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义工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18袁好杰
周 广,袁好杰,裴 娟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6400)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开展义工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周广,袁好杰,裴娟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6400)
义工活动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提高,对于学生、学校、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对当前高校开展义工活动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高校义工活动今后的开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义工活动;高校;意义;思考
一、引言
义在我国文字中蕴含着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应当去做的。义工,义在前,工在后,就是指任何人自愿无偿地去做公正、合理的助人行为。义工的精神,是一种纯粹的“爱”,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一种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 义工的精神,既与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又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主体自觉的道德要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探讨开展大学生义工活动、加强义工队伍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开展义工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
高校开展大学生义工活动,对学生、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一)开展义工活动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义工精神是“利他精神”和“利己精神”的结合,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关爱的体现。义工活动的开展,具有广泛的辐射性、可信性、可学性和互动性,使受助者在接受服务中得到道德感化和教育,有助于促进公民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国家的道德体系建设和社会团结基础的扩大。义工活动的开展,还有利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譬如照顾空巢老人、照顾留守儿童、照顾陪伴孤苦重病患者、帮助打扫社区卫生、帮助吸毒者戒毒等。这将对社会保障体系起到极为重要的补充作用,有利于节省政府资源并弥补社会保障体系资源不足的状况。
(二)开展义工活动对高校的意义和作用
对高校来说,义工活动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职能,促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义工活动中,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心,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心,对学校和社会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更加务实、更加爱校、更加爱国,并会时时注意维护自身、学校、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对高校来说,义工活动还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丰富的义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团队合作等的感性认识,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意义。校园义工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社区、各类公共场所,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让整个社会感受到来自高校的热情和真诚,确立了高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使学校建立起一个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从而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实习、就业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开展义工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和作用
义工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核心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参与义工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社会、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同时使学生正确认识了自我,能够准确定位自己,提高了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参与义工活动,对于学生既是学习、充实、开发自身潜能和快乐自己的过程,也是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和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过程。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高尚人格,提升其精神境界;有利于培养他们昂扬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
三、当前高校开展义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义工组织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目前,各高校都已建立了完善的义工服务组织机构、项目体系、运行体系、后勤保障体系和激励考核体系,但却明显地活力不足。整个义工组织体系仍然松虚散,组织化动员能力仍然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高校义工绝大多数都是在学校的引导和组织下,自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进行社会服务。面对着服务对象的多样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各高校有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风险。这些压力和风险,主要是因社会条件、法律条件和资金条件等的缺失造成的。社会条件的缺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加之舆论宣传不到位,造成“义工光荣的氛围”尚不浓厚,义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且,大学生在校时虽积极参加义工活动,但毕业后走向社会却成为了孤岛,无法与社会上的义工组织实现对接。法律条件的缺失是我国法律对义工群体的约束有余,但权益的保障不足,容易对义工的身心造成伤害。资金条件的缺失是投入不足,致使义工组织的日常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策划缺乏必要的经费、场所等物资支持,严重制约其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义工只依靠高尚的价值观和义工们的自我认同,是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二)高校义工服务水平和素质亟需培训提高
义工活动的服务面广,服务对象多。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义工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道德修养。现实的情况是,尽管许多学生满怀一腔热情投身于义工事业,但由于所选择的服务项目并非自己所长,其服务效果就不尽如人意,甚至有时会好心办坏事。譬如,有些学生响应号召去支教、支农等,但自己所学专业根本与此无关。这样的义工活动,既浪费了义工的青春和社会资源,又不能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义工活动的参与热情,并且造成了社会对义工的抵触情绪,为义工活动的正常开展平添了阻力。因此,对义工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提高义工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是提高义工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三)高校义工活动存在被滥用和作秀的成分
义工活动本来是高尚的奉献行为,但有时却被人滥用,如有些地方有些人以义工的名义招募廉价劳动力、募集资金、行江湖骗术等等,而且还存在为了活动而活动的作秀现象。以上情况严重玷污了义工活动的形象,是对义工志愿精神的一种亵渎。它伤害的是整个义工活动的信用,也伤害了民众的感恩之心。当然,宣传报道不能与作秀划等号。义工服务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的正能量需要宣传。只有足够的宣传,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义工服务精神,推动高校以义工活动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向新阶段。
四、高校义工活动顺利开展的对策
高校要充分发挥好义工活动的正能量,就需要妥善解决当前义工活动开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以下三条对策:
(一)塑造优秀文化,凝聚高校义工发展不竭动力
塑造优秀的高校义工文化,大力宣传高校义工文化,使其深深扎根于高校这片沃土上,盛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高校义工文化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义工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义工制度、文化环境、义工产品等,其中价值观念是义工文化的核心。只有塑造了优秀的高校义工文化,才能引导在校学生把个人目标融入于义工事业的整体目标之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使义工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高校义工文化是高校义工事业的灵魂,是推动高校义工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更能避免义工活动被滥用。
(二)完成顶层制度设计,打造全国性的义工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
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完成高校义工顶层制度设计,制定适合高校义工事业发展需要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主体性质、提出建设目标、建立制度保障等,对义工招募、注册培训、服务项目、服务标准、考评激励、风险控制、权益保障等进行统一规范,实现义工活动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组织统一、资源共享、服务标准化,实现义工行为约束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的双向反馈,化解影响义工活动开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要打造一个全国统一的,集宣传推介、人员管理、流程管理、内部台账、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高校义工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使顶层制度设计的具体细则通过云数据库的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使社会大众能够通过平台全面了解高校义工活动的情况,并实现各地、各高校义工组织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义工组织校内校外无缝对接,提高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创新高校义工活动服务项目,建立定期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要从社会重点关注、贴近百姓需求出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紧紧围绕党政中心服务项目和高校学生自身实际,按照打造精品、长线经营的思路,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不断创新高校义工活动项目开发,主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充分发挥高校自身资源优势,详细制定服务标准,建立定期培训长效机制,依据标准开展义工服务培训、激励导向,使高校义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充分满足服务项目的需要。要结合政策性红利、政府大型名誉激励和推行“星”级义工评定,因地制宜地推出高校激励政策,在诸如入党评优、就业创业、学习交流等方面给与倾斜,不断激发高校学生的潜能,激励他们的斗志、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强化高校义工自觉提升服务质量的意识。
(责任编辑:黄孙庆)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n Carrying Out the Volunteer Activities in College
ZHOU Guang, YUAN Hao-jie, PEI Juan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Zibo 256400,China)
Carrying out volunteer activities in colleges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to students, college and the society. It provides proper content and form for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and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help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ampu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alistic meaning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volunteer activities in colleg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in the future activities.
volunteer activities;college;significance;consideration
G642.44
A
1671-9719(2016)5-0013-02
周广(198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
2016-02-02
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