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诗歌中的运用——以爱默生《友谊》的隐喻分析为例*
2016-03-18何妍
何 妍
(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诗歌中的运用
——以爱默生《友谊》的隐喻分析为例*
何 妍
(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以美国著名文学家爱默生《友谊》中的隐喻分析为例,论证概念隐喻能够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提供一个认知新视角。
概念隐喻理论;诗歌隐喻;爱默生;《友谊》
隐喻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而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隐喻在诗歌中更是无处不在,历来对诗歌的翻译都离不开对隐喻的探讨。随着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隐喻的研究,人们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隐喻的新视角来探讨隐喻在诗歌中的价值。笔者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爱默生《友谊》这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概念隐喻的产生、特征和分类
到目前为止,隐喻研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统的隐喻理论观将隐喻视为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是一种修辞的隐喻。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隐喻研究开始从修辞学视角转向了认知语言学视角。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基本方式。隐喻认知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是Lakof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1]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观点和李福印[2]、侯敏[3]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一是隐喻的本质属性是认知的,是概念性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隐喻不再是简单的语言产物,而是反映人类思维方式的手段,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过程具有隐喻性。
二是隐喻具有系统性。隐喻修辞所反映的隐喻概念会具有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不同的隐喻概念又凸显出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
三是隐喻常由两个域构成。即: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隐喻一般是从常见的、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域来认知罕见的、陌生的、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域。也就是说,始源域的特征、始源域中的知识以及始源域的关系都会相应地映射到目标域中,读者可以通过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去理解目标域的概念系统,并建立起这两个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
四是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例如:我们在理解抽象概念“人生”时,可以列举出以下的概念隐喻:人生是一场戏;人生是一个旅程;人生是火;人生是一份责任;人生是一杯水;人生是宝贵的财富。这些隐喻的表达都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和人们对不同事物的不同认识。因此,隐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认知性、概念性、系统性、跨概念域的结构映射性以及体验性。
不同的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对隐喻进行分类,根据Lakoff&Johnson的研究,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概念隐喻可以分为三大类:方位性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实体性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和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方位性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运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个非空间的概念。如“MORE IS UP”这个隐喻给予“QUANTITY”这一抽象概念一个纵向方位,因此英语中就有了“Hope my income rises every year”的说法,汉语中有“房屋价格又上去了”之类的表达。实体性隐喻是以具体事物类比抽象概念的一种隐喻。如“THE MIND IS AN ENTITY”就是将“MIND”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或实体化。在汉语中,有关思想的实体隐喻很多,除了“思想是物体”,还有“思想是食物,能够被人摄取、品尝、消化和吸收”,如 “神仙思想是道教创立时所吸收的主要思想之一,在道教中对神仙思想又有新的发展”[4]。结构性隐喻是指隐喻中始源域的概念结构可以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的概念结构中,然后后者可以按照前者的结构来进行系统的理解。如英语中的“Business is war”,汉语中的“时间就是金钱”,“Business(商业)”概念和“时间”概念是通过“war (战争)” 概念和“金钱”概念来构造和理解的。
Lakoff&Johnson还根据隐喻本身所具有的新奇性程度的不同,将语言中的隐喻分为两大类:规约性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s)和新奇性隐喻(novel metaphors)。由于规约性隐喻和本文相关,所以在这里我们只重点论述规约性隐喻。规约性隐喻是指那些已经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的隐喻,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人们已经不再关注这些规约隐喻的来源,很多规约隐喻甚至已经词汇化,被收录进词典,所以也称为“死隐喻”。从认知角度讲,规约性隐喻也可以被称为是概念隐喻,它们都是建立在基本的身体体验的基础上,是从直观、具体的感知和认知抽象到概念域的映射。如英语中,“the branch of an organization”, “the lip of a cup”, “the legs of a table”,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等,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脸面”“傻瓜”“包袱”“圈套”“斟酌”“衰败”“顶撞”等。
二、从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诗歌隐喻
在我们分析诗歌隐喻以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隐喻与诗歌的关系。由于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是用隐喻进行思考的,所以路易斯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 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5]当诗人觉得使用本体会使诗歌晦涩难懂时,诗人就会通过构造意象和运用隐喻来传情达意,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使我们能够感受到隐喻是诗歌的灵魂,隐喻的运用能够避免诗歌的单调平淡,使诗歌显得更流畅。有时诗人为了使诗歌的内涵更加清晰明了、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诗人就采用隐喻去表达内心的感受,比如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意图,能够透过诗歌的外在结构深入到诗歌的内在结构来把握诗歌的深层涵义。诗歌中的隐喻能够透射出诗人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与体验。如张爱玲《谈音乐》中的“南美洲的曲子,如火如荼,是烂漫的春天的吵嚷”[6],很明显,这个句子中的隐喻完全是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而形成的。
由于诗歌和隐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歌是隐喻的语言,阐释诗歌的根本任务是对诗歌隐喻的把握,理解诗歌的关键是对隐喻的理解。[7]传统的隐喻理解侧重于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注重隐喻在诗歌中产生的效果,而忽略了隐喻是如何产生的,忽略了读者是如何去理解隐喻的认知过程。此外,由于诗歌中的隐喻在语言层面上可能比我们日常用语中的隐喻更为复杂,更有创造力,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诗歌隐喻的理解是一个思维和认知过程,概念隐喻理论为诗歌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诗歌中,就会使诗歌的内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下面我们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爱默生《友谊》中的隐喻现象。
爱默生《友谊》原文如下:
Friendship
A ruddy drop of manly blood
The surging sea outweighs①,
The world uncertain comes and goes②,
The lover rooted stays③.
I fancied he was fled,
And, after many a year,
Glowed unexhausted kindliness④
Like daily sunrise there.
My careful heart was free again,——
O friend, my bosom said,
Through thee alone the sky is arched,
Through thee the rose is red⑤,
All things through thee take nobler form,
And look beyond the earth,
And is the mill-round of our fate
A sun-path in thy worth.
Me too thy nobleness has taught
To master my despair⑥;
The fountains of my hidden life⑦
Are through thy friendship fair.
(fromEssays:FirstSeries(1841), by Ralph Waldo Emerson)
爱默生的诗歌《友谊》的主题是强调只要有情谊,生活就有动力。这是一首以语言取胜的诗歌,所以诗歌中的隐喻有很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分析如下:
1.这首诗歌的前两行是明显的对称,一个是“一滴血”,一个是“大海”,而“一滴血”比“大海”更重要,强调的是情谊的重要,虽然是一点友情,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这里,“一滴血”和“大海”是鲜明的意象隐喻,这是诗歌中的显著特征,并且“ruddy blood”和“surging sea”的概念隐喻是“IMPORTANCE IS WEIGHT”,意象隐喻和概念隐喻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个句子中的隐喻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此外,“ruddy blood”象征友谊,与下面的诗句“The lover rooted stays”互为关联,而“surging sea”则象征世事多变化,与下面的“The world uncertain comes and goes”互为照映。
2.该句中的“the world”指的是世间的事物,采用“comes and goes”来描写“the world”,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拟人化的隐喻思维,即:“EVENT IS PERSON”。.
3.该句中的“rooted”是将爱情比喻成植物,即“LOVE IS PLANT”,但是整句还要依靠“DEVELOPING LOVE IS GROWTH”这个概念隐喻才能说明爱情的情深意切,深心之爱恒在。
4.该句中的概念隐喻是“EMOTION IS SUNSHINE OR FIRE”,表达“感情依然没有消失”的意思,具有强烈的诗歌艺术感染力。
5.该句中的“sky”和“rose”虽然都有字面意义,但也都有比喻意义,“the sky is arched”表达的概念隐喻是“SKY IS SUPPORTING”,在这里,“天空”用来比喻人的精神世界,意思是“如果没有你,精神就垮了”;“the rose is red”表达的概念隐喻是“ROSE IS LOVE”。
6.该句中的“master my despair”是把“despair”比喻为“人”,隐含的概念隐喻是“FEELING IS A PERSON”,而“master”在这里也隐含了隐喻的内涵,即“MASTERING IS CONTROLLING”。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教会我如何掌控绝望,就是因为你,我现在面对绝望已经不再绝望了。
7.该句中的“fountains of my hidden life”表示人的内心的生命,人生中的精神方面,所以这里的概念隐喻是“SPIRITUAL LIFE IS FLOW”,“fountains”体现“flow”这个隐喻思维。
三、结语
总之,隐喻大量存在于诗歌中,诗歌隐喻是诗人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对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阐释。诗歌阐释的根本任务是对诗歌隐喻的把握。从对以上爱默生的诗歌《友谊》的隐喻分析可以看出,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理解诗歌的内涵提供了理论基础,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以及诗歌的内涵。
[1]Lakoff,G.& M. 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侯敏.认知视域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王霜梅.从汉语偏正短语中的实体隐喻看隐喻的系统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5]彭增安.隐喻的作用机制[J].修辞学习,1998(5).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云虹.隐喻:诗歌的家园——论中英诗歌隐喻及其理解[J].当代文坛,2008(6).
责任编辑 刘晓华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in English Poetry——Take the Metaphor Analysis in Emerson'sFriendshipas an Example
HE 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550025, Guizhou,China)
Poetry 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taphorical language” and metaphors have played a vital role in poetry. Based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by recognizing and analyzing the metaphors in Emerson’sFriendship,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s a new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poetry.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Metaphors in Poetry;Emerson’sFriendship
2016-03-03
何 妍(1977-),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学。
I052
A
1673-6133(2016)03-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