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群背景下高职职业英语课程建设探究

2016-03-18刘向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业英语专业群课程建设

刘向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405)



专业群背景下高职职业英语课程建设探究

刘向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405)

摘要: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高职英语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引入专业群理念,改革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划分定势,依托于一个非英语专业,构建以外语助力专业群建设的特色专业群。统筹各类英语课程形成职业英语课程,建立级别化的职业英语素养+行业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核心能力+专业英语拓展能力的职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体系,X+1+X1(专业核心英语)+X2(专业拓展英语)动态的课程群。并从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共享各类资源等方面对如何进行高职英语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专业群;职业英语;课程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行业对精通专业技术和具备一定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愈趋专业化、多元化;然而,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却不能更好地顺应经济文化发展对各专业人才的国际化需求,鉴于此,应依托专业对高职英语课程建设开展研究。

一、高职英语教学问题所在

(一)高职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泛化、错位

高职专业大致可分为应用英语与非英语专业。一般来说,高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分为“1 (英语专业)+ X(专业方向)”模式及“X (专业)+ 1(公共英语)”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了高职公英教学分为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阶段。但对培养专业人才的何种英语职业能力及怎样培养没有进行具体说明;对应用英语(如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也未进行相关说明。分属于不同专业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都未能体现职业特色,没有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清晰定位,普遍存在着泛化的现象:所有非英语专业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执行统一要求,使用同样教材;英语专业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也缺乏系统设计,缺乏相关专业背景支撑。

(二)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固化、脱位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将高职英语教学理解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与英语专业区别开来,两者分别进行、素无交集。广义上讲,英语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大同小异,都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区别似乎表现在英语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基础英语课在英语专业中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听说读写译各类语言课程,任课教师通常认为只有具备了纯语言基本功才可以接触职业内容,才可以更好地学习英语核心课程,所以其定位于日常交际英语。而非英语专业受学时影响,一般只开设一门基础英语(以阅读为主),不开设专业英语,随意性较强。当前,公共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但因面向所有专业,专业针对性仍有待加强;与公共英语课程相比,专业基础英语课似乎在原地踏步,与英语核心课程也缺乏有效衔接。两者的基础英语内容都与职业脱钩;英语核心课程则过度强调岗位操作技能,忽略职业素养和非专业能力培养。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普遍存在着专业和英语、专业和素养两张皮的尴尬,学用脱节,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课程结构缺乏灵活性、没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时调整,也无法体现层次性、拓展性,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高职英语各类资源弱化、虚位

公共英语课程在各专业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仅仅作为一种点缀,英语教师多是英语专业出身,缺少双师型教师,与专业师资缺乏沟通,一刀切的英语教学让教学资源形同虚设,利用价值不高;企业与各专业开展的合作仅限于提高专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得不到适时的实践平台来检验,没有立足之地,因此英语教学仅在课内实训,在校外并无用武之地。应用英语专业以英语课程为主,多却不精,专业融合度不高且课程内容间有重复现象,教师的专业背景也不够深厚,没有机会与专业教师交流,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都有待加强。因各立门户,两者都忽视了英语与专业以及专业英语与非专业英语之间的横向联系,各类优质资源也无法共享。

随着国际交流领域的日益扩大,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应首先从理论上明确英语课程的性质和定位,确立英语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直到前段时间去希腊的圣托里尼海岛餐馆,我对于死亡的定义才得以更新。看了传说中最美的日落,走过蓝顶教堂、白色小巷、彩色沙滩,嬉水在蔚蓝海滩边,我和同行的朋友乘兴随意漫步在伊亚小镇。海岛风情独特,引人入胜,可最令我惊叹的,还是几乎家家门前都可见的小玻璃柜。

二、高职英语的性质及定位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Sticht(1997)认为,语言只是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工具,离开内容,交流也将无从谈起。英语应当服务于专业,英语只有与专业相结合,才能彰显其价值。充分发挥英语的工具性功能、语言学习不仅能变成拥有追踪专业领域最新动态、成果的能力及获得一项技术提升专业能力的过程,还可以成为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职业素养的过程。专业能力是学生的立足之本,而职业素养则是其入门职场的必备基础及其发展的强力支撑,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达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协调融合,做事与做人的平衡发展。

(二)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高职教育中英语既是一门专业,又是一门课程。这种划分是否科学其实可以从英语的第一个属性那里得到答案。高职教育侧重于就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在学生的整个就业能力发展中起辅助作用。高职英语应定位为一门课程,依托于一个非英语专业,使英语综合能力更充分地转化为专业能力,协助其他专业课的国际化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越加优质的服务。缺乏英语助力的专业能力和没有专业支撑的英语能力均会阻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体现职业特色,形成一个梯次递进的课程体系,应是英语在高职教学中的最终及最佳归宿。而且,职业英语还应以不同专业对涉外型人才的不同英语需求(职业英语核心能力差别及英语水平高低)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身潜能等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尊重个体差异。

鉴于此,对高职英语教学既不容忽视又应适度定位,将其边缘化或主体化都是有失偏颇的做法。

高职教育目前正在不断推进专业群的建设,高职英语教学应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围绕专业群建设来开展英语课程建设,与专业有机融合,使学生凭借语言优势,不断提升专业服务及延伸能力,进一步缩小涉外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

三、专业群建设研究

杨瑜(2014)认为国外关于专业群建设模式的研究主要有德国专业群建设模式(专业设置集中在机械工程、经济应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各领域下又分设多个专业)及英国专业群认证模式(包括不同认证层次及专业方向的一组专业认证群)。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专业群概念讨论上,罗勇武等(2008)认为可将其理解为:相近论(相近或相关专业的集合)或合力论(通过核心专业带动其他专业共同发展的合力群体);在专业群构建原则方面,袁洪志(2007) 主张要围绕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及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将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专业群集合;在专业群内容方面,何静(2009)提出通过建立平台+模块的教学体系,实现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在专业群建设的意义方面,近年的研究普遍认同:整合共享优质资源,可以降低专业建设成本,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发展后劲等等,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

四、高职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一)高职英语课程建设思路

2.基于产业发展需求,丰富职业英语课程内容及结构。首先,在职业英语内容体系中添加职业素养及职场通用能力的内容。把职业需求仅仅理解为专业能力的认识是短视的,职业素养及职场通用能力会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深厚功底,否则将直接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差。其次,职业英语课程内容应体现普适性。专业群内各岗位群所需求的一些职场英语素质及英语基本能力应具有共性,它们是适用于群内英语课程的共享内容。最后,职业英语课程结构应体现层次性。设置后续相关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岗位、迁移岗位所需要的更深层次的职业英语能力,呈进阶式发展趋势,为学生的转岗提供保障。

(二)高职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1.确立高职职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于专业群,调查各涉外型岗位群工作任务,准确描述其对职业素质、通用能力、英语基本能力要求,实现同质化培养;立足典型的工作流程和场景,厘清基础、发展、迁移岗位,调查各职业英语核心能力需求,并提炼出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实现错位发展。突破“1+X”和“X+1”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构建能力分级的职业英语素养+行业英语能力+专业英语核心能力+专业英语拓展能力的高职职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依托专业群平台,多种面向的课程体系,即 X+1+X1(核心英语)+X2(拓展英语)动态的课程群。1应体现职业英语的普适性,X1与X2要突出其特殊性。三者在时间方面有先后之分, 内容方面则体现了有序衔接。培养学生基础岗位适应、发展岗位胜任、迁移岗位拓展的能力。

同时,还应顺应职业英语在不同专业群内的不同作用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如国际商贸专业群对英语的水平要求最高,应适当加强职业英语的教学力度,同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而机电、建筑工程类专业群的英语教学则因需求差异,应以侧重读译能力训练,便于学生查阅外文资料,获取最前沿的科技信息。

2.构建高职职业英语课程群

依据调查结果,打破基础英语等同于普通英语的局限,精选通用于群内各行业外向型工作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英语素养、职场通用能力、职业英语基本能力的共性期待,分别将其转化为“1”中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高职英语课程初始阶段的共同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作为入门职场的首要条件和发展储备。根据职业英语核心能力需求,开发出专业核心英语(X1)及其拓展英语(X2)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纵向具有发展性、横向具有拓展性的宽平台+活模块动态的课程结构体系。包括:一年级开设的英语基础平台课程,培养群内专业首岗适任能力;二年级开设的依据工作流程对英语实际需求而设立的一门/多门(构建主体+两翼的协同模式)专业核心英语课程,培养本专业再岗发展能力;多方向互选的拓展英语课程,培养群内转岗迁移能力,可根据个性需求灵活选择。使学生的专业对口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相融合,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顺利完成与“职业人”的对接。改变原非英语专业英语实训课程仅在课堂开展,几乎游离于社会实践之外的局面,依靠并整合群内各专业原有实习基地,积极开拓新的实习基地,构建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增强专业服务外向型经济的英语职业能力,使英语的运用能落到实处;同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加快其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4.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群为公共英语教师、专业英语教师、专业团队教师及校外兼职教师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使师资力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人尽其才,提高了教学实效。

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使英语与专业深度融合,将英语教师按专业群分成各课程教学组, 密切组内与组外教师间的合作,增强“1”与后续X1与X2课程教学的衔接性,做到环环相扣,互相渗透,以旧知识带新知识,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提供更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培养有效的迁移能力。鼓励英语教师跨学科发展,加强与专业教师的联系,与其结对子,与来自企业生产一线从事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结对子,共同备课,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实践水平和教学能力。此外,学院应出台鼓励双师的政策,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多样的平台,如可通过进修、国外培训、生产实践等途径优化外语及专业师资队伍,成为英语和专业能力兼具的双师型教师,具备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职业英语能力。

5.建设共享的职业英语教学资源库

建立职业英语网络教学资源系统。课程资源包括基础职业英语素材资源库、特色职业英语素材资源库。根据专业群内英语教学目标的差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精选听说读写译的各类相关素材,并配有相应测试,按渐进式过关模式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晋级过关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还可将微课、慕课的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素材资源库中,供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可根据专业需求及自身兴趣进行灵活自主选择。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习效率。

突破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局限,将英语定位为一门课程,并在专业群背景下将英语与专业有机融合,探讨高职职业英语课程建设,既能充分发挥英语的工具效能,又能促进专业的国际化发展,使学生能更从容地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72-74.

[2] 罗勇武等.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 职教论坛,2008(11):19-20.

[3]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M].《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9(10).

[4] Sticht,T. The theory behin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J] .Focus on Basics,1997(4).

[5] 王占九.英语专业群“1+X”教学模式下项目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0):123-124.

[6] 魏明.集群思想下区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4(18):11-13.

[7] 杨瑜.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4(24):19-21.

[8] 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3.

(责任编辑潘志和)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外语教指委2015年度立项课题(主持人:刘向红)及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015年度院级教改课题(编号:JY2015003,主持人:刘向红)“高职商贸专业群职业英语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研究——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州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会展英语为例”(编号12A153, 主持人:刘向红),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1B011,主持人:孙鸣,作者排名第二)”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向红,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08(2016)02-0068-0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OP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to ESP and GE

LIU Xiang-ho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 Guangzhou City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405,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analyses the nature and orientation of EOP,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Department and non-English Department, plans the English curriculum in them as a whole, and constructs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basic quality of EOP + basic competence of EOP +core competence of ESP++core competence of Expanding English and the dynamitic curriculum system of X + 1+X1 +X2.It also probes into the refor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share of the teaching recourses.

Key words:specialty group; EOP;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职业英语专业群课程建设
国际空乘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论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