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发研究述评

2016-03-18广东吕湛忠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军统中共党史空难

(广东)吕湛忠



邓发研究述评

(广东)吕湛忠

今年3月7日是邓发烈士诞辰110周年和因飞机失事遇难70周年。邓发是我国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之一、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46年4月8日,邓发与王若飞、博古、叶挺等一起乘飞机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时年40岁。

“四八烈士”遇难后,中共中央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946年4月19日,中央分别在延安和重庆召开各界追悼“四八烈士”大会,哀悼遇难烈士。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习仲勋、陈毅等中共领导人以及各界人士、烈士亲属等分别在《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和《中国工人》周刊发表追悼文章和挽联,对“四八烈士”进行追悼和纪念。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邓发的研究逐渐活跃,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各类报刊刊发了研究文章。特别是在邓发诞辰90周年和100周年时,有关方面先后组织了国内学者和专家对邓发的革命事迹和历史贡献作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评价和总结,中共党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邓发纪念文集》和《邓发百年诞辰纪念画册》。其中《邓发纪念文集》收录纪念诗文64篇,邓发文选41篇,邓发书信7封,同时还收录了邓发图片一批,并附录了邓发生平年表,是一部比较系统介绍邓发生平和事迹的综合性文集。《邓发百年诞辰纪念画册》收录有关邓发的图片、题词、信函等近300幅,并附录了图文并茂的邓发生平年表。该画册还收录了不少邓发本人拍摄的照片,其中不少是从没公开发表过的,十分珍贵。

一、关于邓发的历史地位和评价研究

对邓发历史地位的评价,比较集中在其从事的工人运动的方面。

1.工人运动领袖。“四八空难”后不久,身在重庆的周恩来沉痛地表示:“邓发!你是工人队伍中培养出来的领袖。最后,你为中国工人阶级联合战线,同时也为世界工人阶级联合战线建立了光辉的成绩。但是这成就刚刚开始,你竟一去不返。为继承和发扬这一成就,我敢向你保证:我们要为中国和世界工人阶级联合运动的彻底成功而奋斗!”①周恩来:《“四八烈士”永垂不朽》,《新华日报》1946年4月19日。习仲勋评价博古和邓发为:“全国知名的人民的伟大战士,是边区人民很尊重的领导者”“邓发同志曾经整月整日的住在边区的工厂里,他亲自帮助边区的工业建设,他亲自教导边区的工人。边区人民永远难以忘怀他为边区立下的业绩”②习仲勋:《纪念我们的先驱》,《解放日报》1946年4月20日。。廖承志在纪念邓发的文章中,称其为“中国工人运动一颗巨大的星斗”③廖承志:《邓发同志》,《邓发纪念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进而评价(邓发):他不但是职工运动家,更是个天才的组织者、行政人员、军事家与中国工人阶级培养出来的马列主义理论家。④廖承志:《邓发同志》,《邓发纪念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郭沫若称邓发为“中国工人领袖”⑤郭沫若:《哭邓发》,《新华日报》,1947年4月17日。。钟紫称其为“世界杰出的劳工领袖”⑥钟紫:《世界杰出的劳工领袖邓发》,香港《正报》1946 年4月29日。。

邓发遇难59年之际,《人民日报》刊文称其为“我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之一”①《我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邓发》,《人民日报》2005年4月22日。

邓发诞辰九十周年时,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张帼英评价邓发为“中国工人运动著名的领袖,是从工人队伍中成长起来的革命家”②;邓发诞生地广东省云浮市党委、政府称其为“我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③;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撰文称邓发为“工运领袖”④。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李淼翔、叶文益撰写的电视纪实片解说词中引用杨尚昆的题词,称邓发为“播撒幸福的人”⑤。

作为工人运动领袖的邓发,在延安工作时期还主持创办了《中国工人》月刊。高金华认为,《中国工人》在教育和指导工人运动和抗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教育工人,训练干部的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联系和团结工人群众的桥梁。邓发参与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并撰写大量文章。他的诸多编辑思想对当前编辑出版工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⑥。

2.杰出的革命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廖盖隆称邓发为“光照千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⑦。作为在延安时期多次多次听过邓发作报告的亲历者,廖盖隆称赞道:“他的报告内容翔实精辟,语言幽默生动。他是原则性很强、待人又亲切谦和的一位可敬可爱的中央首长”⑧。

3.红色中国的守护神。邓发曾担任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斯诺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⑨。曹春荣称其为“红色中国的守护神”。⑩2001年,在纪念建党80周年之际,公安部在瑞金修复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旧址,并将其确定为全国公安民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二、关于“四八空难”失事原因研究

1.飞机失事说。“四八空难”后,由于条件所限,虽然当时怀疑可能是国民党特务搞的破坏,但苦于无证据,一直以来都把飞机失事作为“四八空难”发生的原因。

1946年4月“四八空难”发生后,中共中央即在11日的电文宣布此事,文中称“因飞机迷失道路,于下午2时左右在晋西北闪县东南80里的黑茶山遇雾,撞山焚毁,当即全部遇难。”☒《中共中央以极大悲痛宣布邓发等同志遇难》,《邓发纪念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1998年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了顾逸之的《对“四八”坠机事件的回忆》一文,证实了“四八空难”为飞机失事。顾逸之在“四八空难”期间,在晋绥公安总局工作。“四八空难”发生后,他奉命到现场负责实地调查和后事处理。他给中央详细报告了事发现场的情况。第一,飞机确实是在黑茶山失事的,不是在空中坠毁的,因为飞机撞上黑茶山侧峰巨石上面的撞痕非常清楚明显,飞机是在撞山后才爆炸起火的。第二,从4月8日当天黑茶山地区天气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那天飞机到黑茶山时,天上云雾很浓,驾驶人员很可能是在这种浓云密布雨雪交加的天气中,因能见度太差而撞山失事的,如果飞机再飞高一点,也不会撞上巨石了。第三,从对飞机出事现场的反复搜查结果来看,一直没有发现有人为制造爆炸的可疑迹象。

张帼英:《纪念邓发同志,学习邓发精神》,《广东党史》,1996年第4期。

③中共云浮市委、云浮市人民政府:《功德载史册,精神励后人——纪念邓发同志诞辰九十周年》,《邓发纪念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④曾庆榴:《工运领袖的风范与本色》,《邓发纪念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⑤李淼翔、叶文益:《播撒幸福的人》,《邓发纪念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⑥高金华《〈中国工人〉月刊与邓发的编辑出版观》,《出版发行研究》,2015年第12期。

⑦廖盖隆:《纪念杰出的革命家邓发》《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⑧廖盖隆:《纪念杰出的革命家邓发》《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⑨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10月。

⑩曹春荣:《邓发:红色中国的守护神》,《人民公安》2001年第13期。①顾逸之《对“四八”坠机事件的回忆》,《邓发纪念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2.阴谋说。由于“四八空难”原因没有最终确定,长期存疑。近年来,有人怀疑空难是国民党特务破坏所致。

2006年,《新华每日电讯》发文说“四八空难”是国民党军统制造的,依据是隐居台湾的原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长杜吉堂临终时对“四八空难”真相的吐露。随后,刘顺发、朱仲、米曲先后发文,均认同《新华每日电讯》文章的观点,认为“四八空难”真相系军统在飞机仪表上偷放磁铁,是国民党军统策划的阴谋,证据如下。

①周恩来的一次讲话肯定了阴谋说。1951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叶挺将军的儿子叶正大、叶正声兄弟时说:“关于你爸爸的座机为什么会出事,过去说是飞机遇浓雾撞山失事,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脚。……当时延安只下了点小雨,飞机已到延安上空,我们在机场迎接的人已经听到飞机的声音了,为什么飞机一转眼又飞向黑茶山了?这不是国民党特务做了手脚又是什么?”

②刘顺发:《叶挺飞机失事真凶》,2011年《金秋》第17期;朱仲:《叶挺空难真相》,2013年《开心老年》第4期;米曲:《“四八”空难几十年后真相浮出水面》,2014年《侨园》第10期。顾逸之的疑问。顾逸之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点疑问:这架飞机本来是在西安机场降落加油,稍事停留后才起飞来延安的。西安到延安应该是一直向北飞行的,为什么会飞到东北方向,而且飞到黄河以东的黑茶山来了呢?

③魏然:《遭国民党特务谋杀的红色特工邓发》,《党史文汇》2012年第1期);方园:《邓发飞机失事死亡真相》,《党史纵横》2014年第1期;云国:《叶挺邓发飞机失事真相》,《人生与伴侣》2014年第7期。叶正大的推断。叶正大认为,第一,飞机从重庆飞往延安途中曾在西安停留加油;第二,当时黑茶山的天气比延安更恶劣;第三,在遗物中有一份关于迷失方向的电报稿,说明飞机已经意识到迷航。因此,叶正大推断,国民党特务在飞机停留西安加油时,将定时破坏装置装到了飞机的磁罗盘和压力高度表线路上。飞机飞到甘泉地区后,磁罗盘和高度表同时失灵,致飞机迷失了航向和高度。

上述几篇文章据此称,当时参加密谋的军统特务、已经隐居台湾多年的杜吉堂在临死前道出了真相。杜称,军统头目从其安插在国民党空军的卧底得到了中共有一批重要人物将从重庆送往延安。于是军统头目指派时任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务队队长的杜吉堂策划破坏之事。杜找到手下特务杨耀武(懂得机修)混到检修队伍中,在飞机停留西安加油时,在飞机的磁罗盘和高度表反面装上了高强度的磁铁。飞机从西安起飞后不久,磁铁发挥作用,使飞机导航系统失效,致使飞机迷航。本来飞机飞往延安应该是一直向北飞行,而飞机飞向了西北方向,向山西兴县飞去,甚至飞到了黄河以东的黑茶山。②刘顺发:《叶挺飞机失事真凶》,2011年《金秋》第17期;朱仲:《叶挺空难真相》,2013年《开心老年》第4期;米曲:《“四八”空难几十年后真相浮出水面》,2014年《侨园》第10期。

魏然、方园和云国进一步推测国民党军统谋害邓发原因:在“四八空难”前20多天,军统头子戴笠因飞机失事死亡,军统于是决定对中共从事情报工作的负责人邓发下手,加以报复③魏然:《遭国民党特务谋杀的红色特工邓发》,《党史文汇》2012年第1期);方园:《邓发飞机失事死亡真相》,《党史纵横》2014年第1期;云国:《叶挺邓发飞机失事真相》,《人生与伴侣》2014年第7期。。

阴谋论的提出,对本来早已定论的史实作了个“轰动性”的颠覆,引吸了不少眼球。尤其是在2013年已有文章证明阴谋论所据史实不实后,仍有文章坚称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的破坏造成了“四八空难”。

笔者认为,阴谋论的史料证据不足,想像的成份太多,更像一篇文学作品。理由如下:

①失事飞机是美国的军机,全部机组人员都是美国飞行员。鉴于当时美国与国民党的关系,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说国民党军统特务作手脚,炸毁军机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使接替戴笠的军统头子毛人凤也不敢作这样的决定。

②文中所称周恩来总理的谈话并无文献记载。

③杜吉堂此人是否存在。阴谋论的核心人物是杜吉堂。最早提出疑问的是《新华每日电讯》。该文发表后,博古(秦邦宪)的儿子秦铁曾找到《新华每日电讯》报社,对方告知:原稿并不是新华社发的。秦铁等人分头查找报道的原始出处,没有找到。通过各种渠道查访,也没有查到“杜吉堂”此人。①④倪良端《博古之子调查“四八空难”事件》,《四川统一战线》,2013年第3期。泰铁本人的实地采访。秦铁曾到空难事发地访问了当年参加寻找失事飞机残骸的民兵队长张根。张根的回忆再次证明“四八空难”是一场意外事故。②倪良端《博古之子调查“四八空难”事件》,《四川统一战线》,2013年第3期。

综上所述,能够证明阴谋论的史料并不充分,也未被学术界认可。因此,在纪念邓发诞辰九十周年、一百周年时,主流媒体和刊物都采用了“四八空难”是失事的结论。

三、关于邓发亲属及后人研究

邓发遇难后,他的革命战友和妻子陈慧清才37岁,还有两个孩子,女儿邓金娜8岁,儿子邓北生2岁。陈慧清是广州人,全家都在香港做工。1925年时,全家都参加了省港大罢工,16岁时,陈慧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邓发入党的时间还早。1930年,她与邓发结婚。陈慧清参加过广州起义,担任过中共闽粤赣省委妇委书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到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部仓库主任、粮食调剂局主任。1948年出席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建国后,任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总工会副主席,广东省妇联、广东省政协、广东省人大常委。1983年4月8日因病在广州逝世。

邓北生1944年出生于延安,两岁时跟随母亲从延安到山西,6岁时到北京,7岁时又随母亲回广东,在广州念书,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造船系,曾担任中国南海石油联合服务总公司总经理,1992年5月到粤海集团工作,任董事、总经理。

1938年出生的邓金娜不到一岁就被送到苏联共产国际幼儿院寄养,1950年12岁时才回到中国。1965年,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邓金娜结识了越南人李新华。李新华15岁时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后在武汉一家工厂当工人,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李新华的父亲李班是越南外贸部副部长,母亲是广东梅县人氏。邓金娜和李新华结婚后回到越南,邓在越南外贸部辖属的一所外贸学院当英语老师。邓金娜在越南的遭遇深深受到中越关系的影响,犹如浓缩版的中越关系史。越战期间,邓先后产下两子,第一个儿子被送回了广东老家抚养,七岁时又接回越南。1978年,中越关系恶化,在越南的中国人和与华人有血缘关系的家庭首当其冲地受到迫害。邓金娜的婆婆、公公和丈夫李新华先后被开除公职。邓金娜也被所在学校要求加入越南劳动党,被邓拒绝。在试图到中国大使馆办理回国事宜不成后,邓金娜和婆婆、丈夫被越南当局逮捕,不久获释。1979年,黄文欢事件后,邓金娜与公公、婆婆、丈夫以及两个孩子被捕入狱。过了一段时间,越南当局释放了邓金娜一家四口。被软禁的公公李班于1981年去世。1983年,李慧清去世后,邓北生多方奔走,努力争取在越南的邓金娜回国。在廖承志和韩念龙等人的努力下,越方同意让邓金娜一家回国。6月,邓金娜和新华、两个孩子取道泰国回到了祖国。回国后,邓和丈夫、孩子定居在广州,夫妻被安排在暨南大学工作③邓金娜:《远嫁越南二十年》,《重庆与世界》1998年第4期。。

邓金娜一家回国后,邓小平、杨尚昆在广州亲切接见了邓金娜。④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云浮市委员会:《邓发百年诞辰纪念画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1996年4月8日,杨尚昆在延安亲切接见了参加“四八烈士”遇难50周年纪念活动的邓发亲属⑤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云浮市委员会:《邓发百年诞辰纪念画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月。。

猜你喜欢

军统中共党史空难
这四个小孩,空难后丛林生存40天
中统和军统到底有什么区别
空难的那些事
军机空难 一箩筐
《风筝》没告诉你,戴笠并不是吃素的
空难
军统保密慎之又慎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热诚欢迎订阅2013年《中共党史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