面对更多的突发事件和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反思能力。这里的教学反思即是反思教学,反思教学不是课后的反思,而是课堂中的反思,并在课堂反思中认识自身教学的不足,便于及时弥补或者改进教学。再次是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反思学生。相对其他学科教师而言,体育教师面对的班级数额更加庞大,因此,面对的学生特点会更加复杂。例如会计专业学生和磨具制造专业学生的最大区别是男女比例的不同。此外,还由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性格特性、体质状况的差异性,艺术类学生比较活泼开朗,文学类学生性格内向沉闷。这些学生的差异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反思和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因材施教、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责任编辑:蒋国平)
[1]陈梅.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厄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5、74-78.
[3]魏宏聚. 厄内斯特·博耶“教学学术”思想的内涵与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09(9):39.
[4]RICER.Towards a Broader Conception of Scholarship:The American Context[A].WHISTON T,GEIGER R(Eds.).Research and higher education: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M].Buckingham: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117-129.
[5]HUTCHINGS P,SHULMAN L S.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New Elaborations,New Developments[J].Change,1999(5):10-15.
[6]KREBER C,CRANTON P. Explor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0(4):476-495.
[7]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5.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Scholarship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 Chao-bin
(Department of Basic,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541006,China)
It brings about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scholarly teaching ability based on the specialty of the PE course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larly teaching promotes students’ learning while adopted in teaching and develops academic ability of teachers which can also improve their expertise in their fields. Teach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have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iz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in PE course to facilitate teachers with a educational community built among colleges. Teachers are also required to reflect their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vocation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scholarship of teaching;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80-05
A
1671-9719(2016)5-0075-04
李朝彬(1979-),男,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2016-03-10
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