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艺术类专业综合评价方法
2016-03-18黄昆明王艳华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黄昆明 王艳华(大连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浅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艺术类专业综合评价方法
黄昆明王艳华
(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各艺术类高校都在探索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其中建立艺术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探索综合评价方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充分考虑艺术类专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助于艺术类本科专业判断教学工作现状,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综合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Abstract: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various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explo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and monitoring system.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establis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art majors. Having conside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education,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nclude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s helpful to judge the teaching work of art majors, specify the development goal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art major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qualitative evaluation
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艺术类院校还是综合大学多设有艺术类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教育,艺术类专业大多是新办专业,教学管理的经验相对不足,此形势下建立一套适合艺术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探索艺术类专业的综合评价方法,就成为了艺术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依据艺术类专业教育的特点,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草案)》(文中简称《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对艺术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方法的几点思考,以便于判断艺术类专业教学工作的现状,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最终提高艺术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
一、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评价方法
所谓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把复杂现象简化为指标或相关数据,对评价对象的指标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通过用数值比较来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在艺术类专业评价中占有主导位置,其前提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辽宁省教育厅已出台了《评价指标体系》。艺术类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以此为基础与指导。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了生源情况、培养模式、教学资源、质量工程项目与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成果奖、专业特色、培养效果共7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主要观测点,同时给予了各项指标和观测点相应的权重,整个评估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完备。但由于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通过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效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提出,想要通过单独一套官方的评估体系来完成整体评估是不现实的,评估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主导,还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中介机构等各方予以配合,高等教育机构也应该参与进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来推进评估体系的完善。由此可知,教育部在推行教学评估中,已经将不同种类高校及学科的差异性考虑在内,并在探索评估体系的完善方法,这也为探索完善高等艺术院校评估体系提供了一定依据。
艺术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艺术教学评估体系不应该以文科或理工学科的共性取代其艺术学科的特殊标准,应该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学科所特有的发展规律,从而把握艺术学科建设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艺术类本科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重视艺术教学的个性化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艺术类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和把握好创意思维的特点,保持艺术创作的个性和多样性。如果教学中仅仅是简单模仿一两个优秀案例,教学作品千人一面,学生没有自主的创作思想和创造性,这就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规律和目的。因此艺术类教学一定要突出个性化教育,将创新意识素养培养与艺术技能相结合,主要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批评的心智能力,艺术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及操作能力,将此方面内容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予以考察。
二是突出艺术类专业教学科研和创作相互依存的特点。根据艺术类个性化教育的要求,学生所要表现的作品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这也是艺术创作的规律。教师的教学水平表现在教学、科研和创作上,同样学生参与创作也是艺术类专业的特殊需要,要把创作和学习融为一体。艺术类教学强调扎实的基本功,并且注重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技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艺术教学对技能性和应用性有较高要求,使其与其他学科教育有着鲜明的差别。
三是强调艺术类专业的实践性。艺术教育的实践性,狭义上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的广义概念,即艺术教育要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也是艺术类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适当突出这方面的权重比例。比如艺术类高校凭借专业优势,积极与当时的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中,助推地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发挥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评价方法
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评价过程中,定量评价方法应占有主导位置,但同样定量评价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有许多重要因素还无法进行准确定量,不能为了追求量化的客观性而强行对那些不能量化的因素也进行量化。因此,在定量评价方法基础上,应辅以必要的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性评价,从而给艺术类专业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定性评价方法同样具有局限性,其对评价者的要求非常高,由于评价者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定性评价方法的效度必然受到一定影响。笔者认为实现评价者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所有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见能够有效提升评价活动的效度。因此,在实施艺术类本科专业定性评价过程中,可以选取相关专家、专业自身、教师、学生及社会相关方作为评价主体,其中以专家评价为主导。
专家评价是指由学校聘请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相关专家,由专家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相关专业作出判断,可以通过现场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考察生源质量、专业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专业优势与特色、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办学硬件条件与师资队伍、改革情况与教学建设、学业评价和教学方式、教学管理规范情况、学生作品及毕业论文质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内容。专业自身评价是指被评价专业对办学情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本专业建设情况的自评报告。教师与学生评价可以通过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与学生对专业办学的满意度和意见等。社会评价是指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及市民对学校声誉、印象以及毕业生满意度等的社会舆论评价。
三、对艺术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估方法的几点思考
对艺术类本科专业进行综合评价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仅对综合评价过程中的部分环节提出一些思考。
(一)要把好评估专家的遴选关
教学评估结果能否客观反映学科建设水平,主要取决于评估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同时评估实施者的评价水平也对评估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实施评估过程中,把好评估专家的遴选关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评估专家应该具备如下条件:熟悉教育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在高等教学评估方面有一定造诣;对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教育规律熟悉,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从事过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清正廉洁的思想素质,能够做到公正、客观地分析事物。
(二)高度重视评估辅助材料
在艺术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体系中存在部分定性评价内容,为了能够有效得出客观的评价结论,需要根据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特点、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等设计出一套符合实际的调查问卷、测验试卷、评价量表等辅助材料,比如被评估对象填写的《专业建设基本情况表》、《评估材料目录》等,针对评估指标设计的《教师调查表》和《学生调查表》,还有其他能够反映学生审美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及技能测试的试卷等等,完善的辅助材料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准确性,增强评估结论的客观性。
(三)要正确运用评估结果
艺术类高校和艺术类专业为提高发展水平,不仅要注重评价过程对自身建设的促进作用,更要认真分析和正确运用评价结果,带动和促进课程建设、团队建设与教材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稳步提高。我国艺术类专业教育已经从原来的高度重视规模发展,进化到在重视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因此,对于综合评价的结果,艺术类高校及相关专业要将其作为培育品牌特色专业、加强新办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从而创办出自己独特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充分尊重艺术类教育的自身特点,建立科学完善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以获得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是一种手段,如果指标体系设计合理、实施运用得当,能够对艺术类本科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能够促进艺术类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真正把专业办好,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艺术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宁.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评价方法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朱凯,黄华明.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2(9).
[3]曲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
[4]寇晓东,徐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建设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科技信息,2009(2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3-0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