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2016-03-18侯秀丽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安徽芜湖241002
侯秀丽(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安徽 芜湖 241002)
创新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侯秀丽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的现状,首先通过对比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提出创新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建议,如依托班级党、团组织建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多样化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深入学生中进行全方位教育等。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能力;实践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职学校数量激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院校在校生人数,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连续几年我国高职毕业生人数都远多于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人数。这一方面说明在我国现行教育政策大力支持下,高职教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另一方面庞大的高职在校生的教育与管理也给各个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
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共性,两者都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特性,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招生途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式、教学内容实用性以及教育过程开放性所决定的。为了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很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相关改革,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工作形式。如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依托学生社团、协会组织大量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舞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尽管如此,教育效果仍不尽如人意。[1]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人员,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管理的直接主体,同时也是和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接触面最为广泛的一个群体,其素质水平、工作能力与方式方法直接决定着对高职学生的教育成效。要做好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九零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高职学生个性特点
(一)高职学生个性张扬但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
尽管近年来高校招生模式不断改革,但通过高考招生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方式。通过高考入校的普招生,从年龄段上看,目前都是九零后,很多已是九五后。九零后个性张扬,做事有主见。进入高职入读的学生有部分是高考发挥失常,更多的是高中阶段学业不好,如严重偏科。很多新生通常是迫于现实,高考分数无法入读本科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和考上本科院校的昔日同学相比,他们自我感觉低人一等,大多数同学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有一种明显的失落感,尤其是一些工科专业的同学,感觉更明显。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深入,情况慢慢有所好转。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高中基础薄弱、学习专业课吃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成绩较差,学习缺乏动力,消极厌学导致学业上的自卑。比如笔者所带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有少部分同学,高中学习文科,物理数学基础很差,大一的电路基础课程学的也不理想,直接导致了后续专业课的艰难,尽管他们想学,但由于底子太薄了,听不懂、学不透。
对于三年级的高职学生,完成了大部分学业,即将面临就业与顶岗实习。在同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求职生在择业竞争过程中,对于用人单位设立的一些门槛,因为没有学位证,有时候连投递简历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获得面试机会及被录取了。高职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屡屡被拒极易产生悲观情绪。
(二)高职学生自尊心很强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内心常充满矛盾
由于高职新生基本都是十八九岁,心理发展很不平衡,普遍自尊心很强。特别是大一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学校独立住宿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一方面是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高职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总体上还不够成熟,自尊心强,有许多想法不愿轻易向新同学吐露, 特别是大一新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封闭性和孤独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非常沉默,宁愿上网与陌生网友聊天、甚至打游戏,都不愿意和辅导员、舍友等多做交流。
另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情绪与理智之间经常出现矛盾。学生对各种新事物和新产品充满好奇心,他们总是强烈要求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容易感情用事。比如曾经有新闻报道过,某位大学生不惜卖肾去购买苹果手机,令人哭笑不得。相关问卷调查表明,半数以上学生情绪经常起伏波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校园环境的熟悉,应该说高职学生心理发展慢慢趋于成熟, 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又往往自信心不足,处理事情不得当。[2]
(三)高职学生对在校三年学习以及未来出路比较迷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管哪一个年级的高职学生,都曾经迷茫过。就以笔者之前带过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大一刚入学时,普遍不知道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不清楚高职三年该如何度过。没有明确的目标,感觉无所适从。对自己未来的出路有哪些根本不了解。尽管入学时接受了系部专业介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及学管部门的入学教育,但学生仍有很多疑惑。作为辅导员,笔者也尽力去帮助他们尽快树立目标,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依旧迷茫,不少同学深深相信高中老师说的话,比如上大学就不用刻苦学习了、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了等。
到大二时,学生普遍适应了高职学习生活,不再漫无目的了。有的同学像高中一样认真努力学习,获得各种奖学金。有的同学积极参加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策划各种活动、锻炼综合能力。在这一年,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如投入学习与参加活动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同学干部工作做得很好,深受老师同学好评,但是考试不及格,成绩挂科;还有的同学只顾学习、对班级事情不热心,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大家过多交流。这时候,学生最大迷茫就是不知道是该努力把学习搞好,还是应该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锻炼组织、表达能力。如何找到一个折中点,达到平衡是很难把握的。笔者所带的班级就有个别同学因为在院、系学生会、学院治保队等部门任职,经常值班,没有合理的分配好时间,影响了正常学习,最后导致挂科,英语A级考试无法通过等。
对于大三的高职学生来说,很多无法正确衡量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父母期望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浑浑僵僵的。他们最大的迷茫就是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到底是找工作就业好?还是参加专升本继续深造好?或者是去参军、创业或者考取大学生村官更好,等等。
(四)高职学生生源多元化,层次参差不齐
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自主招生,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到自主招生的行列中。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生源来源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以往通过高考普招方式录取的以外,还有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又分为中职学生以及普高的单独招生,针对中职的自主招生类似于以往的五年制高职(即中职3年加高职2年,简称3+2班)。
生源参差不齐与知识水平差异,给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笔者今年春季接手了一个新的中高职衔接班,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学习模式仍然处于中学阶段,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一般很少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各门任课老师反馈回来的信息都是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但是学生整体比较乖,本性善良,可以认真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创新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高职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的定义可知,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具有双重身份。与专职教师主要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同,辅导员从事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如果说专业课教师主要任务是“授业”,那么辅导员则担负着“传道”与“解惑”的职责。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联系学校与学生的纽带。高职辅导员应该善于借签同行(如本科院校优秀辅导员)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工作实际与教育对象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高职学生教育工作。
辅导员不但要具备宽广的专业知识,如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合格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思想境界,具备较强的思想工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千头万绪,要能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注重对学生安全思想教育,对待危机事件能够及时妥善处理。对于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关心的问题,辅导员要心里有数,不断增强岗位责任意识,提升育人与管理水平。只有辅导员职业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
(二)依托班级党、团组织建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除了利用传统政治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要积极主动与思政课教师沟通,借助于学院思政一体化教育平台,与思政课教师结对子,多互相沟通交流,及时发现特殊学生,给与关爱。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利用晚自习等时间来开展小组讨论、学习交流会等,灵活开展思政教育。
每名高职学生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在学校处在不同班集体与宿舍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党、团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大力开展团员教育与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教育。同时要加大宿舍文化建设,提高宿舍同学团结意识及宿舍卫生文明。依托班团支部、团小组,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学生党建、团建工作中,辅导员要以身作则,评选入党积极分子、推荐优秀团员听党课、发展预备党员等都要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做到公平民主。努力搞好班级党团建设,争创优秀团支部,带动学生思想进步。笔者带过一个已经毕业的班级,全班48名同学中有46人先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有二十余名同学参加党课学习且通过培训考试,还有 2名同学表现优异获得 “党校培训优秀学员”荣誉称号,最后有8名同学陆续被发展预备党员,毕业时已经转正5名,这个比例在全校来说都是居于前列的。这和班级优良的党团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三)在多样化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生学制时间短、课程安排紧凑,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理论教学被压缩,偏重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主要着眼于高职学生独立人格形成及各种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一种教育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可以将思政教育贯穿其中。
1.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与传帮带
例如依托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学会,经常组织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电子基本技能训练,比如焊接电路、万用表装配等。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老生带新生、学长带学弟,合作对比、争优创新,不断提高。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无形地贯穿于专业教育中,学生更容易接受。
2.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学生职业技能
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特点,创新地开展社会实践,锻炼学生技能,让高职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多渠道地增强其求职信心。例如结合电信专业特点,依托系部学生会、团总支以及班级团支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免费为社区维修家用电器,讲解安全用电常识,既解决了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与胆识,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种社会实践,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技能,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帮助他人把故障电器修好,看到对方满意的笑容,听到对方的感谢与由衷赞赏时,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此外,还通过走访企业,设计、回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企业分布情况,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才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珍惜宝贵的在校学习机会,提前为就业做准备。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芜湖奇瑞汽车公司,树立尊重知识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有针对性地训练,注重对他们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深入学生中进行全方位教育
辅导员要多方位、无死角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辅导员要经常深入教室课堂、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善于发现其感情变化、喜怒哀乐等各种波动因素,把握其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排忧解难。大一新生刚入校,军训期间,辅导员要抽空多去学生军训场地走动、观察,尽快认识班级的每位同学,主动和学生交流,为他们鼓励加油,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宿舍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辅导员要定期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卫生,了解宿舍情况。笔者曾经遇到的一个学生,个人能力很强,头脑聪明,学习不错,很有想法,可是该生与舍友及班级其他同学相处却不是很和谐。通过深入宿舍了解实情,与其多次沟通,耐心劝导,让他慢慢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逐步帮助他走出了困境。一段时间后他和宿舍同学关系也得到了缓和,最后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直到现在他还和笔者保持着联系,一直心存感恩之情。其实学生需求并不多,他们都希望老师能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想一想,不要高高在上,总是使用官方说法。
对于大三学生,在完成了校园内的课程学习后,大多开始了校外顶岗实习与企业实践,辅导员要定期到实习地点去看望他们,与他们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努力协助解决其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即使去不了学生实习场所,也要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保持沟通,让学生感觉辅导员是时刻关心他们的。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获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人”,他们才会坦露心扉、无话不谈。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时要讲究语言艺术性,要选择最接近学生思想情感的语句,以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做到以言传情。耐心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多加引导,传道解惑,让其学会为人处世的经验,使其逐渐变得成熟。[4]
总之,辅导员要善于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时间,深入一线,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践行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校园稳定以及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陆飞.探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1-2.
[2]杨云峰.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丽水学院学报,2010(2):78-82.
[3]闫桂莲,等.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华章,2012(10):145.
[4]侯宪春.浅谈做好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08(9):57.
(责任编辑 杨卫宏)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242.Z.20160308.1252.001.html
Innov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lass Advis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flections and Practices
HOU Xiu-li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o account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all the college students receiving higher education.In light of this situation, 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inno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lass advisers in the colleges, such as carrying out the relevant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party as well as class league organization in diversified social practices and also giving all-around education to students through in-depth communication with them.
Key Words:class advise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ability;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1-0074-04
收稿日期:2015-12-13
作者简介:侯秀丽(1982- ),女,吉林扶余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硕士,兼职辅导员。
DOI:10.13685/j.cnki.abc.000173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08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