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变迁与保护
——以石城“横江重纸”为例的考察*

2016-03-18温小兴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变迁保护

温小兴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民俗学研究·

客家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变迁与保护
——以石城“横江重纸”为例的考察*

温小兴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摘要:石城横江重纸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一直长盛不衰,直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走向衰退,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代化的冲击,也有传统手工造纸本身的技术局限。因此,客家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保护,除了前人习用的传承人保护、学校教育传承等外,对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革新和改造升级也是题中之义。

关键词:客家;手工造纸技艺;变迁;保护

石城横江重纸是客家传统手工纸中的奇葩,其发端于明,兴盛于清。作为客家地区的支柱产业和客家人重要的生计来源,横江重纸的生产延续至今。但学界对横江重纸的研究鲜有涉及。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对客家传统手工造纸的变迁与保护作了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

一、横江重纸生产的基本情况

横江重纸以地命名,主要产于石城县横江镇,清乾隆时期列为贡品,名冠江南,素有“石城不出名,横江传千里”之称。[1]横江重纸的原料主要为猫竹,“猫竹:或云茅竹,方言也,州人俗呼作苗竹。山居者,多种以为利,……皆伐初生未成竹之苗作纸,名曰竹蔴”。[2]辅助材料为石灰和蓝叶汁(俗称毛冬青)。其生产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一)备料砍蔴阶段

1.砍蔴。当地人把刚落叶生枝的竹笋称为竹蔴,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一般农历谷雨前后开始砍蔴,直到小满为止,一般是半个月左右。砍蔴前要择吉日开山,杀鸡祭祀蔡伦先师,并选砍一根竹蔴驮运回纸寮,在竹蔴上刻上“开山大吉”四个字,以求吉祥平安。砍蔴主要选择未开桠的嫩竹,砍倒后用砍筒刀裁成竹筒子,削去青皮剖成一寸左右宽的竹片,削青皮时要做到“一头开桠两头削,二头开桠一头削,篼子削重,胺子、尾巴削轻”。剖成竹片时要均匀,节巴要削干净,再扎成小捆,然后放进腌竹蔴的湖塘里,放进水,当水流满自竹蔴面上时,才能撒放石灰。一层竹蔴一层石灰,直至湖塘装满。在湖塘装满竹蔴的面上排放一层老竹片,然后加上大石头,再撒上一层石灰即可。

2.腌蔴。落湖后的竹蔴浸泡四十天左右。先用锄头把浸泡在湖塘里的竹蔴搅动,使石灰水沉底,然后用人工洗捞干净,放在湖塘边上面。竹蔴全部洗捞完后,把湖内石灰水放掉。在湖底,每隔一米左右放一根枕木,枕木上排放一层竹片,然后将原竹蔴再放回湖塘里。竹蔴放入湖后加满水,把原有的石灰水漂净,每隔一至两天换一次水,连续换八至十次水后,再进行漂污水,时间大概十至二十天,直到竹蔴发酵腐烂。污水漂净后,再放进清水,清洗竹蔴,保证竹蔴的洁净。

(二)产品生产阶段

1.剥竹蔴。把湖塘里发酵好的竹蔴一块一块地用手工去掉泥浆、杂质、沙子、黄竹节、竹蔴两头的乌头子、未削干净的青竹皮和老蔸子上面的赤皮。操作时身边要放一桶水,以便洗料。接着将剥干净的竹蔴用粪箕从湖塘里提到竹蔴榨内,榨干水分,然后挑到纸槽内的制浆槽中。

2.踏料。把挑回来的竹蔴放在制浆槽内,用脚一脚一脚地踏,最后踏成竹蔴浆。踏料是一项苦力活,耗时又费力,并且踏料工人相沿成习都是赤脚踏料,却从不会伤脚。这里面有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个罗源秀才,他是“凡人身子天子嘴”,所以嘴巴非常灵验,能“呼山山即倒,道物物就来”。有一次罗源路过纸寮,踏料工见了赶忙倒茶搬凳,很有礼貌,罗源问他为啥穿着草鞋,他答怕竹蔴刺伤脚。秀才说:“竹蔴是不会刺伤脚的,不用怕”。从此踏料工赤脚踏料,也不会受伤。如今的槽户都添置了搅拌机,直接将竹蔴搅拌成浆。

3.制蓝。蓝叶是当地野生的一种草本植物,其汁有调和纸张韧性的作用。当地纸农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这种性辛辣、汁粘胶的蓝叶(又称毛冬青,一年四季均可采集)。纸浆渗入蓝叶汁,能使纸张更加光洁美观,坚韧耐用,并防止虫蚀。制蓝工艺简单,采集蓝叶若干,置满铁锅焖一个半小时,去渣取汁。按每13担纸料渗入5斤蓝叶汁的标准倒入纸浆。

4.抄纸。把踏好的纸浆放进槽潢内,用竹帘分头、尾两人扛帘抄纸,抄纸的两位师傅分别叫做扛头师傅和扛尾师傅,两人抬着内置纸帘的帘床,以外高内低的姿势,将帘床斜插入槽潢内,等纸浆注入,即行持出,抄成潮湿纸张,一张张放在纸榨板上,抄到约600张~700张湿纸时,把纸榨板抬到纸榨上进行人工压榨,压干一半的水分时,再进行牵纸,每牵14张湿纸为一焙,以焙为单位送到焙房进行焙干。

5.焙纸。焙纸工人先用水细润焙壁,左手提纸,右手用刷,用棕毛刷将湿纸一张一张刷到焙壁上焙干。视熟练程度而定,每10分钟~15分钟可焙纸28张。焙纸是一项技术活,不熟练的话很容易将湿纸刷裂或者时间掌握不好很容易将纸焙皱。所以在焙纸的过程中,要不停地用米浆水洗焙壁,保持焙壁的粘性。

6.切纸。切纸的规格为长4.05尺,宽1.85尺,用刀切去多余的纸头和纸边,同时要保证纸张不破不烂,每200张为一刀即切一刀为200张。每刀重量为10.5斤~11.5斤,每5刀为一件,打捆装篓出厂。

二、横江重纸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回顾

清乾隆时期,横江重纸已闻名中外,被誉为天然国宝。《石城县志》曾记载“纸:去城六十里礼上里有横江纸煮竹丝为之,制造甚精洁,省会山古通行,每商贾贸贩不下累万金”,[3]《农工商矿纪略》也有记载,石城县“素以造纸为业,纸料尚称坚白,未停科举以前销路甚广,昔年出口,不下百万之数”。可见当时纸业制造之盛。至清末民初,随着洋纸的盛行,横江的造纸业也受到不小的冲击。特别是光绪末年“因洋纸盛行,销路既滞,歇山者十居八九”。[4]但横江地区仍有纸槽207家,年产土纸2.1万担。

民国七年,县内从事土纸生产的主要有5处,横江的珠玑、齐贤、小姑有纸槽103家,从业者727人。抗战时期,政府贷款20亿元(金元券)扶持纸业生产,至翌年纸槽发展至371家,从业者2 016人,年产纸5万余担。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横江重纸的生产在经历短暂的衰落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江西之横江重纸,质料甚优,在战时曾供应西南各省之需要”。[5]

当时,不但国民政府重视纸业的发展,苏区政府也不例外,当时宁都的夏布、石城的纸是苏区重要的出口物资。1932年6月,闽赣纸业工会在《关于运纸出口问题》的通知中,要求“督促纸行老板经常设法运纸出口来流通苏区经济”。[6]苏区政府也制定了许多的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纸业生产,《红色中华》就曾报道“纸业是江西苏区一种主要的生产,近因敌人连年的围剿和资本家故意卷资歇业,以致倒闭纸厂很多,工人失业,省国民经济部为着救济失业工人起见,决定组织江西省纸业合作社,来恢复纸业生产”。[7]因此“许多手工业的生产如制铁、烧石灰、造纸等不但开始恢复,而且有了新的发展”。[8]抗战胜利后,随着洋纸的再次入侵,手工造纸虽受影响但仍有所发展。“胜利以后,洋纸侵销内地,故造纸业遭受打击。本年度各厂先后停顿,惟一般手工制纸则仍维持其原有之生产,若横江重纸目前仍有供不应求之势”。[9]

解放后,横江重纸的生产均由个体经营逐步转为集体经营或国家经营。政府重视纸业生产,拨款赈济造纸工人,并组织成立生产合作社。1951年成立国营横江手工造纸厂,共经营纸槽74家,年平均生产土纸207吨,产值21.5万元。由于保持了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故一直以明如玉,质如扣而闻名于中外。1962年在江西省手工业产品评比会上,横江重纸被评为一等优质产品。1980年荣获国家外贸部优质出口产品荣誉证书,一直畅销日本、印度、新加坡、港澳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机制纸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传统手工纸的发展真正陷入困境,建在竹山上的纸寮由于成本和污染问题纷纷停产。为了寻找横江手工纸的出路,1986年横江手工造纸厂派出20余人到广东澄海学做南金纸,然后办起了纸品工艺厂。当地人开始引进造纸机械,开办机制纸车间,以芒杆、稻草为原料,从切料、打浆、抄纸、烘干等工序均机械操作,生产横江重纸,作为南金纸的原料。南金纸是一种高级迷信“焚化纸”,主要用于朝神敬佛敬祖宗,产品销往广东,再转销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等地。经过几年的发展,横江南金纸业成为横江镇的支柱产业,横江手工纸作为原纸,都由各南金纸厂加工成南金纸,为了降低成本,南金纸的原纸大都采用机器纸。南金纸的畅销在促进了当地机械造纸业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传统手工造纸业的衰落,目前还在使用传统手工艺造纸的纸寮剩下不到10户,镇上手工造纸活动越来越少,造纸工艺也只有镇上五十岁以上的男子才会。

三、横江重纸生产的变迁

横江重纸的生产从兴盛到衰落可以看出,传统手工造纸之所以走向急剧的衰落,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受到战争的影响,也不在于解放后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纸业市场的开放,机制纸重新侵蚀和占领了传统手工纸的市场,手工纸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在生产资料由市场配置,经济效益优先的情况下,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由于技术、资金、效益、组织、制度及环境污染等困境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最终走向绝境。但是,从横江重纸的个案也可以看出,横江重纸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开始了向机器造纸和纸品工艺生产的转型,并发生了急剧的变迁。

(一)生产原料的变化

横江重纸是典型的竹制纸,其原料主要为横江镇当地生长的猫竹。用猫竹作为造纸的生产原料,工序复杂,要经历砍蔴、腌蔴、剥竹蔴、踏料等程序,费时费力,不适合机器生产。当地引入造纸机械后,开始以芒杆、稻草为原料。当地的芒杆和稻草产量大,价格便宜,适合机器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二)工艺技术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横江镇出现了传统的手工造纸和机器造纸并行的局面。传统的手工造纸在部分工序上开始由机器取代人力,比如在踏料上,搅拌机取代了人工踏料,在压纸上,千斤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杠杆。这些工序上变化,对纸的质量并无影响,搅拌机拌料与人工踏料比,省时省力,只要操作得当,机打纸浆可以和人工踏料的纸浆一样精细。机器造纸则从切料、打浆、抄纸、烘干等工序均实现了机械操作,与手工制作的纸张有明显区别,但与一般的机器纸无异。

(三)生产方式的变化

横江重纸的生产方式经历了几次的变化,一是从解放前的个体经营转变为解放后的集体经营或国家经营,成立了生产合作社和手工造纸厂;二是到20世纪80年代后,生产合作社和国营手工造纸厂解体或由个人承包,又回到了个体经营。这个时候的个体经营,因为引进了造纸机械,开办了机制纸车间,开始向乡镇企业转变。造纸户可以在纸厂打工,领取工资,也可以在自家的手工作坊生产重纸,把成品卖给纸厂。

(四)产品用途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横江重纸由于保持了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一直以明如玉,质如扣而闻名于中外,主要作为书画纸使用,并出口日本、印度、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横江重纸受到机器纸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发展陷入困境。为了摆脱困局,横江重纸由书画纸向迷信用纸转变。因为产品用途的变化,对纸品质量相应有了调整,从这一时期开始,不管是传统手工制造的横江重纸还是机制横江重纸在质量上跟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重纸有了本质的区别。纸品虽然也冠以横江重纸的称号,但跟以往横江重纸已经不是同一种纸品。

(五)造纸观念的变化

横江重纸的生产由盛转衰,最终影响的是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持有者的造纸观念和传承生态。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造纸是当地农民农闲时期的主要副业和重要收入来源,甚至超过了主业农业的收入。因此,当地人会不会造纸,是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当地人择偶的重要指标。掌握手工造纸技艺的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都更容易找到对象,因此,当地人从小就开始培养家里的小孩参与造纸,学习造纸的技艺。当前,懂得传统造纸的50多岁的老人几乎都是从小跟着家里造纸,在耳濡目染和父辈的口耳相传中习得了这门技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和传统造纸的衰弱,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父辈也不希望小孩留在农村,在家种地和造纸已经成了没有出息的表现,反而找不到对象;另一方面,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收入低且又苦又累的造纸业,离开农村成了年轻人新的追求,而城市也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谋生机会。造纸观念和传承生态的变化,使当前的传统手工造纸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四、关于客家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保护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手工技艺受现代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它的衰退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横江重纸为例,传统手工造纸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 虽然受到政治、经济以及现代化的冲击, 但造纸的工艺流程大体保持不变。虽然手工造纸延续了传统工艺,保持了横江重纸的品质,但该纸生产的周期长,费时费力,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不高,工艺技术的停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造纸工艺的衰退。客家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是客家社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客家人开发山区,建设家园的历史记忆。面对传统造纸技艺失传的形势,保护与传承手工技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横江重纸衰退的原因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造纸技艺保护的状况,横江重纸作为竹制纸的一种,跟全国其他地方的竹制纸在工艺技术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代表性和知名度上与已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西和福建的连史纸、安徽的宣纸和四川的竹制纸差距明显。横江重纸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难度较大,加上地处边远山区,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也较小。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下列措施加以保护。

一是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革新和改造。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停滞是导致横江重纸衰退的重要原因。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的原则,要保护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就必须保护好手工造纸的生产和传承环境。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革新和改造是新形势下传统手工技艺的自救手段。在保证纸品质量的前提下,让机器部分地取代人力,降低传统手工造纸的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提高传统手工纸的获利空间和生产效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持有者生产的积极性和传承性。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革新并不是向机器造纸转变,而在传统手工造纸流程和工艺不变的情况下,部分地进行机械化的改造。由于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复杂,流程多,历时长,可以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的潜力大,只要合理利用和操作得当,这些工艺的变革并不影响手工纸的品质。这对于提升传统手工造纸的经济效益,适应现代化的生产需要,保护传统手工造纸的生产和传承空间具有重要价值。

二是保护培养造纸户和传承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集中掌握在民间艺人、匠人和生产者手中,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灭绝。因此,保护和传承手工造纸技艺,保护好培养好造纸户和传承人便成了关键。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应积极行动,对传统手工造纸的生产情况进行普查,对造纸户和传承人进行认定登记,对现存的造纸户和传承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解决造纸户和传承人的生存问题,并以适当的经济刺激调动手工造纸户的积极性。其次是鼓励造纸户和传承人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他们招生传艺,并采取各种奖励措施鼓励年轻人学习这些传统的手工技术,解决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

三是推动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乡土教育是爱国爱家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都在积极编写乡土教材,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将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以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形式编入中小学乡土教材,引入中小学课堂,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也可以邀请传统手工造纸的传承人走进中小学课堂,现场演示和表演,从而培养下一代青少年对客家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相辅相成,还要推动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进博物馆、进村史馆、进各类展览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到客家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使客家传统手工造纸得到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石城县志编辑委员会.石城县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257.

[2]清同治. 土产志[A].宁都直隶州志[M].1980年重印本:254.

[3]清道光. 舆地志·物产[A].石城县志[M].1982年重印本:36.

[4]傅春官.石城县·商务[A].农工商矿纪略[M].光绪三十四年石印本,江西博物馆藏:364.

[5]江西特产调查[A].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C].南昌:江西图书馆(油印本),1985:77.

[6]许毅.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8.

[7]江西苏区的职业合作运动[N].红色中华,1934-1-1-3.

[8]关于苏维埃经济建设的决议——一九三四年一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N].红色中华,1934-2-16-2.

[9]江西特产调查[A].吴宗慈.民国江西通志稿[C].南昌:江西图书馆(油印本),1985:77.

责任编辑:侯伟浩

*收稿日期:2016-05-23

DOI: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4.019基金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G2014011);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温小兴(1986-),男,江西石城人,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2015级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6)04-0090-04

The Change and Protection of Hakka's Traditional Papermaking by Hand——Study on Shicheng County "Heng Jiang Paper" as an Example

WEN Xiaoxing

(SchoolofHistoryCultureandTourism,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Abstract:Until 1980s, Shicheng County "Heng Jiang paper" began to decline. Prior to this, has been flourishing.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both the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but also the technical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handmade paper itself.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Hakka traditional papermaking by hand, In addi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heritage, the school education,The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handmade paper making technology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Key words:Hakkas; papermaking by hand; change; protection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708.1010.017.html

猜你喜欢

变迁保护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