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消费者”视角探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途径

2016-03-18蒋文媛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高教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生事务管理创新途径

蒋文媛(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基于“学生消费者”视角探析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途径

蒋文媛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时代,“学生消费者”的观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这也给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大学生被看作是高等教育“消费者”,教育质量作为“产品”受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学生消费者”视角,以期促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完成由“管理”向“服务”的理念转型,并探析完善、创新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途径。

关键词:学生消费者;学生事务管理;创新途径

Abstract:With the wide spreading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Student Consumers" has draw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brings a new challenge to the students' affairs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ave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which have been respectively regarded as "consumers" and "product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stu-dents' affairs administration can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tu-dent consume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roach of innovation of students' affairs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 the hope of accelerating the concep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management" to "service" concerning the students' affairs admin-istration.

Keywords:student consumers; students' affairs administration; innovation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给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关于“学生消费者”身份的讨论受到广泛的关注。如果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那么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将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过去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僵化的管教式的管理模式,强调以管理为主,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以及学生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本文基于“学生消费者”的视角,力图探析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与制度的创新途径,树立“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

一、“学生消费者”的内涵以及身份的确立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动荡期”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资源,高校之间展开了对学生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国高校与学生之间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一变化是“学生消费者”观念的体现。所谓“学生消费者”,是将经济学中买方与卖方的关系,作为重新认识学校与学生关系的基础,学生是高等教育市场中的消费者,学校应当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己任。高校越来越像是提供教育产品的“商家”,而学生则越来越像是购买教育产品的“消费者”,人们也更加期待在缴纳学费后,不仅能够获得“高深学问”,还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学生事务服务。本文主要探讨,“学生消费者”观念的确立,对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的意义与作用,促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及管理机制的创新。

二、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设置情况大致是:高校通常由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全校的学生工作,对于本科学生的日常管理机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二是党团组织。院(系)一级与学生进行直接接触,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先遣队,受校党委学工部(处)、校团委等部门的直接领导。学生事务的决策权在校级层面,学校学工部安排工作到院系学工组,院系学工组再向辅导员等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安排,辅导员按照上级的指令来管理学生。这种命令与服从式的运行机制,导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过程较为僵化,并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管理理念重管理、轻服务。我国高校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的行政命令化模式,强调的是上级下达命令,下级积极服从,忽略了学生事务管理中服务的重要性。第二,忽略管理对象的主动参与性。我国高校目前更注重的是控制和管理好学生,严防学生违规违纪,但忽略了学生在高校中的权利,以及在高校管理中的主动参与性。第三,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缺乏协同合作。学校各职能部门共同负责学生事务管理,各部门都是平级单位,共同管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思想与工作难以协同统一。最后,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我国高校目前对于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人员准入制度、入职后的培训、晋升制度等都未完善,优秀辅导员的队伍难以得到稳定发展。

三、基于“学生消费者”视角,探寻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转型路径

“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确立,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将学生看作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就要求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

(一)加强理论建设,转变学生事务管理理念

转变理念是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的第一步。要彻底转变过去僵化的管理理念,就要求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确立“学生消费者”的理念。以服务与指导代替控制与管理的转变,不仅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建设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实践性的知识领域,因此,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还是相对较为薄弱的。加强理论建设,要融合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成果,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广泛开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科研活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情,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学生事务管理理论。

(二)以服务代管理,建设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队伍

1.实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准入制度,明确学生事务管理在高校中的专业地位。我国应该实行严格的学生事务管理资格考试制度,并在高校中设立高校事务管理专业,其从业人员必须要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考取任职资格,才能够担任此项工作。

2.建立科学、系统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重视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制定系统明确的培养计划。建立专业人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以做好专业人员各方面培训。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高等教育学、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

3.建立学生事务管理岗位晋升制度。建立配套的职称评定制度,如初级、中级、副高级、高级等级别,相应地设置岗位晋升制度,并在职务津贴、住房分配、出国进修等方面对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相应的政策倾斜,鼓励专业人员在岗位上长期发展,以稳定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队伍。

(三)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创新学生事务管理机制

“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确立,有助于我国高校进行学生事务管理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切身利益,从而“以生为本”设计管理机制。高校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每一个阶段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与服务。建立协调统一的服务管理机制,由学生事务管理专门部门(校党委学工部)牵头设立综合服务科室,由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资助、学生社团活动、就业服务、健康教育等各职能部门提供支持,并在综合服务科室设立办公小组,整体由学生事务管理专门部门统一负责和管理,以此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四)维护学生权利,创新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

“学生消费者”理念要求高校注重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权利,提高为学生服务的质量,同时也需要高校成为学生利益的保护者。首先,在学校章程中明晰学生的各项权利,使学生权利在制度上得到保证。其次,在进行学生事务管理制度建设时,以维护学生权利为导向,提倡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转变制度设计理念,以指导与服务代替控制与管理。第三,建立、健全学生助管制度,倡导学生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中,在学生事务各职能小组设置学生助理职位,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议,并将其形成常态化的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发展需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时代,新时代的学生群体的个性日益突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消费者”的身份确立,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转变以往的僵化的管理模式,以“为学生服务、促学生发展”的思路做好学生工作,有助于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升高校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美重.“学生消费者”辨析[J].教育与经济,2013(5).

[2]王向华,张倩.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生消费者”身份的确立及其意蕴[J].教育科学,2011(3).

[3]赵丹.学生消费者时代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路径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5).

[4]黄莉.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储祖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4-9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猿-0163-02

作者简介:蒋文媛(1988-),女,宁夏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猜你喜欢

学生事务管理创新途径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途径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探讨新时期石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途径
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
创新独立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